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經營之道

收到了李世民次日散朝之後麗政殿見駕的旨意,所以最近習慣早起的孫享福和席君買趙龍等人做完晨練之後打算去東市逛逛,順便也看看至尊皮貨和皇庭傢俬的鋪面。

“孫大人,您來了。”

至尊皮貨的店鋪中,楊秋專門安排了自己屬下一名叫沈三元的吏員親自來打理,此人見孫享福過來,立刻出迎道。

孫享福嗯了一聲,便在他的帶領下往店鋪裡走去,鋪面不小,大約三四百平,裝修也極盡奢華,此刻雖然是早上,但店鋪裡有不少人,許多和望江樓服務員裝扮差不多的女服務員在給顧客們推銷皮貨,並伺候她們試穿。

“銷售情況怎麼樣?”

“啓稟大人,好的很,兩天時間咱們的存貨就賣出去快兩成了,昨夜盤賬,流水差不多有三千多貫。”沈三元答道。

“才三千多貫?拿賬冊來。”孫享福聞言眉頭一皺道。

不一會,孫享福便知道了原因,將賬本往沈三元懷裡一丟道,“我說定價至少是成本的十倍,可沒叫你們掐着十倍的價格定啊!你看看,這手提包,完全可以定到八貫十貫嘛!還有,高跟鞋,以後不準有三貫錢以下的,普通皮貨鋪子的皮靴都賣到一貫以上了,咱們的價格居然也才一兩貫,對的起至尊皮貨這四個字麼?”

牧業司這段時間生產的儲備貨物都快過萬件了,賣了兩成貨出去,也就是說至少一兩千件,平均一件的價格才兩貫不到,太低了,不拉開與普通皮貨的價格,高大上的感覺就體現不出來,更加對不起每一件商品上至尊皮貨一朵牡丹花和四個篆體小字的標誌。

“可是,價格已經訂出去,現在漲價,恐怕一些顧客會有怨言。”沈三元鬱悶道。

在他看來,三百貫的東西賣出三千貫已經是了不得的暴利了,按照孫享福剛纔說的定價,何止二三十倍。

“怨言?用過咱們產品的人大概只會誇讚,如果別的評價太多,就是咱們的產品設計不夠好,再說了,商品都是明碼標價,他們自己挑選的,不好的話客人不會要。如果你要一個給客人解釋漲價的理由,就告訴他們,這些東西每年的產量可是有定數的,錯過了,就再沒有買到的機會了。”

“可是,咱們儲備的貨物還有很多啊!而且,後面還在加大生產,到時候······”沈三元老實巴交的道。

“就這點貨,還多?長安一百幾十萬人口,勳貴世家和富戶至少佔十萬,你們現在才賣一兩千件貨物出去,市場佔有率連一cd不到,需要擔心積貨賣不出去?先給你們定個小目標,一年之內,讓所有長安的富人至少擁有一兩件咱們的產品,二十萬件,牧業司的工坊今年造的過來麼?

而且,誰說只有長安一地才賣這些商品了,明天,我會直接讓人拉走你們庫房五成的存貨,到時候洛陽,揚州,甚至蜀中,都會分銷一些出去,所以,你得把價錢往上提,不然,要不了幾天你們就真的斷貨了。”

聞言,沈三元再不敢提出不同意見了,他並不是生意人出生,又哪裡懂得什麼市場調查,這方面,孫享福都不用調查,通過每次開戲的時候,往望江樓訂桌的訂單就知道長安富人的大概數量,每次客滿都將近過萬人,有大部分人因爲去的晚而訂不到位置,需要服務員好生解說。

而且,不是誰都有出門擠人看戲的習慣。像魏徵,孔穎達這一類的,就從來沒去過望江樓。但是,這些人和他們的家族,都有穿鞋子,提包包的需求啊!

