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海上航行

天空很藍,海水很清。

在渡過了頭一兩天的興奮期之後,程處默幾個都開始覺得無聊了。

不過,週二福卻是一臉興奮。

“王爺,我剛去倭國人那艘船上待了半天,發現這些倭人的航海技術其實不怎樣。從登州去倭國,明明可以直接朝東一路而去,他們偏偏要往北走,先去了高句麗,然後沿着海岸一路南下,這樣一來航程其實就多了至少三分之一。”

“從登州到高句麗,快則三天,慢則四五天,這段航線是比較成熟的。而沿着海岸線從高句麗到倭國,也是成熟的航線,並且一旦有什麼事情可以快速的靠岸,這大概是倭國人使用簡陋的船隻也能夠順利到達大唐的原因。”

這個年代的倭國,不要說製作出飛剪船這樣的先進船隻,哪怕是大唐常見的大型商船,他們都做不出來。

之前大家只是因爲從來沒有去過倭國,紙上談兵和實際操作畢竟不同,哪怕是有系統加持也是一樣的。

不過李寬相信,這次出海回來,週二福的航海水平一定會有一個突飛猛進的變化。

“海上航行,夜裡依靠星辰定方向,白天看太陽,倭國人連一個像樣的羅盤都沒有。王爺,我覺得你這個指南針太好用了,比我之前用的司南好多了。”

週二福愛不釋手的拿着一個指南針,這幾天,他是連睡覺都要抱着它。

《論衡》中有“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由此可知,華夏祖先在很早之前就開始利用磁鐵製作司南,也就是指南針,只不過精度遠遠沒有李寬從系統中兌換出來的好用。

“這條航線,既然我們開通了,以後就要利用起來。高句麗的人蔘、倭國的金銀,其實都是大有可爲的。”

這兩天,李寬也在考慮發展海貿的意義和方法。

對於登州來說,高句麗、百濟、新羅和倭國算是最近的四個國家,要搞海貿,首先肯定是從這些地方着手。

特別是高句麗和倭國,李寬覺得要重視。

“王爺,你放心,我每天都記錄航海日誌,結合你給我的那副海圖,最終確定一條固定的航線。”

……

“今天是貞觀七年七月初三,東南風,三級,晴。

船隊今天已經出海第三天了,我跟王爺乘坐新式的飛剪船,速度比同行的都要快,爲了保持船速一致,今天只升了兩個帆……”

楊七娃一臉認真的坐在甲板上,記錄着今天的航海日誌。

出海前一天。李寬和週二福聯手給主要的船員說明了一些注意事項,對於在夜校中學完了基本常用字的船員,李寬都分了足夠的紙張和筆下去,鼓勵大家把航行之中發現的問題記錄下來。

其中航海日誌就是李寬希望每個人都記錄的東西。

要打開大唐的大航海時代,沒有一點積累是不行的。

南方廣州和泉州、明州、杭州作爲大唐主要的外貿城市,對南海的情況多少有一點了解,但是廣闊的東海和渤海,記錄的就非常少了。

既然坑爹的系統逼着自己去了一趟倭國,那就要好好的把這湯海上之行的價值發揮起來。

“王爺,犬上剛剛說還有半天就可以到漢城了,在那裡補充一下淡水和蔬菜,然後沿着海岸一路南行,再往東北而行,大概再過十幾天就能到倭國。”

週二福擔心李寬在船上待久了不習慣,畢竟船上都是能不生火就儘量不生火,洗澡什麼的基本上也是不可能的。

“漢城?”

聽到這個有點熟悉又有點陌生的名字,李寬眉頭一皺,想到了許多東西。

大唐是踩着隋朝的屍骨建立起來的,而隋朝爲何滅亡?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楊廣三徵高句麗,傷了國內的元氣,積累了太多民怨;再加上他大力打擊世家,遭到了反彈,這才導致烽煙四起,二世而亡。

可以說,高句麗和中原王朝是有深仇血痕的。

當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要不是有高句麗,李唐可能還沒有機會登頂;不過,李寬自然不會去管這個,他只知道高句麗這個國家,遲早是要去收拾的。

“玄武,以後這條航線不要斷,東海漁業可以在漢城開個鋪子,打聽一下高句麗的消息,以備不時之需。”

登州到漢城只有三四天的水路,比去大唐很多地方都要更近。

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鼾睡?

哪怕是沒有李寬,大唐和高句麗也是必有一戰的。

提前做好準備,知己知彼,就顯得很有必要了。

“王爺,等回到登州之後,我立馬就去安排。今天如果在漢城過夜的話,晚上我就可以先進城打聽一下消息?”

王玄武一向是李寬吩咐什麼就做什麼,不會問那麼多的爲什麼。

“不,這一次我們不要節外生枝,先把航線搞熟悉,跟着倭國人靠岸後,隨便補充點東西就繼續出發。”

……

“你說什麼?李寬跟着倭國人跑了?”

