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杜如晦的病症

事情一點都不復雜,杜如晦生病了,而且,很嚴重,按照歷史上的軌跡,要不了幾個月,他就該掛了,或許是因爲孫享福來到了這個世界,改變了一些他的飲食習慣,現在他還沒有到快死的地步,仍然在四處積極求醫,今天,萊國夫人,就是聽到了信,來孫府求醫的。

“孫都督還請念在與老爺同朝爲臣的份上,盡力出手救治。”

本來是過來賀喜的,卻說起了這事,萊國夫人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孫享福的醫術,民間或許不太知道,但在大唐頂級權貴之中,卻是被傳得神乎其神,因爲他們都知道嶺南的大肚之症,還有關中的天花瘟疫,都是孫享福提出的方法治好的。而這些病症,在這個時期來說,可都是絕症。

是故,即便這次孫享福不回來,相信要不了多久,杜家也會派人去善陽相請。

然而,實際情況是,孫享福其實是個連個半吊子醫生都算不上的普通人,他哪裡敢輕易答應人家醫病的事。

正爲難間,便聽甄太醫道,“萊國公的咳血之症,老夫也多次去看過,實是無解之症······”

“等等,甄太醫你說萊國公咳血?”

咳嗽,基本就是呼吸道,肺上的毛病了。

“咳咳咳······”

正說話間,萊國夫人也結二連三的咳嗽起來,孫享福頓時眉頭一皺,想到了一種後世的常見病。

“來人,取口罩來。”

口罩這個東西,在幸福村很多生產項目上面都要用,望江樓的廚房有很多崗位也要用,孫府自然是有不少,負責在廳中服侍的德叔聽出了孫享福語氣中一絲急色,忙就命人去取了來。

“萊國夫人,快請戴上這口罩,您或許也感染上了萊國公的病症。”

“啊!這······”

萊國夫人聞言大驚。

似乎是想到了,什麼長孫皇后忙急迫的問道,“正明,萊國公患上的,可是容易傳染的瘟疫?”

她這話一說,不光只是萊國夫人了,大廳裡其它人也是驚慌失措,忙的與萊國夫人拉開了距離。

感受到了大家躲避自己的那種情緒,萊國夫人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她竟然無意之間,做了瘟疫傳播的傳播者,而且,皇后也在場,這次,他們杜家可不止死杜如晦一個人了,可能全家都會死絕,想到這裡,萊國夫人便覺一陣天旋地轉,身子一軟,就向後栽倒下去。

靠的比較近的孫享福忙上前將她扶住,往大廳擺放的坐椅上拖。

“是老身不好,攪了都督府上的喜事,還把這瘟疫傳到了府上,老身罪該萬死······”

“萊國夫人且安心,此症雖然可以傳染,卻並非瘟疫,且聽正明細說。”

說罷,孫享福還將德叔拿來的口罩給萊國夫人套上,防止她再咳出什麼病菌來,自己這些成年人還好,府上剛出生的兩個小傢伙,可未必抗的住。

見萊國夫人神情已然安定,孫享福轉頭向甄太醫問道,“甄太醫,杜大人可是患的肺病?”

“然也,此病症與去年去世的杜尚書的病症一樣,就是不斷的咳嗽,有濃痰,有時候咳血······”

“此乃肺癆之症也。”才說到一半,孫享福就搞清楚杜如晦的病症,以及他叔叔杜淹的死因。

肺癆病在後世也叫肺結核病,是一種慢性傳染病,二十世紀下頁,每年至少帶走全球八百萬到一千萬人的性命,我國,就一度是肺結核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由於這種病症未必是全部都傳染,在這個時代,醫師很難界定它,通常,將其稱之爲傳屍病,因爲他們只是確定了,被這種病害死的人,屍體會傳染出這種病症來。

而來自於後世的孫享福卻知道,肺結核病並非只有病患死了之後纔會傳播,他還可以通過患者咳嗽出來的唾沫和濃痰中的病菌傳播,只是傳播性沒有那麼高,而且大多數人的抵抗力可以免疫掉一部分,不會立馬感染髮病,有的人,甚至被感染了,也終身不會發病。

