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啞口無言孔穎達

巢方和巢元兩兄弟,今天也受邀參加了大唐皇家科技獎的頒獎典禮。

“大哥,你說今年的大唐皇家科技獎醫學獎會頒發給誰呢?”

今天大佬雲集,巢方和巢元這兩個小角色雖然有幸參加頒獎典禮,但是肯定不要指望進場之後有誰特別關注他們。

所以兩兄弟乾脆找了個後排的位置,安靜的坐在那裡聊天。

“不好說,真要說起來,這些年有許多東西都值得頒獎表揚,像是那保健丸,簡單的一個藥丸就能消除那麼多的疼痛,說是神藥也不爲過;最關鍵的是它還能大規模的生產,讓普通百姓也能用得起。”

巢方現在隔三差五就被安排去觀獅山書院醫學院上課或者聽課,對於醫學院的事情自然也是很清楚。

當然,他從來沒有想過這個醫學獎會頒發給觀獅山書院以外的人。

“那倒也是,從當年楚王殿下發明的腸癰手術,到後面的酒精消毒,再到後面的各種外科手術,每一個東西的出現,都解救了許多的生命。

哪怕是最近那個什麼六味地王丸,也是一個奇藥,藥效好不說,價格還便宜。據說在長安城的勳貴子弟幾乎是家家必備,天香閣等處更是爲客人隨時準備了六味地王丸。

還有那神仙水,據說製作非常的簡單,偏偏藥效很好,但凡是皮膚病,幾乎就沒有神仙水解決不了的。哪怕是不能根治,也能緩解,實在是解決了無數人的隱憂啊。”

巢元雖然覺得自己的美顏霜也是天下一絕,不過這是通過研究保健丸的材料之後意外得出來的,他倒是沒有指望這個美顏霜能夠讓自己獲獎。

“那個細菌的發現,還有剖腹產的推廣,意義也是不凡。總之這些東西,任何一個都有資格獲得大唐皇家科技獎,就看楚王殿下想要豎立一個怎樣的典型了。”

巢方這話倒是說得很透徹。

說白了,這一次的頒獎,就是看李寬想要傳達什麼東西給別人。

反正這些年不管是醫學還是農學,都積累了不少的成果,隨便拿一個出來都可以讓人無話可說。

“說得也是,不過看今天這個模樣,大唐皇家科技獎所圖非小,雖然今天可能獲獎的人都是觀獅山書院的人,但是我敢肯定,明年,最遲後年,一定會有其他的人也獲獎。”

巢元接到邀請函的時候,剛開始沒有當回事。

後面發現這個邀請函的含金量居然這麼高,而自己作爲一個醫館的掌櫃居然能夠參加,那麼背後蘊含的意思就很值得深思了。

大家都不傻,李寬背後打的什麼主意,自然很容易就猜的七七八八了。

“先別說話,似乎陛下和楚王太妃娘娘來了,看來頒獎典禮很快就要開始了。”

巢方感受到大講堂外面的熱鬧氣氛,拉着巢元從座位上站起來,準備迎接即將進來的大佬。

……

“漢王叔,你說這李寬對科學這個東西這麼上心,這東西真的有那麼好嗎?”

隊伍之中,李承乾和李元昌走在一起,往大講堂走去。

這段時間,李承乾跟李元昌的關係是越來越好,可謂是臭味相投了。

作爲李淵的兒子,漢王李元昌在長安城裡還是有幾分影響力的。

再加上他的書畫在宗室子弟裡頭,算是出類拔萃,在士子之中,還真是有幾分號召力。

李承乾自身的才華比不上李泰,跟長安城裡的士子生員,關係更是不如李泰。

如今有個李元昌幫忙拉攏士子,算是剛好彌補了一個他的短處。

“太子殿下,這科學到底有什麼作用,我還沒有搞清楚;但是我看今天的獎項裡頭有醫學和農學,這兩樣東西,其實都是很能拉攏人心的。

我聽說去年李寬去江南道等處推廣南洋水稻,當年就取得了大豐收,那裡的百姓簡直就要把他當神來供奉了。還有那醫學,不說其他的,單單剖腹產,就收攏了多少人的心?”

