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一年升三爵

孫享福在後世的時候也看過幾本穿越小說,但一般很少看的下去的,尤其是唐穿的,主腳回到唐初,一上來就抄一首“秦時明月漢時關,萬人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ww.la”這種感嘆國無良將的詩句,而且,還是當着唐初的猛將念,真夠嗆主角是怎麼活下來的,或者說,作者根本不知道這首詩要表達的意思。

孫享福就從來不敢念這樣的詩,因爲唐初的武將真的很猛,這樣的詩念出來,是要被啪啪打臉的。

十月中旬,善陽大雪沒膝,十餘騎快馬自草原雪地跋涉而來,帶來了李靖的捷報。

頡利沒有逃脫他的命運,比歷史上早了一年就被李靖生擒了,這一戰,唐軍以極低的代價斬殺突厥萬餘頑固份子,俘獲突厥青壯士兵九萬餘,隨軍牧民十三萬,牛羊百萬,財貨無數。

看到這封戰報的時候,孫享福高興的從椅子上蹦了起來,它對善陽的意義很大,去除了這個不安分的傢伙,安北都護府地界的安全係數提高了好幾倍,開心的同時,索要俘虜安置權的奏摺第一時間就寫好發往了長安。

頡利一除,大唐向西通道大開,整個北面,西面版圖連通,他安北都護府可以直接向西輸出產出,未來,北地的經濟形勢必將大好。

八百里加急的戰報幾乎是同一時間進長安的,李世民那一聲叫好聲差點把自己的下巴喊歪了,而朝堂上,所有的大臣都驚呆了。

咱大唐什麼時候發動對突厥的戰爭了?

而且還這麼堂而皇之的大勝了?

勝仗,永遠是提振國民信心的最佳良方,同時,也是震懾宵小的不二法門。

世家系的官員在李世民將所有的安排有選擇性的講出來以後,心裡除了震驚,還是震驚。

是什麼讓皇帝這麼有信心,在大雪天,一萬多騎就敢突襲頡利的十萬大軍?

皇帝是個不顧後果的冒險者嗎?

世家子們有些擔憂,同時認清了一個事實,大唐連最強大的突厥都滅了,軍力當世已然無雙,而且,皇帝敢冒險,也就是說,惹急了他,是敢對他們這些世家子揮屠刀的,所以,以後做人得老實點。

和歷史上一樣,李世民滅了頡利之後,在大唐的內部威望極高,那些原本還在暗地裡罵他得位不正的人,那些對他陽奉陰違的人,全部都閉嘴收斂了,這纔有了貞觀四年後,大唐經濟快速起飛的局面。

對此事同樣震驚的還有遠在漠北的夷男,他剛剛平滅了突施騎部,得民數萬,現在,他手中掌握的青壯男丁已經達到了近二十萬,總人口,更是達到了五十萬以上,比之突厥沒有分裂以前,也差不了多少,而且所掌控的版圖差不多是後世內蒙古的一半加上整個外蒙古,東西南北各數千裡。

“東珠還沒有回來嗎?”

“沒有,她說要在善陽城學習漢人的歌舞,我等勸不動她。”

“漢人的歌舞?”夷男眯着眼睛看向了此前他派去善陽的僕人刺哈兒道。

“是的,她正在跟善陽的都督夫人學習歌舞技藝,說是要回來之後獻給族長您,還讓我們帶回來了很多鐵器和善陽城的特產。”

僕人沒有辦成夷男交待的事情,卻並不害怕懲罰,獻寶似的說了一句,便朝帳篷外喊了一嗓子,頓時,很多他的隨行人員便抱着東西來到了大帳。

“族長,這是善陽製造的鐵鍋,還有,這些,是善陽製造的剔骨刀,用來割羊肉很方便,還有,這種鹹鹹的豆醬,裡面有很多鹽,添加一些到煮羊肉的鍋裡,羊肉就會變的十分美味,吃完之後身上也更有力氣,這一塊一塊的,是茶葉,用一小坨,就能泡一大鍋綠綠的茶水,能解油膩,還能泡在牛奶裡面喝,加點蜂蜜,或者善陽的白糖,味道絕佳,還有這些罈子裡,都是喝一口,就能全身暖和的烈酒······”

