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嗅覺靈敏的商家

程處亮見到李世民的時候,臉上充滿了笑容。

雖然他的臉皮沒有他爹程咬金的厚,但是接連拿下國內城、木底城等高句麗大城,他的功勞絕對是這一次出征大軍當中名列前茅的。

這個時候,甭管他是怎麼拿下這些城池的,功勞簿上都少不了他的名字。

甚至幾百年以後,國內城和木底城的縣誌上面,還會有程處亮的事蹟記錄呢。

“陛下,情況就是這樣的。末將到了烏骨城的時候,那裡已經被高句麗降將宋堅給拿下了,然後遇到了水師的週二福,知道了平壤那邊的情況。因爲楚王殿下完全不需要我們去支援,末將就擅自做主,前往攻打國內城了,請陛下責罰!”

雖然程處亮嘴上說“請陛下責罰”,但是臉上卻是一點都沒有自己做錯了事情的意思。

事實上,李世民也不可能責罰他。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處亮你在烏骨城碰到新的情況,瞭解了寬兒的最新狀況,臨時調整行軍路線,這也是很正常的。那烏骨城是遼東去平壤的必經之地,據說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還有那國內城,更是高句麗的三都之一,意義非同凡響;哪怕是那木底城,也是高句麗北方軍事和商業重鎮;如今這些城市都拿下了,朕要賞賜你還來不及,怎麼會責罰?”

不說程處亮是程咬金的兒子,自己的女婿。

就是一個普通將領取得這樣的戰果,李世民也可能去責罰。

唐軍的戰鬥力如此強大,跟李世民給將領們充分放權也是有很大關係的。

哪像是宋朝的時候,一品武將的調兵權利,甚至都比不上一個七品文官。

“陛下,這一次出征,宋堅、朱彪等高句麗降軍也做出了不少的貢獻,末將建議陛下酌情厚賜這些高句麗將領。”

程處亮確定李世民沒有怪罪自己的意思之後,立馬就開始爲自己的屬下們爭取福利了。

當然,他也確實認爲拉攏高句麗降將,有利於遼東局勢在最快的時間內穩定下來。

至於以後朝廷要使用什麼方法來架空這些高句麗將領,那是以後的事情。

從目前長安城裡頭的武將情況來看,不管你是突厥人還是薛延陀人,亦或是高句麗人,只要是真心爲大唐做事,李世民都可以給你榮華富貴。

“那烏骨城是宋堅帶人拿下的,其功不小;朱彪更合適直接帶着國內城的將士直接投靠我大唐,起到了一個很好的表率作用。他日班師回朝,朕自然會厚賜他們。”

李世民現在還沒有完全想好怎麼經營遼東,自然不會那麼快就開始封賞將士。

不過,程處亮以爲是不是李世民擔心大唐剛剛把遼東打下了,結果就提拔了一幫高句麗將領,到時候遼東可能還是遼東人的遼東。

所以他立馬又提出了自己的建議,說:“陛下,楚王殿下已經在平壤扶持了北高句麗,在漢城扶持了南高句麗;如今鴨綠江以西,都是我們大唐的領土。宋堅和朱彪這些高句麗將領,早期留在遼東任用,可以更好地穩定局面。但是,末將覺得可以異地任用!”

“異地任用?”

李世民看到程處亮居然開始獻策了,不由得提起了幾分興趣。

“沒錯!比如說那個朱彪,在國內城擔任了十幾年的城主,朱家在國內城以及附近的城池裡頭,有很深的影響力。這個時候,我們肯定不能把他放回到國內城。到時候朝廷設立遼東道,應該也會設置新的州縣,到時候在遼東城附近找一個州,讓他擔任刺史,就很合適。

同樣的,宋堅是在鴨綠江附近起家的,他手下的隊伍普遍都是那一塊的人馬,把它調到新城附近,就不用擔心他在新城的影響力會太大。當然,我大唐肯定要把遼東城、烏骨城這些戰略要地控制在自己手中,通過不斷的輪換將領,讓遼東各地牢牢的掌握在朝廷手中。”

程處亮說完這話,居然難得的露出了一副不好意思的表情。

自己是一名武將,現在乾的事情,卻是像是一名出謀劃策的幕僚。

“你的主意不錯,朕會認真考慮!”

