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章 魚死網破?(加更,求訂閱!)

伴隨着夕陽緩緩的靠近地平線,整個胡椒林都籠罩在金黃色的光芒之中,彷彿散發出陣陣金光。

李寬跟羅三刀詳細的瞭解了一番之後,對於涼州附近的胡椒種植情況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

而羅三刀也熱情的邀請李寬一行人去到自己家中做客。

這個時候,他還不知道李寬旁邊的就是當今天子李世民,否則就未必有哪個膽量繼續邀請了。

“這麼說來,你覺得在涼州種植胡椒,大有可爲咯?”

羅三刀的院子之中,李寬和李世民等人坐在那裡一邊品茶,一邊說着話。

李世民這次出行的目的就是微服私訪,對於借宿在羅三刀家中這種可以更好的瞭解涼州實際情況的事情自然是支持的。

這麼一來,其他人也就不好怎麼反對了。

“楚王殿下,涼州的繁華程度,已經不比那揚州差多少。不僅有水泥道路連接長安城,最新貫穿甘州和肅州的水泥路也已經開通,據說通往伏俟城的水泥道路,今年也能修建完成。而跟朔州相連接的水泥路,更是已經開工了好幾年了,整個大唐,除了長安城之外,幾乎沒有哪座城池的交通便利可以超過涼州的。

對於一座城的發展來說,沒有什麼是比交通便利更加重要的了。如今,不僅吐谷渾和回鶻的商人會來到涼州城做生意,整個背部草原的牧民也都喜歡來涼州採辦、售賣貨物,最關鍵的是以前走西域的那些商家,如今都把涼州作爲週轉點,直接從涼州採辦、售賣物資。

聽說涼州刺史上官使君還準備跟朝廷提議修建肅州到沙洲的水泥路,這麼一來,涼州到西域的道路,將變得更加順暢,風險更加低,一定會吸引更多的商人來到涼州做生意。”

羅三刀雖然是心血來潮的情況下來到了涼州,但是這兩年,他也是做了不少工作的。

“朝廷這幾年在水泥道路修建上面花費了不少錢財,甚至還大舉向大唐皇家錢莊借了幾百萬貫錢;許多御史都覺得這是一項勞民傷財的功臣,意義不大。現在看來,朝廷花在水泥路修建上的錢財,很快就可以通過賦稅把它掙回來啊。”

來濟很會說話,知道在什麼時候自己可以插話。

“像是涼州這種貿易繁榮的地段,修建水泥道路是有希望通過賦稅來收回花銷的;但是其他地方就不一樣了,像是那朔州通往幽州,幽州通往遼東城,還有準備修建的遼東城通往新城和安市城的水泥道路,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通過賦稅收回來呢。”

岑文本看事情看的比較客觀,不會輕易的被來濟帶了節奏。

不過,他的話,李寬也不完全認可。

“岑郎君,水泥道路修建的好處,不能僅僅從賦稅增加方面來考慮,它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首先,交通便利了,朝廷大軍可以非常快速的移動過來,一旦出現戰事,不僅可以節約大量的後勤物資損耗,還可以最快的速度增援兵力,這對穩定我大唐的統治,是有着怎麼形容都不爲過的重要意義。”

李寬這話一出,岑文本立馬就無從反駁。

而旁邊的李世民也是條件反射似的點了點頭。

對於一個帝王來說,沒有什麼東西是比國家穩定更加重要的事情。

這比什麼錢財都來的重要。

真要是爲了省錢,那十二衛是不是乾脆全部裁撤得了?

各地還建什麼折衝府,直接全部回家務農得了。

兵部和工部也不需要每年花費那麼多錢財養將士和修建邊疆城池了。

但是這些錢財可以用簡單的付出和回報來判斷嗎?

