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巨大的需求

金碧花園的熱銷,讓長安城百姓的眼光,再一次的轉移到了作坊城。

而這個時候,被李寬命名爲“帝國大廈”的大唐第一高樓的修建,也再一次的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宇文教諭,大唐日報上面刊登的這幅圖,你也看到了吧?”

渭水書院裡頭,長孫衝親自來到宇文善的辦公室。

最爲將作大師宇文愷的關門弟子,宇文善是長孫衝熟悉的人當中,對建築工藝最瞭解的人。

今天一大早,他看到了《大唐日報》上面的文章的時候,就迫不及待的來到了渭水書院。

那個“帝國大廈”,看上去給人帶來的衝擊力實在是太大了。

雖然只是四四方方,似乎沒有什麼美感和特色的一棟樓,但是你架不住它夠高啊。

“郎君,你是想問這樣一棟大廈,到底有沒有可能建造出來?這報紙上說的那些規劃,是真的還是假的嗎?”

宇文善對於長孫家和楚王府之間的恩怨,也瞭解一些。

再說了,剛剛已經有好幾個渭水學院的教諭詢問宇文善類似的問題了。

所以他也不跟長孫衝繞彎子,直接進入主題。

“沒錯,一百零一米的高度!這還沒有計算帝國大廈樓頂的瞭望塔,這個高度已經比長安城中最高的建築要高了一倍也不止。之前李寬說要建造這麼一棟大樓的時候,很多人都是當做玩笑來看待,可是我打聽了一下,這個帝國大廈的地基,已經開始澆築了。這說明李寬這一次是認真的,可正因爲如此,我反倒是搞不懂了。”

長孫衝安排盯着李寬的人員,一隻手都數不過來。

帝國大廈的進度,他自然也是門清。

畢竟這個建樓又不像是其他事情,你能搞遮擋起來。

長安城中,只要是有心人,都能準確的把握住帝國大廈的修建進度。

“如果放在二十年前,有人跟我說要修建一座一百多米的大廈,我是無論如何也不相信的。要知道,這麼高的大樓,可不是簡單的把材料堆積起來就可以的,裡面涉及到非常複雜的東西。但是自從大明宮順利的在如此短的時間內修建完成,情況就變了。

水泥的出現,完全改變了建築行業的格局,特別是鋼筋混泥土澆築樑柱的方式,更是讓一些高層建築變成了可能。像是觀獅山書院的格物大廈,就是這麼一座新式建築。

所以,理論上只要鋼筋水泥土澆築的樑柱足夠粗壯,是可以支撐起一座一百多米的大樓的。當然,修建這麼一座大樓,肯定還是會有許多的麻煩事情。單單要讓那麼多匠人有膽量在那麼高的地方施工,就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驗。”

宇文善作爲工藝大師,對於帝國大廈這樣的劃時代建築,自然也是非常的關注。

甚至在渭水學院,他如今的研究重心都已經轉移到了新式的建築設計方面去了。

水泥、玻璃、自來水、暖氣……

這些東西,無不改變了大唐的建築格局。

“這麼說來,這個帝國大廈雖然修建起來會有難度,可是最終還是能夠成功的建起來咯?”

長孫衝有點失望的看着宇文善。

說實在的,他比誰都想要看到李寬失敗一次。

這麼多年以來,李寬給他帶來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

“南山建工是大唐對新式建築最瞭解的作坊,不管是水泥道路的休閒,還是大明宮的修建,他們都熟練的掌握了水泥和鋼筋的使用。按照現在的進度,我估計明年的時候,帝國大廈就已經修建完成了。甚至楚王殿下要是魄力夠大、追求不是那麼高的話,今年內完成建設也是很有可能的。”

宇文善的話,算是徹底的讓長孫衝失望了。

“我知道了!”

……

金太打鐵作坊,阿牛面露愁容的站在金太身邊。

“師父,短短的一個月時間,鋼條的價格已經上漲了三成,我們作坊生產的產品,成本最大的就是鋼材了。這麼一個上漲法子,我們今年估計都沒有錢掙了啊。”

金太打鐵作坊如今有一大半的業務都是提前跟其他人簽訂了契約,可謂是按單生產。

這樣的方式,對於作坊的穩定發展來說,自然是有好處的。

後世大部分的企業,也都是按照這樣的模式在運作。

可是,這帶來了一個不好的影響,就是這些訂單的價格,都是事前已經確認好的。

有些着急要貨的客戶,甚至之前就已經把貨款付清了,只剩下交貨一事。

這麼一來,像是最近一個月鋼價上漲的情況,對金太打鐵作坊來說,就很傷了。

別說掙錢,不虧本就不錯了!

“長孫家的鍊鐵作坊和楚王府的鍊鐵作坊,都漲價了嗎?”