像杜如晦,很可能就是被杜淹傳染的,而萊國夫人,則很可能是被杜如晦傳染的,因爲,他們的病症,都是先後連接上了,而且,平時在生活中有大量的交談和親密接觸。

“肺癆之症?正明既知病因,可有治療之法?”長孫皇后也是病秧子,並且,時常咳嗽,聞言,有些急迫的問道。

聞言,孫享福突然想到了自己給長孫皇后帶回來的最後一批花椰菜,笑道,“合該萊國公夫婦命不該絕,皇后娘娘可還記得那花椰菜麼,此菜的菜汁正好是治療這肺癆之症的良藥,正好陛下讓臣將善陽產出的最後一批花菜給娘娘帶回來,卻是要勞煩皇后將這花椰菜讓給萊國公夫婦了。”

“想不到這花椰菜竟然有如此功效,既然如此,這些花椰菜,本宮就轉賜給萊國公夫婦吧!”

“多謝皇后娘娘大恩。”

聽說自己和夫君有救,萊國夫人的精氣神一下子就好了起來,忙起身要行跪拜大理,卻被長孫皇后虛扶住了。

這時,孫享福又道,“臣還想請娘娘下一道懿旨,封鎖萊國公府和安吉郡公府,隔離所有患上了肺癆之症的人,將病源清除。”

孫享福雖然否認了肺癆症是瘟疫,卻做出了一副對抗瘟疫時才用的辦法,頓時叫好多前來賀喜的客人心有慼慼,不過好在,這病症不會馬上死人,還有的醫治,頓時,大家對這花椰菜便升起了興趣,尤其是甄太醫。

“孫都督,不知這花椰菜,可否分些給太醫署,做入藥研究?”

“呃,這個,少量或許還可以,多的,只怕是沒有,前番已經將善陽今年產出的大半都送到長安了,這次本督帶回來的幾百顆,是最後的一茬了,都未必能夠救治杜府上下病人的。

不過花椰菜的功效,西域那邊已經驗明,在抗癌解毒,通經活血,對於心肺方面的疾病有非常好的防禦和治療作用,能在各方面增強人的體質,甄太醫只管以此藥性入藥即可,只是這花椰菜種植起來比較困難,市面上的售價可能會比較貴,明年,纔會在長安覓地種植。”

孫享福當衆將這花椰菜的功效說的天上有地下無的,也算是再度給它打了個廣告。

而且,還有長孫皇后這個活着的代言人出面助攻道,“難怪陛下不惜馬力,也要讓軍士將這花椰菜送到長安來給本宮食用,原來它不僅是菜,還是上好的藥材,聽你這麼一說,本宮纔想起了,自從食用這花椰菜之後,往日時常胸悶氣短,咳嗽的症狀,都不曾出現過了,此菜真乃良藥也。”

大廳里正說着,張軻已經從冷藏的庫房裡取了一個先前卸下來保存的花球來,孫享福讓人搗碎,弄出了小半碗花菜汁給萊國夫人灌下去,然後才找長孫皇后討了一塊令牌,讓大內侍衛去封鎖杜淹和杜如晦的府邸,並且,將有咳嗽症狀的人全部隔離起來。

救人如救火,孫享福沒有太多時間陪家裡的賓客酒宴聊天,很快的就戴着口罩,趕到了杜如晦的府上。

“正明纔剛剛從北地回來,就爲老夫之事操勞,真是慚愧。”見禮之後,一臉病容的杜如晦,在牀榻上仰臥着的杜如晦滿含愧疚之色道。

“萊國公那裡話,這都是應該的,在下只恨這花椰菜引進的遲了些,否則,安吉郡公也不會這麼早就去了。”

見杜如晦還並沒有病入膏肓的樣子,孫享福心中便大定,要是這病症嚴重了,他可沒有把握靠花椰菜就將其救回,當然,即便是給杜如晦服用了花菜汁,孫享福還會讓太醫署根據情況,開一些止咳清肺活血抗菌的藥物輔助。

吃了藥之後,杜如晦沒有馬上歇下來,而是請孫享福於榻前安坐,緩緩道,“老夫雖然有一段時間沒有上朝聽政,但也知曉了高句麗寇邊之事,陛下欲東征高句麗久矣,此次,正明回長安,只怕不僅僅是因爲令夫人產子吧!”