想象一下,一個公文皮包提着,總比用布袋子裝着公文卷宗之類的好的多吧,而且,皮包有時候能防雨水,還不會像布袋子一樣,輕鬆一壓,裡面的東西就變形,出印子,要知道,這個時代的麻紙可不是那麼牢靠。

在經營和擺設上面指點了沈三元一些之後,孫享福又來到了皇庭傢俬的鋪面,情況同樣叫孫享福不能滿意,首先是定價問題,傢俱這玩意買一次就能用好多年,而且,這個時期的工匠很實在,東西都打造的特別牢固,所以,基本都是一茬子買賣,這個價格,應該要比至尊皮貨產出的那些消耗品更離譜纔對,但他們,卻同樣是掐着十倍左右的利潤在賣。

其次,孫享福當初叫他們模仿孫府工匠打造的傢俱打造,這幾個月下來,他們就真的只造了孫府裡面有的那些東西,而且,還並不全面。

“那什麼,趙書吏是吧!從現在開始,把你們鋪子裡的價格牌全部撤下來,加三倍,掛上去,另外,通知工坊,挑一些技術精湛的工匠出來,組成幾個研發組,一組專門研究能夠帶給人方便的新式傢俱,一組專門研究如何提升傢俱的舒適度,還有一組,專門研究打造供兒童玩耍的消耗性玩具,產品要新,奇,舒適,實用,好玩,面面俱到······”

孫享福直說到日上三竿了,才領着席君買和趙龍往皇城方向去,相信金給孫享福的這一番教育,只要這兩個負責經營的人領悟到了他所說的一半,至尊皮貨和皇庭傢俬的生意都會走上正軌。

留了席君買和趙龍倆人在自己的衙房喝茶,孫享福揣着自己的穿宮腰牌便去了後宮。

“微臣拜見陛下,皇后。”

麗政殿中,長孫皇后正和李世民一起吃早飯,孫享福來了,兩口子也沒停。

“說吧!造船要幹嘛?”

“呃,陛下早前不是叫微臣多讀書麼,所以,微臣這段時間除了種田之外,也沒閒着,看了不少書,尤其是漢史,其中有一點微臣很不解,就是漢武帝爲什麼不惜代價的攻打交趾蠻荒之地,一時想不通就記在了心裡。

最近臣在望江樓聽到一個胡商食客言道,交趾有一種水稻,穗長谷多且耐旱,一年可產幾季,交趾的人們根本無需種地,田地裡的糧食就多到吃都吃不完,微臣這才明白,原來漢武帝打交趾,是爲了糧食。”孫享福想了想,才道。

“胡說,你去年的時候就叫藍田縣的老船工楊順水開始造船了,那個時候你都還沒當官呢!讀的那門子書,竟敢謊言欺朕?”李世民佯怒的一拍筷子道。

“呃,微臣那個時候造船當然是爲了捕魚啊!當時想着渭河的魚比村前小河的魚多,是因爲渭河比小河大,那大海比渭河還大無數倍,裡面的魚肯定比渭河的魚多無數倍,所以······”

李世民聞言險些繃不住了,笑道,“你小子倒是會想,在海上捕魚可不是易事,一個不慎,連人帶船都會被風浪捲走,你這麼怕死,敢下海麼?”

“微臣以前不敢,只想着派幾個捕撈手去幹就成,不過現在敢了,陛下,漢武帝打交趾,是爲了糧食,交趾有一種生長週期很短,兩個來月就能成熟的水稻,微臣想將其引進到大唐。”

聞言,李世民又是笑了笑指着孫享福道,“端的是無學,即看了漢史,知道漢武帝攻打交趾之事,又爲何想不到,那些糧食只有在氣候常年溫暖的交趾才長的好,若是引進中原有用,漢武帝又何須勞師動衆,耗費大量兵力在一處蠻荒之地。”

“陛下,其實咱大唐也有很多一年四季氣候溫暖的地方,比如嶺南,崖州。”孫享福提醒道。

以漢朝的水利情況,北方能有多少水澆地纔怪,當時嶺南被稱之爲南蠻之地,由越王實際掌管,就是江南地區,也沒有現在這麼發達,人口稀少,是經歷了後來三國東吳政權不斷的對少數民族的清剿和數十年的漢文化推行,政治和民生才穩定下來,成爲漢人的宜居地的,所以,漢武帝時期,就算引進了占城稻,也無法大面積推廣種植,因爲那時國家的人口和重心在北不在南,這種水稻對他來說有些雞肋。

可現在,好吧!孫享福一提到嶺南,李世民的眉頭就皺了起來,他以前還真沒覺得嶺南有這麼重要。

“嶺南之地或有叛亂,你可還敢前去?”李世民沉默了半天,突然開口道。

“呃,臣連大海都不怕,何懼區區叛亂,而且,陛下不是說了麼,或許而已,又不是真的有叛亂。”孫享福一副正氣凜然的樣子道。

他很篤定嶺南不會發生大的叛亂,因爲後世的影視劇基本沒有提起過,即便是真的有叛亂,他難道不會避開?

