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科舉的舉辦權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大唐雖然是一個尚武的國度,但是伴隨着朝廷越來越重視科舉,讀書人的地位也在迅速的提升。

如今,一年一度的放榜之日,已經是長安城中難得的熱鬧時分。

榜下捉婿的事情,可不是宋明時期的專利。

“房遺玉,你就不能快一點嗎?再磨嘰一下,我就不等你了。”

一大早,兕子就出宮來找房遺玉一起去貢院外面看榜。

原本她是很想直接跟狄仁傑一起去的,但是想着他今天肯定會跟觀獅山書院的師兄弟們一起去看榜,兕子就忍住了。

“兕子,着什麼急啊,時間還早着呢。”

房遺玉在楚王府,好的東西沒有學到,李寬的偷懶勁,她倒是學了個十足。

“一刻鐘內,你要還不能出發,麪包新語這個月的分紅,我就給你扣下了!”

對於房遺玉這個財迷,兕子還是很有辦法的。

“要什麼一刻鐘?現在就可以走了!兕子你也真是的,放榜這麼重要的日子,你剛也不叫醒我,我們現在就出發吧。”

兕子:……

……

“許部長,這禮部跟教育相關的職能已經全部移到了教育部,但是今年的春闈卻仍然是由禮部組織的。我覺得以後是不是由教育部來組織會更加合適一些呢?”

今天觀獅山書院的學員們大部分都去看榜了,劉界這個新任的負責人,也來到了教育部找許敬宗這個老上司。

“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科舉之事,關乎國本,慎重一點是應該的,所以教育部成立的時候,這一塊的職能並沒有從禮部剝離出來。”

許敬宗雖然也很關注今天的放榜結果,但是卻是沒有準備親自去貢院外面觀看。

以他的地位,只要榜單張貼出來之後,他自然就能很快的知道。

“今年不剝離,這個大家都理解,但是今後遲早還是要剝離的。陛下既然已經同意楚王殿下的提議設立了教育部,說明這種趨勢陛下是認可的。一旦教育部能夠掌握科舉的大權,就不再是七部之中的墊底角色了。”

劉界跟許敬宗的關係,與其說是上下級,其實反倒是更像師徒。

所以一些不方便在外人面前說的話,劉界都敢在許敬宗面前說。

“當務之急,是先把教育體系給建立起來。書院的數量,我倒不是很擔心,但是小學和蒙學,這是個麻煩事。特別是在一些不富裕的州縣,許多百姓根本就不支持孩子去學堂進學。一個七八歲的孩童,在農家裡已經算是半個勞力,可以做不少家務;要是送到學堂的話,哪怕是什麼錢都免掉了,也算是浪費了一個勞力。再說了,很多地方不見得能夠做到所有費用全免。”

許敬宗的出身不算多麼高貴,再加上早年混的並不如意,對於底層的事情還是比較瞭解的。

“那倒也是。教育部剛剛創建,如果立馬就要接管科舉的事情,也是有點忙不過來。不過往長遠來看,應該是會由教育部負責的吧?”

“這個楚王殿下自有主張,不着急!”

許敬宗如今能夠做到教育部副部長,已經比較滿意。

雖然他的期望不止如此,但是也很清楚,短期內不可能再升了。

與其這樣,不如先把李寬安排的事情做好,緩個兩三年之後,到時候就有望取代李治成爲教育部部長。

那個時候再來推進科舉改革,意義更加不凡。

“今年書院參加科舉的學員數量創了新高,估計收穫也不會小;再加上越來越多的學員去到各個衙門充當胥吏,以後觀獅山書院在大唐的影響力必然越來越大。同樣的道理,其他書院也將會享受到類似的好處。許部長,我倒是覺得藉着這個機會,教育部可以出面多成立幾所書院,免得教育經費都補貼給世家勳貴創建的書院之中了。”

劉界是典型的底層出生,對世家勳貴一向是沒有什麼好感。

在他看來,最好教育部的經費全部都投入到官辦的書院之中,私人的書院就由它們自負盈虧。

反正各個創辦書院的家族,出發點都不見得那麼光明正大。

畢竟,書院裡出來的學員,基本上就能派上用場。

不像是蒙學和小學,投入遠大於產出。

“只要有錢,修建書院並不難,但是難就難在合適的教諭和學員,都還比較欠缺啊。”

劉界說的道理,許敬宗自然是知道的。

但是許敬宗希望創辦的書院都是以觀獅山書院爲模板來運作的新式書院,這就比較麻煩了。

雖然可以聘請觀獅山書院的學員去當教諭,但是爲了保證質量,也不能隨便一個學員都去當教諭啊。

再說了,大唐的讀書人,也就長安城多一些,其他地方要是一口氣修建太多的書院,根本連合適的學員都招募不到。

這可跟後世的情況完全不同。

“這倒也是,繞來繞去,最終還是要回歸到蒙學和小學的規模擴大上面。”