金太畢竟是見過大風浪的人,沒有因爲鋼鐵漲價就失去分寸。

“長孫家的漲價了。楚王府的鍊鐵作坊,如今的產能據說全部都被帝國大廈給吃掉了。師父,你都不知道帝國大廈對精鋼的需求有多大。我前幾天專門讓劉青帶我去工地看了一眼,三人合報粗的樑柱,裡面全部使用了精鋼製作的框架,然後再澆築混泥土。

單單那麼一根樑柱,修建一層樓就需要幾千斤的精鋼。這帝國大廈有三百多米,至少也有三十層吧?需要的樑柱數量幾十上百跟,按照這麼個用港方法,今年就不要指望楚王府的鍊鐵作坊會把精鋼拿出來售賣了。”

阿牛想到那一個個粗壯的樑柱,就倒吸一口涼氣。

如此精鋼堆集出來的帝國大廈,成本得有多高啊?

也就財大氣粗的楚王府能夠修建出來,否則換個人,估計修到一半就爛尾了。

“之前聽說楚王府在河東道那邊修建了一座巨大的鍊鐵作坊,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投產。雖然從河東道運輸精鋼回到長安,成本要高不少,但是長安城的鋼價繼續這樣上漲下去的話,這個法子也不是不能考慮了。”

“師父,這個我倒是聽說了一些。《大唐日報》上面也不時的會有河東道那裡的報道。聽說那個鍊鐵作坊的規模比長安城中楚王府和長孫家兩家加起來的都還要大。不過因爲規模太大,今年上半年,我估摸着就是這個月或者下個雨,一期的項目就會投產。後面的在明年、後面都會陸續投產。”

“這樣,你去一趟河東道,試着運輸一批精鋼回來,看看這條路是否走的通!”

金太稍微思考了一下,就做出了決定。

一個作坊,產量越大,成本理論上是越低的。

河東道的作坊產量那麼大,成本應該有優勢纔對。

至於運輸的花銷,就要試了才知道了。

第26章 李寬眼中的國與國第1533章 什麼是自己最重要的事情?第720章 不爽也沒有辦法第1193章 狄仁傑攤上大事了第481章 北邊的江山大有可爲(繼續五更大章)第982章 杜楚客慌了(求月票)第1336章 辭職炒股的賀昌毅第634章 運用場景越來越多第313章 匠人們的福利(繼續求票)第1195章 逃離第1246章 正常的商業推廣手法?第175章 兩個祖宗第1083章 李世民的憂慮第1393章 詭異的氣氛第603章 別出心裁的小田切第546章 閱兵的準備第1151章 五花八門的銅錢第18章 來了個老神醫第1305章 東方樹葉第229章 犯大唐者,雖遠必誅第527章 推波助瀾的對手們第1201章 天花不再值得恐懼第1355章 聰明人不少第249章 東方平的憂慮第428章 閃開!都給我閃開!第1229章 李耿的新徵途第137章 遍地開花第1551章 有不生鏽的鋼鐵嗎?第1511章 以卵擊石?(6000字來了,求月票)第1106章 蝗蟲很美味?第1573章 意外的獲獎人第1076章 簡單粗暴的對應方法第1414章 朝會第1312章 悲劇的海魚第679章 又看走眼了第242章 不走尋常路第858章 李寬:我這是離開了多久?第927章 金山銀山不是夢第1551章 有不生鏽的鋼鐵嗎?第1173章 態度的轉變第1371章 支持海盜?第366章 不出意外的火了(求月票)第1170章 對吐蕃國動手的契機第877章 抽絲剝繭第31章 長孫的壽辰第1147章 何去何從第663章 阿布都的變化第642章 牙膏牙刷的推廣第1407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214章 我沒眼花吧第1400章 威力第631章 時尚潮流第1319章 不知道好歹?第1551章 有不生鏽的鋼鐵嗎?第1038章 調教晴兒第992章 有人跳樓了第1269章 拿了錢辦了事第1326章 大生意第109章 山雨欲來第381章 振聾發聵第285章 打消李世民的擔憂(爲月票加更,六更)第1112章 佛道之爭第491章 孔穎達的怒火第855章 又見證一個歷史第1476章 您覺得是否有勝算?第783章 安全問題,首當其衝第577章 沒理,要撐!有理,那還用說?第633章 善於抓住機會的老任第989章 內幕消息第870章 挫骨揚灰第437章 這算是當頭一棒嗎?第5章 也是有礦的人第121章 登州府第714章 先搬走再說第1016章 就是欺負你第839章 李承乾慌了第1324章 全面唐化第1368章 作戰兇猛第347章 等一會,這是什麼東西?第1451章 找什麼人試用?第1468章 朕也有點失望啊第1551章 有不生鏽的鋼鐵嗎?第586章 呂強的人生轉折第363章 舔狗和渣女,該幫誰?第351章 發展的這麼好,那就給你拉點仇恨吧第94章 父子對話第217章 居然真的完工了第125章 一文錢一斤第201章 片板不能下海第929章 土人的蹤跡第485章 新晉富翁金太的煩惱,有誰能懂?第1100 豔陽高照?(求月票)第1428章 把目光對準了小玉米第245章 薛仁貴三箭定勝局第1058章 對付吐蕃國的新招數第981章 青雀葡萄酒的另類價值第455章 腰不酸,腿也不疼了第1564章 融資第961章 混亂的天竺第1446章 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