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誰能熬過誰

天柱王的封地和預想的一樣,大部分牛羊都已經被帶走,只有少數心存僥倖的牧民還在那裡守着。

如今也沒有多餘的人手看守他們,除了留下幾個帶路,其他人都屍首兩端了。

“王爺,乾糧已經不多了,頂多還能支撐七八天,如果繼續追擊……”

王玄策有點擔憂的站在李寬身邊,原本以爲在這裡能夠補充一部分物資,沒想到伏允比前鋒營早到幾天,已經堅壁清野的往西而去。

李寬:“傳令下去,大軍開撥,往南而去。”

“王爺,不能再開撥了啊……等會,是往南而去?”

蘇烈愣了愣,還以爲自己聽錯了。

“沒錯,南邊是前隋的河源郡所在,也算是吐谷渾比較富裕的一片地區,氣候沒有那麼惡劣,我們在南邊掃蕩一個月,既能讓大家適應一下高原的氣候,也能補充物資,最關鍵的是可以滅掉吐谷渾的有生力量。到時候,哪怕是我們不去追擊伏允,等他回來的時候,連一個牧民都沒有了,他又能折騰出什麼花樣來?”

李寬想到了後世太祖曾經說過的一句話: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對付吐谷渾,不能被他們牽着鼻子打,原本自己就是計劃通過掃蕩吐谷渾的部落,逼迫伏允出兵。

沒想到,伏允跑的太快,估計都還來不及接受各個部落被掃蕩的消息呢。

失算了!

不過,好在現在調整策略也還算來得及,就是不知道到時候李靖和侯君集的兩路大軍在這裡匯合的時候,又發現自己跑了,會不會有意見?

自己帶的這個前鋒營,似乎都快要成爲了獨立營了。

“繼續往西是很困難的,風險太大,撤兵的話又很可惜。王爺,我支持你往南!”

蘇烈想了片刻之後,就同意了李寬的意見。

前鋒營人人都有馬,輜重又不多,倒是很快就開始行軍了。

……

吐谷渾的地理位置,在這個年代還是非常重要的。

往南可達益州,往東通往金州,東北可威懾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涼州,向西北則是通往鄯州,西南更是通往吐蕃國。

大唐要想完全控制吐谷渾,是很有難度的,但是西海周圍,以及吐谷渾內部幾個重要關隘掌握在手裡,還是很有機會做到的。

大唐雖然不缺戰馬,但是吐谷渾出產的上等戰馬,卻是大唐急需的。

李寬帶着前鋒營掉頭往南而去,沒過兩天就接連碰到了幾個小的部落。

這個時候,也不用李寬多吩咐什麼,大軍過後,自然是雞犬不留。

休整了一天,繼續往南之後,前鋒營碰到了一個党項人的部落。

這些西夏人的祖先,如今還臣服於吐谷渾,力量還比較薄弱。

不過,怪就怪在投靠錯了主子。

在死傷近百人之後,前鋒營滅掉了這個幾千人的党項部落。

接下來的日子,李寬帶着前鋒營繞着吐谷渾南部轉了一個大圓圈,像是耕地一樣的來回攻擊了遇見的所有部落。

壓根就沒有碰到像樣的抵抗。

直到在前隋時期的威定縣城,也就是天柱王封地附近的一座小城附近,碰到了李靖所部的斥候,前鋒營纔算是第一次和大部隊匯合了。

“末將見過大總管!”

唐軍各個斥候除了偵查吐谷渾的動靜,都有一個附加的任務,就是打聽前鋒營的去處,既然碰到了李靖派出的斥候,李寬自然是要趕緊去見一見這個頂頭上司。

“哼!楚王殿下好威風,陛下命你率領前鋒,可不是讓你來當馬賊的。”

李寬最近兩個月幹了什麼,李靖基本上都打聽清楚了。

說實在的,他不是很認可這種手段。

“大總管,吐谷渾人侵襲我大唐,這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如今不趁着這個機會徹底消除隱患,誰又能保證今後他們不會給大唐帶來更大的損失呢?”

“吐谷渾之地,靠近涼州和金州的還有點價值,像是現在這些周邊,或者再往西的地方,食之無味,就是送給大唐,也是沒法確實控制起來的。”

李靖說了一句非常現實的話。

“大總管,吐谷渾人能夠控制,爲何我大唐就不能控制?莫非大總管眼中,我大唐比不過吐谷渾?”

