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8章 林邑書屋

張家是林邑國的豪族。

作爲王族範氏的外戚,張家不僅在朝堂上有不少自己人,在商業上更是壟斷了林邑國不少的產業。

從貞觀初年開始,林邑國通過安排使臣進貢一些珍寶和特殊的鸚鵡,很是博得了李世民的歡心。

所以最近二十年,林邑國跟大唐的關係,整體還是不錯的。

在長安城中,除了倭國的遣唐使,就數新羅和林邑的遣唐使數量比較多。

張華雖然不是張家的嫡長子,但是作爲嫡次子的他,自然也有機會去長安城學習。

從貞觀五年到貞觀十五年,張華一口氣在長安城待了十年時間。

之後又從長安城南下,遊歷了江南道和嶺南道,一直到了貞觀十八年纔回到了林邑國。

覺得自己學有所成的張華,沒有跟其他的遣唐使一樣進入到林邑國朝堂,而是選擇了接受家族的商業事項。

在大唐的十來年,張華見識了大唐商業發展的變遷,也見識到了各個作坊的發展對朝廷、對商人、對百姓的影響。

所以他也想在林邑國內發展工商業,讓林邑國能夠跟大唐一樣,走上崛起之路。

別看林邑國在大唐面前,連提鞋都不配。

但是林邑國在整個東南亞,還是屬於首屈一指的強國。

周邊的真臘等其他王國,都不是林邑的對手。

甚至在一些林邑人的心中,覺得大唐雖然不是自己比得上的,但是自己也不是大唐可以奈何得了的。

畢竟,林邑國的地理環境很是特殊,國內到處都是各種各樣的原始森林。

這些森林裡頭,各種各樣的毒蟲遍佈,除了本地人之外,唐人進入到這樣的環境,基本上就是送死。

再加上水土不服,除非大唐願意花費巨大的代價去對付自己,要不然他們覺得沒有什麼好擔憂的。

張華的心裡,也就是這樣想的。

所以雖然大唐對於各種各樣的技術管制的非常嚴格,輕易不讓番邦屬國的人學習各種工藝知識。

但是除了一些非常核心的,壟斷性非常強的東西,比如剝離製作、蒸汽機制作之類的東西,其他作坊要想完全保密,是非常困難的。

就比如造紙作坊,它的原理是什麼,大概的製作過程是什麼,這是沒有辦法保密的。

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各種專用設備,我不對外售賣,你自己只能根據瞭解到的隻言片語去折騰。

最終的生產效率肯定是差別巨大的。

所以張華回到林邑之後,雖然選擇了修建造紙作坊、印刷作坊、水泥作坊和鍊鐵作坊。

但是到現在爲止,情況都不算很樂觀。

不過,也許是否極泰來,進入貞觀二十一年之後,張華的運氣有了非常大的改變。

先是順利的製作出了水泥,雖然質量差一點,但是也勉強可以用了。

之後就是印刷技術也有了不小的提高,他開始印刷一些從大唐帶回來的書籍。

雖然鍊鐵作坊的進度非常緩慢,不過造紙作坊卻也是在前兩個月取得了一些突破。

這讓張華的心情非常不錯,覺得苦盡甘來,自己終於要成功了。

“郎君,這是我們作坊生產出來的紙張,雖然質量跟大唐商家售賣的還有一些差距,顏色也偏黃,但是已經基本上可以滿足一般的使用需求了。

最關鍵的是我覈算過了,這個紙張的成本,比市面上大唐商家售賣的紙張價格低了將近一半多。

除非這些唐人商家願意平價售賣他們的紙張,要不然我們的紙張推出來之後,他們的價格根本就沒有什麼競爭力。”

張家的造紙作坊裡頭,掌櫃張大鵬很是欣喜的拿着一疊紙張過來報喜。

雖然兩個月前造紙作坊就取得了突破,不過爲了能夠進行紙張的大規模量產,張大鵬還是做了非常多的改進。

現在總算是到了收穫勝利果實的時候了。

“我們的作坊已經做了兩個月的準備了,陸陸續續也存放了大量的紙張了,接下去的三天,開始滿負荷的進行生產,然後在林邑各個城池同時開設書鋪,名字就叫做林邑書屋。

我要讓林邑書屋成爲三味書屋那樣的存在,甚至今後要把林邑書屋開到三味書屋的對面去。”

此時的張華,可謂是滿腔抱負,對前途充滿了信心。

“沒問題,我們已經做好了完全的準備!不管是在占城還是其他城池,如今都已經有鋪子做好了準備,只要安排人把紙張送過去,然後安排人印刷一批傳單,告訴大家我們林邑書屋的紙張價格比其他鋪子都要低。

到時候肯定可以在短時間內就吸引大量的文人士子來我們書屋購買紙張。”

