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 水災

李世民失蹤了!

這個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東宮李承乾耳中。

雖然外面還下着大雨,但是大明宮跟東宮就一牆之隔,作爲剛剛從監國太子的位置上退下來的李承乾,對於大明宮裡發生的事情,還是知道的挺快的。

“太子殿下,陛下今日早朝之後就出宮微服私訪了,一直到了宮門關閉都沒有回來。”

長孫家慶身上沾了些許雨滴,滿臉謹慎的站在李承乾面前。

作爲長孫皇后的侄子,長孫家慶從小就是李承乾的侍度,可謂是作爲李承乾將來的班底來培養的。

所以李承乾對他非常信任,東宮之中一些隱秘事務,都交給他來辦理。

“一直沒有回來?”

李承乾驚訝的看着長孫家慶。

今天從中午開始下起了大雨,哪怕是東宮裡頭,也都有些房屋被水浸了,更不用說外面的地方了。

李世民經常外出微服私訪,這在長安城的勳貴之中不是什麼秘密。

但是,以前從沒有出現夜不歸宮的事情。

現在沒有回去,是因爲回不去?

還是……

一時之間,許多想法出現在李承乾的腦中。

“是的,一直沒有回來!這個消息根本就瞞不住。現在各方應該都在全力的去確認陛下在哪裡,但是外面很多街道都被水浸了,根本就難以行動。再加上天上還在一直下雨,不知道何時才能停下來,所以這個情況就很微妙了。”

長孫家慶作爲李承乾的侍讀,自然是很清楚李承乾的想法,所以也知道該怎麼回答問題。

“聽說外面在惱水災,長安城裡已經有人被淹死了,也不知道是真是假。父皇深夜未歸,我也很是擔心啊。”

李承乾這話,就跟他話裡說的一樣,不知道是真是假。

一旁的侍衛紇幹承基見狀,忍不住說了一句,“太子殿下,您之前讓屬下安排的一百多名死士,如今就安置在崇仁坊中,離東宮並不算很遠。雖然如今外面的街道都被水淹了ꓹ 但是太極宮中的由水池中有不少小舟,我們可以從中搬幾艘出來ꓹ 安排人去外面做事。”

“崇仁坊?那豈不是就在李泰的魏王府附近?”

紇幹承基話裡的意思,李承乾立馬就明白了。

作爲皇位最大的競爭對手,李承乾跟李泰雖然是一母同胞的兄弟ꓹ 但是早就沒有什麼兄弟之情了。

如今,雙方都希望對方一覺之後ꓹ 就醒不來了。

最好就突然生一個絕症,就此與世長辭。

或者出門被雷劈ꓹ 被馬車撞ꓹ 別留在人世間了。

“沒錯!崇仁坊的地勢還是相對比較高的,我們安置死士的那處院子,應該淹沒的不是很嚴重。如果現在派人去通知他們動手,並趁着夜色闖進魏王府,說不定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紇幹承基從武德年間就跟在李承乾身邊,雖然是突厥族人,但是卻是伸手李承乾信任。

作爲李承乾的貼身護衛ꓹ 他自然是希望李承乾能夠順利的登上皇位,這樣纔會有光明的前途。

反之ꓹ 則是死路一條。

所以ꓹ 紇幹承基幾乎是從頭到尾的介入了李承乾所有對付李泰的謀劃。

甚至李承乾在李世民出征高句麗的時候ꓹ 紇幹承基還提出要不要乘機把李泰等幾個競爭對手全部幹掉的建議。

“不妥!”長孫家慶立馬出聲阻止ꓹ “太子殿下,魏王深受陛下喜愛ꓹ 府中護衛數量不比東宮少多少ꓹ 再加上魏王府佔地面積廣闊。只是百來名死士闖進去ꓹ 能不能找到魏王殿下都不好說,更不用說魏王府護衛不會任由我們的人闖進去。”

長孫家慶顯然比紇幹承基要理智很多。

雖然他也希望李承乾能夠順利登基ꓹ 但是這種明顯是成功率很低,風險很大,失敗了甚至太子之位都不保的事情,他還是不同意的。

“長孫郎君,陛下對魏王殿下的喜愛之情,整個長安城的人都看在眼中。特別是從高句麗出征回來之後,更是接連厚賜魏王殿下。可是,太子殿下呢?陛下出徵期間,殿下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的處理政事,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可是除了得到一堆彈劾的奏摺之外,根本就沒有領到任何賞賜。

我們要是再這樣等下去,到時候能有什麼好下場?自古以來,就沒有看到哪個朝代未成功登基的太子,能夠有好結果的!你不會覺得我們大唐會有例外吧?”

