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今年實在是太難了

“神奇敖犬,大顯神威!”

“警察署迅猛出擊,快速破案!”

“高句麗餘孽,爲害長安城百姓!”

第二天,《大唐日報》、《曲江日報》等各個報刊上面立馬刊登了狄仁傑破案的相關新聞和故事。

當然,爲了避免大家再次想起玄武門之變,狄仁傑果斷的把鍋甩給了高句麗人。

反正中原王朝跟高句麗的仇恨,已經有幾十上百年的歷史了,正好去年的時候,大唐又滅了高句麗。

於情於理,大家都覺得這個結果很合理。

“這個狄仁傑,是個人才啊!寬兒看人的眼光,着實厲害!朕還以爲能夠考上進士科狀元的人,會是一個書呆子呢。”

大明宮裡頭,李世民看完了當天的報紙,臉上露出了笑容。

昨天晚上,他就已經聽取了馬周的彙報,知道這個案子的來龍去脈。

不過他並沒有具體指示要怎麼做,只是表示要儘快平息百姓的恐慌。

“狄郎君在處置這個案子上面,表現的確實是可圈可點,完全可以說是一個經典的案例呢。特別是最後把這個案犯全部都推給了高句麗人身上,既讓大家覺得符合情理,又解決了好多其他的擔憂。”

狄仁傑以前在李忠的眼中只是有點聰明的人,沒有其他特別的感覺。

這件事情之後,李忠有了不一樣的感覺。

如此年輕就處事這麼靈活,將來還了得?

要背景有背景,要能力有能力,這種人的前途要是不好,誰的前途好?

“沒錯!不過,小玉米也算是立下了大功,朕以前當她養的那隻獒犬隻是一隻寵物,如今在關鍵時候卻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真要說起來,朕應該給這隻獒犬厚賜呢。”

李世民以前其實比較喜歡打獵,而喜歡打獵的人,對於獵鷹和獵犬的喜愛,幾乎是必然的。

“陛下,微臣倒是覺得那個金毛參與破案的事情,對我們大唐今後的破案有許多借鑑之處,如果利用的好,也培養一批像金毛那樣的獒犬,不僅可以用來探案,也可以配合大明宮的防守。畢竟有的時候,狗的鼻子和聽力要遠遠高於普通人。”

作爲百騎司統領,李忠敏銳的感受到了金毛的特殊作用。

既然金毛可以訓練成如此神犬,那麼其他狗狗呢?

哪怕是訓練不到金毛的水平,只要能夠比普通的狗狗厲害一些,也是不錯的啊。

至少要是有人想要潛入大明宮的話,難度就變得大了很多。

“朕聽說草原上就有許多牧民養殖獒犬,主要就是爲了幫忙看守牛羊,防守野狼的襲擊。以前朕一直覺得這是遊牧民族才做的事情,如今看來,楚王府也有人掌握了特殊的訓狗的方法啊。”

“如今的飛鴿傳書,就是楚王府的人帶頭使用的。推出之後,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就成了長安城勳貴們與各地通信的主要手段,百騎司更是安排了專門的人員去培養信鴿。那鴿子,也不是這些年纔有的,但是以前大家都沒有想到過還可以這樣利用。

這狗狗也一樣,雖然跟大家相處了不知道多少年,但是很多能力並不爲我們所熟知。所以訓練專門的犬隻,放在特別場合使用,就變得很有必要了。特別是在軍中,如果有軍犬配合守衛營地,那麼敵方斥候想要混進大營,那可就比登天還難了。”

李世民可是懂軍事的人,聽李忠這麼簡單的一分析,立馬就同意了安排人員專門訓練軍犬的事情。

“可以在大唐皇家軍事學院裡面專門成立一個班級,用來訓練各種犬隻。人有聰明人和笨的人,朕覺得狗也一樣如此。到底什麼狗最適合軍中使用,什麼狗最適合百騎司使用,什麼狗最適合警察署使用,這個都需要好好的研究。到時候,朕希望各種特殊的犬隻,能夠爲我大唐做出特別的貢獻。”

