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遼東城的動靜

當平壤城外,高桓權的大軍跟權萬新的隊伍殺的你死我活的時候,遼東城中,情況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將軍,不能再等下去了,昨天軍營裡頭已經發生了一次營嘯,要是繼續這樣下去,都不用唐軍攻城,我們自己就直接亂了。”

泉僕思面前,站着遼東城的文武官員,大家正在商討着下一步對策。

這十來天以來,遼東城的局面是愈發的混亂。

剛開始只是唐軍的熱氣球時不時的飄過來騷擾一下,扔下幾個火油彈,給遼東城帶來的傷害其實比較有限。

可是,慢慢的,情況就變了。

不說城中出現了宣傳大唐政策,反對淵蓋蘇文的標語,單單軍營之中,將士們經常莫名其妙的失蹤或者被刺殺,就讓泉僕思頭疼萬分。

誰也不想自己一覺睡下之後,就再也醒不過來。

特別是頭一天還在跟自己一起吃飯的戰友,第二天就沒了腦袋。

要是戰場上發生這樣的事情,那倒是沒有什麼好怕的。

畢竟,當兵吃的就是這碗飯,戰死沙場也算是很正常的事情,大家都已經習慣了。

可是現在的情況不是這樣啊。

“城外的唐軍還是沒有動靜嗎?”

權僕思眼中佈滿了血絲,臉上的那種自信已經慢慢的消失。

這一次的唐軍,比之前的大隋要難纏多了。

原本他還想着在唐軍攻城的時候,給他們一個永生難忘的教訓。

可是,現在連唐軍的毛都沒有摸到,遼東城就已經亂了。

這個世界,也變化的太快了吧?

“將軍,唐軍除了每天例行的來到城門口附近叫罵,就是一直在那裡準備攻城的器械;但是,搞不懂爲什麼,他們就是一直不來攻城。”

要說遼東城裡的高句麗將士,剛開始的時候對於唐軍並沒有什麼特別大的畏懼。

特別是外面的唐軍,人員數量跟自己差不多,更是沒什麼好怕的。

所以他們一直都期待着大唐趕緊來攻城,這樣子就有軍功可拿了。

其中,也有一些激進的將領提出要出城跟大唐作戰,但是都被泉僕思給否決了。

泉僕思作爲一名老將,眼光還是有的。

他雖然不畏懼唐軍,但是也知道在野外作戰的情況下,城外的那些唐軍,戰鬥力不見得比遼東城將士要低。

真的打起來,哪怕是贏了,也是慘勝。

自己這方明明有高大的城牆防護,爲何要主動出城?

要知道,出城作戰,己方兵力沒有明顯優勢。

但是攻城戰的話,自己的兵力跟對方相當,其實就意味着兵力比充沛。

因爲正常的攻城,進攻的那一方,一般兵力得是守城的兩倍以上,纔有成功的可能。

特別是對於遼東城這種城高牆厚的堅城,更是如此。

“現在出城作戰的話,將士們的士氣如何?”

“將軍,大家都快被那些神出鬼沒的大唐奸細搞的發瘋了,心中都對唐軍充滿了憤懣,眼下如果繼續待在城中,那麼這些憤懣和擔憂,就很容易引起營嘯;雖然昨晚的營嘯規模不大,很快就得到了控制,但是難保以後的情況不會變的更加嚴重。末將建議立刻整軍,主動出城攻打唐軍。”

營嘯是所有帶兵的人最害怕看到的情景。

軍營之中,那麼多將士長期生活在一個狹小的圈子裡頭,本來就比較煩躁。

如果許多壓力得不到釋放,那麼只需要一些簡單的刺激因素,就能讓原本井然有序的將士,突然之間發起瘋來的攻擊周圍的同僚。

關鍵是這種東西,往往還像是瘟疫一樣具備傳染性,一旦軍營之中發生營嘯,要是不能立馬得到控制,那就會蔓延到整個大營,徹底失去控制。

遼東城的這些高句麗將領,顯然也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將軍,雖然我們的兵力不見得比唐軍要多,但是他們是客軍,又是大唐皇帝李世民御駕親征,到時候肯定會有大量的兵力安排在李世民身邊保護他們的安全。我們只要全力出擊,一次性解決掉敢出來跟我們戰鬥的那支軍馬,唐軍必然就會撤退。”

“對啊,漢人不是有一個說法,叫做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嗎?我們突然出城,肯定會出乎唐人的意料;到時候他們首先要擔心的就是李世民的安全。說不準,一不小心我們就能把他給俘虜了,那絕對可以換取無數的錢財和物資,甚至讓他們割地也不是不可能。’

“將軍,出城作戰有利有弊,要是往常,我們自然是希望等着唐軍自己來送死;但是眼下的局面已經到了沒有辦法繼續等下去的境地,我們除了出城作戰,別無選擇,否則遼東城,自己就亂了。”

幾名將領紛紛主動請戰。

不是他們有多麼的勇敢,而是如今的日子過得太過憋屈。

再等下去,指不定自己都會被營嘯的將士給殺了。

那就實在是太冤枉了。

“好!一不做二不休,我們現在就行動!除了留守城牆的三千將士,其餘人全部跟我出城作戰!”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這個道理,泉僕思也是懂的。

很明顯,自己現在已經沒有選擇了。

既然如此,不如放手一搏。

成功了的話,那麼自然不用說,什麼問題都解決了。

失敗了的話,自己也不見得有命回來。

我死之後,哪管它洪水滔天啊?

