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一個新的產業誕生了

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

長安周邊的粟米和水稻都已經開始收割了。

而李世民也早就收到了江南道和山南道遞上來的奏摺,知道今年這些地方的糧食收成鐵定遠超去年,所以李世民如今的心情非常放鬆。

這些地方新推廣的南洋水稻,還有一季沒有收呢。

“李忠,聽說今天是長安城各家棉花的採摘日?”

李世民下朝回到宣政殿,就忍不住問了一句。

正常來說,這棉花也不是說就要同一天採摘。

先不說各家地裡的棉花長勢不完全一樣,哪怕是完全一樣,差個幾天的時間收割也不會有什麼影響。

不過,李寬可不這麼想。

爲了讓大家充分感受到棉花帶來的影響,專門讓王富貴跟種植棉花的各家打好了招呼,選擇今天統一採摘。

採摘之後,楚王府的羊毛作坊負責統一收購。

當然了,各家勳貴關心的棉花種子問題,也會按照收購的棉花來進行一定比例的配還。

每個棉球裡面都有五六粒棉籽,如果只是一兩筐棉花,這些勳貴安排人去手工去除也可以。

但是這幾十畝、幾百畝的,再安排人工去除棉籽……

真當大唐有那麼多閒雜人等嗎?

“沒錯,據說楚王殿下專門請李淳風選擇的良辰吉日,算算時辰,應該馬上就要開始採摘了。”

長安城四周種了上萬畝棉花,這已經是近來的新風景了。

李忠自然也是知道的。

“你安排人再去提醒一下寬兒,這棉花雖好,但是關中道可沒有那麼多良田給他種植,如果他真的有心要推廣棉花,那就給一個能夠說服朕的理由出來。”

李世民一直沒有等到李寬來找自己,如今棉花都已經到了採摘的時候了,各家勳貴也應該在考慮明年是否種植棉花、種植多少棉花、在哪裡種植的事情了吧?

“屬下明白!”

……

шшш ★ttkan ★℃ O

棉花種植不是特別需要水。

不過,因爲楚王府帶頭在渭水邊上的良田中種上了棉花,搞得今年各家勳貴們的棉花都集中在這一片。

站在渭河邊上,白茫茫的一片片棉花,在褐綠色的棉葉的點綴下,呈現出一種別樣的美。

許多蜜蜂嗡嗡嗡的在棉田裡飛舞,給人一種寧靜安詳的感覺。

棉田的斜對面就是觀獅山書院。

農學院已經有一個叫做溫光的學員,琢磨了兩年的蜜蜂養殖。

就在這些棉田的邊上,一間簡易的茅草屋子四周,擺放着一排的蜂箱。

“溫師兄,這棉花采摘完了,今天的蜂蜜是不是也到了收割的時候啦?”

狄仁傑難得的跟溫光來到了棉田旁邊,看着那一隻只勤勞的小蜜蜂不斷的來來回回。

很難想象,那琥珀色的蜂蜜,是一隻只微小的蜜蜂飛出去採集花蜜和花粉,然後飛回蜂巢,蜜蜂吐出蜂蜜,存儲到六方形的巢格中,一天天累積而成。

“懷英,莫要着急,過幾天這棉花蜜就出爐了,到時候我留下兩箱,其他的全部送到楚王府。”

觀獅山書院裡頭,大家都知道小玉米喜歡吃甜食,尤其喜歡蜂蜜製作而成的甜食。

不過,這年頭的蜂蜜,基本上都靠大自然的饋贈,得來其實沒有那麼容易。

這也是當初溫光會產生研究養殖蜜蜂的念頭的重要原因。

按照楚王殿下的話,農學院研究的東西,不僅僅是粟米、小麥、水稻這些糧食的種植,也不侷限於菘菜、胡瓜、萊菔這些蔬菜,更不用說石榴、桃子、李子這些水果了。

但凡是跟動物和植物相關的東西,農學院統統都可以研究。

哪怕你去研究大雁何時南飛,飛往何處也可以。

自然而然,研究怎麼養殖蜜蜂,怎麼產蜂蜜,也是在書院支持的範圍之內了。

“棉花蜜?溫師兄,不都是蜂蜜嗎?怎麼還區分棉花蜜?”

