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 商人多水手多女人少

蒲羅中是一個男多女少的新城。

外地來的客商,船上的水手,清一色都是男人。

也就是各家的奴僕和決定長期定居在蒲羅中的人中,會有一些女子。

作爲一座陽氣如此旺盛的新城,平康坊中的各項產業在這裡就有巨大的空間。

當初在尉遲環的邀請之下,不管是天香閣還是百香樓,他們背後的東家都安排了人手來到蒲羅中,開起了青樓。

當然,蒲羅中最大的青樓不是百香樓的分號,也不是天香閣的分號,而是登州的淳于家在這裡新開的水雲閣。

淳于家如今是大唐最大的“人力資源公司”,家族中長期有船隊來往於倭國、新羅、南高句麗等國,將一些嚮往大唐生活的年輕男女接往通向幸福的國度。

當天晚上,楊七娃做東,在水雲閣裡頭宴請了李承乾一行人。

蒲羅中的夜景,刷新了李承乾的認知。

“楊提督,這蒲羅中沒有宵禁的嗎?”

明明已經到了晚上九點了,但是外面街道上卻仍然人來人往,一派繁榮的景象。

“蒲羅中的城門會在每天早上六點打開,晚上七點關閉;但是城內是不實施宵禁的,一切的人員流動都是自由的。”

楊七娃已經不知道回答過多少次這個問題了,所以對於李承乾的驚訝是一點也不覺得奇怪。

作爲與登州齊名的捕鯨業重地,蒲羅中每年出產的鯨油蠟燭和鯨魚肉乾的數量,不比登州少多少。

最關鍵的是蒲羅中這裡的捕鯨業起步比登州晚,發展速度卻是更快。

主要是長安城的勳貴們初次進入這個行業,一般都是去到比較成熟的登州,蒲羅中畢竟還是太遠了。

但是,這麼多的勳貴都開始進入這個行業,登州四周的捕鯨難度立馬就上升了一個等級,每年的鯨魚捕獲量已經進入了緩慢增長期。

這個時候,一些人開始將蒲羅中作爲捕鯨船隊的駐紮點,在南洋四周開始捕鯨。

慢慢的,越來越多的捕鯨船來到了蒲羅中,快速的支撐了蒲羅中捕鯨業的發展。

既然本地能夠大量出產鯨油蠟燭,售價自然也就不會很高。

所以哪怕是進入了夜晚,蒲羅中城的各處也都張燈結綵,燈火輝煌。

甚至在城內的主幹道上,還設置了一些路燈,算是非常前衛的設計了。

這些景象,都顛覆了李承乾對蒲羅中的認知。

“難怪這裡的青樓如此之多,單單晚上不宵禁,對於青樓來說就是一個天大的促進啊。”

楊七娃宴請李承乾的這處閣樓的視野很好,可以輕易的看到外面街道上的景象。

只見各個青樓門口,絡繹不絕的人流進進出出,比平康坊有過之而無不及。

“商人多、水手多、女人少、不孝敬,這裡的青樓自然也就多了。就拿這個水雲閣來說,你不僅可以找到倭國的女子、新羅的女子,也可以找到高句麗的女子,甚至還有突厥人或者薛延陀女子。當然,如果你的口味比較獨特,想要見識一下林邑等南洋各國的女人,也是有的。”

作爲歷史悠久的一個行業,青樓就像是小強一樣,怎麼打擊都不可能讓他滅亡。

所以李寬在安排蒲羅中的規劃的時候,壓根就沒有想過要完全杜絕青樓的出現。

堵不如疏,蒲羅中直接規劃了一個坊,就是專門用來開設青樓。

甚至還有規定,所有的青樓女子每個月要定期去到坊間的醫館裡頭做身體檢查,只有通過檢查的纔可以從業。

當然,蒲羅中的城市建設資金,也沒有少向這些青樓收取。

“沒有唐人女子嗎?”

一旁的長孫家慶忍不住插了一句話。

“淳于家不敢往蒲羅中販賣唐人女子!所以除了少數從長安城平康坊過來的歌姬,在蒲羅中的青樓之中,你是找不到唐人女子的。”

楊七娃雖然能夠理解一些女人迫於生計,進入青樓討生活。

但是在他心中,還是不希望看到唐人女子去接待大食、天竺等地的商人、水手的。

所以對於李寬要求的這個政策,他是舉雙手雙腳支持的。

“那些蠻夷,確實不值得我大唐女子去伺候,哪怕是青樓女子,她們也是我大唐百姓。蒲羅中的這一項規定,我很支持。”

雖然李承乾如今已經不是大唐太子,但是心中對大唐的認同感,卻是一點也沒有變少。

甚至,離開大唐之後,他心中對於大唐的認同感反而增強了幾分。

到了澳洲,他準備第一件事就是修建一座祠堂,將李家的祖宗都供奉進去。

“蒲羅中的青樓和夜市都是一大特色,李郎君要是有興趣的話,可以去體會一番。”

“青樓就算了,等會我自己去夜市轉一轉就行了。”

李承乾什麼美女沒有見識過?

