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4章 李世民籠絡人心的特殊手法

“陛下,這個溫泉池子,好像確實還不錯。”

頤和園中,蕭瑀跟李世民、房玄齡幾個在一箇中藥池子裡泡着,彷彿忘記了剛剛自己是來找李世民的麻煩的。

“愛卿,這頤和園前殿還有不少的閣樓空置,中間的大殿用來召開小朝會也是夠用了。這中藥池子非常適合你,要是每天都泡上半小時,對身體健康也是很有好處的。這可是孫思邈老神醫親自調製的藥包呢。”

李世民多聰明啊,剛剛蕭瑀一來找自己,他就把自己對奏摺上的一些疑問給拋了出來,接連十幾個問題,立馬就讓蕭瑀忙的給忘了自己來的目的了。

緊接着,再把孫思邈給請了出來,表示要給朝中上了年紀的大臣都做一個全身檢查,確保大家的身體健康都屬於一個美好的狀態。

之後,再邀請蕭瑀他們去體驗了一把溫泉池子,完全就把頤和園變成了朝中大臣們療養之地的樣子。

當然,也就是現在頤和園這裡沒有妃子居住,要不然各種管理肯定會嚴格很多,一些地方不會讓臣子進入。

“我這副老骨頭,就這樣了,怎麼調養也沒有用了。”

蕭瑀此時的氣也消了,彷彿又成爲了一個溫文儒雅的老年帥哥。

“寬兒已經跟朕建議,讓孫神醫每半年給朝中大臣都做一下體檢,身體上有什麼不適的,可以提前發現,提前救治,確保大家的身體都處於最佳狀態。爲此,觀獅山書院醫學院還專門有教諭帶着學員研究如何體檢,才能最大限度的發現每個人身上的問題。”

李世民知道,對於這些身居高位的老臣,人家已經不缺錢、不缺權,美女賞賜給他們,他們也只能動動手指,心有餘而力不足。

年少的時候,頭很鐵,下面也很硬。

年老了,骨頭很硬,下面卻是軟了。

這個時候,也就是身體健康能夠成爲大家關心的事情了。

所以李世民就從身體上面着手,對老臣們表示一下自己的關心咯。

還別說,從今天的情況來看,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

“楚王殿下倒是有心了!這幾年,觀獅山書院醫學院可是着實給百姓們帶來了不少的福音,不管是那個剖腹產還是腸癰手術,亦或是保健丸和神仙水,還有那個六味地王丸,都是極好的東西。”

蕭瑀對李寬的印象一直還不錯,哪怕是當初李寬有着長安城四害之首的惡名,蕭瑀對他也難得的頗爲寬容。

估計,他是在李寬身上感受到自己的成長軌跡了。

“陛下,這頤和園完全是江南園林風格,跟關中的格調很是不同。但是不管是關中的風格,還是江南的風格,都各有各的特色。如今揚州、蘇州和杭州一帶的州府,每年上繳的賦稅是逐年增加,繁華程度直追長安城。

但是由於江南多水道,水泥道路修建起來頗爲麻煩,到現在爲止,淮河以南都還沒有像樣的官道改成水泥道。微臣建議朝廷可以適當的支持一些江南道的水泥路修建。像是揚州到蘇州、杭州、明州,完全就可以用一條水泥道路給連接起來,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雖然頗有難度,但是並不是不可實現。

除此之外,還可以重點建設一下嶺南道的水泥道路,把交通延伸到僚人的治下,讓嶺南道不再成爲大家聞之色變的存在。特別是這幾年,嶺南道的甘蔗種植發展的非常迅猛,已經有超過一百萬畝的田地種上了甘蔗,成爲我們大唐最主要的製糖基地。

可是,在嶺南道,朝廷真正能夠管轄的地方卻是非常的少,除了廣州之外,其他州府也就州城裡頭是聽大明宮旨意的。這種局面,需要更多的水泥道路把各個州府連接起來,加強溝通,讓更多的人員可以方便的流動,讓四輪馬車能夠在那裡發揮威力。”

