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半路領旨

人在接觸比較多自己不懂的東西的時候,就會迷茫,迷茫中的夷男選擇了向人求助,他的求助對象就是盧文中,王旭這些世家子們。

然後,他得到了一個結論,專業的事情,就應該交給專業的人才去做,作爲一個統治者,只需要懂得用人就行,漢人的皇帝再有能力,不是也將地盤交給地方官管理嗎?只要他和幾大世家展開深度的合作,那麼多難的事情都會變的簡單,到時候他需要什麼,只要知會一聲,屬下的人就能全部幫他得到。

於是,夷男跟他們達成了一些所謂的合作協議,未來的薛延陀汗國,將會啓用大量的漢人世家子爲官,而爲了讓他的汗庭能像善陽城一樣繁榮,他必須要先將一部分治下的百姓派過來學習漢人的耕種,以及其它方面的技術,實際上,夷男的人派過來,卻是會被幾大世家掌控,而且,由於夷男的野心不小,他第一次派過來的人口數量,就將達到二十萬,這些人,大多都是夷男今年收攏過來的,對薛延陀部歸屬感還不夠深的人。

當然,夷男與世家子們達成的協議遠遠不止這些,據無影兒給自己彙總的情報,各家還跟他達成了奴隸購買協議,至於奴隸怎麼來,那就要看夷男的手段了,東邊地界的國家和部落有不少,一旦夷男的汗國建立,兵鋒必然更加強盛,抓奴,可是一門生意。

至於其它的一些奶牛,奶羊,購買交易的協議還有很多,像揚州四大家,直接跟夷男簽訂了鹹魚豆醬專供協議,以後,漠北的鹹魚豆醬買賣,可都是揚州四大家說了算了,夷男,會在其中佔很大一部分盈利。

這些都屬於商業事,作爲孫享福來說,其實不僅不應該干預,還應該鼓勵,雖然他們私下達成協議,有些挖孫享福的牆角,但這是正常的商業競爭手段。

世家子不甘心放棄以往自己能夠賺取的利益,用利益攻勢,先拿下了薛延陀的大老闆,於是,苦的就是薛延陀百姓了,然而,薛延陀的百姓繼續窮困下去,對於孫享福的民族遷移融合計劃,其實是有好處的。

窮則思變,會尋找出路,大唐就是他們的出路,當他們逐漸的瞭解了安北大都護府的戶籍政策和百姓福利,只要不傻的話,都會選擇前來投靠孫享福,這種投靠一般不會是單個的牧民,往往都是以小部落爲羣體,集體的來,很容易形成風潮。

大的方向上來說,夷男這次的善陽之行是成功的,於他自己和孫享福來說都是這樣,通過這次善陽之行,夷男將整個薛延陀未來發展的命脈都掌握到了自己手中,而孫享福,則是終於得到了夷男向大唐稱臣的奏章。

十一月下旬,夷男終於依依不捨的帶着屬下的兵馬離開了善陽城,可以預見的是,在這裡享受了半個多月的他們,回到了苦寒的漠北會非常不適應。

將善陽的防務交待給郭破和席君買等人之後,孫享福和蘇定方領着一干人等開始冒着風雪往長安趕路。

馬上就要進入貞觀三年了,孫享福來到這個世界也快有三年的時間,他在努力的改變這個世界,這個世界也在一點點的改變他,看到馬車外的冬雪寒梅,孫享福便不由的吟起詩來。

“傲雪寒梅獨自開,唯有伊人踏香來,懂得寒梅透徹骨,梅花香自苦寒來。”

孫享福念罷四句,虞秀兒頓時便用崇拜的目光看向他道,“夫君這朵梅花,可不是獨自開,妾願做那寒梅枝葉,伴隨夫君,一生一世。”

聞言,孫享福會心一笑,道,“爲夫可不敢自比寒梅,頂多算是給寒梅提供生長條件的一點養分而已。”

聽他之言,虞秀兒立馬就懂了,接話道,“夫君是把善陽比作了一株在北地雪中盛開的梅花麼?”