李元昌的心胸雖然比較狹窄,但是出生皇族,眼光其實並不差。

如果安安分分的搞自己的書畫,指不定唐初又要多一個書畫家了。

“但是據我所知,朝中不少大臣其實對科學是頗有微詞,國子監的大儒更是集體反對科學。你說我是支持科學好,還是反對好?亦或是不表明態度呢。”

李承乾對李寬自然是不滿的。

但是如果支持科學可以讓他的儲君之位坐的更穩一些,他倒也不反對。

當然,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似乎反對科學的收貨會更大一些。

畢竟,如果他反對科學,朝中的不少大儒,首先就會對他心生好感,彌補一下這兩年自己給大家留下的不良影響。

“儒學的正統地位,不是那麼容易動搖的。如今朝廷在各個州府的官員,有幾個不是從小學習儒學的?你要讓他們接受科學,哪有那麼容易?

太子殿下,按照我的想法,科舉有考試的科目,我們肯定是不適合反對的,但是像格物這種東西,反對一下的話,影響沒有那麼大,又能提高儒家人員對我們的支持,還是可以做一做的。”

李元昌的這個方法雖然有點取巧,但是在眼下的情況,其實是一個好方法。

當然,他如果也是一個穿越者,知道格物對未來的影響居然如此之大,那肯定不會這麼說的好。

“好,那我就先按漢王叔的意見來辦。”

……

“衆所周知,今天是大唐皇家科技獎的頒獎典禮。說起來,這個獎項的設立,其實醞釀已久,但是卻是偶然之間才做出決定。

曲轅犁、南洋水稻、新式菘菜、新式萊菔、南洋水稻、棉花、玻璃鏡子、大笨鐘……

這些東西的出現,帶給了大傢什麼樣的便利與好處,其實不需要多說什麼,公道自在人心。但是,我們不能讓研究發明這些技術和東西的人員一直都默默無聞,要不然誰願意天天做一些枯燥的研究,誰不願意風花雪月的過日子呢?”

今天的頒獎儀式,李寬直接上場做起了主持人。

在簡單的寒暄了幾句之後,他就開始了切入主題。

今天來的人不少,但是真正理解李寬對大唐皇家科技獎的期望的人,估計是一個也沒有。

哪怕是李世民,雖然也是支持李寬搞這個獎項,但是其實內心也不見得有多麼重視。

當然,這跟大家沒有見識到世界級的獎項背後蘊含的潛在好處有很大的關係。

試想一下,加入後世的諾貝爾獎是華夏的獎項,能將這麼一個獎項變成世界上最權威的項目,那麼對國內各個學科的促進和刺激作用有多大呢?

“大唐皇家科技獎並不是評判科學成就的唯一標準,更不能當作科學研究的唯一目標。但是,他卻是每一個年度裡頭,我們的評獎委員會認爲最值得表彰的發明。

這些發明,也許大家一時半刻還看不到好處,也許大家已經開始切身體驗他的好處,但是不管是哪一種,這一定都是一項突破性的技術。”

“有不少人不理解爲何這個獎項裡頭會有算學獎和農學獎,覺得算學有那麼重要嗎?農學有什麼值得去研究的?爲什麼不給經學設置一個獎項呢?”

李寬說到這的時候,大講堂裡頭的衆人,立馬都挺了挺腰,覺得乾貨要來了。

“楚王殿下還真是什麼都敢說啊。還好今天的主持人不是自己,要不然效果肯定要打一個折扣。”

許敬宗在舞臺一角默默的感嘆着。

像是這種明顯是自己給自己找不自在的事情,一般人都不會做。

偏偏李寬就不僅做了,還當着這麼多人的面來講。

“我倒是想看他能夠講出個什麼一二三四來!”