這個僕人只在善陽生活了三天,說起這些來的時候,就滔滔不絕,連東珠都因爲善陽的種種事物,而不自覺的忘記了她的羊羔,何況是一個僕人,現在,他就巴不得再領一個去善陽的差事,在那邊好好的吃喝幾天。

夷男看着帳篷裡琳琅滿目的東西,要說不好奇那是不可能的,不過,此刻,他還是一個英明睿智的部落首領,腦海裡不自覺的會想到,這些東西背後的事情。

李唐跟前隋太不一樣了,他們居然這麼輕易的擊敗了頡利,甚至放棄了之前找他聯合的計劃。

而且他們居然敢將一座如此富裕的城池置於距自己還不到五百里的地方,這得是有多麼的自信?

難怪回紇部在收到了自己平滅突施騎部的消息之後,居然沒有派人過來向自己表示臣服,而是向李唐稱臣了,李唐建國才短短十餘年而已,究竟強在那?這是夷男很想搞清楚的事情。

臉色陰晴不定的在僕人獻上來的東西上掃過之後,夷男再度開口道,“東珠,就讓你帶了這些東西回來?”

聞言,刺哈兒有些結巴的道,“呃,還,還有一封信,不過卻是唐國的安北都督寫的,識漢字的先生看過之後,勸我不要交給您。”

“什麼信?拿來。”

夷男的話,刺哈兒不敢不聽,頓時,將一封書信從自己的羊皮襖裡掏了出來,遞給夷男。

“孫正明,年不過二十,竟有如此膽魄,敢邀我去善陽賽馬比箭?”

夷男看了書信之後,並沒有如刺哈兒預料中的火冒三丈,反而是將那信紙原封不動的塞進了信封,據那個識漢字的先生翻譯,這信裡面除了邀請夷男去善陽城賽馬比箭之外,還很大篇幅的勸夷男向李唐皇帝上表稱臣,雖然給了很多的條件和好處,但素知夷男有取代突厥的心思的刺哈兒,卻認爲這是在侮辱夷男。

他卻不知道,夷男現在最想做的就是建立汗國,把他這首領或者族長的稱呼改一改,至於上表稱臣麼這樣的戲碼,他反倒不在乎,得了實際的好處再說,等日子過不下去了,屬下的人自然會擁護他揮起屠刀殺向漢地的。

孫享福在信裡寫的很清楚,只要薛延陀部向李唐稱臣,奉其爲宗主國,那麼,李世民會下旨封他爲可汗,讓他繼續管理漠北方圓數千裡之地,同時,安北都護府將會全面放開對薛延陀部的商品管制,還會幫他在草原中建立一座可以抵禦嚴寒的城池,保證他的牛羊在過冬的時候不被凍死。

李世民給孫享福的任務是,這兩年儘量保障不要起邊患,而以孫享福今時今日的地位,已經能夠代表大唐處理外交上面的事情了,對於給夷男的條件,料想李世民不會不同意,畢竟,一到冬天,北方的一舉一動,都會牽動全國人民的心,平安無事的捱過一個冬天,大唐積攢的國力,又會上升一大截。

稱臣,建立汗國的事情,夷男不會拍拍腦袋就決定了,他還需要跟屬下的人商議,是以,刺哈兒帶回來的香料,鹹魚豆醬,以及烈酒,茶葉,都派上了用場,大冬天的,夷男召集衆將議事了,不吃東西可不行。

黃昏時分,吃的大醉的夷男下達了一道命令,自明日起,部族每日向南遷移五十里。

在善陽城中的孫享福自然是不知道夷男的動作的,在長安的李世民更加不知道,他現在很忙,滅掉突厥之後,有一系列的事情需要他去處理,首先是在頡利原先佔據的地方設州府,沙州,伊州,西州,庭州率先給確立下來。

這裡原先其實是由幾個少數民族統治的地區,不過這些小部族或者小國,都被頡利給滅了,現在,李靖滅了頡利,這些地盤當然是一分不少的全部要接手過來,有了安北都護府的先例在,李世民現在把土地看的可值錢了。

其次就是議定了對乞骨僕的封賞,忠順王的爵位,當然,實食邑只有一千二百戶,和一個國公差不錯,另外還給他掛了個肅州都督的頭銜,不過,等他把屬下的部族交到孫享福手上之後,他就要到長安去當官了,李世民在長安賜了宅子給他,在周邊縣城劃了田地給他,至於佃戶,他可以從自己的部衆中挑一半,另外一半,李世民給他安排漢人。