“其次,水泥道路的修建,可以帶動當地百姓的收入提高。岑郎君如今只看到了涼州賦稅收入的增加,沒有看到涼州百姓的收入變化。正常來說,賦稅增加一萬貫錢,涼州百姓的收入至少增加了十萬貫錢,這麼一算,涼州修建水泥道路的錢財,現在就已經掙回來了。”

李寬不想再提長安城到涼州的水泥道路還是自己出錢修建的事情。

單單涼州到肅州的水泥路,就把隴右道內部的經濟給帶活了。

如今長安城的百姓說到涼州,第一印象再也不是邊疆重鎮,而是胡人雲集的貿易中心。

事實上,涼州在歷史上的地位,着實比後世不知道要高多少。

一直以來,涼州都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經濟繁華程度,絕對不比幽州、蘇州這些地方差。

也就是到了後世,涼州、襄州這些古代輝煌過的地方,慢慢的沒落起來。

“還有一點,水泥道路的修建,拉動了大唐國內各地水泥產業的發展,碎石和沙子的開採也成爲了一門生意;至於原本各個朝代都擔心的流民問題,到了如今更是壓根不存在了。這都是因爲各種作坊的修建、水泥道路的修建等項目帶動了大量百姓的就業。

不管是在長安城,還是涼州,亦或是其他的州府,只要百姓不是太懶惰,就可以找到一份工錢還算不錯的活做。哪怕是有些偏遠的州縣,商業是在發展的太差,百姓也可以去到其他繁華的州府尋找機會,甚至直接參加朝廷組織的移民,重新改變自己的生活。”

說起修路的好處,李寬覺得自己可以說個三天三夜,讓岑文本啞口無言。

要知道,單單一個構築快速的交通網絡,可以起到穩固大唐的統治的目的,就足以說服李世民接受李寬的觀點,至於朝中大臣,無非就是擔心這樣的事情會不會擾民,會不會把戶部給搞崩潰而已。

很顯然,眼下所有的東西都在往好的方面發展,岑文本就是想想要找茬也找不到。

再說了,岑文本跟李寬無冤無仇,倒也不是故意在那裡找茬。

“楚王殿下說的太對了,來了涼州之後,我就充分感受到了水泥道路的好處。如果有什麼急事的話,快馬加鞭,三五日就能趕到長安城。最方便的是涼州通往長安城還有公共馬車,普通百姓也只需要花費一定的錢財,就可以快速的實現兩地的移動。”

羅三刀不是很清楚岑文本他們的身份,李寬介紹的時候只是說李世民是家中長輩,那麼羅三刀就以爲這也是一個親王。

而岑文本則是管家之類的人物。

所以感受到岑文本在反駁李寬,羅三刀自然是要站在李寬這邊的。

“好了,我們不說水泥路修建的好壞問題了,這個問題已經爭議了好幾年了,再爭下去也沒有什麼意義。羅三刀,我想問一問,來着涼州做生意的都主要是什麼人,掙錢容易嗎?”

作爲一名睿智的帝王,李世民很清楚錢財對於一個國家、一個家庭的重要意義,所以並不會覺得在那裡討論如何掙錢是一件丟人的事情。

也就是儒家徹底統治社會之後,爲了拔高自己的地位,纔會故意的去打壓商業,讓商人的地位不斷下降。

剛剛從南北朝的混亂局面中穩定下來的隋唐時期,這個趨勢還不是非常明顯。

看看李寬能夠隔三差五把孔穎達氣的半死,就知道儒家在大唐的影響力還是遠遠不如宋明時期的。

朝中的各個大臣,雖然都學過儒家經典,但是並不完全算是儒家的人。

“這位貴人,來涼州做生意要是不掙錢,要是掙錢很困難,那哪裡還有那麼多的商人拼了往涼州擠呀?不知道你們去北市看過沒有,那裡雲集了五湖四海的各地商家,不管是嶺南出產的東西,還是吐蕃國的金器,亦或是江南的絲綢,在北市都可以隨意買到。

而極西之地的一些東西,在北市也能買到,不過我們唐人看得上的東西不多就是了。除此之外,最掙錢的就要數跟草原上各個部落的人做生意了,他們的日常用度,幾乎全部都是從涼州購買,或者是商人從涼州採辦之後運輸到草原售賣,這些都是掙錢很容易的事情。”

爲了生存,羅三刀連海盜都當過,經商的那點困難對他來說,自然不算什麼。

所以來涼州做生意,在他看來自然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聽說販賣茶磚和鹽巴給牧民,然後從牧民手中收購羊毛轉賣是最輕鬆的掙錢方法,涼州這裡有一小半的商人都在做這件事情,你爲什麼沒有這麼做呢?”

