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沒有人接受金幣銀幣,怎麼辦?(求訂閱)

魏王李泰最近的日子過得很瀟灑。作爲李世民的第四子,更重要的他是嫡次子,自小他就展露出了不凡的才華,不僅文學造詣遠超常人,就是書法和繪畫水平也是不同凡響。

這幾年,長安城中,很多勳貴都能感受到魏王的影響力在上升,太子李承乾的風評卻是在下降。

甚至坊間還有人暗傳,陛下是不是有重立太子的想法?

“王爺,西市那個阿卜杜勒,今早又送來了一擔胡椒,說是南洋最新到貨的新鮮貨呢。”

魏王府長史杜楚客深的李泰信賴,很多拉攏人心的事情,都是由他出面的。

同樣的,像是這些商人依附過來,送的各種孝敬,也都是他出面搞定。

“哦?這阿卜杜勒出手這麼大方?胡椒都是一擔一擔送的?”

李泰雖然沒有見過阿卜杜勒,但是作爲楚王府今年價值最大的孝敬商人,李泰還是有印象的。

“嘿嘿,王爺,這阿卜杜勒最近幾個月,使出了不少手段,逼得好幾家胡商家破人亡。要不是屬下出面指點,他那香料鋪子哪能有今日的局面呢?”

杜楚客雖然收了阿卜杜勒不少的好處,但是打心眼裡,還是瞧不起這個胡人。

也正因爲阿卜杜勒要對付的那幾個商家都是胡商,他才願意幫忙。

要不然,真的要爲一個胡商去搞好幾家唐人的鋪子,哪怕是杜楚客自己能夠接受,也很容易引起風波。

胡人畢竟是胡人。

胡人之間狗咬狗,沒有太多唐人會在意。

但是,要是咬錯了對象,嘿嘿,分分鐘有人教他們怎麼做人。

阿卜杜勒應該也算是有自知之明,一到長安城,第一件事就想着看看能不能抱上哪個大唐勳貴的大腿。

“左右不過是一幫胡人自己在那裡鬥,不用管那麼多。看在這阿卜杜勒出手豪爽的份上,只要不是太過分的事情,你可以看着出面幫幫忙。”

李泰這個時候正是需要用錢的時候。

爲了讓自己在爭儲之路上更有勝算,李泰這兩年是頻頻出手拉攏朝臣。

雖然像是房玄齡、溫彥博之類的大臣,他是暫時拉攏不動的。

但是一些二代勳貴,特別是家中不是嫡長子的,卻是有不少人聚攏在他身邊,倒也很有些聲勢。

不過,這也是有代價的。

權利目前給不了,只能是在錢財方面動心思了。

可是李泰又不像是李寬那樣有那麼多來錢的作坊,所以收攏一些依附的商人,就成爲必然的選擇了。

反正,這也算是長安城勳貴間的潛規則,不算多麼出格。

哪家王爺國公府上,沒有幾個打着自己名頭做事的商人?

“王爺你放心,這阿卜杜勒如今是西市最大的香料商人,據說在泉州和廣州也有鋪子,財力雄厚,也着實值得我們籠絡一番。他也算是識相,每個月都有孝敬,單單那價比黃金的胡椒,府裡面的庫房就有好幾擔了。”

杜楚客如今押寶在李泰身上,自然是盡心盡力的爲他謀劃。

“聽說這胡椒的價格,最近還在上漲?”

李泰難得的問了一句商賈上的事情,倒是讓杜楚客愣了一下。

不過,他也算是稱職,對自己收的禮物的價值有做過了解。

“王爺,着實如此。其實,前幾個月,胡椒也好,桂皮也好,價格都有所下降,但是那阿卜杜勒搞黃了其他幾家胡商之後,立馬就把價格給漲回來了。不僅如此,價格還比去年要貴了一些。”

“聽說我那二哥,最近搞出了一個什麼大唐皇家錢莊出來,還發行了金幣和銀幣,讓銅錢一下變得沒有那麼緊俏了?”

