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忙碌的幸福村

有一個淳樸老實的人幫忙管着家業,就是實在,明細上所列出來的東西,庫房裡一件都不會少,幸福的人,給自家造農具,那是怎麼紮實怎麼來,光精鐵打造的手工鉢機,就有過萬個,劈好直接就可以在地上插的竹弓,則是壘的像山一樣高,足足十堆。

據孫大力所說,這些竹弓足以將十萬畝農田搭成暖棚,至於用搭蓋暖棚的那種紡的特別密實的麻布,村裡的庫房足有幾十萬匹。除了自家工坊生產的之外,還在市面上收購了不少,只要用這些麻布搭在竹弓上,再蓋上厚實的稻草,就足以保障棚內的土壤不會凍結,如果再在地面上也鋪上一層乾草,再將鉢機打出來的土鉢擺上去的話,那就足以保障棚裡的種子出苗了。

當魏徵和衆多官員在村裡的公舍裡開股權拍賣大會的時候,孫享福便已經帶着數萬僱工和佃戶忙碌了起來。

孫得壽被任命爲搭棚組的組長,系統的學過孫享福教過的一些農業知識的他,更加懂得暖棚對於農作物的意義。

孫二力則是被任命爲了整田組的組長,他所帶過來的皇莊佃戶,有數萬壯丁,除了要將皇莊的地整出來,還要負責教所有關中百姓整田,他現在也算是從六品的官員了,屬下有十幾個吏員幫忙,雖然任務很艱鉅,但應該能完成,可別以爲正月裡還沒完全化凍的土地耕不動,有幸福村自產的重犁在,只要不是大雪天氣,翻地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孫大力則是被任命爲了瀝土組的組長,他需要在半個月內,收集足以製作幾億,甚至幾十億個營養鉢的泥土,一個營養鉢,就代表一刻幼苗,幸福村周邊,可沒有這麼多肥沃的好土了,他得去還處於冬幹期的渭河掏河泥。

而這時候,幸福村那條水泥路的作用便凸顯出來了,一車土,只需要一個牲畜拉着,就能快速的往搭建暖棚的位置運輸,要是以往的泥巴路,是絕對負荷不起這麼大工程的。

孫享福自己,則是負責施肥組,幸福去年囤積了很多的有機肥,爭對什麼樣的地,種植什麼農作物,施多少底肥,他要一一給農門的子弟們講清楚,這東西一次施用,可以受益幾年,倒不用年年都那麼麻煩,而最開始,他們只是給本月下旬就要種植的小麥地施底肥。

李世民就像一個好奇寶寶一樣,領着幾個心腹大臣在各組之間亂轉,現在,他雖然通讀了《齊民要術》,卻不敢大言不慚的在孫享福面前說他會種地了,即便是去年孫二力主持幸福村的春耕的時候他來這裡看過,也還是有好多不明白的地方。

田埂之上,拿着紙筆和本子的孫小妹,在飛快的計算着,很快,她就朝身邊的幫工喊道,“這壟田,需竹弓四百根,三米寬麻布二百米,乾草八十捆。”

又過了一會兒,她再度喊道,“這壟田,需要竹弓三百二十根,三米寬麻布一百六十米,乾草六十四捆。”

然後,一羣人就會按照她給出的數字,將竹弓,麻布,乾草運送到她所指定的田壟,再之後,會有孫得壽帶領的搭建組,拿提前運送過來的東西,開始搭棚,一路搭好,所有材料剛剛好,準確無誤。

“陛下,幸福村的十進制和新的計量法,很方便實用,而且,此女算學之強,不輸於戶部各主事,當真是厲害。”蕭瑀看到了田地間這神奇的一幕,指着十來歲的孫小妹道。

“呵呵,蕭相你是少見多怪了,他孫正明除了弄出代數符之外,還弄了一套乘除法口訣用於計算,簡便快捷,也就是這丫頭年紀小,幹不得重活,才專門負責計算。據說他們農門子弟,用於計算這些簡易東西的算學,只是最初級的,高深之處,就是朕,也看不懂。”

李世民對於孫小妹並不陌生,一早就知道她在計算方面有些天賦,不過,女人,即便是再有才,終究是不能在朝廷爲官的。

所以,他的目光一直盯着在田間作指揮的孫得壽發光,雖然此時他還只是個半大小子,但指揮起數萬人勞作起來,居然緊緊有條,絲毫不顯得慌亂,漁業司同樣出自幸福村的石寶也是差不多這個年紀爲官的,能力上,估計還沒有孫得壽強,這又是一個人才啊!