李世民如今已經漸漸的感受到了大唐皇家軍事學院帶來的好處,有什麼新的想法都願意放在這裡去嘗試。

……

五合居中,郭得志再一次的親自上場給客人說書。

作爲大唐最出名的說書人,郭得志如今已經不像當年那樣,每天都親自去五合居說書了。

更多的時候,他開始將自己過往說書的內容整理成冊,準備尋找印刷作坊進行印刷。

他希望自己也能有青史留名的一天,他希望幾百年後,大家任然知道貞觀年間曾經有一個叫做郭得志的說書人,給長安城百姓帶來了無數的歡樂。

所以,每個月他基本上只會抽幾天去五合居說書。

“吳公公,我們來五合居算是來對了,那郭得志今天居然親自上臺說書了。我記得前幾天他剛剛上臺過一次,正常情況是要再過十來天他纔會上臺了呢。”

巢方跟吳起這兩個饕餮食客再一次的相聚來到五合居覓食。

在點都德和味之素的打擊之下,五合居獨闢蹊徑的開發了一堆特殊食材製作而成的美食,牢牢的坐穩了長安城酒肆前三的位置。

像是今天,巢方就聽說五合居新上了一道菜式叫做“生蠔蒸雞子”,味道非常的獨特。

長安城許多勳貴子弟都慕名而來,就爲了嘗試這倒新菜式。

“郭得志據說也要出書了,那個三味書屋已經提前開始給他做宣傳了。指不定是因爲新書即將開售,所以郭得志就多出來露露面咯。”

吳起雖然只是御膳房的太監,但是消息卻是非常靈通。

畢竟御膳房需要從宮外採辦許多的食材,經常出入大明宮,對於外面的世界不至於那麼的不瞭解。

“也對,說不着過個百年,大家知道大唐有郭得志這麼一號人物,卻是不知道由我巢方和吳公公你呢。”

巢方的話中,透露出一股酸味。

但凡是有點本事的人物,在這個年代,就沒有不想要青史留名的。

放在十幾年前,一個酒樓說書的人,不管是從哪方面比都不可能比得上太醫院醫正。

但是,偏偏人家現在日子就是過得更加瀟灑。

“想那麼多幹什麼呢,今天我們是來品味美食的,先嚐一嘗這個生蠔蒸雞子吧,據說生蠔都是頭一天從登州快馬運輸到長安城的,每天運輸一次,確保後廚使用的生蠔都是最新到貨的。雖然新鮮程度跟登州那邊肯定是沒有辦法比的,但是放在長安城,也算是數一數二的了。”

吳起一個太監,連個後人都沒有,對於一些事情看得比較淡,就想好好的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

就是不知道生蠔加上雞子的搭配,吃完之後他會有什麼反應?

生蠔的功用,如今還沒有被大規模的宣傳。

但是,雞子這個東西,巢方這個太醫院醫正肯定是再清楚不過的。

現在巢方跟吳起一起來品嚐這道新菜……

也虧得兩個人是真正的美食愛好者,要不然就要友盡了!

“說的也是,我們一邊吃一邊聽聽他今天能夠給大家帶來什麼新鮮的故事吧。”

巢方無可奈何的嘆了一口氣,夾起了一粒雞子放在嘴中。

正常來說,雞子是有一股腥味的,如果處理的不好,吃起來的口感談不上多好。

但是,剛剛入口,巢方就感受到了五合居在這道菜上面是下了功夫的。

不僅聞不到一點腥味,還原汁原味的保留住了雞子鮮嫩的口感。

那種像是豆腐,又不是豆腐,有點像……

巢方想起了當初自己洞房花燭夜的時候,那種“無限風光在險峰”的感覺。

那種人生中第一次嘗試到的手感,就跟現在雞子給自己帶來的口感一樣。

好吃!

太好吃了!

