第367章 南方局勢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相比於孫享福的這點小謀劃,王浩下的纔是一盤大棋,他在收到王志給他傳過來的消息之後,只是淡淡的笑着說道,“我這個大哥,還是那麼不長進,所思所想,都不過是爲了自己的私怨而已,太無趣了。【△網.】”

如果王浩的詞彙量再大一些,他一定不會用太無趣來形容王麟,應該是太低級。

“浩公子,那咱麼下一步該怎麼做?把這個消息透露給孫正明嗎?”王浩屬下的得力干將之一張誠,向他請示道。

“不,我反倒是覺得,讓李世民,孫正明這樣的人,嘗試一下滅門喪子之痛的感覺,會他們變的更強大。

所以,咱們不僅不能泄露消息,還要幫助吐蕃人隱瞞消息,只有讓他們真的馬踏長安,纔會讓李世民瘋狂,放棄那種無知的民族融合政策,真正的與異族人劃清界限,不死不休。他們的能力不弱,就算不能讓漢人實現大一統,至少也能再度開創一個如漢武時期的盛世。”

王浩的話語說的很淡定,沒有一點點情緒,就好像長安城內百萬民衆的生命是草芥一般,一點也不需要憐憫,倒是聽的張誠背心發寒。

“那麼,咱麼接下來還是繼續幫助舍龍,發展蒙舍詔?”

雲南諸部這個時期已經逐漸的分爲了六大支,又稱爲六詔,分別是:蒙嶲詔,越析詔,浪穹詔,邆賧詔,施浪詔和蒙舍詔。

而張誠所說的舍龍,就是蒙舍詔的酋長,歷史上,是他的兒子細奴邏在高宗時期,才統一六部,建立南詔國,此時,細奴邏還是個十二三歲的半大小子而已。

而王浩之所以支持舍龍,是因爲他帶領的蒙舍詔是親漢的,李世民登基之後封的雲南鎮守大將軍,白子國的國王張樂進求,雖然明面上是雲南地區的統治者,但在軍事實力上,卻沒有同是白族的蒙舍詔部強,根本壓不住其它各部。【△網.】

王浩已經預見到了蒙氏會取代張氏,是以,來到蒙舍詔的領地之後,他很快就靠自己的智慧,成爲了這裡堪比大巫師地位的存在,因爲,他會治病,像大肚症這樣的絕症,他都能輕易醫治。

“嗯,你還要讓嶺南那邊的人盯的緊些,但有什麼新東西,立即摸索技術,傳送到這裡來,咱們要讓蒙舍詔迅速的崛起,統一諸部,建立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國度。”

王浩並不是穿越者,但是,他非常的聰明,或許不擅長創造,但卻非常擅長學習,所以,他只是學習了孫享福在嶺南的一些做法,就快速的在蒙舍詔站住了腳,能夠幫助百姓解除病痛,帶給他們一些更好的生活物資,足夠讓處於貧窮落後狀態的蒙舍詔百姓對王浩感恩戴德了。

所以,在蒙舍詔的王浩,就跟在嶺南的孫享福一樣的,是受全民愛戴的人物。

而王浩爲什麼要跑來蒙舍詔,策劃將諸多分散的部落整合成爲一個國家,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前番有屬下的探子回來說,林邑國沿海有個小部落,跟嶺南那邊的聯繫比較密切,還看到孫正明的水輪帆船給他們接濟物資,細查之下才知道,這個叫巴塔的部落,原本只是一個幾百人的小部落,首領叫巴木,三年前就是他給孫正明提供了稻種,後來在孫正明的支持下,他的部落壯大了好多倍,現在,光是配有鐵質武器的青壯就有數千人,佔據了沿海周邊數百里的範圍,連林邑王範梵志都不敢與之交惡,而且,他們還在快速擴張,據說已經在籌備建立城池了。”

“孫正明在交趾沿海發展了一股勢力?”