既然說到了錢財之事,李泰乾脆就和杜楚客好好的交流了一番。

“沒錯,着實如此呢。王爺,依我看,要不乾脆把府上的銅錢都拿去換成胡椒?”

杜楚客的話一說完,就覺得自己的這個提議實在是太好了。

銅錢放在庫房裡,又不會生出銅錢來。

但是胡椒的話,很明顯價格在一直上漲,按照阿卜杜勒的這個架勢,明天還得繼續漲。

而以自己跟阿卜杜勒的關係,出手買胡椒……

嘿嘿,雖然不至於不付錢,但是肯定不是市面上那種價錢了。

想到這,杜楚客忍不住又補充道:“王爺,一直以來,香料在長安城都是緊俏物資,比綿帛的價值大多了。如今長安城越發的繁華,對香料的需求越來越大,我們現在把銅錢換車胡椒,明年再換回來,說不定能夠憑空多出好幾成的錢財呢。”

不得不說,杜楚客的建議,其實是一個好的建議。

高拋低吸,這也算是深得投資的精髓。

所以李泰聽了之後,自然不會反駁。

“行,你看着辦吧。”

……

五合居。

潘旺悠閒的坐在後院之中,品着龍井香茶。

今年入冬以來,酒樓的生意比往年明顯更好了。

雖然和對面的點都德還有一些差距,但是更往年酒樓的最高峰比起來,今年的客流和收入都有增加。

潘旺對此非常滿意。

特別是去年開始從點都德流傳開來的豬肚煲雞和添加了桂皮和肉蔻的煮羊肉,讓酒樓的生意更加受歡迎。

不過,他的好心情沒有維持多久,就被一個愁眉苦臉的夥計給打斷了。

“潘掌櫃,今天的胡椒又上漲了半成,短短的一個月時間,胡椒的價格已經上漲了三成了。”

負責採辦的夥計,這幾天都有點心驚膽戰的,生怕潘旺以爲自己中飽私囊了。

“又漲價?有完沒完?”

潘旺眉頭一皺,前幾天,因爲胡椒漲價的原因,五合居剛剛上調了豬肚煲雞的價格。

總不能才過幾天,又要漲價吧?

一些不懂情況的顧客,還以爲五合居是故意宰客呢。

但是,不漲價的話,五合居也不能自己虧本做生意啊。

豬肚也好,雞也好,本身都不是價格多麼昂貴的東西。

特別是豬肚,要不是楚王府帶頭,根本就是沒有人吃的。

可以說,豬肚煲雞這份菜餚裡頭,最貴的材料就是胡椒了。

“我也跟香料鋪子的夥計理論了,但是人家說今年到貨的胡椒變少了,需求變多了,所以就漲價了,我們要是嫌棄貴的話,建議少買點。”

潘旺深呼吸一口氣,“你再去賬房上多取點錢,今天一次性去把這個月的用量多買回來。”

形勢比人強,潘旺作爲一個商人,哪怕是心中再多的不滿,也不會跟生意過不去。

反正,實在不行的話,那就羊毛出在羊身上咯。

……

大雪紛飛,長安城再一次的變成銀裝素裹。

趕在貞觀十二年來臨之前,大唐皇家錢莊正式開始運營了。

不過,李寬之前可能有點想當然了,錢莊的開業,雖然吸引了無數勳貴的眼光,但是卻是接連幾天都沒什麼顧客。

★ TтkΛ n★ C○

就連錢莊裡新制作的金幣和銀幣,也沒有引起想象中的熱烈反響。

“郎君,我在大唐皇家錢莊面前蹲守了三天,壓根就連沒幾個顧客。”

在一座奢華的府邸之中,王傑一邊烤着爐子,一邊聽下人彙報事情。

“這麼說,根本就沒人將銅錢拿去換金幣銀幣咯?”