狄仁傑在觀獅山書院是以好學和好奇著稱的,大家對他可謂是有愛有怕。

怕他把自己問的啞口無言啊。

“當然有區別啦。棉花蜜、百花蜜、棗花蜜、刺槐蜜,各種蜜的顏色都是不一樣的,口感也有些許差別,並且春夏秋冬出產的蜂蜜,也都不同……”

說到自己研究的蜂蜜,一向木訥的溫光也是兩眼放光,嘴裡滔滔不絕的說着。

“這麼說,蜜蜂要大量養殖,附近就需要大量的花朵提供花蜜的來源?”

“沒錯,這一次我培養的棉花蜜就非常成功,之前在楚王府裡花田旁邊的花蜜也很不錯。聽說王爺準備推廣棉花種植,到時候蜜蜂養殖的春天可就來臨了。”

溫光是家中庶子,家裡有他沒他都一樣。

再加上他孃親過世的早,家中其他兄弟姐妹跟他都不親,他基本很少回家,基本上以觀獅山書院爲家了。

嗯,更準確的說,他是以蜜蜂爲伴,哪裡有蜜蜂,哪裡就是他的家。

“不管是什麼花,它都不是一年四季都開的,那你這養蜜蜂,也不可能只等着一種花吧?”

狄仁傑的這個問題,一下就問到了點子上了。

“懷英你這個問題問的太好了,我也是去年底才意識到這個問題。不過,這蜜蜂都是會飛的,它們自己會到處去找花采。如果是棉田這種大量棉花盛開的時候,蜜蜂採集的蜂蜜就會非常多,很快就可以將蜂蜜收割了。

如果沒有大量的花朵可以採蜜,那麼蜂窩裡基本上不會有什麼蜂蜜剩餘,基本上都被蜜蜂自己給吃掉了。這個問題,我覺得只有不斷的帶着蜜蜂去到鮮花盛開之處採蜜才能解決呢。”

“帶着蜜蜂不斷的轉換場地?”

狄仁傑聽了溫光的這個想法,眼前一亮。

如果蜜蜂每天都有很多鮮花可以採集,那麼一窩蜜蜂一年可以產的蜂蜜數量絕對會是現在的好幾倍。

自己就再也不用擔心楚王府的蜂蜜不夠用了。

蜜汁雞翅、蜜汁排骨、蜜汁燒崑崙瓜、蜜汁叉燒……

蜂蜜在楚王府,可不僅僅是用來沖水喝,每年的需求都很大呢。

特別是那點都德學了楚王府的菜式之後,長安城裡對蜂蜜的需求立馬就飆升了好多倍,搞得現在蜂蜜是越來越貴了。

“沒錯,我準備明年就開始這樣的嘗試。並且,這怎麼養殖蜜蜂,我基本上已經總結出一些規律來了,所謂學以致用,我準備明年開始,將這樣子蜂蜜的技術傳授給附近的農夫,培養長安城的第一批養蜂農夫。”

“溫師兄的這個想法,我完全支持。就像是師父說的那樣,農學院的學員,千萬不能有敝帚自珍的想法,農學院裡研究的改善糧食產量的方法也好,提高水果掛果率的方法也好,亦或是溫師兄你這養殖蜜蜂的方法,本質上都是爲了造福我們大唐百姓,提高我大唐綜合國力的。這樣,我跟許參軍申請一下,讓他安排兩輛四輪馬車給你使用,專門用來轉移蜂箱。”

“這樣就最好了,既可以放置更多的蜂箱,也能最快速的完成轉移。”

溫光聽到這話,臉上樂開了花。

……

“王爺,今年的棉花產量一點也不比去年差呢,剛剛採摘的幾畝地的棉花,如今都已經在運往羊毛作坊的路上了。”

王富貴跟在李寬身後,臉上一如既往的如初了笑容,搞得李寬都要找不到他的眼睛了。

“其他各家種植的都怎麼樣了?”