聽到這個消息,即便是智慧如王浩,也有些意外,林邑國便是建立在漢朝的交趾郡舊地,其情形與雲南這邊沒什麼兩樣,各處深山老林的部落,並不認同所謂的王,處於多部落自治的狀態。

而巴木這股勢力,其實是趙龍爲了練兵,偶然發展起來的,現在,卻是很有可能影響王浩的一些計劃,因爲,他原本就打算將雲南六部統一之後,繼續向南邊方向擴大發展的。

他絲毫不懷疑在孫享福更多的支持下,這個巴塔部落,會發展成爲南方沿海的主宰,因爲在這裡,有鐵質刀槍箭頭,就已經比大多數用竹槍竹棒子的部落先進很多了,更何況,他們還會獲得很多孫享福的技術,或者武力上的支持。

“這個部落的崛起跟您的計劃有衝突嗎?要不要屬下想辦法將其除去?”

“那倒不用,你先派人密切關注吧!要是現在動了他們,很可能引起嶺南方面的注意,孫正明和馮盎聯手,在南方,沒有人是他們的對手,咱們以後行事,必須要更加謹慎些了。”

王浩說完,就開始閉目沉思起來,張誠知道他思考問題的時候不喜歡別人打擾,便不再作聲,退了下去。

蒙舍詔的領地在六詔之中處於最南邊,所以被人稱之爲南詔,其部落子民,也被稱之爲南詔人,他們特別喜歡養豬,而且還養在自家房子底下,這導致村落裡面總有一股臭烘烘的豬糞味道,可他們似乎並不抗拒這種味道,張誠卻是有些受不了。

據說長安那邊現在有好多一年就能出欄過萬頭的豬場,那裡的豬長的很快,豬舍也乾淨,關鍵是殺出來的豬肉,不像南詔人養的那麼大騷味,張誠很想讓人去學習,然後將技術引進過來,教這裡的人養豬,反正王浩目前只是想幫舍龍發展蒙舍詔,在他們的主要產業上幫助他們升級,會讓他們的發展進步很大。

不一會,張誠就召喚了自己的屬下分配任務,誰知道,他又從屬下哪裡得到了新的情報。

巴塔部的人確實開始建城了,雖然城牆不算高大,但建築的城池,完全是漢人城池風格,據說這座城將取名廣治城,而這還只是他們建立的第一座城池,稍後,他們將恢復整個漢朝時期日南郡的建制,也就是說,他們要將這裡歸入大唐,成爲一個郡。

這是一個重要消息,張誠馬上將其彙報給了王浩,讓他終於在王浩一向古井不波的臉上看到了一絲興奮。

“日南郡舊地現在屬於林邑國,看來孫正明一早就對南方之地有想法了,去告知舍龍,稍後我要見他。”

王浩下達命令之後,便快速的在自己的桌案上做起了計劃,他的料想其實出現了偏差,孫享福連北方的問題都沒有解決,哪裡顧的上南方,巴木一系列的舉措,都是馮盎在得知了這邊的情形之後,推動進行的。

熟讀歷史的馮盎知道,這裡在漢朝時期就是一塊是非之地,時叛時降,而且,這裡受南印度文化影響較深,用的文字,也是南印度文字,雖然武德六年林邑國王範梵志遣使朝貢過大唐,但此後,卻是跟南印度,吐蕃,交往密切,其國內也並不推行中原文化,久而久之,必成禍患。

在馮盎看來,居安要思危,嶺南現在日漸富裕,就更別要防備別人打這裡的主意了,早日將漢文化推進到周邊,後面就會少很多麻煩。

孫享福在北方都在不斷的向外拓展,他在南方怎麼能閒着呢!等巴木這樣完全由他扶植起來的勢力將林邑國推翻之後,整個南方沿海,便都在他的管轄之下了,平白爲大唐擴土數千裡不說,還能壟斷整個南亞的海上貿易。

他這個計劃,卻是讓王浩加快了自己的計劃節奏,整個南詔之地,開始籠罩起戰爭的陰雲。

在長安的孫享福,根本不知道南方的情況,他只是通過定期與馮盎和趙龍的通信,知道一些嶺南的基本情況。

得到了周純屬下幾個建築方面的人才的支持,新廣州城已經開始建設了,爲此,馮盎徵調了百越各部十幾萬青壯,同時,還有他的水軍在東南亞沿海,以及東邊沿海抓來的數萬奴隸,總施工人數超過二十萬。

