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年輕的松贊干布

鬆州地處青藏高原的邊緣,是劍南道最靠近吐蕃國的一個州府。

作爲一個下下州,鬆州府的人口並不算多。

但是因爲地處劍南道和吐蕃國山南地區交界處,商業還算是繁榮。

這也是祿東贊建議松贊干布把侵襲的地點放在鬆州的原因。

柿子要挑軟的捏,但是又不能一點油水也沒有。

“贊普,如今大軍已經在鬆州盤桓了兩個多月了,除了這座城池還沒有攻陷,其他的都已經擄掠的差不多了,是不是考慮撤兵呢?”

前幾天,已經有斥候來反饋,大唐的援軍已經啓程,前鋒離吐蕃大軍也就三天的路程了。

祿東贊覺得此行的目的已經達成了,沒有必要再留下來跟大唐硬拼,徒增損失。

“不,再等一會,讓我會一會唐軍。”

松贊干布如今在吐蕃國內威望甚高,登基以來,未嘗有一敗。

雖然在國內收拾過不少人,但是松贊干布還真是沒有跟大唐真正的交過手。

這一次,他可是親自帶着親軍而來,要是聽到唐軍來了就聞風而走,這臉上實在是不好看。

最關鍵的是他一直有意往吐谷渾方向擴張,遲早要面臨跟大唐的正面衝突,不提前確認一下唐軍的戰鬥力,他的心中也沒有譜。

“聽說大唐好幾路大軍都在朝着鬆州而來,我吐蕃勇士雖然英勇善戰,但是到時候要是被人圍攻,難免會有損傷。”

一個小小的鬆州城都沒有攻下來,而鬆州只不過是大唐微不足道的一個州。

所以祿東贊其實對吐蕃國的大軍不是很有信心,但是又不好直接說出來。

“你放心,我明白輕重。只要把唐軍的前鋒滅掉,給他們一個下馬威,我立馬就下令撤兵。”

在松贊干布看來,前鋒營估計也就一萬來人,撐死不會超過兩萬了。

而這一次,自己可是號稱帶着十幾萬大軍而來,怎麼也不至於打不過人家吧?

祿東贊無奈,不過他雖然有擔心,也不至於覺得己方十幾萬大軍還打不過大唐的一個前鋒營。

雖然所謂的十幾萬大軍,很多都是跟着來打秋風的,真正的吐蕃精銳也就幾萬人。

……

在離鬆州兩百里的一處荒原上,牛進達帶着前鋒駐紮在此處。

“將軍,斥候來報,前方一百多裡發現吐蕃大軍在到處劫掠。”

牛進達作爲此次回擊吐蕃的前鋒,基本上都是全軍騎兵的配置,行軍比吐蕃人想象的還要快。

“傳令下去,明日早點埋鍋造飯,趕在夕陽落山之前突襲吐蕃大軍。”

兵貴神速,這個道理牛進達也懂。

特別是旁觀了李寬先後兩次以少勝多的大戰之後,這幾年牛進達對兵法的領悟也達到了一個新的境界。

並且,牛進達的親兵是大唐首個跟薛禮學習新式訓練方法的部隊,雖然只有一千來人,戰鬥力卻是非同小可。

再加上涼州城這幾年很繁華,這次出征,一應後勤物資準備的都很充分。

牛進達是鐵了心要拿吐蕃人開刀了。

大家別看牛進達的名氣沒有秦瓊和程咬金他們那麼高,其實人家也是深的李世民信任的大將。

並且,當初在瓦崗寨的時候,他跟秦瓊和程咬金就是鐵桿兄弟。

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羣分。

他真要是沒有幾分本領,怎麼可能得到程咬金他們的認可?

“將軍,一日奔襲兩百里,不作任何休息就立刻攻擊,會不會太過匆忙了?”

隨軍長史在一旁提醒了一下,生怕這一次前鋒營不小心受挫。

“不,恰恰相反,正因爲誰都想不到我們會在明天晚上發起攻擊,起到的效果纔會更好。別看吐蕃號稱十幾萬大軍,但是很多人都是無組織無紀律的牧民,打順風仗的時候可能還能起到點作用,一旦陷入混亂的時候,就只有添亂的份。”

這兩年,伴隨着涼州城裡的捕奴隊不斷深入吐蕃國,西北貿易也跟吐蕃的一些部落有來往,牛進達這個涼州守將也對吐蕃國的情況多了許多瞭解。

再加上軍中將士全部都已經換了精鋼鍛造的刀劍,戰鬥力達到了一個新的巔峰,牛進達完全有信心給吐蕃人當頭一棒,讓他們知道大唐不是他們可以惹得起的。

……

深秋的鬆州,早晚氣溫已經比較冷。

遠處山脈上已經看不到什麼綠色,地上的雜草也變得枯黃。

吐蕃國十幾萬大軍,綿延幾裡,佔據了一大片草地。

鬆州的地勢,有山也有草原。

吐蕃國所在的這塊大草地,兩邊就是高山,前方只有一條大道通往鬆州,後方也是隻有一條道路離開鬆州。

不客氣的說,只要扼守住這個山谷,任何援軍都不可能出現在鬆州城外,裡面的守軍也不可能逃走。

伴隨着夕陽緩緩的下降,吐蕃大軍也開始埋鍋做飯,裊裊炊煙,將整個山谷都籠罩在一片白茫茫的煙霧之中。

“贊普,算算時間,後天唐軍應該就到了,我們是否需要加強一下軍柵?”