爲什麼說,比漁業司的石寶能力還強的人,就是人才呢?這得看石寶接手孫享福,當了漁業司的牧監之後的業績了。

關中大小水庫魚塘在他的打理下,產出驚人,即便今年是災年,也沒有受到什麼影響,不僅沒有斷了宮中的用度,還爲李世民賑濟災民出了不少力,修路工人的飯食裡面,每餐都有他漁業司產出的魚片,可能百姓們還不知道爲什麼自己喝的粥裡面會有魚片這種滋補的食材,李世民卻是知道,這是誰的功勞。

跟着孫享福一起發跡起來的人,都是實幹派,他們不學那套虛頭巴腦的知識,去年夏天,李世民在幸福村視察的時候,正好瞧見孫大力和一干村民們在公舍寫字算賬,就對他說,幸福村的村民都已經讀書認字了,爲什麼不學一些高深的學問,入仕爲官呢?

孫大力當時很直接的反問他,那些學問能讓老百姓吃飽飯,穿暖衣嗎?

李世民被問的哽住了,就這個問題,他反思了很久,等瘟疫的事情結束後,他封了孫大力一個皇莊農事總教習的官職,品級定爲了從六品上,份數家臣系列,卻不用到衙署報到,只負責教皇莊各司屬下的管事如何管理農莊,敦促生產,算是行使中牧監副監的職權了。

孫大力當時的反問,讓李世民悟出了一個道理,一個人,有讓老百姓吃飽飯,穿暖衣的本事,就已經夠資格做官了,何須要學習什麼經典要義,聖人之言,那些東西真的就約束了讀書人的思想和行爲嗎?

未必。

唐以前,那個造反的人沒讀過書?

漢高祖劉邦是成功造反的人裡面出生比較低微的,但人家也是個亭長,大小算是個官,書肯定是讀過不少的,他有像書裡面一樣,把自己變成道德君子麼?

書裡面的道理,始終是書裡面的道理,人性多數時候是被*左右的,朝廷不缺那些通四書五經,經典要義的人,反倒是缺像孫大力這樣簡單務實的人,卻是大大的缺乏,所以,李世民重重的封賞了。

“陛下可是覺得這少年可堪一用?”

李世民的眼神落在了房玄齡的眼中,對於他的這種眼神,房玄齡再熟悉不過了,在李世民還沒有登基做皇帝的時候,碰到了想要招攬的人,就不經意的會流露出來。

“房愛卿以爲,孫正明之弟,孫得壽,可尚公主否?”

房玄齡已經知道了李世民的意思,又怎麼會反對呢!含笑點頭道,“此子才幹非凡,酷似正明,自然是尚公主的最佳人選,不知陛下想將那位公主下嫁於他?”

由於孫享福這隻原本不屬於這個世界的蝴蝶煽動了翅膀,李世民的子女全部來了個大變樣,貞觀元年以後出生的子女,沒有一個和歷史上一樣的,甚至,歷史上的高宗李治都沒有了,因爲去年長孫皇后並沒有生孩子。

不過,貞觀元年以前出生的孩子,還是有不少的,公主有十個之多,其中尚未指婚的有四個,李世民想了想,便道,“朕意,將孟姜下嫁於他,房卿以爲如何?”

李世民所說的李孟姜,就是他跟韋妃的女兒,現在才七歲左右,歷史上,她是貞觀十五年被封爲臨川公主下嫁周務道的,現在看來,只怕得提前少許,以孫得壽的年紀,可等不得十多年。

房玄齡聞言,順着李世民道,“此乃天作之合也。”

對於這種不涉及朝廷根本,又能維繫皇權的問題,房玄齡當然是沒有理由反對的,一旁的蕭瑀也沒有出聲,只是覺得,這樣的話,孫享福會跟着弟弟平白矮了李世民一輩,到時候只怕有笑話可看。

當然,這是李世民臨時冒出來的一個想法,究竟嫁不嫁,還得李世民和長孫皇后商議,通過宗人府之後,才能通過,這些都是後話。

眼見着一條條大棚被搭建起來,眼見着一車車泥土被拉進村子,晚飯時間,李世民一行人才看到孫享福一干人等趕着裝滿施肥工具的車子回到村子,便忙喊了他到孫家的客廳開小會。

“正明對今年關中之地的農耕之事可有把握?”李世民說了句開場白道。

“當無問題。”