李寬不擔心楚王府自己的棉花產量,這些都是有觀獅山書院農學院的學員親自指導的,根本出不了什麼問題。

反倒是其他人家,有些可能自以爲是的按照自己的方法來,反而產量不如預期。

“從之前棉田的長勢來看,都是很不錯的。剛剛監察御史楊本滿家的棉田也採摘完了兩畝,產量跟我們預想的相差無幾。”

“楊本滿也種了棉花?”

李寬有點詫異的問了一句。

這傢伙,真不知道要怎麼形容他好。

之前隔三差五的就彈劾李寬一把,雖然吃虧吃多了,如今彈劾的次數少了,但是時不時的還是會冒一下頭。

不過,偏偏這人,做事的時候又是一副楚王府怎麼做,他就怎麼幹的模樣。

看看長安城四周的茶園,除了楚王府的之外,就數楊本滿家的最大了,這幾年沒少掙錢。

就連水稻的種植,聽說楊本滿都專門安排人去老家,讓人把家中的水田都種上南洋水稻。

如今楚王府剛剛開始推廣棉花,他就跟着了。

“王爺,當初棉花種子售賣的時候,並沒有限定什麼人不可以買,所以……”

王富貴有點忐忑的看了一眼李寬,以爲他有什麼不滿呢。

“你緊張啥,這楊本滿都種上棉花了,這是好事啊。長安城有誰不知道他跟本王不對付,連他都選擇了種棉花,其他人家自然也會在心中掂量掂量,要不要趕緊跟進呢。”

李寬的度量沒有那麼小。

這楊本滿作爲監察御史,風聞奏事本來就是他的權力。

真要說來,他也沒有刻意的跟楚王府過不去。

如今,李寬反倒是覺得他有點可愛呢。

“王爺,宮裡頭可是專門來人提醒了,關中道除了書院的研究用途種植,其他地方不允許種植棉花呢。”

王富貴聽出了李寬要繼續推廣棉花種植的意思,趕緊出言提醒了一句。

“我知道,這事晚點再說。”

……

伴隨着夜幕的慢慢降臨,長孫府中點起了一盞盞鯨油燈籠。

長孫衝再次更往日一樣,來到長孫無忌面前,將今天瞭解到的情況進行了說明。

“阿耶,今天楚王府把各家採摘下來的棉花全部都收購了,價格給的也很有誘惑力。孩兒粗粗的測算了一下,這一幕棉田的產出,居然頂得上十幾二十倍的粟米,這麼一來,棉花的種植就大有可爲了。”

長孫家跟楚王府一向是不對付,本來想着今年也跟風種幾十畝棉田意思了一下,結果因爲猶豫太久,等到下定決心的時候,已經沒有棉花種子了。

“正因爲棉田種植的利潤特別高,陛下已經明確表示不支持關中道各州縣將良田改種爲棉花。我就不信他李寬敢跟陛下對着幹。”

長孫無忌之前還對棉花的種植有些興趣,瞭解到李世民的想法之後,一顆心立馬就冷靜了不少。

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這棉花並不喜歡雨水非常充沛的地方生長,並且朝廷已經在江南各地推廣了南洋水稻,短時間內不可能繼續在江南推廣棉花種植。

那上哪找大片的土地去種植棉花呢?

“阿耶,聽說楚王府、房府和程府都安排人在嶺南道種植了大量的甘蔗,如今李寬似乎又有大規模推廣棉花種植的意思,孩兒覺得渭水書院裡頭,是不是也設置一個農學院?免得風頭都被觀獅山書院給搶走了。”

“這個可以有,農業是大唐的根基,陛下一直非常重視,再說了,設置一個農學院,每年也花費不了多少錢財,完全值得。”

長孫無忌滿意的看了一眼長孫衝,覺得這兩年他總算是成長起來了。

……

廖張氏今天很晚纔回家。

“不是說好了今晚要去鄰居家吃飯的嗎?怎麼這麼晚纔回來?”

廖大叔有點不滿的抱怨了一句。

“今天估計算是早的了,接下去的這段時間,我只會回來的更晚,甚至可能直接就睡在作坊裡的宿舍裡頭了。”

廖張氏伸了一個懶腰,然後一屁股坐在牀邊。

“前段時間不是都很清閒嗎,怎麼突然變得忙起來了?”