大佬們聚在一起,不可避免的就會談着談着,把話題談到了正事上面。

雖然坦誠相見的幾人在溫泉池子裡討論國事,顯得不是那麼嚴肅,但是真正的大事,往往並不是在朝會上決定的。

不管是後世的表決還是現在的朝會,更多的都是將事前確定好的東西,走一遍流程而已。

“水泥道路的重要性,已經毋庸置疑。但是修建水泥道路,需要花費大量的錢財,朝廷只能支持一些主要的幹道進行水泥化,其他的州府和州府之間的道路,短時間內朝廷還是顧不過來的。”

李世民自然是希望大唐所有的道路都是水泥路,這樣大軍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到達任何地方,平時的物資運輸也非常的方便。

但是,作爲一個帝王,他更清楚水泥道路到底有多耗費錢財。

戶部支持現在的幾條水泥道路修建,已經非常的吃力了。

“陛下說的是,要大規模的修建水泥道路,自然是壓力很大的。不過微臣覺得可以適當的提高一下向大唐皇家錢莊的借款金額。”

房玄齡這話,讓李世民愣了一下。

“玄齡,你之前不是不支持戶部寅吃卯糧的嗎?怎麼今天突然想通了?”

“關中道今年前三季度的賦稅收入,從各個作坊收上來的商稅第一次超過了農稅;放在十幾年前,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水泥道路的修建,可以帶動更多水泥作坊的修建,需要更多的碎石和沙子進行配合,還能讓相關的鍊鐵作坊、農具打造作坊等關聯的作坊都迎來增長。

其他的州府不像是長安城,可以發展一些難度很高的作坊,對於大部分州府來說,修建水泥道路,就是發展商業最便捷的一條路,所以微臣才提議擴大修建水泥道路的規模。”

房玄齡見證了戶部賦稅數據的變化,特別是對於商稅以及市舶稅的變化,他是深有體會。

像是長安城這樣的地方,哪怕是不收取農稅,賦稅收入也足以支撐衙門的運作。

【看書領現金】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還可領現金!

涼州和登州這些商業發達的州府,顯然也是如此。

這些變化都刺激到了房玄齡,讓他慢慢的變得更加支持商業的發展,更加支持戶部去借貸錢財修建道路。

因爲借的這些錢財,很可能通過新增加的商稅給彌補回來了。

“關中道的商稅已經如此之高了嗎?”

李世民雖然很勤勉,但是不可能每一個道的賦稅收入與具體的構成都很清楚。

特別是關中道前三季度的賦稅收入纔剛剛的計算出來,李世民更加不可能知道的那麼詳細了。

“是的!單單長安城,如今就有一百人以上規模的作坊數量超過五百家,爲無數匠人解決了生計問題。陛下微服私訪的時候,想必也留意到了,長安城如今已經很難見到乞丐和流民了,因爲但凡是你有一雙手,在作坊裡都可以找到謀生的活來幹。”

房玄齡跟李世民提這個話題,顯然也是做了一番準備的。

“玄齡說的挺有道理的,這幾年我們大唐的商業發展確實非常快,爲朝廷繳納了不少的賦稅。不說其他人家,單單微臣府上的一些作坊,每個月就要繳納超過一千貫的賦稅,一年下來就超過一萬貫了。

而長安城中,作坊規模最大、最多的楚王府,更是一個月就繳納了高達幾萬貫的賦稅,這還只是微臣知道的部分。要是把海貿的那些市舶稅計算進去,這個數據就更加嚇人了。”

大唐的勳貴,個個都有自己的作坊或者鋪子,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都是資本家。

蕭家作爲其中的佼佼者,自然也很有發言權。

所以蕭瑀如今自然也是支持商業發展的。

畢竟,這也是支持他自己嘛。

“都說商人與民爭利,之前微臣也是這麼認爲的。但是看了觀獅山書院商學院的《財經》雜誌的各期文章,微臣對商業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無農不穩,無商不富。陛下要修建一個富裕的大唐,適當的支持商業的發展,是很有必要的。