王傑心中暗喜,看來這銅錢慌的局面,一時半刻是緩解不了了。

太原王氏傳承幾百年,底蘊深厚,哪怕是金貴的銅礦,他們也有。

以前,這些銅礦煉出來的銅都是賣給戶部,這幾年,發現自己私下鑄幣,利潤幾乎可以翻一番。

花了大力氣擴產的銅礦,銅產量正要小小的爆發一下,結果,王家立馬就把增產的那部分給私下處理了。

當然,這事不能太原王氏自己出面,幹髒活的肯定是依附在家族身上的靠譜商家。

真要是出了事,自然有人去頂包。

雖然銅礦的事情不歸王傑負責,但是作爲長房的嫡長子,很多家族隱秘消息,他還是知道的。

“郎君,沒有,一個都沒有看到過。哪怕是東西兩市,出了楚王府的人在使用銀幣,其他很好看到有人使用。哪怕是楚王府的人,聽說也都是被迫的,因爲這些人的銀幣,都是一些工錢比較高的匠人的工錢,他們也是沒辦法才收的。”

“這麼說,李寬搞這麼一個東西,可是白折騰了,連自己人都不支持。”

王傑聽到這裡,心中暗喜。

“目前來看,確實如此。”

……

點都德中,來福獨自坐在靠窗的雅座上,一邊品嚐着美食,一邊聽着四周的人討論着長安城裡的熱鬧事項。

這基本上是來福日常的一個重要消遣。

既能夠滿足自己放鬆心情的目的,又能借機打聽各種消息。

“聽說沒,那楚王殿下搞出了個金幣和銀幣,可缺德了,你可要留心點。”

“啊?怎麼回事?金幣和銀幣,不喜歡的話我們可以不用,跟缺德有什麼關係?”

來福原本放鬆的心情,聽到身後傳來的對話,立馬渾身都繃緊了。

“嘿,一看就知道你消息閉塞了。長安城裡早就傳遍了,那一圓的銀幣換一貫銅錢,這是哪什麼大唐皇家錢莊定下的規矩。但是,據說那一圓的銀幣裡面的銀,往日裡也就只能換六七百文錢,這不就憑空讓人吃虧了嗎?”

銀幣一推出,有心人就把關注點放在了含銀量上。

雖然現在沒有先進的技術去準確測定,但是大體上的計算還是有辦法的。

不出意外,銀幣的含銀量,肯定不是百分百。

這就讓一些人立馬興奮了。

只不過是短短的幾天,長安城裡就傳開了。

“這樣啊,昨天還有個人拿着銀幣去我的鋪子裡買東西呢,不行,我一會要趕緊把銀幣拿到錢莊去換成銅錢。”

在一旁吃飯的來福,越聽臉色越難看。

他也沒有心情去和人家理論。

這個時候,還是趕緊把消息反饋給王爺,看看有什麼解決辦法爲妙。

要不然,楚王殿下的名聲就要臭了。

……

宣政殿中,李世民臉色陰沉的聽李忠彙報着消息。

“這麼說,金幣和銀幣難以流通,雖然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但是根本原因是大家都不接受?”

這個結果,跟李世民希望的完全不同啊。

李寬不是從沒失手過的嗎,怎麼這一次……

“陛下,目前的情況來看,東西兩市的商家,要麼不收金幣銀幣,一些勉強收了的商家,一轉眼立馬就去大堂皇家錢莊把它們兌換成銅錢了。”

“也就是說錢莊裡頭的那點顧客,全部都是去把金幣銀幣兌換成銅錢的人?”

“是的,目前來看,只有人去把金幣銀幣兌換成銅錢,沒有人去把銅錢換成金幣銀幣。”

李忠低着頭,儘可能的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沒有人使用的話,自然就不可能緩解銅錢荒的局面,那些劣質的銅錢就會繼續大量的流通,這可如何是好!”