“陛下,遼東的大局已定,過幾天我們就可以啓程回到遼東,準備班師回朝了!”

一旁的牛進達,想到大軍能夠在冬天來臨之前撤回長安,心中大定。

雖然戶部已經準備了許多的冬衣,現在有了棉花之後,禦寒變得簡單了許多。

但是,大雪紛飛的遼東,終究還是很不友好的。

“算算時間,等我們回到遼東城的時候,吏部安排的官員應該也差不多到了。朝廷也是時候頒佈鼓勵向遼東移民的政策了。”

李世民顯然也是認可牛進達的觀點的。

遼東城是遼東最核心的城池,不管是規模還是地理位置,都非常適合作爲遼東道的治所。

現在四周已經沒有什麼像樣的戰事,儘快返回遼東安排好後續事宜,然後班師回朝,纔是正道。

……

“師父,現在就去遼東城開設分號,會不會太着急了?畢竟那裡現在還在打仗呢?”

遼東城外,上百輛馬車正在緩緩的朝着城門口駛去。

這些人都是從長安而來,金太和阿牛也在其中。

得益於《大唐日報》派往遼東的戰地寫手的報道,長安城裡,大家對遼東的戰事進展,把握的還是非常及時的。

眼看着平壤、漢城、遼東都落到了大唐手中,高句麗變得四分五裂,朝中又傳出了設立遼東道的消息。

一些嗅覺敏銳的商家,開始行動了。

金太就是其中之一。

在他看來,朝廷要設立遼東道,必然會加大對遼東道的投入,會鼓勵關中百姓遷移到遼東去。

不管最終採取的是什麼方法,遼東各地對各種農具、鐵鍋等鐵製用品的需求,一定會非常旺盛。

所以當他聽說大唐皇家錢莊已經安排人手前往遼東設立分號的時候,立馬也開始了行動。

“遼東的戰事是還沒有結束,但是你看一看輿圖,高句麗人還有掙扎的餘地嗎?快則一兩個月,晚則三五個月,遼東肯定都會落到大唐的手中,到時候我們再過來,還能以低廉的價格拿到作坊的土地和居住的大宅子不?”

金太的眼光,自然是比阿牛要敏銳。

這些人,他算是跟王富貴走的比較近的商家。

雖然王富貴跟隨李寬出征的時候,隨行的商家之中,並沒有金太。

但是,金太卻是一直都關注着相關的動靜。

如今看到高句麗的戰事已經接近尾聲,他自然就行動起來了。

等他開始帶着一批匠人和鐵錠等器具,駕駛着馬車到達幽州的時候,才發現嗅覺敏銳的不只有自己。

這更堅定了金太在遼東城設立分號的決心。

金太打鐵作坊經過這些年的快速發展,規模已經到了一個瓶頸了。

畢竟關中的人口規模就在那,金太打鐵作坊還要跟長孫家等各家的打鐵作坊競爭,生意已經不如幾年前好做。

這個時候,把目光轉移到遼東來,也許就是金太打鐵作坊的一個新機會。

“這倒也是。我聽說那些跟隨楚王殿下去平壤的商家,以及其低廉的價格在平壤購買了大批的人蔘、鹿茸、貂皮和一些宅子呢。不過王管事不在遼東城,這就有點可惜了,要不然以師父你跟王管事的關係,我們作坊在遼東城建設分號,就不用有太多的的顧慮了。”

“阿牛,你放心!這一次陛下御駕親征,肯定對遼東的建設非常重視。沒看到吏部已經安排了大量的官員往遼東而去,楚王府的各個作坊也都紛紛安排匠人和掌櫃前往遼東;就連長安城的勳貴,也都紛紛動作了起來。這雖然會讓我們失去低價購買物資的機會,但是也意味着我們這一趟的遼東之行,是正確的選擇!”