當然,泉僕思不認爲自己會失敗,頂多就是打個兩敗俱傷。

哪怕是如此,問題也算是得到了解決。

因爲那個時候唐軍根本就不具備再次攻城的實力了。

“末將遵命!”

伴隨着泉僕思的一聲令下,遼東城的守軍立馬行動了起來。

這些變化,立馬就被天空中熱氣球上的偵查人員發現了。

於是,李世民也開始了調兵遣將。

僵持了將近半個月的局勢,立馬開始了變化。

大唐出征高句麗以來,真正的第一場大戰,即將打響。

不管是高句麗人,還是大唐,都對戰爭有着必勝的把握。

“陛下,末將願意率領新編練的一萬軍馬作爲前鋒,迎接高句麗人的衝擊。”

李世民的軍帳面前,牛進達率先站出來請戰。

雖然大唐皇家軍事學院的特種作戰隊已經在程處亮的帶領下進入了遼東城,算是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是以軍事學院的學員爲核心組建的一萬大軍,卻是還沒有讓大家感受到威力。

第99章 天方夜譚第1512章 一切都有可能第1561章 西洋變局第60章 被人陰了第500章 廣州的這個冬天有點不一樣第336章 船隊遇險第1214章 蒸汽機設備第380章 吐蕃國的使臣第1章 真是他寫的?第1284章 李寬的大計劃第1605章 戰爭的紅利第986章 貪婪是本性第539章 不一樣的一張紙第135章 渾身是寶第185章 閒了果然會搞事(六更送上)第1081章 裝傻,也是一門勳貴子弟必學的技能第517章 莫非這纔是楚王殿下安排的託?第426章 走,我們去看一看第705章 昂貴的價格第1377章 不同人的看法第188章 接了個大活(九更,你懂得)第1370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637章 恍如隔世第270章 榜單被撕了第622章 在讓人意外的地方火起來了第899章 頭頂綠的發光第829章 鬱悶的劉德威第240章 給李靖的見面禮第1558章 金山港的複雜局面第227章 李淵大壽第288章 推廣茶葉第1105章 蝗災沒有那麼可怕?第1541章 永遠的經典(再來個大章)第862章 不講武德的楊本滿第1213章 金太鏈條第272章 出一道題就夠了第1460章 股市有風險第916章 還能繼續淡定下去?第1507章 不一樣的造紙作坊第1104章 高興地太早了第545章 倒黴的侯君集第1094章 報復的最好時機?第137章 遍地開花第628章 再翻兩番?第1455章 大唐藥業第1531章 冉冉升起的橡膠巨頭(萬字大章又來了)第406章 楚王殿下,您可不可以去別的地方練手啊?第668章 教育投入第880章 西明寺第97章 豬肉有毒?第753章 高句麗的未來第99章 天方夜譚第1538章 引領風潮第1490章 看不開也沒辦法第1217章 小小拉鍊,一點也不簡單第719章 商機第1337章 好久沒有被人彈劾,有點不習慣第1312章 悲劇的海魚第220章 楚王出品,必屬精品第806章 緊俏貨第1533章 什麼是自己最重要的事情?第441章 高陽的三觀不斷被刷新第1620章 最合適的選擇第447章 充滿童年回憶的打穀機第394章 拉一批,打一批第1449章 不做牆頭草了第65章 涼州行第131章 跟本王除了它第1074章 這種事情,太讓人噁心了第258章 戶部的氣氛都變緊張了第1326章 大生意第1610章 小試牛刀(大章,求月票)第768章 援軍第962章 在咫尺之內再造乾坤第1504章 太子港的安全第654章 狄仁傑人設奔潰的開始第1487章 就是一個笑話啊第574章 觀獅山天文臺第757章 出戰第192章 動靜有點大第1539章 放權第812章 這麼低的價格,還有錢掙?第151章 海上航行第1005章 微臣有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第1309章 賈比爾多治病第649章 李世民拋出來的哲學問題第1429章 怎麼報復?第424章 你就不管一管?第1313章 遛娃第1216章 李治的小動作第1520章 蓋棺定論第191章 玄武門急報第475章 考驗你能力的時候來了第1415章 鬧哄哄第1106章 蝗蟲很美味?第1085章 豬隊友第790章 新一輪的出海熱第1014章 簡單粗暴第735章 淵蓋蘇文的應對第1136章 吃人的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