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4章 能收回成本嗎?

“長洛鐵路的正式通車,意味着大唐邁向工業化的進展有了新的一個巨大的。

鐵路的修建,拉動了鋼鐵、水泥、鐵器、砂石等各行各業的快速發展,爲我大唐數十萬人提供了工作崗位。

更讓無數商家可以以更低的運輸成本將貨物在兩地進行運輸,讓百姓們能夠享受到更加優惠的產品價格。”

檯面上,李寬繼續在那裡不斷地說着話。

反正都已經開了頭,那就好好的說道說道吧。

“大唐皇家錢莊已經實現了貨幣的通兌天下,如果貨物也能天下間自然的流通,那麼不管是對於朝廷,對於商人還是對於普通百姓,都是有巨大的好處的。

所以藉着這個時機,我覺得有必要儘快的檢討長安城到涼州的鐵路施工時間,儘快的檢討洛陽到登州的鐵路的修建時間,儘快的檢討洛陽到朔州的鐵路的修建時間。

一旦這幾條大的鐵路修建完成,配合各個節點上的支線,大唐的交通將進入到一個新的格局之中,產生深遠的影響。”

伴隨着李寬的講話,倒也不是每個人都堅持反對鐵路的修建。

至少楊本滿這樣商業眼光比較敏銳的官員,就已經見識到了鐵路的好處。

“賀兄,我覺得御史臺一直彈劾南山建工的鐵路修建計劃,我覺得似乎不大合適。‘

雖然鐵路的修建過程中,楚王府鍊鐵作坊作爲獨家的鐵軌供貨商,獲取了大量的利益,但是楚王殿下推動鐵路的修建,其實並不是爲了讓自己的鍊鐵作坊掙錢。’”

楊本滿跟自己旁邊的賀勤勞認真的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作爲御史臺的二把手,賀勤勞在朝中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力的。

說的不好聽點,人家可能不能幫你辦成什麼事情,但是人家絕對有實力讓你辦不成什麼事情。

這樣的人,雖然很不討其他官員的喜歡,但是大家卻是不想輕易的得罪他們。

所以賀勤勞在長安城的官場之中,還是顯得很清貴的,甚至被認爲是繼魏徵之後,大唐骨頭最硬的臣子了。

“你說的我自然是懂的,楚王殿下富甲天下,不見得就會在乎一個鍊鐵作坊的收益。

但是站在整個大唐的角度來考慮,鐵路的修建耗費巨大,說是勞民傷財,其實也沒有錯的。

朝廷有這個錢財把它投入到興修水利之中,把它投入到修建學堂和醫館之中,把它投入到降低百姓賦稅之中。

這樣的對應方法,取得的效果不見得就比修建鐵路要低吧?

並且對於大唐的長遠發展來說,應該也是更有好處的吧?”

賀勤勞的看法顯然是跟楊本滿有點不同。

乍一聽去,他的說法似乎也是很有道理的。

畢竟他建議的都是民生項目,絕對沒有辦法說這些項目不重要的。

“你說的有一定道理,但是在這些地方投入,是需要朝廷在其他地方能夠有源源不斷的提供更多的賦稅收入才行。

如果朝廷的賦稅收入不足,朝廷的實力不夠,那麼這些投入都是沒有辦法持久的。

鐵路的修建,可以讓我們大唐變得更加強大,軍隊隨時都可以快速的出動到各個地方。

所謂穩定壓倒一切,鐵路的修建對於大唐的穩定來說,意義是非常巨大的。

除此之外,鐵路的修建促進了商品的流通,這就意味着朝廷的賦稅收入會有巨大的增加,這就讓朝廷有了更多的實力去發展民生。

最終,鐵路的修建跟發展民生是不違背的,只不過是在早期的時候,優先側重哪個方面而已。”

楊本滿這麼一說,賀勤勞一時之間倒也不知道怎麼反駁。

不過,至少他沒有繼續表示反對鐵路修建了。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算是一個進步了。

……

“從今天開始,長洛鐵路將正式的投入到運營之中。白天的時候,每隔一個小時就會有一趟列車出發,根據需求可以調整這個頻率。

到了晚上的時候,就只會適當的運行一部分的貨運班列,後面進一步的改進了照明之後,再考慮客運……”

李寬在臺上說了半天,總算是進入到了尾聲。

不過這個時候,反倒是各個商家最感興趣的內容了。

“運行初期,從長安城到洛陽的蒸汽機車票,將會按照五十文錢一張的價格進行出售……”

當李寬這話一出口的時候,下面的人立馬就激動了。

五十文錢的價格雖然不算便宜,但是早上出發,晚上就等到達洛陽,路上幾乎沒有任何的風險。

這麼一計算,這個價格其實就算是非常優惠了。

像是商家如果要自己駕駛四輪馬車去到洛陽的話,那麼單單各種折騰下來的花費,肯定是去到幾百文錢以上。

甚至你要是把馬匹、馬車、馬伕等各種費用認真計算一下的話,可能都可以衝到一貫錢去了。

這麼一個成本懸殊的對比,讓大家立馬就有了信心。

不過,也有人表示了擔憂。

“這麼優惠的價格,長洛鐵路什麼時候才能收回成本呢?”