眼看着就要過年了,李世民已經收到了戶部遞上來的賦稅數據,原本他的心情還非常好的好,因爲今年的賦稅比去年又漲了一成不止。

可是,剛高興沒兩天,就來了個當頭一棒。

當初李寬把大唐皇家錢莊的前途描寫的多麼美好啊,自己都已經信以爲真了。

沒想到,有些事情,光靠會想,沒有用啊。

……

楚王府別院,李寬已經從多個渠道瞭解到外面的情況。

雖然有點詫異,長安城的勳貴商人對金幣銀幣的接受程度居然這麼低,但是也沒有到亂了陣腳的地步。

“王爺,這王富貴,看來是不堪大用,大唐皇家錢莊在他手裡的這些天,不僅沒有打開局面,反倒是成爲大家攻擊王爺的由頭了。”

王富貴是李寬親自任命的錢莊掌櫃,一直以來,來福對他的印象就很不好。

當初楚王府都差點被賣空了,他就是最大的幫兇。

“來福叔,莫要着急。這金幣銀幣的流通,需要一個過程,大家只看到它的缺點,還沒有感受到它的優勢,自然就不接受了。”

不管是什麼貨幣,在剛開始的時候都是比較難被人接受的,李寬倒也不至於因爲這個怪罪王富貴。

“可是,府上單單建造西市的那個錢莊,就花費了幾千貫錢,如今眼看着不僅不能給府上帶來好處,反而害了王爺,不如暫停洛陽和涼州等地的錢莊修建吧。”

錢莊必然會有大量的錢財存儲,爲了確保這些金庫的安全,李寬都是安排人挖地一丈的修建了地庫,周邊全部使用鋼條混泥土結構,就連大門都是精鋼鑄造。

這麼一來,每家分號的建築成本就高了。

來福看着錢財嘩嘩的流出,心中那個急啊。

“王爺,媚娘倒是覺得不僅不能停止,反而要加快其他各地的錢莊修建。”

原本在一旁泡茶的武媚娘,忍不住發出了自己的意見。

武媚娘楚王府的地位有點特殊。一方面,她本身就是馬車作坊的掌櫃,不是普通的丫鬟僕人。

另外一方面,她跟王爺私交甚篤,就連王妃都沒有明確表示反對,其他人就更不會輕易和她過不去了。

來福本身對武媚娘也是沒有意見的。

但是,聽到她不僅反對自家的提議,還慫恿李寬加快修建各地的大唐皇家錢莊分號,臉色立馬就不好看了。

泥人也有三分火啊。

“媚娘,一座錢莊就要幾千貫錢來修建,大唐這麼多州府,我不說每個州府都建,哪怕就是隻建十幾座分號,那也是幾萬貫錢的花費,這還沒算僱傭的夥計、護衛各種開銷。這麼多錢財,就這麼打水漂了,你於心何忍?”

“來福叔,你不要着急,我們先聽聽媚娘怎麼說。”

李寬本來就沒打算停止修建錢莊,武媚孃的提議其實是暗合他意。

但是來福畢竟也是府上的老人,好不容易就錢莊的事情發表自己的觀點,李寬也不好太過直接的打擊他。

“來福叔,這大唐皇家錢莊,雖然是王爺在管理,但是根本上,應該算是王爺在替陛下管理着而已,這停不停,其實王爺說了不算。”

武媚娘知道李寬信任來福,所以對於他的指責倒也沒有太過介意。

不過,她的回答,一上來就玩了個偷換概念。

大唐皇家錢莊的大股東固然是皇家內帑,但是李寬真的不想建設的話,有的是辦法說服李世民。

“哼,哪怕錢莊不是王爺一個人的,府上花出去的錢財也不少。”