李世民顯然不是羅三刀隨便幾句就能忽悠過去的人。

“這個很簡單,正因爲做這個事情的商家太多了,我一個外來者沒有什麼獨到的優勢,掙不到什麼的大錢;並且,因爲做的人多了,基本上主要的部落都已經有了自己熟悉的合作商家,除非我冒着巨大的風險去草原深處做生意,才能掙點錢。

相反的,在這裡種植胡椒,或者剛剛楚王殿下說的花椒,這門生意是以前沒有人做的,一旦我把這事做成了,立馬就可以在短短几年時間,掙到別人十幾年都不曾掙到的錢財。”

羅三刀的經商天賦談不上多麼的高,只是他很清楚香料這種東西的生產成本其實非常低,而售價在不同的地方卻是差異巨大。

這裡面蘊含了巨大的商機。

當初他在海上搶的許多商船,做的就是香料販賣的活。

“你倒是看得很通透啊!”

李世民發現百姓們比自己想象的要聰明很多,只要朝廷多加引導,許多事情其實並沒有那麼困難啊。

就這樣,李世民一行人就在羅三刀家中,一邊閒聊着,一邊品味着烤羊肉。

而在涼州城內,馬家大院。

馬慶則是在那裡聽着管家彙報着家族各項產業的情況。

“這麼說來,那個阿斯卡和達飛還沒敢給我們使絆子咯?”

城中百姓如今都在議論着達飛、馬三娘子、知深和尚三人之間的事情。

馬慶雖然不怕阿斯卡和達飛,但是也有點擔心他們會在商業上給自己家族使絆子。

畢竟他們在涼州城內的影響力也不小,真的要跟馬家過不去的,還是會讓馬慶頭疼一會的。

“完全沒有!家主,這些胡人,要是在草原上,可能還有幾分血性;如今已經加入到我涼州戶籍,成爲一名唐人,做事就得考慮各種後果,沒有那種膽氣了。別說三娘子只是去弘福寺見了見知深,她就是把那個和尚帶回家,達飛也不見得敢說什麼。”

事到如今,馬管家自然會挑一些馬慶聽了開心的話來講。

“哼,他們要是識相,以後該送給他們的錢財,我也不會短了他們;但是要是不能認清自己,那我不介意好好的教訓一下他們。”

聽到家中產業一切安好之後,馬慶立馬就找回了自信。

“你想怎麼教訓我呢?”

就在這時,一個詭異的聲音出現在馬慶旁邊。

“達飛?你……你怎麼進來的?來人,快來人!”

馬管家臉色猛地一變,臉色變得蒼白起來。

“擅闖民宅,達飛,你這是要自尋死路嗎?看在我們翁婿一場的份上,你要是現在帶着你的人離開,我可以當作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

馬慶心中也有些慌,不過畢竟是馬家的當家人,他還是有幾分膽氣的。

“別叫了,你就是叫破了嗓子也沒有用!”

達飛嗤笑了一聲,一點也不擔心馬家有人來過來打擾自己辦事。

那神秘人送給自己的藥物實在是太有效果了,自己只是找人放進了馬家今晚的飯菜裡頭,當自己再次點燃了特殊的薰香之後,果然都開始生效,一個個倒頭就睡。

少數例外的,也被精銳的手弩隊給送走了!

畢竟,馬家雖然勢大,但是在涼州城內,也不敢太過明目張膽的積蓄特別多的護衛。

大部分人馬其實都還在城外的別院裡安置着。

至於自己爲什麼能夠這麼準確的來到馬慶面前……

別忘了,他也算是馬家的女婿呢。

這馬府的結構,他能不熟悉?

再說了,今天他可是帶着捕奴隊的精銳進城的,那些身手不夠好的都留在城外處理馬家在城外的產業了。

“達飛,做事情要想清楚後果!三娘子是做的不對,交給你來處理就行,何必大家鬧得魚死網破呢?”

發覺到自己的局面有點不妙之後,馬慶果斷的把馬三娘子給拋棄了。

“魚死網破?”