紇幹承基的這話,雖然不中聽,但是卻是說到了李承乾的心坎上。

有的時候,李承乾也不是說不能接受當一個閒散王爺,但是,這根本就不可能!

“紇幹承基,太子殿下好不容易纔培養出了一百多名武藝高超,忠心耿耿的死士,如果這一次就全部給折損在魏王府了,那麼以後還有更好的機會,還有更需要使用死士的場合,你讓太子殿下怎麼辦?與其現在出手,倒不如安排所有的東宮護衛出去搜尋陛下的下落,哪怕是有什麼意外,我們也要第一時間掌握消息!”

長孫家慶並不否認紇幹承基所說的內容,但是還是不同意這麼粗暴的進攻魏王府。

你只是有一百多死士而已,又不是一萬多。

哪能這樣消耗呢?

“這樣也行,如果東宮的人先找到陛下的下落,我們甚至可以考慮……”

紇幹承基的話說了一半,就沒有繼續說下去。

這個內容,實在是太過於犯忌諱,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李承乾的心,卻是被紇幹承基的這話給攪動了。

李世民微服私訪的時候,身邊都不會帶多少護衛。

雖然周邊還會有百騎司的人護衛其中,但是數量也比較有限。

主要是李世民太過於相信自己對長安城的掌控能力,以及長安城的治安着實還算不錯。

可是,誰也想不到今天會有這麼一場大雨啊。

作爲當朝太子,要登上皇位,基本上就只有兩個途徑。

一個就是李世民幹過的事情,另外一個就是等到李世民去世,他這個太子還是太子的話,就能順利登基。

之前對付李泰,爲的就是確保自己一直都能坐穩太子之位,等到李世民駕崩之時,正常登上皇位。

但是,如果李世民……

“太子殿下,紇幹承基的這個提議,倒是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要根據後面的情況來判斷,萬一陛下身邊的護衛力量非常強大,我們沒有把握的話,倒不如什麼都不做。”

長孫家慶這個時候也認可了紇幹承基的提案。

把太子左、右內率府的人全部放出去,哪怕是什麼特殊目的也沒有,也可以展現出李承乾的孝道。

而如果能夠實現一些特殊目的,那就更佳了。

“好!紇幹承基,一會你把馮孝約、張思政、賀蘭楚石他們幾個也叫到密室之中,我們先商討一下具體的對策,千萬不能出現什麼紕漏。太子內率府的人,只能擔任尋找父皇下落的任務,一旦有了情況,可以立馬聯絡崇仁坊中的死士。這幾年,我們也培養出了自己的信鴿,現在是時候派上用場了。”

李承乾面色變幻了好久,最終還是下定了決心。

帝王之家,最是無情。

想到李世民那麼“偏心”的對待李泰,李承乾的心就變硬了起來。

……

楊府之中,大家都還沒有睡下。

府中的一處廂房,屋頂被大風掀翻了,還弄傷了一名下人。

再加上好幾處牆角被水泡了之後,似乎都有要倒塌的跡象,衆人哪裡能安心睡覺?

楊本滿親自拎着一個鯨油蠟燭製成的燈籠,指揮着下人在防洪救災呢。

“東家,這場大雨也下的太誇張了。長安城可能十幾年,甚至是二十幾年沒有下過這麼大的雨水了吧?也就是當初在老家的時候,夏末秋初遇到颶風的時候,纔會下雨下的那麼誇張。”

一向愛乾淨的楊東,如今穿着一件髒兮兮的袍子,跟在楊本滿身後。

“我們府上的房屋算是修建的比較不錯的,每年都有修繕,但是還是出現了險情。這要是普通百姓家中的房子……哎,也不知道外頭現在到底是什麼情況呢。這一場大雨,至少給大唐帶來超過百萬貫的損失啊!”