來福嘟囔着說道。

武媚娘沒有跟他爭論,而是繼續解釋着自己的理由。

“要讓大家感受到錢莊的好處,特別是讓商家願意把錢存在錢莊,在不同的州府有分號就顯得特別重要。就比如商家去涼州收購羊毛,路途遙遠,攜帶大量銅錢既不方便也不安全,這個時候如果涼州和長安都有大唐皇家錢莊,把錢從長安存入,涼州取出,就變得很有吸引力。”

武媚娘果然不是一般人。

李寬並沒有跟她聊過這個話題,她卻是一下就能找到錢莊分號的關鍵點。

“說的好,通兌天下,這就是本王希望錢莊最終達到的目的。”

“可是,沒有人使用金幣和銀幣,哪怕是能夠通兌天下,錢莊又能掙到什麼錢呢?”

在來福看來,鑄幣是很掙錢的,要是真的能夠把這事做大做強,他倒是很支持。

但是,很明顯現在的局面,根本就沒人願意使用金幣銀幣啊。

“沒有人用,我們就逼着他們去用。”

武媚娘一臉精緻的臉蛋上,櫻桃小口甚是可愛,不過,說出來的話卻是讓人菊花一緊。

就連李寬也想看看,武媚娘是怎麼牛不喝水強按頭的。

“媚娘,怎麼個逼法?”

“王爺,其實也沒有那麼難的。如今王府下屬的作坊有很多,我們只要規定從今日起,但凡是來採辦精鋼的,我們只接受金幣或者銀幣支付;但凡是來批發羊毛線、鹹魚、鯨油蠟燭和龍井香茶的,都得使用金幣或者銀幣。然後從這個月開始,但凡是工錢超過一圓銀幣的,賬房都是不再發放銅錢,這麼一來,很多人就是不想要銀幣也得用。”

武媚娘這一招,不僅逼着其他商家用銀幣,哪怕是王府下屬的匠人,也要求他們支持銀幣。

“這樣會不會引起反彈?”

李寬是傾向於認同武媚孃的做法,但是也擔心搞出事來。

“反彈是必然的,但是隻要大唐皇家錢莊隨時允許他們將金幣銀幣兌換成銅錢,這個反彈就很有限。”

武媚娘臉露微笑,很明顯是已經充分考慮過了。

“如果這些人剛拿到銀幣就去兌換成銅錢,豈不是還是沒有效果?”

來福在一旁問了一句,覺得武媚孃的提議雖然看起來不錯,實際上沒有什麼意義。

“剛開始,肯定有些人會不斷的去把手中的金幣銀幣兌換成銅錢,但是幾次之後,他們發現手中的金幣銀幣總是能夠輕鬆的兌換到銅錢,那麼他們還會一直這麼折騰嗎?特別是那些商人,金幣和銀幣的出現,其實本身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個好事,只要習慣了,他們一定會喜歡的。”

武媚娘對人心的把握,顯然要比來福深。

就連李寬聽了,也覺得很有道理。

能夠不讓自己燒腦就解決掉這事,那就最好不過了。

……

悄無聲息,貞觀十二年就到來了。

整個元月,楚王府是徹底的霸佔了頭天新聞。

上至朝廷百官,世家勳貴,下旨平民百姓,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楚王府一系列動作的影響。

在武媚娘提議的當天,李寬就安排人通知各個作坊,全力施行強制使用金幣銀幣的提議。

當然,爲了避免到時候大唐皇家錢莊發生擠兌,李寬也是安排人手往錢莊的金庫輸運了一馬車又一馬車的銅錢。

而李世民這次也很給力,深知大唐皇家錢莊的發展關係重大,在新年的第一次朝會上,就宣佈長安城所有官員的俸祿,將使用金幣或者銀幣進行支付。

這麼一來,很多人立馬就炸鍋了。

不過,除了一堆彈劾奏摺之外,朝堂上並沒有掀起什麼其他浪花。

又沒有消減俸祿,只是換了一種形式發放,你要是不願意,隨時可以自己去錢莊換成銅錢啊。

至於商人們的反應,那就更是無所謂了。

楚王府的各個作坊、鋪子售賣的東西,基本上都具備一定的不可替代性,你要是不在這裡買,要不就買不到一樣好的,要不就買不到一樣便宜的。

就看你是不是要跟錢財過不去了?