當然,商業變得越來越重要,我們朝廷也不能完全放任他的發展。像是戶部下屬的大唐運輸集團這種由朝廷控制的商業機構,微臣覺得可以理直氣壯的發展壯大,朝廷給予各種政策支持,讓大唐的交通變得更加便利。

與此同時,微臣覺得戶部也可以成立屬於自己的錢莊,讓每個州府都有錢莊,跟大唐皇家錢莊等其他錢莊相互配合,給百姓們更多的選擇。至於將作監下屬的各個作坊,自然也要進一步的擴大,並且要限制私人制作兵器,將兵器的製作納入到朝廷的控制之中。

還有,微臣覺得戶部可以專門成立一個商鋪,經營天下的各種糧食,將這個商鋪跟戶部分佈在各地的糧倉結合起來,打壓不良商人在災難時刻囤積居奇的行爲,也爲大唐的糧食穩定奠定基礎。”

房玄齡跟楚王府走的近,受到李寬的影響就大很多。

再加上觀獅山書院經常藉着《科學》和《財經》雜誌給大家普及一些財務知識和商業知識,讓大家對商業的認知有了非常的變化。

朝中現在已經有一種聲音,不再限制商人子弟參加春闈,徹底的放開科舉的門檻。

除了極個別犯官、罪犯的家屬,其他人全部都可以整出的參加科舉。

一旦這種事情得以實現,將徹底的鬆開大家經商的顧慮。

當然,這件事背後,肯定是有李寬的影子在那裡推動。

“玄齡提到的最後一點,老臣非常支持。這兩年,大唐各地的糧食接連豐收,糧價有持續走低的跡象。所謂的穀賤傷農,要是糧食的價格繼續走低,將會影響百姓種田的積極性。所以老臣建議朝廷在涼州、洛陽等地修建大的糧倉,囤積糧食,以備不時之需。

這些糧倉的管理和糧食的售賣,可以成立一家專門的大唐糧食集團來負責。到時候大唐糧食集團可以在糧食豐收的地方收購糧食用於存和售賣,保持大唐的糧食價格在穩定可控的局面之中。”

蕭瑀和房玄齡昨天就交換過了意見,今天說起來自然是一唱一和的,讓李世民頗感意外。

但是,只要對大唐有好處的事情,李世民肯定是支持的。

之前李寬雖然也說過了類似的一些說法和提案,但是由於當時的情況還沒有如今這麼好,有些東西李世民一直沒有點頭。

現在看來,步子完全可以邁的大一點啊。

“兩位愛卿說的都很有道理,朕原則上同意了!爲了起到商業發展的帶頭作用,尚書省下面可以專門成立一個大唐國有資產管理局,將戶部、工部等各個衙門所屬的作坊都劃歸到大唐國有資產管理局來管理。除此之外,大唐皇家錢莊也會支持大唐國有資產管理局下屬的作坊進一步做大做強,讓他們成爲商業領域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李世民直接將李寬以前跟自己建議的內容拋了出來,當成是自己的決定。

“陛下聖明,這個大唐國有資產管理局確實很有必要,起的名字也非常的貼切。像是大唐運輸集團,如果他是屬於商家的,那麼一些不掙錢的線路,早就被砍掉了;只有作坊是屬於朝廷的,纔會在關鍵時刻、關鍵地段起到關鍵性的作用。畢竟,商人重利,如果讓他們放棄利益,簡直比殺了他們還要難。”

房玄齡立馬就上前擡起了花花轎子,讓李世民臉上多了幾分笑容。

“大唐國有資產管理局的發展方向,老臣覺得可以聽一聽楚王殿下的意見。論起掙錢的本事,老臣就只服楚王殿下。如果他都覺得某個行業很重要,那麼一定是非常重要了。”

海貿的收益佔據了蕭家每年一半以上的利潤,蕭瑀這個時候自然要對李寬多支持一下。

要不然楚王府分分鐘可以讓你得船下不了海。

長孫家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了。

什麼失蹤啊,海難啊,海盜搶劫啊,各種各樣的事情,長孫家的船隊都能遇上。

反正只要你敢出海,人家就能讓你碰到各種“意外”!