孔穎達在臺下冷哼一聲,眼睛一轉不轉的看着李寬。

“想必不少人都聽說過地球儀這個東西,也知道這個世界上除了我們大唐,還有不少其他的大陸和國家。作爲中原王朝,我們能夠歷經千年和矗立不倒,自然是有其永恆不朽的經典。

不管是《大學》、《中庸》,還是《春秋》、《詩經》,都是我們的文化的源頭活水,這些經典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它們的價值歷久而彌新,是開啓智慧的最好方式。這一點,我是從來沒有否認過的。”

李寬這話,讓好多人都迷糊了。

這傢伙,不會是拿出了稿子了吧?

他不是一直都是反儒的先鋒,格物的推崇者嗎?

怎麼聽這個意思,似乎他也很支持儒學一樣?

“但是,富國強兵,單靠儒學是不行的。秦漢時期,打敗匈奴,靠的是儒學嗎?不是!我們大唐滅掉東突厥,靠的是儒學嗎?突厥人入侵我大唐的時候,我們去跟他們講儒學,有用嗎?前陣子薛延陀人入侵涼州,我們是靠儒家舌戰薛延陀大軍獲勝的嗎?”

“都不是!我們依靠的是陛下運籌帷幄,依靠的將士用命,依靠的將作監的鋼刀弩箭,依靠的是農夫們種出來的糧食作爲補給,依靠的是我大唐不斷向上的綜合國力。算學也好,格物也好,亦或是農學和醫學,對大唐綜合國力的提升,是有目共睹的。”

“科學技術的發展對大唐的好處是毋庸置疑的,我們要理直氣壯的發展壯大科學技術,鼓勵學者匠人鑽研科學技術,提升我們大唐百姓的生活水平,讓我們的衣食住行變得一天比一天好,一天比一天舒服。”

孔穎達本來還以爲李寬要轉性子,結果沒想到越說越離譜。

在他看來,李寬把科學誇得越好,就是越是襯托儒學的沒用。

這簡直就是在打他的臉啊。

所以不等李寬的話說話,他忍無可忍的站了起來。

“楚王殿下,按你這個意思,以後大家都去你們觀獅山書院學習科學,不用再學習聖人之言了?到時候天下百姓都不講仁義廉恥,不講忠孝禮儀,只知道着眼於利益,那麼我們大唐,還能屹立不倒嗎?”

孔穎達這話,也是犀利。

換作是一般人,是絕對不敢提大唐是不是屹立不倒這樣的話題的。

不過,他畢竟是孔子傳人,不管怎麼作死都不會死,可比那什麼免死金牌要靠譜多了。

所以纔有了真正的說話自由啊。

“孔祭酒,大唐九成的百姓,都沒有機會學習儒學,沒有機會拜讀孔夫子的大作,按照你的說法,他們都是不講仁義廉恥,不講忠孝禮儀之人了?”

李寬直接換了個概念,那孔穎達自己的話來懟他。

效果不用說,絕對是好的不得了。

沒看孔穎達站在那裡,臉色一陣紅一陣白,好一會都不知道怎麼答纔好。

這個反問,本身就充滿了陷阱。

你說是也不對,你說不是也不對。

其實最好的應對方法,就是你說你的,我說我的,把這攤水搞渾。

不過,孔穎達顯然是沒有這樣的水平了。

“科學技術的發展,讓紙張的價格變得便宜,讓印刷的效率變得更高,讓更多的百姓和匠人的收入得到提高,讓更多的人有機會接受教育,學習儒學和科學,從這個角度來說,科學的發展,是促進了儒學學習規模的擴大的。孔祭酒你爲何卻是偏偏喜歡將儒學和科學擺在了對立面呢?”