楊本滿臉上滿是憂愁。

身家越深厚,抗災能力肯定越強。

但是,同樣的,受到水災的損失就會越大。

別看楊本滿現在忙着指揮下人到處忙碌,可是心卻是已經飄到了作坊城去了。

“東家,長安城裡的水災已經這麼嚴重了,城外的情況可能就更加誇張。特別是作坊城那裡,地勢本來就不算高,這要是來個大積水……”

楊東跟楊本滿心有靈犀的想到了作坊的那幾百套房子。

楊家有錢,但是能夠拿出的錢財,基本上是孤注一擲的投入到了作坊城的買房之中。

這要是房子被水淹了……

楊家雖然不能說一夜回到十年前,但是絕對是傷筋動骨了。

最關鍵是欠大唐皇家錢莊的借款,是不可能不還的。

“聽說作坊城的下水道修建的非常宏偉,簡直就跟一般的馬路一樣寬廣,想來應該是可以及時的把雨水給派出去吧。作坊城的中央有一個巨大的人工湖,那裡的湖水跟渭水相連。作坊城下水道就跟那人工湖相連接。”

楊本滿雖然嘴上這麼說,但是心中的擔憂卻是半分都沒有減少。

“如果作坊城都被淹了的話,那歸義坊的房子肯定被淹的更加嚴重。我去專門看過了,那裡的房子除了在街道兩旁挖了一條還算深的排水渠之外,根本就沒有下水道的說法。就今天這個雨水,歸義坊被淹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楊東心中不由的暗自慶幸。

當初他可是勸說過楊本滿要在歸義坊買房子的。

這要是楊本滿真的把寶壓在了歸義坊身上,那麼麻煩可能真的就大了。

以韋杜兩家的實力,賣出去的房子被水淹了,他們肯定是不會管的。

哪怕是還沒有交房的房子,估計都不會免費幫忙修繕。

“嗯,等明天早上雨停了,我們馬上就出城,看看作坊城那裡到底出事了沒有!”

楊本滿也不管明天還要不要上朝,先把自家的事情搞定了再說。

“哪怕是今晚雨停了,街道上明天也不見能夠走人。很多地勢低窪的地方,積水不是一時半刻可以排掉的,我一會就去安排,讓下人趕做一艘建議的木板船。一旦遇到積水過深之處,我們就通過木板船來穿過去。”

楊東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自己可以在長安城裡划船。

可是,爲了儘快的前往作坊城,他卻是不得不去安排人準備船隻。

否則,明天鐵定是去不成作坊城了。

“多製作兩艘,到時候多帶幾個護衛跟着我們一起去。猛然間遭遇到這麼大的水災,長安城裡肯定是各種牛鬼蛇神都會冒出來。”

楊本滿倒是考慮的很周全,他可不想到時候莫名其妙的成爲長安城中的一名失蹤人。

……

含元殿中,雖然已經是晚上,但是在一排牛油蠟燭的照耀下,卻是亮如白日。

按理說,外臣是不適合夜宿大明宮的,哪怕是在前宮也不合適。

但是,大明宮外面已經是一片汪洋大海,各位大臣根本就出不去。

總不能讓這些年過半百的朝廷重臣游回家吧?

“輔機,我覺得不能再等了!讓人把太液池裡頭的遊船全部都擡到丹鳳門外,我們連夜出宮,大家分工合作,去找十二衛的將軍,讓他們安排將士們出營維持秩序;與此同時,大家立馬行動起來,開始尋找陛下的下落。”

李世民倒現在都還沒有回來,房玄齡的一顆心都快懸到嗓子眼裡頭了。

到底是出了什麼事?

陛下只是在某處避雨,還是出了什麼意外?

國不可一日無君,這話可不是隨便亂說的。

“好!正好中書、門下、尚書各省的同僚們都在,我們可以聯名要求十二衛的將士們行動起來,免得長安城的局勢徹底失控。”

長孫無忌在天黑前專門去大明宮的城牆上確認了一下四周的景象。

視野之中,許多房屋都已經被雨水給包圍了,有些屋頂上面似乎還有人影在晃動。

很顯然,這場水災比大家想象的要嚴重多了。

最關鍵的是它還來的那麼突然,那麼凌厲,讓大家根本就沒有任何時間準備。

眼下李世民不在宮中,後續的救災工作怎麼安排,怎麼確保長安城的穩定,怎麼確保百姓們能夠不餓肚子?

這些問題,一個都不能落下。

“渭水河邊有不少造船作坊,只要我們能夠跟他們取得聯繫,應該立馬可以得到幾十艘,甚至上百艘的船隻。哪怕是大河船,也能在許多地方通行。各種小漁船更是可以直接開到城裡面,供朝廷救災使用。”

魏徵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不過,他畢竟上了年紀,勞心勞力了一天,臉色異常的蒼白。

房玄齡還真生怕魏徵撐不住,“魏公,含元殿旁邊有一些侍衛休息的房間,你要不要過去先眯一會?”