“你不說,朕差點把他給忘了!李忠,你去派人把寬兒請過來!”

第452章 高陽公主出事了第890章 商人多水手多女人少第1205章 國內城的變化第295章 聰明人哪都有第1057章 一個任務第707章 都在等着看笑話第534章 爐甘石第544章 李德謇的變化(加更,求票!)第468章 一個新的產業誕生了第218章 大明宮第1058章 對付吐蕃國的新招數第352章 三十八文錢一隻的登州大蝦第1009章 有人盯上了土豆第999章 對付俗人,就用俗辦法第204章 又來這一招(五更來了)第992章 有人跳樓了第1386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39章 給李世民掃盲第1310章 絲綢茶葉之路(求月票)第202章 怎麼還沒人來買第245章 薛仁貴三箭定勝局第291章 能不能讓我也試一下?第677章 增產,繼續增產第324章 站的越高,跌的越慘第569章 延族的這個思路很好啊第1116章 盛宴開始第698章 這李寬,又抽瘋了?第985章 瘋狂的股票第322章 瞌睡遇到枕頭(又是三合一)第723章 漲價了!第1053章 捕奴船第376章 跨越時代的經典第1531章 冉冉升起的橡膠巨頭(萬字大章又來了)第1262章 這纔是真正的地位提升第431章 渾身是寶豬婆龍第1508章 林邑書屋第1279章 乾淨利索第483章 廣告的效果第1496章 怪異的結果第617章 殺雞儆猴第758章 憋屈的戰鬥第972章 一記鐵拳打在空氣上第566章 啞口無言孔穎達第584章 萬獸園第328章 作坊城的想法第1310章 絲綢茶葉之路(求月票)第630章 巡街利器第1429章 怎麼報復?第1341章 要慢牛第1190章 李耿講故事第1206章 橡膠園第985章 瘋狂的股票第667章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第1207章 罐頭的春天來了第795章 冰火兩重天第1458章 過敏第723章 漲價了!第101章 爭風吃醋第1332章 觸動第1103章 顧盼盼的神操作(繼續求月票哦)第699章 似乎沒有人看好?第921章 兵不血刃的滅國之法第696章 讓人期待的演講第1021章 掙錢使人瘋狂第761章 什麼纔是對大唐最有利的?第1375章 雙管齊下第1520章 蓋棺定論第1026章 崩盤前夕第363章 舔狗和渣女,該幫誰?第161章 人手不足第1042章 樂極生悲第837章 狄仁傑的手段第1542章 不一樣的創新(又是大章,求月票)第1441章 李泰的動作第865章 意外的發現第1511章 以卵擊石?(6000字來了,求月票)第716章 冷清的開業第1596章 水陸並進(大章,求訂閱求月票)第1552章 展會雲集(今天的一萬四送上了,求月票)第88章 還能這樣賣東西?第46章 真的有毒?第1104章 高興地太早了第437章 這算是當頭一棒嗎?第1361章 不一樣的攻城略地第609章 沒聽說最近有颶風啊?第855章 又見證一個歷史第969章 連楚王府都認輸了第2章 王爺,這個不能賣啊第1339章 是否用力過猛?第466章 幸運紙(618,求訂購)第703章 楊本滿的困惑第1372章 騷擾第1553章 大唐郵局(習慣性萬字大章了)第507章千金買骨第1026章 崩盤前夕第408章 武媚娘覺得自己掉進坑裡了第1236章 沒人看好第970章 現代紡織業的萌芽第1593章 老大和老二的碰撞(萬字,求訂閱)第188章 接了個大活(九更,你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