雖然伴隨着印刷成本的下降,已經越來越少人會自己購買紙張,然後謄抄書籍了。

但是不管是練字還是記錄東西,都還是需要使用到紙張的。

所以不管是在大唐還是林邑,紙張的銷量都還是不錯的。

特別是《大唐字典》和《漢語拼音入門》這樣對初學者非常友好的書籍出現之後,整個儒學圈,識文斷字的人數急劇增加。

沒辦法,識字的門檻降低了,識字的成本降低了,識字的人數自然就增加了。

一個作坊當中,哪怕是幹着同樣的活,識字的人的工資就是比不識字的人要高。

這麼直接的經濟刺激之下,沒有幾個人會不好好的學習認字的。

而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會認字就已經足夠了。

至於寫字,會一些非常基本的,也基本上就夠了。

“過段時間,我們的作坊徹底的進入正軌之後,我去王宮裡找一下國王殿下,讓朝廷支持我們推廣屬於我們自己的紙張。

今後朝廷的所有用紙,都由我們的作坊承包了。

那些大唐而來的紙張,就讓人家怎麼運過來的,就怎麼運回去吧。”

張華想象着將來的美好日子,臉上滿是笑容。

作爲張家子弟,如今已經三十多歲了,但是還沒有什麼特別拿得出手的成績。

說實在的,張華也是有點壓力的。

張家雖然家大業大,但是競爭其實也是非常激烈的。

“如果能夠這樣的話,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第1241章 開心又不開心第493章 不一樣的品鑑會第1462章 要不要動手?第1413章 寡人第976章 觀獅山書院的怪物第243章 誰能熬過誰第1330章 忙碌的新羅使臣第444章 這幫人,人人都是奧斯卡影帝第865章 意外的發現第590章 姐夫,你真的不介意?第1021章 掙錢使人瘋狂第19章 主動入甕第915章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祝大家新年快樂)第1617章 養殖業的發展第1376章 發難第1045章 抱大腿的代價,有點高啊第113章 哪裡有賣?第389章 佔完便宜趕緊跑(再來個三合一的)第723章 漲價了!第315章 好人卡(求訂閱)第604章 喜笑顏開的勳貴們第707章 都在等着看笑話第1294章 論文的影響力第822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948章 哈梅迪的智慧(求月票)第326章 一路向南第1605章 戰爭的紅利第1189章 楊本滿的超前建議第550章 夷男先出手了第495章 門票還能這麼玩?三江感言第148章 新式海船第1269章 拿了錢辦了事第1449章 不做牆頭草了第872章 足球發展的里程碑第71章 人間修羅場第1334章 有點過熱的股市第441章 高陽的三觀不斷被刷新第1537章 競品分析第613章 一個新行業的誕生第1448章 難以下定決心第706章 自己中籤了?第1410章 市場反應第768章 援軍第741章 危和機並存第63章 動靜搞大了第1011章 狄仁傑再出手第1026章 崩盤前夕第167章 轉移話題的能力第803章 都往作坊城趕第194章 不同人眼中的商機第189章 對楚王有所誤會啊(十更,感謝盟主天海祥雲)第974章 爲他鼓掌(爲月票加更!)第662章 阿斯卡十三香第1069章 完全沒有頭緒的案子第1514章 從小處着手(再來個大章)第1464章 能收回成本嗎?第1232章 魚飯第1612章 今晚的晚餐,我們一定要在波斯港內吃第501章 天賦異稟的九條杏香第1154章 新羅人的打算第151章 海上航行第636章 不是一個境界第199章 倭國人的小動作(五更送上)第50章 中秋詩會(上)第1369章 勝利果實第1257章 成了投資指引了?第678章 產業鏈的帶動作用第1303章 哪種禮物好?第277章 龍井香茶第1399章 底牌之一第285章 打消李世民的擔憂(爲月票加更,六更)第671章 許敬宗的動作很快第1341章 要慢牛第359章 莫非這些稻穀有什麼不一般?第861章 我需要你第66章 意外的相逢第594章 意外的爆炸第1138章 剪髮風波(月票月票,你在哪裡?)第1350上章 盧家的動作第155章 別樣的款待第1058章 對付吐蕃國的新招數第349章 跟風的人什麼時候都有第98章 楚王養豬第962章 在咫尺之內再造乾坤第729章 新的戰爭模式第78章 沒有想象的那麼差第407章 武郎君,你今天辛苦了第1013章 有一個算一個,都沒必要活在這個世界上了第1494章 不一樣的見面第41章 蝴蝶效應第1544章 如何活下去第752章 稀裡糊塗的勝利第1517章 抽菸第1005章 微臣有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第193章 怎麼還沒動工第495章 門票還能這麼玩?第1143章 鬱悶的想吐血第724章 巨大的需求第1318章 西北風讓煤油燈更加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