李靖:……

“伏允如今往西而去,要是沒有猜錯的話,他應該是想退往且末,末將請求率領前鋒營追擊伏允。”

李寬自己前段時間都糾結過,自然能夠猜測到李靖現在面臨的難題。

“且末離這裡還有一千多裡,哪怕是一切順利,至少也要半個月以上才能到達,而越往西,兵士就越不適應這裡的氣候。”

“吐谷渾如今是強弩之末,也就伏允手中還有點像樣的兵馬,只要滅了他們,至少可保大唐十年的邊疆安穩,如果大總管不想繼續往西,末將也是理解的,但是我請求允許前鋒營繼續追擊。”

“大總管,末將也認爲應該繼續追擊。”

李道宗替李寬說了句話。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大總管,請三思!”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李靖嘴裡唸叨着,雙眼猛地爆發出精光,“好!既然楚王殿下你都不怕,本將自然沒什麼好怕的。傳令下去,那些身體不適的,全部留下,其餘人等帶足乾糧,明日一早,大軍開撥。”

李世民這次下旨攻打吐谷渾,各個行軍道的總兵力達到了十萬人,不過有一部分一直都沒有趕上大部隊,而是在吐谷渾境內各自爲戰,現在李靖真正能夠調動的大概也就五六萬人。

不過,追擊伏允自然不用這麼多人,再加上已經很多人出現了水土不服的情況。

所以,第二天真正出徵的大概也就是三四萬人。

李寬繼續一馬當先的領着三千多前鋒營將士,朝西而去。

如今已經是貞觀九年的三月底,積雪已經開始融化,露出了青青的綠草;倒是大大的緩解了馬料緊張的局面。

剩下的追擊,就看誰能夠熬到最後了。

一旦且末城被大唐攻下,伏允哪怕是不想和唐軍決戰,也由不得他了。

第136章 鹽價動了第1306章 不是你想仿製就能仿製的第727章 御駕親征第338章 發了,我們要發了啊第899章 頭頂綠的發光第1370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525章 驚喜不斷的格物書院第1246章 正常的商業推廣手法?第1362章 風雨欲來第1026章 崩盤前夕第855章 又見證一個歷史第655章 陛下,倒不是完全沒有機會第215章 曲轅犁第92章 回京的契機第328章 作坊城的想法第1410章 市場反應第538章 黃金的魅力是永恆的第1046章 有樣學樣第1182章 李世民的煩惱第172章 再相會第754章 棋子在行動第680章 林狗蛋的意外收穫第1244章 洪六買車記第877章 抽絲剝繭第358章 一個天坑出現在房遺愛面前第140章 登州熱第1194章 天花第1019章 史無前例的銷售方法第927章 金山銀山不是夢第1120章 日不落帝國(大章,求月票)第1107章 你們閃開!讓我來第1195章 逃離第411章 不把大唐的親王當回事,後果很嚴重(加更!你懂的)第109章 山雨欲來第51章 中秋詩會(下)第1622章 波斯港條約第152章 難波津見聞錄第1491章 牆倒衆人推(6千字大章來了)第186章 不如問問楚王(七更,求訂閱)第888章 太平洋一點也不太平第873章 孔穎達:你一定感到很意外吧?第323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212章 不一樣的名人第1324章 全面唐化第1311章 推動歷史前進的輪子(求月票)第1129章 大唐皇家錢莊代金券第1615章 小姨子的新動作第1254章 惱火的孔穎達第26章 李寬眼中的國與國第333章 不一樣的三兒子店第1155章 依葫蘆畫瓢第218章 大明宮第1591章 西湖美景第789章 熱鬧的文登碼頭(繼續三合一,求月票)第1286章 精明的倭國人第826章 權萬紀的結局第1269章 拿了錢辦了事第1079章 潑皮成爲了伯樂?第659章 不一樣的巡街第1602章 西州困局?第60章 被人陰了第74章 假傳軍情?第227章 李淵大壽第1242章 別樣的營生第421章 歌劇院的新作第628章 再翻兩番?第1305章 東方樹葉第1131章 只要我不覺得難受,難受的就是別人第1522章 人口調查第1388章 長期投資第1035章 給晴兒一個交代(求月票)第1280章 各方雲動第1257章 成了投資指引了?第1184章 韌性十足的天竺第782章 滿堂紅牙行第164章 羨慕嫉妒恨第960章 沒底線的帶路黨第307章 怎麼說話不算話呢(五更,求月票)第1418章 長孫家的小動作第99章 天方夜譚第1366章 大戰前夕第976章 觀獅山書院的怪物第296章 這個地方,怎麼看都不像是銀山啊?第1284章 李寬的大計劃第1450章 都在等什麼呢?第1131章 只要我不覺得難受,難受的就是別人第560章 李寬的解釋第612章 就這樣拿走了八成的利潤第804章 免費修建衙門第641章 發展化工產業第1188章 又見妖言惑衆楊本滿號第304章 不一樣的菘菜(求訂閱)第639章 價格這麼便宜?第269章 什麼叫霸榜第177章 贈品第1416章 武舉第105章 蝨子多了不怕癢第1115章 各有各的算盤第1464章 能收回成本嗎?第1035章 給晴兒一個交代(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