“先秦時期,百家齊放,纔有了那麼多的經典傳承。等到獨尊儒家開始,到現在幾百年過去了,也不見得有增加多少經典。依我看來,這科學到底好不好,歸根結底還是要是否有利於提高大唐各行各業的技術水平,是否有利於增強大唐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大唐百姓的生活水平來判斷。”

李寬再次把自己當初跟李世民陳述的“三個有利於”給拋了出來。

孔穎達本就詞窮,在“三個有利於”面前,壓根就無從反駁。

當然,李寬也不想在這麼一個場合跟孔穎達一直較真,很快就將話題轉移到了大唐皇家科技獎的頒獎典禮上面。

“閒話少說,那麼接下來我就要公佈大家最想知道的獲獎結果,看看誰能夠成爲幸運兒,誰能夠青史留名!”

第728章 李寬的提議第974章 爲他鼓掌(爲月票加更!)第151章 海上航行第1540章 人走茶涼?第438章 一查糧倉就着火第847章 李泰:稚奴,你來湊什麼熱鬧?第571章 一拍即合第837章 狄仁傑的手段第387章 還真是煞風景啊第1608章 投資機會第1064章 怪事特別多(求月票)第1284章 李寬的大計劃第622章 在讓人意外的地方火起來了第443章 不就是一些石頭嘛,就能增加水稻產量?第882章 愛好有點獨特啊第1084章 長孫無忌的對策第57章 你們一起上吧第1386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56章 比對子我也不怕第1005章 微臣有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第101章 爭風吃醋第1426章 國家大事,跟普通人也是有關係的第608章 物美價不高第880章 西明寺第493章 不一樣的品鑑會第1495章 心中有期待第1241章 開心又不開心第1180章 貴妃要下西洋第653章 別具一格的懸賞第132章 出海捕鯨第692章 調查局在行動第1227章 無知者無畏(求月票)第1545章 蒸汽機車的變革第382章 鬱悶的祿東贊第1248章 火熱的大唐經濟第260章 這數據是瞎寫的吧第764章 有心算無心第328章 作坊城的想法第976章 觀獅山書院的怪物第1446章 危機第435章 憑本事欠錢,有什麼好睡不着的?第809章 南北大不同第359章 莫非這些稻穀有什麼不一般?第1274章 寮人叛亂第865章 意外的發現第68章 鎖定敵蹤第827章 風起雲涌第63章 動靜搞大了第1014章 簡單粗暴第818章 開啓大航海時代第288章 推廣茶葉第1509章 不管他們賣多少錢,我們都比他們便宜兩成第384章 行動失敗第240章 給李靖的見面禮第548章 大唐立國節第467章 抓破腦袋也想不明白,最近業績怎麼下降了?第534章 爐甘石第1479章 風雨欲來的感覺第328章 作坊城的想法第1076章 簡單粗暴的對應方法第1229章 李耿的新徵途第290章 格物大廈第523章 朗清要挖牆角了第315章 好人卡(求訂閱)第601章 學員們的怒火,來的快去的也快第816章 探索新大陸第1312章 悲劇的海魚第253章 直冒冷汗第973章 匪夷所思的設想第1089章 我應該站在誰那邊呢?第942章 男女老少通吃第703章 楊本滿的困惑第1273章 讓更多的人受到刺激第1528章 意外的助攻(萬字大章再現)第1519章 暴利(6000字,求月票)第150章 備貨第251章 武照的人生低谷第1415章 鬧哄哄第988章 加稅第1209章 錢從天降(五更奉上,求月票)第64章 高處不勝寒第1412章 讓子彈飛一會第1553章 大唐郵局(習慣性萬字大章了)第808章 土炕第1298章 不同人的不同反應第310章 哪來那麼多的修羅場第1164章 王富貴的小算盤第1215章 時代拋棄你,連招呼都不會打第177章 贈品第1389章 特殊的產業第614章 又是變廢爲寶第248章 足不出戶的生活第830章 天大的秘密第1500章 不要想得太多第1413章 寡人第1063章 長孫無忌的陰招第1590章 小玉米的大作第1472章 嚇出了一聲冷汗第1012章 快刀斬亂麻第909章 變聰明瞭的長孫衝(繼續加更,一萬兩千字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