“是啊!對於大唐來說,它就是一株雪地裡盛開的梅花,散發着迷人的香味。爲夫此去長安,就是想將這梅花的種子,撒滿整個北地。”

“妾原以爲,夫君是一個胸無大志的疲懶之輩,現在看來卻是錯了,既然夫君有改變整個北方之志,那麼妾便一路陪着夫君,不過”

“你是擔心翼公說的那些事情吧!放心,陛下是不會忌憚我的,不然也不會想方設法的給我加權力,加擔子。自始至終,爲夫擔心的都是人心,漢人對胡人的接納之心,胡人對漢人的認同之心,這兩個問題處理的不好,即便爲夫現在做的再好,百十年後,也會被毀於一旦。”

孫享福的腦子,在後世都能輕易的考上研究生,自然不會不好用,他稍作分析,就能清楚自己現在狀態,他並無子嗣,而且不善掌兵,討厭征戰,這樣的人是不可能造反的,像李世民這樣的智者,當然看的到這一點,所以,自從孫享福在朔州證明了自己之後,李世民給他的官位,爵位,越來越高,管理的地盤也越來越大。

然而,作爲後世過來的孫享福卻是知道了李唐由盛轉衰的一個重點,安史之亂。

這是不僅僅是安祿山,史思明兩個叛逆的問題,關鍵還是李唐的民族融合政策沒有執行好,即便是沒有這兩個人,也還會有其它的人會跳出來搞事情。

孫享福想在太宗朝,或者自己的有生之年把這些隱患消除掉,就需要做太多的工作,這需要李世民的支持,所以,回到長安之後,孫享福打算好好的跟李世民談談。

“夫君過於憂慮了,百十年後的事情,又有誰能說的清楚呢!況且,況且”

“況且什麼?”

“況且,夫君做不完的事情,可以交給咱們的子女去完成嘛!”

虞秀兒羞澀的回答了一句,卻是叫車廂內的氣氛曖昧了起來,正好,紅梅被派到了東珠的車上給她惡補見皇帝需要的禮儀,此時,車廂內只有他們夫婦二人,多好的車震機會啊!

可惜,這個時代的馬車,雖然跟後世的頂級豪車一個檔次,但是沒有那種豪車的功能,所以,孫享福只能把虞秀兒擁着懷裡,期盼早點天黑下帳了。

一路上雖然有風雪,但全騎加馬車的隊伍,行走的不算慢,爲了讓善陽城保持一定的頂尖戰力,孫享福將席君買留在了善陽訓練騎兵,而親軍中,負責帶領騎兵做探哨工作的是薛禮,纔剛進入關中地界,薛禮就飛騎來報,宮裡有內侍過來宣旨了。

來的人是王得用,算是李世民鐵桿心腹內侍了,聖旨的內容很簡單,叫孫享福繞到長安西面,與已經到了武功一帶的李靖的隊伍匯合,隨押解頡利的大隊伍一同進長安。

“那個,陛下的意思,孫都督懂的吧!”

宣完旨,王得用笑盈盈的目光看向孫享道。

“懂,簡直是太懂了,公公可以回稟陛下,這事,臣一定辦好。”

王得用雖然沒有明說,但意思很明確了,李世民這是讓孫享福解決李靖押回來的那些俘虜的事情,他不想便宜了朝中那些世家系的官員。

而把這些世家系官員嘴裡的肉搶走,則是需要承受他們的炮火攻擊,想一想,孫享福來到這個世界後也挺悲催的,此前皇帝爲了給世家一個交待,必須處處做出打壓他的樣子,現在,孫享福終於在他的打壓下崛起了,卻還是要替皇帝背鍋,承受這些世家的炮灰,區別只是由皇帝向他開炮,變成了世家直接對他開炮。

“另外,皇后娘娘還讓灑家問一問你,這夷男的妹妹,該如何處置?”