就目前的造船水平,他不認爲海上會有比自己設計製造的這艘五杆水輪船跑的還快的船,要知道,五杆帆船即便是在近現代,也是了不得的海上航行工具。

“倒是難得從你小子身上看到氣節這兩個字,既然你要出海,那便順路幫朕去嶺南打個前站。”

好吧!孫享福確定李世民的心思仍然沒有在占城稻上面,他認爲前漢都否決了,必定是此物有什麼缺陷,古代讀書人嘛!最喜歡以史爲鑑了。

“陛下請吩咐,只要微臣這小胳膊小腿應付的過來,必然死而後已。”孫享福有些無奈的道。

“幫朕送些財錦和新式的農具去嶺南,看看馮盎會有什麼反應。”

工部現有新式農具主要是曲轅犁,水車,這兩樣東西還是孫享福設計的呢!不過嶺南多山,蠻民好打獵,耕種技術比漢人還不如,這兩樣東西倒是他們稀缺的。

“呃,原來是送禮啊!這個微臣在行,依臣之見,至尊皮貨的產品,皇庭傢俬的產品,其實都可以給馮酋長送一些······”

“你小子住嘴,朕這是賞賜。”李世民聞言又起了真火,打斷孫享福道。

他堂堂一個皇帝,何時需要給臣屬送禮討好了,面子問題,必須不能讓步。

“哦對,是賞賜,如今至尊皮貨和皇庭傢俬的存貨不少,生產還在日益擴大,陛下應該多多賞賜給大臣們一些纔是。”孫享福聞言,不好意思的換了個笑臉道。

“無有功勞,朕爲何要平白賞賜大臣們?”李世民看到孫享福這副嘴臉,就知道里面有事情。

第333章 科學種植逐漸出世第八十一章 兩個學生第225章 陵前挖坑第584章 九垸縣第589章 初步成功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第213章 雙華嶺突變第189章 建設封地第543章 採紅菱第143章 棉甲和新問題第290章 慰問百姓第226章 善陽城的基本面第720章 三江平原開發計劃第138章 事了欽差到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287章 宴會第710章 計劃繼續推進第238章 都來了第110章 經營之道第422章 又是神來之筆第410章 無知的百姓第493章 儒家出招了第147章 豐收樂第223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199章 幸福村的一天第727章 九垸縣的大熱鬧第737章 五年第763章 亞歐一統第194章 你不敢我敢第730章 人類的新時代第511章 人才培養第664章 新春遊園會第七十九章 存在即合理第472章 急回關中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三十九章 勸解第668章 生物科學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第280章 餐桌議事第542章 武媚孃的天性第757章 糖衣炮彈發射第五十三章 膳監司第499章 拜訪魏府第363章 徵調工作開啓第534章 出手第752章 準備出使第二十六章 漁業司的發展第一百零六章 如何盈利第286章 宴會開始第704章 久別勝新婚第531章 王爺訓練班開始第217章 不太真實的伏擊戰第173章 出征前夕第629章 聊通透了第164章 秀兒探監第431章 難得休閒第667章 動畫片第598張 複製和引進第386章 廣場商城遊樂場第586章 世家的局第477章 列陣完成第543章 採紅菱第570章 走場第467章 鏖戰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519章 安排第390章 吃頭一鍋肉第639章 制海權的重要性第169章 慢慢累積第八十七章 講和第366章 錢莊的真正用途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448章 偶然碰到的小事第229章 將星雲集第五十五章 考評藝人第177章 王旭第273章 酒宴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580章 王浩留下的冊子第461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615章 九州島海戰第750章 爭相做源頭第713章 新的十年計劃第526章 去往山南道第378章 農部的工作第九十三章 做生意的境界第602章 再亮一下第三十五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558章 王浩的手段第279章 李世民的智慧第124章 試藥第421章 又上朝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六十七章 繼續戰鬥第202章 幸福村的核心第494章 鋼琴和初級顯微鏡第476章 各有心思第453章 農學院的教育問題第495章 虞府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