“不用!如今正是朝廷用人之際,老夫雖然一隻腳已經入土,但是還能爲朝廷貢獻一份力量。”魏徵人老心不老,顯然不想讓自己成爲拖後腿的存在。

“還有一個衙門,其實非常重要!”

一旁的戶部尚書唐儉,突然想到了什麼。

房玄齡:“哪個衙門?”

“警察總署!”

唐儉的回答,讓大家感到意外。

不過,稍微一想,卻又覺得很有道理。

長安城裡的巡街武侯和不良人,都是併入到了警察署裡頭。

如今長安城街面上的治安,基本上是靠長安縣警察署和萬年縣警察署來維持。

可以說,這兩個警察署裡面的人員,是對長安城最熟悉的。

特別是分管各個坊的警察,每天騎着自行車穿大街走小巷的,不僅對地形很熟悉,還對坊裡面各家各戶的居住人員信息瞭如指掌。

要穩定長安城的局面,警察署的力量,顯然是不可或缺的。

“確實是,差點忘了警察總署了!”

房玄齡很快就想通了警察總署的作用。

“我要是沒有記錯,警察總署署長是馬周,他曾經在涼州那麼複雜的環境下,將西北貿易發展壯大,將涼州城建設成西北最大的州府。由他來安排警察署的人員維護長安城的治安,是再合適不過了。”

魏徵雖然跟李寬的關係很一般,但是對馬周這個平民出生的人,印象卻是挺不錯的。

“嗯,如果有必要的話,還可以讓大唐皇家軍事學員的學員們上街幫忙,他們接受過系統的訓練,對於如何調動百姓,如何管理救災人員,應該是比較熟練的。”

岑文本想到大唐皇家軍事學院的學員們在遼東的靚麗表現,不由得對長安城的治安多了幾分信心。

幾位朝中大佬商量完畢之後,立馬就開始了行動。

一時之間,夜色之中也是一派忙碌景象。

……

覆巢之下,豈有完卵?

這一場大雨把長安城都給淹了,楚王府別院自然也不可能一點影響都沒有。

“王爺,幼兒園的孩童們都已經睡下了,你要不也去休息一下吧?看着雨勢,估計還得下一會呢。”

程靜雯拿着一件大衣給李寬披上,勸說着站在涼亭上深思的李寬。

今天中午就突然下大雨,沒一會街面上就開始積水了。

未來之星幼兒園裡頭,自然是沒有辦法繼續安心上課了。

等到傍晚時分,幼兒園的積水也已經到了膝蓋處了,李寬立馬就安排人員把這些小祖宗們都給接到了府上。

好在這些有大有小的勳貴子弟,雖然談不上多懂事,卻是比一般人都要早熟,不至於在那裡哭哭鬧鬧。

當然,有小玉米這個大魔女鎮場子,這可能也是最關鍵的一個因素。

“這一場大雨,可能得讓長安城的發展倒退兩年!許多原本進入了小康家庭的百姓,可能因爲這一場水災,又變得一貧如洗了。”

wωω¸тTkan¸℃o

普通百姓的抗風險能力有多弱,李寬是比誰都要清楚。

生一場大病,可能家就垮了。

遇到一場車禍,可能家就垮了。

遭受一次水災,也可能家就垮了。

“只要有飯吃,局勢終歸還是在可控的範圍。作坊城裡有那麼多作坊,可以給百姓提供許多的工作機會,不怕大家謀不到生路的。”

程靜雯覺得長安城的百姓已經比自己小時候要幸福太多了。

不僅冬天有暖和的羊毛衣和棉大衣穿,還有蜂窩煤爐子取暖,又能吃到新鮮的菘菜和萊菔,還能抽空去歌劇院看一場戲劇。

雖然不是家家戶戶都能達到這種條件,但是長安城裡真正衣不果腹的人家,還真是不多。

“話是這麼說!但是水災的影響終究還是在那裡,最麻煩的是這場大雨不知道要下到什麼時候。如果明天早上就停了,那麼水災的影響還可以迅速的控制住;但是繼續下個幾天的話,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李寬倒是一點也不擔心作坊城那邊會不會有什麼意外。