所以,別看很多商家叫囂着抵抗,私底下卻是乖乖的拿着銅錢去到大唐皇家錢莊兌換金幣銀幣,然後再拿着金幣銀幣去採辦物資。

和武媚娘估計的一樣,多折騰幾次之後,就有商家開始慢慢的接受金幣銀幣了。

甚至,像是金太這些依靠楚王府發家的商人,爲了表示自己的態度,將家裡所有的銅錢都換成了金幣銀幣。

這讓長安城中,不少準備看熱鬧的人,心中非常失望。

第1242章 別樣的營生第730章 水陸並進第1622章 波斯港條約第1168章 出軌了第131章 跟本王除了它第51章 中秋詩會(下)第1036章 海賊王第778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1343章 文學家變化學家第915章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祝大家新年快樂)第1300章 產學研第1269章 拿了錢辦了事第179章 禮尚往來第130章 空手而回第169章 玻璃的作用第403章 離京還有這個福利?第683章 科舉的舉辦權第957章 坑我來挖,你來跳!第394章 拉一批,打一批第604章 喜笑顏開的勳貴們第1393章 詭異的氣氛第1447章 王爺,你說的是真的嗎?第1505章 乳白色黃金第956章 風雨欲來第508章 明德門上的新東西第80章 變廢爲寶第569章 延族的這個思路很好啊第874章 孔子學院第1028章 動亂第537章 熱鬧的渭水碼頭第639章 價格這麼便宜?第561章 無知者無畏?第397章 總算不再坑人了啊第954章 兔子急了也咬人第854章 大唐版的醫患糾紛(下)第1201章 天花不再值得恐懼第1570章 非同凡響的亮相第899章 頭頂綠的發光第298章 敵襲,有倭國人來襲第133章 發射第729章 新的戰爭模式第1012章 快刀斬亂麻第1155章 依葫蘆畫瓢第1565章 送上門的一箭雙鵰?第880章 西明寺第303章 一礦頂一國(求月票)第1488章 大難當頭各自飛第1287章 玉米熟了第1463章 通車儀式第1208章 總有驚喜的南洋第12章 人離鄉賤第842章 一併發配第732章 帶你們去發財第931章 熱情的有點受不了第306章 出海的熱潮第167章 轉移話題的能力第1319章 不知道好歹?第554章 這根骨頭沒有那麼好啃第900章 梳理西北豪族的引子第1277章 都是烏合之衆第1322章 新的航線第637章 恍如隔世第940章 擼起袖子加油幹第240章 給李靖的見面禮第1407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247章 班師回朝第1586章 上市了第141章 小日子第1012章 快刀斬亂麻第1024章 騎虎難下第1030章 輕輕的我走了,帶走一船金幣(求月票)第1060章 大唐最大的奴隸主第17章 居然好了第128章 我賣的真是鹹魚第173章 冬天裡的火鍋第1589章 戴木樂的憂慮第631章 時尚潮流第1421章 立馬動手第1571章 震懾第1481章 真的要走到這一步嗎第604章 喜笑顏開的勳貴們第1595章 喧囂的長安城第501章 天賦異稟的九條杏香第727章 御駕親征第383章 知道的越多越膽小第881章 大展狗威第1305章 東方樹葉第1024章 騎虎難下第1185章 經略西洋第991章 股市不是造幣作坊第796章 風波起第855章 又見證一個歷史第700章 誰說不能賣?第774章 不一樣的分號第373章 一本書引起的反響第259章 觀獅山書院第803章 都往作坊城趕第1457章 意外的昏厥第1465章 勸說第1279章 乾淨利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