辛苦勞作了一天的孫享福,此時已經餓極,也沒有功夫跟李世民閒聊,對着桌子上的食物,就發起了進攻。

“玄成將那百分之七的股份,拍賣出了三百五十萬貫的高價,最終被清河崔氏所得,你意不意外?”李世民也不介意孫享福的餓死鬼模樣,有些得意的在一旁道。

聞言,孫享福也沒有興奮激動的表情道,“一點也不,面對六家的聯合,王氏不可能成功,他們在整個過程中,其實起到的是擡高價格的作用,至於最終購得股份的,可不是清河崔氏,而是除王氏以外的其餘六家,因爲,只有聯合,他們才能對王氏形成壓迫性優勢,咱們下一步,還得想辦法,拆開他們的聯合,樹立一個新的山頭出來,清河崔氏,我看也不錯哦!”

七十萬貫的東西,賣出三百五十萬貫的價格,翻了五倍,孫享福居然連吃驚的表情都沒有,看來,他的心理價位,只怕還在這個數字之上。

看到他這副漠不關心的表情,李世民有點後悔聽孫享福的話,讓魏徵來主持這次拍賣了,不過既然已經成交,後悔也沒有用,倒是孫享福說的,將六大家族的聯合再度拆散,讓他們爭鬥起來的事情,李世民很是上心,不過這東西還得好好謀劃,非一日之功。

等孫享福又吃了一陣,他才道,“朕聽孫大力說,你要高價出售幸福村培育出來的種苗,有這回事嗎?”

“有啊!幸福村的種子,花錢請來的僱工,整田搭棚需要的工具材料,製作肥料,土鉢花費的時間,這可都是錢,其具體價值有多高,您應該清楚吧!不說盈利多少,小賺一些是必須要的吧!”孫享福沒有否認道。

聽孫享福這麼說,李世民倒是有些不好意思開口了,不過,最終還是覺得,‘虧’應該由有資本,有實力的人來吃,搓了搓手又道,“那個,朕的意思,關中百姓去年遭災,你這種苗,是否可以免費派送?”

聽到這話,孫享福頓時知道李世民爲什麼等自己吃好之後才說這個問題了,說早了,他肯定會吃不下飯的。

第655章 思考和擔憂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331章 種花椰菜第452章 要跑偏的李承乾第328章 全民運動會的構想第620章 九垸夜第673章 恢復官爵第310章 種樹競賽第117章 見武士彠第666章 書畫第254章 一路高漲第569章 忽悠希拉剋略第九章 送魚第566章 定襄城初體驗第487章 貞觀五年開局第209章 情報的作用第615章 九州島海戰第663章 海外的情況第384章 又是一場好宴第590章 長孫無忌上任第661章 點化李恪第331章 種花椰菜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336章 再起程第317章 逛夜市第635章 小池和江河大海第767章 和李承乾的談話第278章 爲理想搖旗第172章 被罰充軍第756章 抵達拜占庭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308章 準備迎接第534章 出手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625章 工人北返第227章 驚天大計第571章 開幕儀式第七十八章 對山寨的反擊第408章 經濟制裁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217章 不太真實的伏擊戰第九十四章 孫享福的目的第九十九章 上元節第589章 初步成功第六章 小河集第440章 李世民的忽悠技能第九十二章 小品發威第717章 到遼東第227章 驚天大計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種子第十章 賞錢第761章 家事第667章 動畫片第114章 變樣的妥協第138章 事了欽差到第642章 後宮搬遷第259章 民生的比較第686章 世界逐漸清晰第五十章 豆腐它有關政治第743章 到船廠第733章 到吐蕃第六十二章 白蛇傳開演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 681章 再臨嶺南第458章 必須板正第195章 關中景象第141章 嶺南的發展大計第610章 對吐蕃的佈局第148章 王麟的一天第460章 到處都是大生意第753章 坐論皇權第755章 過黑海第683章 武士彠也來了第一百零九章 心中的道義第764章 啓程歸家第498章 劉永的當官經歷第128章 輕鬆獲勝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737章 五年第377章 農部的構架第483章 調教李承乾第405章 慰問演出第726章 新的差事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243章 王浩來訪第七十九章 存在即合理第460章 到處都是大生意第626章 突然就亂了第二十七章 吹牛逼勸架第150章 滿船寶第270章 戲劇院第430章 農學院的由來第380章 考場佈置第517章 趕上了好時候第659章 上門借人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443章 篝火露營第348章 田地置換第519章 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