而馮盎的本部人馬,卻依舊以糧食,糖,生鮮瓜果,海魚,海上貿易等幾個項目,和軍隊建設爲主,這些項目發展起來之後,馮盎對於百越各族的震懾力度更強了,而且,各部的青壯,都在不斷的脫離自己的部落,流入到馮盎手下。

這種情況讓百越各族的首領,對於自己部落內的子民逐漸失去了控制,歸化一統,已經成爲了百越各族的大趨勢,當然,過程還會有很多小坎坷,馮盎已經隨時準備對最後的那些死硬份子揮起屠刀了,因爲,經過一輪軍事裝備大換裝之後,他已經有了絕對的軍事實力。

所有人都在照着自己的計劃幹着事情,長安的那些世家子也是如此,無影兒屬下的人馬在三天之後,終於探查到了盧文淵幾家在礦場方面的一些情報,結合王家和崔家給孫享福提供的一些情報之後,孫享福已經能夠很明確的知道,這幾家暗地裡控制的礦場的數量和位置了。

將這些情報整理成冊之後,孫享福就轉交給了侯君集,相信以他的軍事才能,用十萬大軍,對付分散在各地,幾百千把人的山賊土匪小股勢力,應該不在話下。

接受了孫享福的一些建議之後,侯君集很快就出兵了,他只是去了一封密信給各地帶兵來長安集訓的將領,那些府兵便被直接調派到了偵查到的地點,形成了包圍圈,相信,用不了幾天,就會有捷報傳來。

而這時,李世民回長安的隊伍已經過了黃河,沒幾天就能回到長安了,然而,長安城內卻突然出現了一絲異樣。

“都督,長安城內有新情況,讀書人聚會的規模越來越大,似乎開始抨擊新的科舉制度了。”無影兒進了孫享福的書房,稟報道。

情報組擴充了之後,不僅會隨時接受孫享福指定的偵查任務,還會將一些市面上一些異常情況及時彙報給他。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第477章 列陣完成第438章 官與民的正確相處模式第348章 田地置換第437章 農工商學院第440章 李世民的忽悠技能第八十九章 令人震驚的開場第464章 驚變第四十章 新手打仗第241章 運作第464章 驚變第530章 互爲良師第282章 談心第752章 準備出使第246章 治國難第638章 勸說王旭第432章 小事情的必要性第十章 賞錢第515章 下一步的重心第670章 推動教育改革第659章 上門借人第三十一章 經營思想第333章 科學種植逐漸出世第172章 被罰充軍第544章 偷跑第六十章 皇帝駕到第227章 驚天大計第480章 四方捷報傳第116章 李香蝶第556章 抓捕第367章 南方局勢第564章 入城第313章 一敲打就上鉤第143章 棉甲和新問題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第586章 世家的局第275章 半路領旨第262章 一年升三爵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265章 會夷男第769章 證道成聖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237章 商品推介會第490章 東邊戰事定第654章 推動新型房屋發展第372 人才缺乏第一百零五章 孫享福的義第547章 進展第667章 動畫片第九十章 相聲登臺第658章 農學院畢業新生的任務第139章 見韋李第240章 都到坑裡來第293章 返程路上第552章 熱氣球升空第652章 被老婆套路了第642章 後宮搬遷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319章 商業環境的重要性第586章 世家的局第184章 善陽縣候第699章 夷男病重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第654章 推動新型房屋發展第736章 高原進入發展軌道第426章 最來錢的產業第490章 東邊戰事定第752章 準備出使第429章 打工的人們第421章 又上朝第447章 後勤軍的配製第660章 反季節蔬菜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767章 和李承乾的談話第576章 中計了第307章 成果喜人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393章 朝堂新氣象第九十章 相聲登臺第423章 春耕調整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四十八章 成親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340章 談條件第244章 與王浩的交鋒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三十一章 經營思想第四十九章 孫享福的治家之道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394章 大唐的財稅第178章 達成協議第455章 巧遇小舅子第591章 九垸來客第218章 救援馬邑第428章 渭南大勢第527章 進村第730章 人類的新時代第474章 房謀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117章 見武士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