劉界雖然覺得有點遺憾,但是也只能接受這個現實。

……

貢院門口,雖然還沒有到放榜的時間,但是卻已經人聲鼎沸。

經濟越繁榮,往往文化也會越繁榮。

相應的,讀書人的地位和影響力也會上升。

這對於大唐來說,其實算是好事。

歷史上的大唐,太過於重武,而後面的大宋,又太過於重文。

要是能夠做到文武並重,那樣的大唐可就真的無敵了。

“長孫兄,這一次渭水書院參加科舉的學員數量可不少,應該能取得不錯的成績。特別是明經科和進士科,不能老讓國子監那幫人霸榜了。”

渭水書院是長孫家和鄭家合作建立的,作爲兩家年輕一代的領軍人物,長孫衝跟鄭海自然也要過來看看放榜的情況。

“朝廷科舉取士的數量雖然每年增加的不多,但是卻是很堅定的增長;去年有一半的名額都被國子監、觀獅山書院、曲江書院和我們書院給佔據了。今後,估計各家書院學員的佔比會不斷上升,就看誰能在這種趨勢中獲得最大的好處了。”

長孫衝自然是希望渭水書院的學員能夠取得好成績。

但是他也知道想要一下子打破記錄,估計是很難的。

第144章 動了孔家的奶酪第292章 莫非是故弄玄虛?(五更,求月票)第1032章 牛啊第825章 風波起第1608章 投資機會第1203章 蒸蒸日上的涼州第1213章 金太鏈條第1613章 西行漫記第687章 翰林院第1358章 實業和金融的互相促進第349章 跟風的人什麼時候都有第304章 不一樣的菘菜(求訂閱)第642章 牙膏牙刷的推廣第1192章 奇怪的疾病第290章 格物大廈第521章 父憑子貴第1419章 楚王府的人也沒閒着第350章 總有刁民在搞事第1403章 西洋來的聲音第382章 鬱悶的祿東贊第1471章 許敬宗的毒計第378章 黑火藥的威力第41章 蝴蝶效應第940章 擼起袖子加油幹第1521章 彈劾的影響第591章 哈梅迪的新生意第928章 海妖來了?第1314章 橡膠熱第129章 有海怪?第1142章 總想上頭條而不得第169章 玻璃的作用第767章 勝利會師第350章 總有刁民在搞事第318章 漲價(求訂閱)第1233章 函館漁場第881章 大展狗威第1028章 動亂第259章 觀獅山書院第480章 又是這一套,朕不信了!第1193章 狄仁傑攤上大事了第1022章 上至勳貴,下至百姓第1277章 都是烏合之衆第861章 我需要你第226章 美食的威力第1371章 支持海盜?第969章 連楚王府都認輸了第336章 船隊遇險第452章 高陽公主出事了第1403章 西洋來的聲音第1215章 時代拋棄你,連招呼都不會打第523章 朗清要挖牆角了第640章 確定沒有算錯?第974章 爲他鼓掌(爲月票加更!)第534章 爐甘石第762章 一分爲二第620章 拉風的楚王府護衛隊第1057章 一個任務第1490章 看不開也沒辦法第1387章 殃及池魚第684章 放榜了第592章 李寬這是搞什麼名堂?第1355章 聰明人不少第40章 突然就火了第1453章 奇效第125章 一文錢一斤第484章 馬車產業的春天要來了嗎?第190章 讓閻立本長點見識第574章 觀獅山天文臺第408章 武媚娘覺得自己掉進坑裡了第1532章 看看他有什麼好建議?第129章 有海怪?第595章 都是化糞池惹的禍第1071章 你以爲這樣我就破不了案子了嗎?第918章 求爺爺告奶奶第1325章 權衡利弊第1484章 請恕我先行離開第735章 淵蓋蘇文的應對第618章 還能這麼辦客棧?第30章 造船業第636章 不是一個境界第1343章 文學家變化學家第1030章 輕輕的我走了,帶走一船金幣(求月票)第732章 帶你們去發財第706章 自己中籤了?第1316章 寒門士子的福音第600章 這也算是人間美味?第1546章 電和磁(萬字大章)第1566章 內褲的革命第339章 陛下,不如再問問楚王殿下吧第1123章 日行千里不是夢第93章 低調回歸第319章 暴怒的侯君集?第982章 杜楚客慌了(求月票)第732章 帶你們去發財第1187章 德妃帶來的後續影響第1260章 李寬上課第839章 李承乾慌了第1452章 青黴素第1314章 橡膠熱第583章 瑞獸現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