然後,就是對安北都護府的安排了,把朔州從孫享福手中剝離了出去,他不再兼任朔州刺史,把善陽升格爲郡城,將回紇部舊地整個劃入安北都護府治下,至此,孫享福的轄地,就是東臨遼地,西至甘涼,北臨大漠,直到天山腳下,其地之大,遠超大唐一道,是以,李世民決定升安北都護府爲安北大都護府。

而孫享福運作滅頡利,居功甚偉,晉爵善陽郡公,實食邑一千二百戶,任職安北大都督,轄內一應軍政事務,有臨機專斷之權。

對於這樣的封賞和任命,朝廷上幾乎沒有反對的聲音,因爲孫享福的關係戶不會反對,那些世家系的官員還指望孫享福幫他們把田種出來呢!更加不會反對。

於是,大唐自南邊的馮盎之後,又出了一個在北方邊疆手握重權的大臣,而且,還是一個未滿二十歲的年輕人,但沒有人覺得這很難接受,因爲他所掌管的地盤原先並不屬於大唐,能在大唐北方的長城之外,有安北大都護府這麼一道屏障擋着,大家都覺得安逸。

不過,還是有一些嫉妒黨跳出來噴幾句的,從去年孫享福被充軍配到朔州,這不過短短一年的時間,他竟然從一個被罷免的侯爵,晉升到了郡公,一年時間,晉爵三次,史無前例啊!

不僅如此,他的官位還是實權的安北大都督,雖然是邊地,但也比大唐那些掛名的州道總管值錢的多,這小子是要上天的節奏啊!

於是,給他封官加爵的旨意還沒有到善陽,給他找麻煩的人便先跳出來了,有言官上奏,孫正明在渭南救治瘟疫的時候喪心病狂,將全縣所有的房屋燒燬,生產生活物件更是一件沒留,致使大好的一個渭南縣成了一片荒地,他必須要爲此事負責。

第420章 送別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六十八章 在戰鬥中晉級第668章 生物科學第161章 各方求情第428章 渭南大勢第652章 被老婆套路了第335章 文化阻擊第341章 再向前進一步第398章 論法第731章 新學改革推進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149章 歸來第524章 藍田職業技術學院第六十八章 在戰鬥中晉級第753章 準備出使第379章 對於蜀中的建議第543章 採紅菱第184章 善陽縣候第473章 編組百萬工農兵第559章 擒王浩第三十九章 勸解第731章 新學改革推進第一百零四章 避不開第344章 一環扣一環第539章 形勢沒人強第481章 大進項第561章 錯失第357章 起塘第429章 打工的人們第343章 藍莓的坑第441章 夏糧豐收第718章 不斷進步中第672章 西邊局勢第313章 一敲打就上鉤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263章 善陽的冬天第165章 忽悠第九十章 相聲登臺第198章 接種試驗第318章 如何處理糾紛第396章 君明臣賢第466章 大戰起第446章 回關中的程處默第421章 又上朝第560章 審問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第530章 互爲良師第563章 相互說服第743章 到船廠第622章 九垸縣的吏治第667章 動畫片第709章 軍人正確的價值觀第六章 小河集第678章 統治的意義第489章 新疆域的規劃第146章 制海鹽第765章 調控的問題第329章 演武環節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706章 開武舉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501章 幸福村的財富第486章 醫療體系升級第284章 思想理念第466章 大戰起第395章 以往和未來第442章 小麥的產量第584章 九垸縣第515章 下一步的重心第283章 敢想敢做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371章 合理規劃的重要性第672章 西邊局勢第569章 忽悠希拉剋略第564章 入城第361章 軍事裝備升級的運作第169章 慢慢累積第347章 農門的新課題第409章 妖孽般的武媚娘第716章 南方種植事業第544章 偷跑第113章 溪村第662章 調整種植結構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290章 慰問百姓第512章 時代廣場開業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148章 王麟的一天第214章 雙華嶺血戰第319章 商業環境的重要性第652章 被老婆套路了第203章 農門的傳承方式第116章 李香蝶第394章 大唐的財稅第313章 一敲打就上鉤第644章 貞觀八年第一槍第628章 探討皇權第283章 敢想敢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