“今天開始,長安城各處棉田的棉花都在採摘了,我負責的那個作坊就是負責棉花脫籽和紡線的,你說我最近爲什麼變得忙起來了呢?”

“你不是說這些天都在教授一些幫工,人手已經擴大了好幾倍了嗎?”

“人手是擴大了好幾倍,可是你看看長安城種植棉花的田地,那可是遠遠不止多了好幾倍啊,就我們這些人,一時半刻根本就忙不過來。側妃娘娘已經親自發話了,要將我們從羊毛作坊裡頭獨立出來,成立一個棉布作坊呢。”

“棉布作坊?”

“沒錯,那棉布,可是好東西,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們也能用得起呢。”

廖張氏看了看身上的麻布衣服,再想了想作坊裡頭之前紡織出來的棉布,不由得多了一絲期待。

第363章 舔狗和渣女,該幫誰?第174章 長安城的新娛樂第54章 這還是人嗎?第272章 出一道題就夠了第1034章被打臉的孔穎達第916章 還能繼續淡定下去?第505章 這篇文章不一般第180章 燒刀子(第一更,求訂閱)第575章 棉花與養蜂人第184章 沒錢是不行的(第五更,求好評)第146章 要逼自己出海嗎第1589章 戴木樂的憂慮第869章 不務正業?第1246章 正常的商業推廣手法?第399章 中二少年的逆反心理第665章 到底有多少人?第92章 回京的契機第937章 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第148章 新式海船第645章 微服私訪記第797章 白高興一場第1337章 好久沒有被人彈劾,有點不習慣第508章 明德門上的新東西第1487章 就是一個笑話啊第167章 轉移話題的能力第1585章 香餑餑第1433章 損失慘重第1398章 武媚孃的擔憂第1531章 冉冉升起的橡膠巨頭(萬字大章又來了)第628章 再翻兩番?第397章 總算不再坑人了啊第594章 意外的爆炸第1024章 騎虎難下第1310章 絲綢茶葉之路(求月票)第400章 這傢伙……送的是什麼衣服?第1595章 喧囂的長安城第628章 再翻兩番?第1188章 又見妖言惑衆楊本滿號第1451章 找什麼人試用?第187章 利在當下,功在千秋(八更,繼續求月票)第806章 緊俏貨第1198章 消息傳開第555章 涼州城的底牌第1386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64章 高處不勝寒第1198章 消息傳開第910章 成功的坑了楚王府?(再加更!求月票!)第941章 女兒奴第54章 這還是人嗎?第241章 改善伙食第1468章 朕也有點失望啊第425章 先救誰呢?第387章 還真是煞風景啊第203章 延誤了?第1611章 火炮初登場(求訂閱)第1023章 現在有多開心,以後就會多痛苦第355章 平平無奇大師兄第1406章 風起第1622章 波斯港條約第461章 有李寬的地方,就有大事第1533章 什麼是自己最重要的事情?第807章 房子是用來住的第297章 總算是找到你的影子了第1224章 總有看不清形勢的人第1408章 暴怒的李治第206章 漢城見聞錄第906章 魚死網破?(加更,求訂閱!)第656章 疝氣手術第1057章 一個任務第1615章 小姨子的新動作第639章 價格這麼便宜?第739章 唐軍來了第745章 學院派的首戰第49章 特別的任務第1033章 海上旅行故事集第1410章 市場反應第1014章 簡單粗暴第1192章 奇怪的疾病第106章 心都涼了第151章 海上航行第441章 高陽的三觀不斷被刷新第1613章 西行漫記第1413章 寡人第950章 富的流油的國度第388章 亂伸手,立馬斬掉(萬字大更來了)第1290章 投資方向第1216章 李治的小動作第8章 便宜又好用第1536章 百安居鋪子第1189章 楊本滿的超前建議第863章 史上最貴的廣告費第270章 榜單被撕了第1375章 雙管齊下第405章 這個案子怎麼破?第479章 長孫皇后在追更第1325章 權衡利弊第1324章 全面唐化第620章 拉風的楚王府護衛隊第605章 大明宮中的長明燈第225章 送佛送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