“沒必要,我們吐蕃國勇士,本來就不善於防守。在我看來,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一旦唐軍出現,本贊普親自率領大軍出擊,定要殺他個片甲不留。”

松贊干布還從來沒有嘗試過失敗的滋味,哪怕他再怎麼英明神武,經歷了多年的成功之後,也難免有些輕敵。

歷史上,他也是這樣敗在牛進達的手中的。

從此纔對大唐的實力有了一個正確的認識,開始藉着和親之機,全面學習大唐的各種技術,一直到李世民駕崩之前,吐蕃跟大唐的衝突都比較有限。

王玄策一人滅一國的事情,也是借的吐蕃國的大軍才完成的。

當然,這並不是說吐蕃國就多麼的溫順,恰恰相反,吐蕃發現暫時搞不定大唐這邊之後,立馬就轉移了攻打方向,開始往西域發展,到了唐高宗時期,實力雄厚了,跟大唐的衝突又開始變得猛烈了起來。

不過,這一世,有了李寬這隻蝴蝶,吐蕃國還能不能蹦躂到李世民駕崩,就不好說了。

一個分裂的吐蕃國,才最符合大唐的利益。

同樣的,一個分裂的薛延陀,才最符合大唐的利益。

第713章 程咬金的意外發現第1533章 什麼是自己最重要的事情?第1447章 王爺,你說的是真的嗎?第1551章 有不生鏽的鋼鐵嗎?第1514章 從小處着手(再來個大章)第224章 菘菜第1124章 劃時代的體驗第966章 賣還是不賣?(繼續求月票)第517章 莫非這纔是楚王殿下安排的託?第801章 夜不能寐第765章 不可置信的結果第566章 啞口無言孔穎達第310章 哪來那麼多的修羅場第1112章 佛道之爭第910章 成功的坑了楚王府?(再加更!求月票!)第540章 李寬批發了一羣土豪第108章 雞鴨成羣第386章 推廣南洋水稻第92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243章 誰能熬過誰第536章 女人的錢,最好掙第983章 不講武德的李世民第86章 誰說涼州荒涼?第867章 李寬的腦子是被驢踢了嗎?第476章 大唐日報的誕生第748章 淵蓋蘇文有點慌第432章 鱷魚法則,原來如此殘酷第1177章 對付吐蕃國的方法第599章 軍糧改革第1107章 你們閃開!讓我來第252章 程處默的秘密第606章 有些事,不是想不想的問題第943章 商機第649章 李世民拋出來的哲學問題第1595章 喧囂的長安城第1520章 蓋棺定論第1232章 魚飯第317章 大喜事啊第528章 原來我對這個世界的理解這麼少第1409章 非同尋常的方法第1622章 波斯港條約第575章 棉花與養蜂人第972章 一記鐵拳打在空氣上第1161章 後知後覺第1108章 大家都來抓飛蝦第70章 降維打擊第1096章 人工降雨第409章 對付陳家,現在就有一個很好的引子第1247章 攤上這種事情,無解啊第759章 全軍出擊第1499章 李治在登州第967章 變化中的遼東道第540章 李寬批發了一羣土豪第1377章 不同人的看法第1241章 開心又不開心第811章 不講武德的李寬第243章 誰能熬過誰第29章 打了左臉送上右臉第41章 蝴蝶效應第1142章 總想上頭條而不得第753章 高句麗的未來第340章 這個水平,李寬不大滿意第892章 投資的風向標第1151章 五花八門的銅錢第494章 永平港中的擔憂第765章 不可置信的結果第1313章 遛娃第1137章 應對之策第1601章 李世民和小玉米的不期而遇(還是萬字,求訂閱)第694章 大權在握第919章 只有一條路可以走第379章 大唐也有黃牛黨?第744章 無敵的運氣第40章 突然就火了第657章 李承乾的警惕第1116章 盛宴開始第1064章 怪事特別多(求月票)第1162章 離廢紙的距離不遠了第67章 首次交鋒第1109章 史上最不一樣的蝗災(求月票)第62章 真的昇天了第811章 不講武德的李寬第1041章 摩拳擦掌第991章 股市不是造幣作坊第741章 危和機並存第1203章 蒸蒸日上的涼州第1192章 奇怪的疾病第232章 以胡制胡第1493章 盧宣的選擇第278章 上有所好第1310章 絲綢茶葉之路(求月票)第989章 內幕消息第1435章 武媚娘開始行動了第839章 李承乾慌了第1194章 天花第1571章 震懾第3章 慢着,本王可以作證第1008章 長孫衝:還能這樣嗎?第566章 啞口無言孔穎達第83章 花樣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