別說是這裡的青樓,就是天香閣中的頭牌,對他的吸引力也非常有限了。

再說了,他的妻妾也都跟着一起被貶到澳洲,他又不像是其他船員一樣,身邊沒有女人。

所以對於楊七娃說的見識一下蒲羅中的青樓,他並沒有多大的興趣。

當然,手下的護衛、水手要去見識,他也不會阻擋。

“如果是去夜市的話,這裡有兩條街是最有名的,一條是美食街,裡面有各種各樣的特色美食;另外一條是購物街,售賣的是南洋各國以及大唐各地的貨物。不管是你想要買什麼東西,只要有錢,基本上都能買到。”

蒲羅中的每一個坊,楊七娃都非常的熟悉,說起來自然也是頭頭是道。

“特色美食嗎?那倒是要去見識一下。今天下午的榴蓮,就非常的不錯。”

李承乾的臉上,忍不住露出了一絲微笑。

不過,一旁的長孫家慶,臉色就有點不自然了。

“李郎君也喜歡吃榴蓮?那就更應該去美食街看一看了。在那裡,榴蓮至少有十幾種吃法,絕對可以讓你充分的感受到水果之王的魅力。”

聽到李承乾說自己喜歡榴蓮,楊七娃的臉上也多了一些微笑,不再那麼公式化的應酬。

因爲楊七娃也是榴蓮愛好者,甚至是無榴蓮不歡。

爲了能夠經常吃到榴蓮,楊七娃自己還專門投資修建了一個規模巨大的榴蓮果園,到時候蒲羅中的榴蓮產量說不定還會因此上一個臺階呢。

“等會我就去!楊提督,聽說那個榴蓮如果還沒有完全成熟就從樹上採摘下來的話,運輸到嶺南也可能還沒有壞掉。我倒是覺得可以鼓勵一下商人試一試,讓我大唐百姓也能嘗試到如此美味的水果。”

接下來,李承乾跟楊七娃就榴蓮熱烈的交流了十幾分鍾。

然後才惺惺相惜的道別。

之後的幾天,李承乾就在蒲羅中轉悠,充分的見識了這座不一樣的城池。

最終採辦了足夠的各種物資之後,船隊纔再次的離開蒲羅中,朝着澳洲而去。

第1273章 讓更多的人受到刺激第294章 茶葉價格第739章 唐軍來了第1153章 貨幣戰爭第437章 這算是當頭一棒嗎?第1290章 投資方向第462章 真的被嚇死了嗎?第1285章 錢財人力都好辦第821章 野蠻生長的韭菜第778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127章 這是精鹽啊?第1302章 不一樣的禮物第1076章 簡單粗暴的對應方法第938章 分道揚鑣第270章 榜單被撕了第1127章 玉米的發現第725章 繼續擴建第1580章 想搞事?第1245章 轟動永陽坊第645章 微服私訪記第356章 年輕的松贊干布第1456章 認清現實第1238章 兩極分化第641章 發展化工產業第1544章 如何活下去第549章 史詩級的震撼場面第667章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第423章 一個接一個的打擊,就問你服不服?第1373章 忌憚第922章 新大陸,我們來了!第230章 兵貴神速第316章 楚王府的私房菜第339章 陛下,不如再問問楚王殿下吧第312章 上火怎麼辦第1170章 對吐蕃國動手的契機第1619章 大食人的選擇第414章 江都縣的刁民,怎麼變多了?第831章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第704章 沒有人看好第1611章 火炮初登場(求訂閱)第1139章 愈演愈烈第245章 薛仁貴三箭定勝局第61章 特殊準備第447章 充滿童年回憶的打穀機第1105章 蝗災沒有那麼可怕?第359章 莫非這些稻穀有什麼不一般?第1567章 友商的反應第798章 李世民不見了?第1585章 香餑餑第1030章 輕輕的我走了,帶走一船金幣(求月票)第143章 巨大吸引力第167章 轉移話題的能力第567章 讓人意外的獲獎者第456章 吃出人命來了,許多人準備看李寬笑話第905章 差點掉坑裡了第161章 人手不足第644章 慶豐包子鋪第728章 李寬的提議第1381章 改革第1530章 扔一把火第1198章 消息傳開第1302章 不一樣的禮物第52章 意外的結果第782章 滿堂紅牙行第852章 放血療法第1265章 蒸汽機車有前途嗎?第1617章 養殖業的發展第89章 冰火兩重天第660章 高興的太早了第451章 楚王府,可是一個螞蜂窩,惹了就別想跑第3章 慢着,本王可以作證第1372章 騷擾第1012章 快刀斬亂麻第1331章 新的韭菜來了第1057章 一個任務第1427章 油鍋裡灑水第119章 主動請纓第1286章 精明的倭國人第1439章 李世民的態度第1527章 還沒開始賣就火了第1028章 動亂第69章 黎明時分第451章 楚王府,可是一個螞蜂窩,惹了就別想跑第769章 三國聯軍第1422章 意外的發現第1274章 寮人叛亂第453章 楚王殿下怎麼跟樹皮較上勁了?第1261章 李世民的反思第1051章 便宜的原因是什麼?第133章 發射第1352章 迎來一個井噴期?第1619章 大食人的選擇第350章 總有刁民在搞事第1045章 抱大腿的代價,有點高啊第1028章 動亂第473章 再一次被擼羊毛的天竺商家第521章 父憑子貴第367章 特殊的留客手段(加更送上)第984章 調教太子(求月票)第563章 新發現往往源自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