“雞子我不是第一次吃,但是能夠做到如此美味的,卻是唯有五合居一家。難怪平康坊經常有人帶着食盒過來買菜餚回去,實在是五合居的特色菜餚是長安城一絕啊。”

巢方跟吳起認識二十多年了,彼此實在是太熟悉了。

說話自然也就沒有什麼顧忌。

在巢方心中,也沒有把吳起當做一個身體不健全的太監看待。

這種平等相處的感覺,是吳起最喜歡的。

正是巢方這種沒有因爲自己是太監,說話從來不會特別的避諱一些詞語的做法,讓吳起把他當成了人生的知己。

所以,他跟巢方的聊天也跟一般太監之間很不同。

“那是自然!五合居的爆炒羊鞭和紅燜驢鞭都是長安城一絕,要是碰上虎鞭或者熊鞭之類的有貨的話,更是菜難得。平康坊裡,忠愛這些菜餚的人可不是一個兩個。”

作爲長安城青樓最密集的坊,平康坊是文人士子和勳貴子弟的最愛。

這裡的消費能力也是大唐首屈一指的。

銷金庫的叫法,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得到大家的認可的。

而就在吳起跟巢方品味着“生蠔蒸雞子”的時候,郭得志正式開始了今天的說書。

“各位客官一定好奇爲何小老兒我今天突然又出來跟大家說書,我也不賣關子,實在是有一個特別好的故事想要跟大家分享。這故事的精彩程度,讓我自己都忍不住拍案叫絕,忍不住立馬說出來跟大家分享!所以在接下去的一個月,我每天都會在五合居跟大家分享這個故事。”

作爲大唐第一的說書人,郭得志控場的本事自然是極高的。

不過是短短的幾句話,他就吸引了五合居內所有食客的注意。

“上遣棖棖取人心肝,以祠天狗。前段時間,這個謠言大家肯定多少都聽說過,有沒有誰是完全不瞭解的,舉起手來我看看?”

郭得志的話音剛剛落地,巢方就愣住了。

作爲太醫院醫正,他實在是太清楚這句話背後的意思了。

這種話,豈是可以隨便說出來的?

一不小心,腦袋就要和脖子分手了。

“一個都沒有,跟我預想的一樣!那麼我今天要說的故事,跟這件事情有一定的關聯,故事的名字就叫做‘一代神犬金毛大王’,這是一個……”

郭得志開始在臺上侃侃而談。

“吳公公,郭得志的說書內容總是別具一格,但是這一次,我覺得他選錯了題材,很可能一不小心就萬劫不復啊。”

“巢醫正,我的觀點跟你恰恰相反!”

吳起臉上的表情很是平靜,顯然在這件事情上面,他知道的信息要比巢方要多。

“哦?願聞其詳!”

“巢醫正,你想一想,郭得志多麼聰明一個人,他會不知道這個案子背後的意義?他會莫名其妙的去碰這麼一個巨坑?會自己主動的跳進去嗎?”

“你的意思是有人指使他去做的?誰敢這麼大膽?”

“棖棖取人心肝的案子鬧得沸沸揚揚,一味的壓制其實是起不到太好的效果的。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嘛,所以要快速的降低這件事情的影響,那就可以考慮反其道而行之。大家不是對這件事情很在意,很擔心嗎?那我就把這事情的來龍去脈都告訴大家,當這事情成爲衆所周知的故事之後,還能再鬧得沸沸揚揚嗎?”

吳起的話,讓巢方沉默了片刻。

當一粒雞子從盤子裡移動到巢方嘴中,最終進入到肚子裡的時候,巢方纔說道:“吳公公,你的意思郭得志是得到了誰的授意,然後纔在不是他正常說書的日子裡緊急回到五合居,並且還要接連說書一個月,這明顯不是正常的情況。”

“這個案子是狄仁傑主辦的,而這狄仁傑是楚王殿下的得意門生。不管是楚王殿下親自出手還是狄仁傑的手筆,要指揮動郭得志這麼一個說書人,其實是易如反掌的。巢兄,我們可以打一個賭,不用幾天,長安城主要的酒樓,說書人都會講類似的故事。

通過這個故事,讓大家瞭解到棖棖殺人案背後的‘真實故事’,讓大家知道這件事情都是高句麗餘孽爲了敗壞陛下的名聲而做出的事情。”

作爲十歲就進宮的老太監,在宮裡複雜的環境下混了三四十年的吳起,對於一些事情的看法顯然比巢方這個技術官員要深刻很多。

只是簡單的推測,基本上就把事實搞得差不多了。

難怪剛纔他說“真實故事”的時候,還故意加重了音調。

想來他對類似的手法是再熟悉不過了。

九分真加一分假,普通人家要是能夠分辨出來纔怪了。

“今年實在是太難了,儘早平息這事也好,要不然大家都睡不好!”