“嗯,聽師父您這麼一說,我就放心多了!就是遼東城現在都是高句麗人,到時候我們的作坊修建起來了,招募夥計都有點麻煩呢。”

“有什麼麻煩的?長安城人市裡頭,哪個地方的奴隸買不到?這一次大軍攻下那麼多高句麗城池,肯定會有很多俘虜。再說了,這一次楚王殿下也跟着陛下出徵,我相信他肯定會爲商家們考慮好這個問題的。”

李寬在大唐的商人眼中,就是一個財神爺。

也是商人們的依靠。

長安城中,警察署在處理各種案子的時候,從來就不會因爲你得商人身份,而故意爲難你。

哪怕跟商家起衝突的是一些勳貴,警察署基本上都能做到秉公執法。

這個情況,商人們都看在眼中。

功勞的話,自然也是記在了李寬的身上。

“楚王殿下作爲平壤道行軍大總管,也不知道我們在遼東城有沒有機會見到他呢。”

阿牛也是認識李寬的,甚至李寬的畫像就貼在他的牀頭,就差早晚拜一拜了。

“遼東城必然會是遼東道的中心,陛下班師回朝的時候,楚王殿下也會來到遼東城也是有可能的。”

金太一邊說着話,一邊看着越來越近的城牆,心中充滿了期望。

第1089章 我應該站在誰那邊呢?第819章 居然沒有什麼人買?第1184章 韌性十足的天竺第140章 登州熱第750章 崩潰的淵男產(三合一,求月票!)第391章 這麼裝魚,一會全得死光吧?第336章 船隊遇險第1161章 後知後覺第817章 楚王大課堂封推感言!第631章 時尚潮流第1443章 薛仁貴的新職位第1153章 貨幣戰爭第1414章 朝會第828章 不要小看七品芝麻官第194章 不同人眼中的商機第1612章 今晚的晚餐,我們一定要在波斯港內吃第802章 什麼財都有人發啊第1613章 西行漫記第706章 自己中籤了?第616章 如家客棧第220章 楚王出品,必屬精品第1547章 爲科學獻身?(繼續萬字大章求月票)第103章 臭味相投第591章 哈梅迪的新生意第472章 有些東西,漲價反而賣的更好第1259章 金勝曼:這不是好事嗎?第910章 成功的坑了楚王府?(再加更!求月票!)第461章 有李寬的地方,就有大事第1363章 響起了海螺號聲第1361章 不一樣的攻城略地第509章 李寬舉起了科學的大旗第326章 一路向南第713章 程咬金的意外發現第762章 一分爲二第1267章 無微不至的服務第738章 起事第203章 延誤了?第857章 朱銅:你爲什麼吃素菜呢?第1360章 金山港第523章 朗清要挖牆角了第150章 備貨第684章 放榜了第854章 大唐版的醫患糾紛(下)第30章 造船業第705章 昂貴的價格第362章 無以爲報,唯有……第961章 混亂的天竺第1021章 掙錢使人瘋狂第1425章 證據不重要,懷疑就夠了第297章 總算是找到你的影子了第36章 最大贏家第1182章 李世民的煩惱第262章 只要東西好,自然有人學第249章 東方平的憂慮第267章 春闈第836章 做的虧心事太多(祝新年快樂!)第790章 新一輪的出海熱第10章 誰是傻瓜第1051章 便宜的原因是什麼?第1577章 李諺師徒差點氣吐血了(日常萬字,求訂閱)第731章 臨別第1007章 小玉米:阿孃,我中毒了!第974章 爲他鼓掌(爲月票加更!)第1407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026章 崩盤前夕第651章 衆位大佬的煩惱第1章 真是他寫的?第1454章 蕭瑀的選擇第1521章 彈劾的影響第599章 軍糧改革第1322章 新的航線第1265章 蒸汽機車有前途嗎?第108章 雞鴨成羣第910章 成功的坑了楚王府?(再加更!求月票!)第24章 惡人還要惡人磨第447章 充滿童年回憶的打穀機第818章 開啓大航海時代第1134章 快刀斬亂麻第1521章 彈劾的影響第762章 一分爲二第509章 李寬舉起了科學的大旗第105章 蝨子多了不怕癢第21章 就這麼簡單第40章 突然就火了第147章 遣唐使要回國第187章 利在當下,功在千秋(八更,繼續求月票)第1546章 電和磁(萬字大章)第1329章 好事不斷第1456章 認清現實第1474 開條件(求月票)第30章 造船業第617章 殺雞儆猴第537章 熱鬧的渭水碼頭第542章 六味地王丸第1301章 優秀的帶路黨第1259章 金勝曼:這不是好事嗎?第1600章 戰爭帶來的機會(萬字,求月票)第1191章 新資金入場第279章 沒理由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