沒有人更清楚那些下水道的重要性。

哪怕是作坊城裡有積水,也只會是小範圍,無傷大局。

“我們王府在作坊城修建了一個大糧倉,反正現在糧食也不值錢,不如到時候就拿出來賑災吧。這場大雨,肯定會讓一些人無家可歸,特別是長安城西南邊的各個坊,本來地勢就比較低,又碰到大雨,估計很多房子都倒塌了。”

程靜雯從小在長安城裡長大,對於各個坊的情況,倒也還算熟悉。

“賑災的物資沒有什麼問題,問題就是怎麼把物資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哪怕是大雨很快就停了,積水也不是一時半刻就會消退的。”

李寬對長安城內的排水系統完全沒有信心。

雖然當初修建城池的時候,也有考慮到排水得問題。

但是,很顯然這個排水系統是不足以應付今天這樣的暴雨。

“盡人事安天命了!”

程靜雯也知道李寬說的有道理。

“哎,先回房休息吧,估計明天有得忙了!”

天災面前,哪怕是李寬這個穿越者,也沒有太多辦法。

只能等雨停之後,再開始行動。

第468章 一個新的產業誕生了第85章 因爲熱啊第1213章 金太鏈條第1500章 不要想得太多第499章 目瞪口呆的高陽第1584章 發動機原型機第230章 兵貴神速第516章 各方反應第435章 憑本事欠錢,有什麼好睡不着的?第714章 先搬走再說第684章 放榜了第646章 富有商業頭腦的小田切第1234章 有錢掙的地方,就會有人涌入第1615章 小姨子的新動作第459章 大唐紀念碑第852章 放血療法第188章 接了個大活(九更,你懂得)第1211章 小東西,大影響第1531章 冉冉升起的橡膠巨頭(萬字大章又來了)第1038章 調教晴兒第1147章 何去何從第1500章 不要想得太多第1454章 蕭瑀的選擇第552章 微臣有個不情之請第1584章 發動機原型機第423章 一個接一個的打擊,就問你服不服?第181章 出名要趁早(第二更,求月票)第1461章 火車站的價值發掘第1476章 您覺得是否有勝算?第1524章 狄仁傑大婚第1387章 殃及池魚第1315章 跟錢沒有矛盾第1586章 上市了第147章 遣唐使要回國第1379章 還擊第912章 最正確的支持方法第1103章 顧盼盼的神操作(繼續求月票哦)第977章 沒人看好第552章 微臣有個不情之請第213章 居然把它給漏了第649章 李世民拋出來的哲學問題第375章 終究是打開了潘多拉盒子第800章 水災第76章 開府建牙第1275章 有點失控的局面第502章 契苾何力的選擇第1537章 競品分析第712章 媚娘,效果一般啊第643章 牙好,胃口就好第436章 三足鼎立的格局第1138章 剪髮風波(月票月票,你在哪裡?)第882章 愛好有點獨特啊第1441章 李泰的動作第1190章 李耿講故事第1176章 不斷而來的驚喜第771章 大局已定第1285章 錢財人力都好辦第430章 三言兩語,內遷突厥人的命運就註定了第898章 抓小偷引出的困惑第518章 記錄就是用來打破的第594章 意外的爆炸第884章 笑死人?不是在開玩笑?第1443章 薛仁貴的新職位第934章 爲了大唐鞠躬盡瘁的李義協第425章 先救誰呢?第253章 直冒冷汗第178章 崔慶吐血第545章 倒黴的侯君集第1076章 簡單粗暴的對應方法第599章 軍糧改革第153章 用等重的銀子換第1505章 乳白色黃金第1063章 長孫無忌的陰招第1158章 迷之自信的新羅人第1006章 鎮北道第1240章 讓人愛恨交加的食物第951章 讓天竺人開開眼界第338章 發了,我們要發了啊第168章 不時不食?第864章 立竿見影第5章 也是有礦的人第58章 還要比嗎第1057章 一個任務第197章 殺雞儆猴(中)第416章 這個場景,跟想象的不大一樣啊第548章 大唐立國節第1265章 蒸汽機車有前途嗎?第263章 賜婚第80章 變廢爲寶第877章 抽絲剝繭第221章 不一樣的供暖第1182章 李世民的煩惱第324章 站的越高,跌的越慘第188章 接了個大活(九更,你懂得)第888章 太平洋一點也不太平第769章 三國聯軍第512章 我的師兄實在是太穩健了?第158章 一戰定十年第66章 意外的相逢第492章 各懷心思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