御書房中,李世民用吃人的眼光看着李忠。

“陛下,登州許多人都親眼目送楚王殿下跟倭國遣唐使一起出海。據說是因爲倭人的船隻不慎燒燬,所以楚王才親自送他們回國的。”

“愚蠢!愚不可及!倭國區區一個藩國,哪裡值得他去冒險?非要幫忙,送給倭國人一艘船就好了,爲何還要把自己搭上?”

聽李世民這麼一說,李忠接下來的說話聲都變小了,“房相的二郎,尉遲將軍的三郎以及程將軍的大郎也都跟着一起出海了。”

“嘭!”李世民再也忍不住了,“他就不能省點心嗎,氣死我了。這要出了事,讓朕怎麼給玄齡他們交代?”

“陛下,也不一定是楚王殿下要求幾位郎君一起去的呢。”

李忠趕緊給李寬辯解了一句。

“說這個有何意義?還不趕緊去把玄齡他們幾個請過來?出了這麼大的事情,不用提前告訴他們一聲嗎?萬一真的回不來了呢?”

李世民是真的搞不懂李寬平時那麼聰明一個人,怎麼突然間就犯糊塗了。

犯糊塗就犯糊塗,怎麼還偏偏拉上自家幾個重臣的孩子一起下水呢?

第1254章 惱火的孔穎達第637章 恍如隔世第367章 特殊的留客手段(加更送上)第1423章 攪屎棍第1056章 惹了不該惹的人第1130章 唐元第863章 史上最貴的廣告費第1586章 上市了第1614章 顧問委員會第1270章 沒理由不看好啊第1047章 誰的宣傳效果好?第879章 有發現!第1110章 貪心不足第321章 誰能讓價格降下來?第844章 程靜雯:誰當太子都可以,但是魏王不行第724章 巨大的需求第1203章 蒸蒸日上的涼州第321章 誰能讓價格降下來?第930章 這個見面禮,我不想要啊第438章 一查糧倉就着火第367章 特殊的留客手段(加更送上)第365章 房遺愛想出名,怎麼辦?(求訂閱)第604章 喜笑顏開的勳貴們第196章 殺雞儆猴(上)第1021章 掙錢使人瘋狂第1447章 王爺,你說的是真的嗎?第686章 借鑑第169章 玻璃的作用第123章 王爺莫非是海神?第1229章 李耿的新徵途第1141章 大遊行第415章 一切皆有可能第810章 我們坐在那裡看戲就行第432章 鱷魚法則,原來如此殘酷第579章 這個使者不一般第1265章 蒸汽機車有前途嗎?第412章 帝王之家,哪有一個不心黑的?第705章 昂貴的價格第654章 狄仁傑人設奔潰的開始第643章 牙好,胃口就好第1604章 不相信也是沒有用的第630章 巡街利器第526章 妖言惑衆的楊本滿彈劾李寬妖言惑衆第185章 閒了果然會搞事(六更送上)第1427章 油鍋裡灑水第694章 大權在握第1447章 王爺,你說的是真的嗎?第1105章 蝗災沒有那麼可怕?第1139章 愈演愈烈第773章 新羅人的好算盤落空了第1242章 別樣的營生第580章 寬兒的這個建議,也太……第1519章 暴利(6000字,求月票)第1504章 太子港的安全第1012章 快刀斬亂麻第689章 突如其來的獎勵第1211章 小東西,大影響第200章 夜黑風高第288章 推廣茶葉第1549章 驚喜總是來源於意外(繼續日萬)第1108章 大家都來抓飛蝦第868章 顧盼盼:這幫男人是不是故意欺負我?第754章 棋子在行動第746章 慌亂的遼東城第923章 發現之旅第992章 有人跳樓了第294章 茶葉價格第337章 船長,前面有情況(爲盟主半世仙緣加更)第376章 跨越時代的經典第217章 居然真的完工了第1015章 調查局在行動第1116章 盛宴開始第800章 水災第553章 守城,我們是專業的第878章 懷英哥哥,我過來幫你了第1212章 工業化的切入點第1381章 改革第1273章 讓更多的人受到刺激第993章 長安城四害齊聚首第769章 三國聯軍第731章 臨別第802章 什麼財都有人發啊第1161章 後知後覺第1172章 正式運營第39章 酒香不怕巷子深?第1178章 代理人戰爭第1227章 無知者無畏(求月票)第278章 上有所好第1436章 兩手準備第915章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祝大家新年快樂)第43章 突如其來的挑釁第1072章 鎖定目標(求月票)第1468章 朕也有點失望啊第1202章 商機無處不在第1472章 嚇出了一聲冷汗第1386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957章 坑我來挖,你來跳!第604章 喜笑顏開的勳貴們第58章 還要比嗎第514章 璀璨的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