顧盼盼跟武郭站在人羣之中,心中快速的計算這個售價背後蘊含的東西。

“一張票五十文錢,一千張就是五十貫錢。這個鐵路在運行初期,最多就是乘坐兩千人吧,哪怕是讓一些人站着,也不會超過三千人。

這麼一計算,一次運行的收入就是一百來貫錢,按照一天來回之間發行二十趟客運班列來計算,大概就是兩千貫錢的收入。

一年下來,就是七十三萬貫左右的收入,再加上還有貨運的收入,那麼一年收入超過一百萬貫是絕對的。

這裡頭需要刨除煤炭、維修等各方面的費用,估計真正的收益就是五十萬貫左右。

真的要計算,估計需要三十年才能收回成本。”

武郭這麼測算了一下之後,也有了點擔憂。

雖然從長遠來看,似乎這個項目還是可以收回成本的。

但是投資鐵路,商人可不是隻想收回成本,而是想要掙錢。

如果不能掙錢,大家繼續投資的激情就會變低。

“就看後面能不能讓晚上的時間給充分的利用起來,然後讓發車頻率進一步的提高。

如果可以做到這一點的話,那麼就可以實現收入的大幅度提高,讓成本的回收時間可以大幅度的壓縮。

這麼一來,倒是對大家有一定的吸引力了。”

顧盼盼腦子想了半天,就只想到這麼一個主意。

“如果兩地的需求很旺盛,這個是完全有可能的。如果以後有更多的鐵路跟長安城或者洛陽連接在一起,那麼需求也是會上升的。”

兩個妹子在那幹着“皇帝不急太監急”的事情,商量了半天。

總算是看到了一點希望。

第846章 聰明人太多,真的聰明?第1386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351章 最耀眼的新星?第1576章 洪益和賴遠弘碰撞出來的火花第1208章 總有驚喜的南洋第1301章 優秀的帶路黨第1122章 蒸汽機車第823章 什麼時候怕過彈劾了?第553章 守城,我們是專業的第221章 不一樣的供暖第487章 走了大運的楊七娃第591章 哈梅迪的新生意第281章 先來後到(求月票,第二更)第848章 李治:父皇,大哥給我送了一封信第651章 衆位大佬的煩惱第962章 在咫尺之內再造乾坤第497章 寒冬臘月裡的訓練第1192章 奇怪的疾病第88章 還能這樣賣東西?第174章 長安城的新娛樂第1417章 李諺的感受第1034章被打臉的孔穎達第1224章 總有看不清形勢的人第1403章 西洋來的聲音第490章 羣魔亂舞第786章 從小農場開始第201章 片板不能下海第51章 中秋詩會(下)第166章 再回長安第1470章 隔牆有耳第509章 李寬舉起了科學的大旗第67章 首次交鋒第185章 閒了果然會搞事(六更送上)第1517章 抽菸第294章 茶葉價格第1078章 暴風雨來前的寧靜第929章 土人的蹤跡第971章 換一個賽道(求月票)第177章 贈品第427章 好,本王就拭目以待!第1376章 發難第497章 寒冬臘月裡的訓練第60章 被人陰了第653章 別具一格的懸賞第942章 男女老少通吃第1119章 工業革命第22章 宅久了去郊遊第971章 換一個賽道(求月票)第1120章 日不落帝國(大章,求月票)第199章 倭國人的小動作(五更送上)第1176章 不斷而來的驚喜第1137章 應對之策第1395章 戲肉來了第1594章 我真沒想掙錢啊第511章 這個殺手鐗,李寬總算是準備拋出來了第289章 二十貫就想要一成份子?第1043章 不信也沒用,這就是真的第674章 溫水煮青蛙第648章 帝王耳中的煙火氣第1222章 時代的力量第801章 夜不能寐第1509章 不管他們賣多少錢,我們都比他們便宜兩成第1580章 想搞事?第606章 有些事,不是想不想的問題第1227章 無知者無畏(求月票)第641章 發展化工產業第372章 長安城的勳貴百姓完全沒有一點抵抗力(三合一大章,繼續求訂閱)第989章 內幕消息第1190章 李耿講故事第82章 衣食住行,衣是第一第151章 海上航行第1401章 新的機會第887章 玄奘的選擇第507章千金買骨第1057章 一個任務第569章 延族的這個思路很好啊第585章 林狗蛋的紅茶第595章 都是化糞池惹的禍第1357章 韋思仁眼中的商機第168章 不時不食?第1186章 刷新李祐的認知第1301章 優秀的帶路黨第263章 賜婚第1278章 亂戰第895章 李寬去哪了?第424章 你就不管一管?第196章 殺雞儆猴(上)第338章 發了,我們要發了啊第1101章 祈雨儀式好像要結束了(求月票)第1624章 禪讓第206章 漢城見聞錄第1389章 特殊的產業第1404章 衝突源於利益第40章 突然就火了第1338章 政策變動風險第592章 李寬這是搞什麼名堂?第38章 限購一面第1259章 陳斌的目標第1108章 大家都來抓飛蝦第1380章 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