孫享福聞言,心裡一咯噔,此前他給李世民上了一個摺子,說明了夷男上表稱臣,派東珠進長安向他獻歌舞的事情。

想不到長孫皇后卻是誤會了,以爲這東珠,是夷男想要塞給李世民的女人,沒辦法,在這個時代,如果有人派女人獻歌舞給皇帝,其意思就是把這個女人送給皇帝。

“娘娘誤會了,這夷男的妹妹,只是代表薛延陀部給陛下獻歌舞而已,如果可以的話,請娘娘跟陛下商量一下,封其爲公主,這樣,在輩份上,也顯得我大唐比薛延陀高上一級。”

東珠是夷男的妹妹,封她爲公主,那麼,夷男自然而然的就成了李世民的子侄輩,大唐和即將建立的薛延陀汗國之間是什麼樣的政治地位,就會很明確。

聞言,王得用才滿意的笑道,“如此,灑家就如實的回稟娘娘了。另外,娘娘還讓灑家轉告給都督一句話,太子最近貪玩的緊,您可別再把他帶壞了。”

聞言,孫享福面色一黑,心裡吐槽,哥什麼時候把他帶壞了?自從閱兵之後,哥可是連見都沒見過他好不好。

他卻不知道,作爲他弟子的李承乾在長安可沒閒着,學會了吉他和架子鼓後,他開始自行創作歌曲了,尤其是聽到孫享福在朔州大勝,擊敗突利時有感而發唱的那首歌之後,覺得,這些戰功就應該用歌曲和戲劇在舞臺上展現出來纔好。

於是,李承乾在東宮招募了大量的樂師和人手,在他師妹候舒雅的幫助下,還請來了望江樓的歌舞戲劇表演,和舞臺設計方面的負責人,想排一出年度戰爭大戲,由他自己飾演朔州之戰中的孫享福,由候舒雅飾演虞秀兒。

他是太子身份,而現在負責管理望江樓的,基本都是長孫家的人,也就是東宮嫡系,這齣戲,自然是在他的運作下,逐漸成形了,朔州之戰已經過去一年多了,李承乾這齣戲,則是排練了半年,現在,他終於不甘心只是在東宮自己演的玩了,想要在望江樓的舞臺中演出給所有人看。

第203章 農門的傳承方式第471章 沒有難度第538章 烏龍般的彈劾第664章 新春遊園會第548章 金錢概念和價值觀第542章 武媚孃的天性第571章 開幕儀式第153章 武家坐客第216章 火計退敵第393章 朝堂新氣象第490章 東邊戰事定第303章 農忙伴隨着鬥爭開始第725章 嚇尿了第765章 調控的問題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727章 九垸縣的大熱鬧第185章 去除枷鎖第750章 爭相做源頭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537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第306章 關中計劃的推進第595章 和長孫無忌深聊第602章 再亮一下第626章 突然就亂了第700章 歸家第七十章 思想教育第538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514章 大賞羣臣第十九章 七宗五姓第584章 九垸縣第一百零一章 春耕第457章 大買賣第696章 玉米麪和紅薯粉第313章 一敲打就上鉤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179章 互坑第767章 和李承乾的談話第267章 受邀第九十三章 做生意的境界第390章 吃頭一鍋肉第125章 審訊第144章 越來越不懂第443章 篝火露營第609章 上元節的熱門娛樂項目第424章 給杜正倫出的主意第170章 農門建立第683章 武士彠也來了第711章 誣告第745章 聖輝已顯第十七章 去長安第657章 父子談心第601章 李承乾亮了第356章 杜如晦的病症第560章 審問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640章 李承乾的想法第八十二章 有陰謀第713章 新的十年計劃第336章 再起程第 637章 宗族改革的浪潮第293章 返程路上第二十二章 上衙第五十九章 惡客上門第657章 父子談心第六章 小河集第328章 全民運動會的構想第211章 戰略第562章 利益第397章 張公瑾出征第263章 善陽的冬天第167章 嶺南派官第十二章 告狀第285章 上朝第752章 準備出使第134章 對嶺南的暢想第392章 文工團的構想第519章 安排第699章 夷男病重第144章 越來越不懂第706章 開武舉第630章 設計管理制度第675章 準備迎接新物種第474章 房謀第六十八章 在戰鬥中晉級第351章 上齊城也有着落了第153章 武家坐客第120章 急至嶺南第六十七章 繼續戰鬥第530章 互爲良師第144章 越來越不懂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399章 又來鬧事第345章 新勞動管理和稅收制度第425章 穩步發展第579章 二進宮第399章 又來鬧事第135章 李世民的煩惱第556章 抓捕第339章 嘗試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