達飛拔出腰間的大刀,冷笑一聲道:“魚肯定是會死的,但是網破不破,就不是你說了算了!馬家這些年沒有少往吐蕃國販賣刀劍吧?到時候我把你們違反《大唐律》的證據往府衙一送,呵呵,馬家的百年基業,還能保存下來幾分呢?我很是好奇呢!”

“達飛!你冷靜一點,對不起你的是三娘子,你要是心中有不滿,我可以把五娘子嫁給你,她可是我馬家的嫡女!”

“晚了!早幹嘛去了!”

第144章 動了孔家的奶酪第287章 跟着他的步伐走(再爲月票加更,八更走起)第985章 瘋狂的股票第123章 王爺莫非是海神?第1096章 人工降雨第901章 這是要在涼州搞大事啊第250章 這病怎麼治第246章 任務完成第1333章 賣房三要素第1249章 財富的本質是什麼?第378章 黑火藥的威力第392章 這個李寬,爲何每次都要搞點事情出來第257章 戴胄好氣啊第226章 美食的威力第1193章 狄仁傑攤上大事了第846章 聰明人太多,真的聰明?第899章 頭頂綠的發光第414章 江都縣的刁民,怎麼變多了?第159章 金銀賤如狗第954章 兔子急了也咬人第1256章 與《論語》相提並論?第504章 樹立一個典型(求月票)第1135章 薅番邦屬國的羊毛第17章 居然好了第1106章 蝗蟲很美味?第492章 各懷心思的女人第269章 什麼叫霸榜第937章 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第831章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第1270章 沒理由不看好啊第878章 懷英哥哥,我過來幫你了第836章 做的虧心事太多(祝新年快樂!)第1433章 損失慘重第351章 發展的這麼好,那就給你拉點仇恨吧第638章 雪花膏第340章 這個水平,李寬不大滿意第402章 這就是蒲羅中?第835章 你到底還有多少?第1533章 什麼是自己最重要的事情?第588章 鬱悶的呂掌櫃第955章 瘋狂的夜晚(爲催更圈催更邀請函活動加更)第1598章 螳螂捕蟬,誰是黃雀?(再大章,求訂閱)第946章 一爭高下第395章 自信心爆棚的房教諭第1266章 專業的廣告策劃第1137章 應對之策第1006章 鎮北道第732章 帶你們去發財第775章 互相算計第1607章一石激起千層浪(求一下月票,有效果不?)第1459章 憋屈的長孫衝第734章 運籌帷幄之中第153章 用等重的銀子換第692章 調查局在行動第1549章 驚喜總是來源於意外(繼續日萬)第1049章 一步領先第303章 一礦頂一國(求月票)第873章 孔穎達:你一定感到很意外吧?第1187章 德妃帶來的後續影響第110章 不一樣的推廣第569章 延族的這個思路很好啊第744章 無敵的運氣第478章 連載的魅力第879章 有發現!第929章 土人的蹤跡第987章 掃地大媽都來炒股(繼續求月票)第108章 雞鴨成羣第464章 長安城百姓的新去處第1266章 專業的廣告策劃第375章 終究是打開了潘多拉盒子第321章 誰能讓價格降下來?第1244章 洪六買車記第1484章 請恕我先行離開第1053章 捕奴船第1093章 到底是誰幹的?第1622章 波斯港條約第1381章 改革第831章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第1400章 威力第372章 長安城的勳貴百姓完全沒有一點抵抗力(三合一大章,繼續求訂閱)第77章 奇葩的訓練第431章 渾身是寶豬婆龍第848章 李治:父皇,大哥給我送了一封信第513章 楚王殿下這是在跟世家低頭了?第984章 調教太子(求月票)第318章 漲價(求訂閱)第34章 真是不孝啊第1329章 好事不斷第26章 李寬眼中的國與國第1090章 經濟殖民(求月票)第1569章 好的突厥人?第114章 不可置信第359章 莫非這些稻穀有什麼不一般?第958章 國際通用的姿勢第112章 盜版是要付出代價的第1041章 摩拳擦掌第716章 冷清的開業第1534章 感覺良好(懶的想章節名,一萬字大章又來了)第701章 霸道的決定第1273章 讓更多的人受到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