聞言,孫享福苦笑道,“本來就是因爲賤內產子的事情,可出了這麼檔子事情,陛下又給我臨時加了任務,現在,籌備出兵錢糧裝備的事情,也落在我頭上了。”

“高句麗非速亡之國,陛下欲行征伐之事,必然大動干戈,恐怕只有十六衛精銳盡出,纔有些許勝算。”

杜如晦不愧是前任兵部尚書,對於大唐內外的情況,都爛熟於胸,一下子就猜到了當下的情況。

“萊公所言正是,此番潞公會徵調十六衛所有精銳之士於長安整訓,最遲明年夏糧收割,便會出徵,人數保守估計,會有二十五萬以上。”

聞言,杜如晦一副瞭然的神態點了點頭道,“二十五萬大軍遠征在外,一年的耗費何止千萬貫,正明打算如何籌集這些費用?”

“正要請教萊公呢!”

忍不住肺癢,杜如晦咳嗽了兩聲,才又道,“老夫任兵部尚書多年,卻也沒有執行過這麼大規模的徵發籌集令,卻是沒有多少能教正明的,不過,老夫這幾年來,對你多少有些瞭解,有些事情,老夫要勸勸你,該攤派的,還是得攤派,不要太害怕百姓會吃虧,吃苦。如果此等規模的大戰你都不攤派,往後朝廷再有戰事,就都不能往百姓頭上攤派了,這治心,纔是最難的。”

聞言,孫享福一愣,細細品味之後,卻是覺得杜如晦說的很有道理。

百姓應該爲國家承擔責任的時候,不能因爲自己覺得他們的經濟情況不夠好,而想辦法把他們應該承擔的責任轉嫁到別人頭上去,這樣搞習慣了,他們反而會覺得理所應當,在此後朝廷必須要用出攤派手段的時候,他們就會有怨言產生,這就是人心,人性。

“萊公之言,讓在下受教了,這幾日,萊公還請按時服藥,好生休養,過幾日正明還有好多事情需要請教您呢!”

“嗯,你初爲人父,正是安享天倫之時,別陪着老夫這個病秧子了,回頭到兵部取老夫以往的一些手稿看一看,或許對你有幫助。”

“那就多謝萊公了。”

第141章 嶺南的發展大計第三十八章 不可磨滅的痕跡第214章 雙華嶺血戰第584章 九垸縣第344章 一環扣一環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144章 越來越不懂第585章 發展計劃第452章 要跑偏的李承乾第677章 忽悠一個老樂師第322章 跨界一下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629章 聊通透了第561章 錯失第285章 上朝第200章 繼續參觀第519章 安排第六十五章 暴風雨來了第634章 家族企業的建議第648章 歸又去的玄奘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465章 陰謀進行時第470章 夜襲第342章 新一輪的忽悠開始第三十三章 望景峰上第434章 王浩的陽謀第472章 急回關中第五十一章 亂兵第756章 抵達拜占庭第345章 新勞動管理和稅收制度第181章 朔州大捷第397章 張公瑾出征第708章 一統的前奏第496章 儒生論政第300章 大動作第669章 生物資源的利用第533章 巡視第391章 杜正倫來訪第438章 官與民的正確相處模式第八章 加夜餐第538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318章 如何處理糾紛第602章 再亮一下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五十九章 惡客上門第318章 如何處理糾紛第182章 見李績第585章 發展計劃第735章 給吐蕃人民的禮物第499章 拜訪魏府第557章 免費的晚餐第247章 全部都爭起來第478章 城下圍殺第183章 李績的奏章第505章 板正李泰第209章 情報的作用第四十五章 幸福的模樣第299章 踏上聖路第282章 談心第424章 給杜正倫出的主意第206章 牽馬墜蹬第550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201章 良苦用心第142章 封爵與否第719章 蒸汽機試驗第292章 新農村建設的構想第341章 再向前進一步第147章 豐收樂第427章 開始圈錢了第413章 女子爲官的開端第684章 滿載而歸第427章 開始圈錢了第467章 鏖戰第251章 中場休息第685章 清點收穫第761章 家事第566章 定襄城初體驗第360章 礦的問題第四十二章 頡利的困境第657章 父子談心第509章 大招工第620章 九垸夜第535章 錢糧之論第512章 時代廣場開業第727章 九垸縣的大熱鬧第十八章 魚貨入長安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133章 種稻第290章 慰問百姓第150章 滿船寶第291章 花錢的規劃第460章 到處都是大生意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第九十章 相聲登臺第275章 半路領旨第442章 小麥的產量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第372 人才缺乏第559章 擒王浩第152章 齊民要術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