巢方嘆了口氣,顯然也是理解了吳起說的話。

“都說今年很難,指不定明年更難了!”吳起莫名的感嘆,“算了,我們還是好好的品味美食吧!”

第1234章 有錢掙的地方,就會有人涌入第471怎麼白糖還在漲價呢?(五更來了!)第1290章 投資方向第65章 涼州行第1338章 政策變動風險第1542章 不一樣的創新(又是大章,求月票)第1029章 米塔爾的野望第900章 梳理西北豪族的引子第60章 被人陰了第27章 只有永恆的利益第127章 這是精鹽啊?第1336章 辭職炒股的賀昌毅第166章 再回長安第348章 莫不成他還想學商紂王?第1482章 火車怎麼還沒來?第956章 風雨欲來第264章 元宵燈會第890章 商人多水手多女人少第1396章 出了一身冷汗第1407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034章被打臉的孔穎達第1013章 有一個算一個,都沒必要活在這個世界上了第514章 璀璨的煙花第616章 如家客棧第604章 喜笑顏開的勳貴們第35章 纖毫畢現第717章 不一樣的交易第1136章 吃人的機器第330章 都覺得佔了大便宜第692章 調查局在行動第1304章 不一樣的治病方法第486章 威力如斯,出乎大家的意料第477章 窮苦士子的春天來了第939章 每次都要爲禮物而頭疼第794章 韋杜聯手第846章 聰明人太多,真的聰明?第467章 抓破腦袋也想不明白,最近業績怎麼下降了?第137章 遍地開花第1354章 雨後春筍般的發現第231章 行軍難第222章 心癢癢第1191章 新資金入場第1097章 機遇和風險(求月票)第327章 蜜桃村的脫貧第326章 一路向南第511章 這個殺手鐗,李寬總算是準備拋出來了第1576章 洪益和賴遠弘碰撞出來的火花第1232章 魚飯第255章 程府的大喜事第925章 如此神獸?第583章 瑞獸現身了?第1614章 顧問委員會第1095章 旱災第1082章 沒有黃牛,也有長長的隊伍第550章 夷男先出手了第128章 我賣的真是鹹魚第987章 掃地大媽都來炒股(繼續求月票)第1435章 武媚娘開始行動了第728章 李寬的提議第906章 魚死網破?(加更,求訂閱!)第306章 出海的熱潮第442章 犯我大唐者,雖遠必誅第946章 一爭高下第1216章 李治的小動作第1388章 長期投資第1334章 有點過熱的股市第875章 奇怪的案子第1609章 西洋艦隊第723章 漲價了!第667章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第501章 天賦異稟的九條杏香第563章 新發現往往源自意外第1417章 李諺的感受第1478章 外鬆內緊第575章 棉花與養蜂人第867章 李寬的腦子是被驢踢了嗎?第1444章 佈局第968章 太原王氏的底蘊第844章 程靜雯:誰當太子都可以,但是魏王不行第1019章 史無前例的銷售方法第1150章 王有才的新任務第566章 啞口無言孔穎達第641章 發展化工產業第1155章 依葫蘆畫瓢第605章 大明宮中的長明燈第1560章 南洋的變化(一如既往的萬字大章)第484章 馬車產業的春天要來了嗎?第1292章 意外的實驗第1259章 金勝曼:這不是好事嗎?第248章 足不出戶的生活第267章 春闈第1236章 沒人看好第184章 沒錢是不行的(第五更,求好評)第1149章 主人,您要的東西,沒有買到第1241章 開心又不開心第61章 特殊準備第1297章 被拯救的鯨魚第18章 來了個老神醫第337章 船長,前面有情況(爲盟主半世仙緣加更)第542章 六味地王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