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釜底抽薪

孔穎達不算是一個官場高手,他彈劾李寬的緣由很快就被李忠調查清楚了。

而在孔穎達的帶頭下,彈劾李寬的事情鬧得越來越大,只不過鬧着鬧着,就扯到科舉上面去了,方向完全被帶歪了。

一方不斷的強調互助小學的教學不尊先聖,誤導學員;而李寬則是上書自辨稱互助小學的學員主要是衝着科舉的明法科、明算科等少數幾個科目去的,沒有考明經科和進士科的打算。

朝中世界出生的官員樂的看到孔穎達和李寬在那裡掐架,也在那推波助瀾,最終李世民順水推舟的拋出來一個科舉改革,削掉了一些意義不大的科舉科目。

科舉這事,孔穎達自然是支持的,這讓讀書人有人進入朝堂的正式途徑,對於促進入儒學的發展是非常有用處的。

而世家雖然也知道朝廷推出科舉的本意是爲了擴大人才的選拔範圍,打破九品正中制的殘留影響,削弱世家對朝堂的影響力。

但是,他們並不認爲自家子弟從小讀書會比那些半路出家的寒門子弟差,所以警覺性並不是很高。

事實上,科舉雖然從隋朝就有了,寒門子弟通過科舉進入朝堂的,着實不多;而按照原本的歷史,到了唐朝中後期,世家適應了科舉之後,更是迎來了一波人才爆發,崔家、鄭家等世家在朝堂上的影響力反而比唐初還要大。

“陛下,奴婢去到登州,詳細的請教了楚王殿下關於科舉改革的看法,他就提了兩點,一點是科舉改革應緩緩而爲,不可一次性變化太大;另外一點,他要求科舉試卷進行胡名、謄抄後再閱卷。”

李寬以前專門和李世民討論過削弱世家的事情,也提過科舉需要改革的事情,再加上這次事情的源頭和他也有關係,所以李世民專門派貼身太監蘭和跑了一趟登州府。

“胡名、謄抄後再閱卷?”李世民眼前一亮,立馬就想通了裡頭的厲害之處。

“去召幾位重臣過來,再討論一下科舉改革的事情。”

李世民心中有了決斷。

最終,孔穎達懟李寬,搞來搞去,卻是幫李世民完成了削弱世家的重要一步棋,也不知道孔穎達知道事情的真想之後,會不會吐一口老血。

……

貞觀七年六月,李世民正式昭告天下,宣佈了科舉改革的事情,新的規定將會從貞觀八年初的春闈開始適用。

大唐的讀書人就被一個新的消息震動了。

其實主要是長安城的讀書人,因爲大唐科舉一年一次,外地的來回不方便,要麼放棄科舉,要麼就留在長安城。

“他李寬算什麼東西,憑什麼主持編寫《大唐字典》,父皇同意過嗎?”

李泰氣急敗壞的把一把厚厚的字典摔在了地上。

“王爺,其實依屬下看來,這《大唐字典》並沒有比《說文解字》好在哪裡,只不過是採用了楚王折騰出來的那什麼鬼畫符一樣的拼音而已。”

“你說沒什麼好有啥用?父皇覺得好,那就足夠了!你沒聽說嗎,父皇要禮部把這拼音向整個大唐推廣,那新華書店最近出的書,基本上上面都有拼音,甚至還有一本冊子是專門介紹學習拼音的。”

李泰一向自認爲是皇族當中最有才華的,雖然之前有一段時間被李寬搶了風頭,但是在李泰的不斷努力下,再加上李寬近來比較少作品問世,李泰重新找回了當年的感覺。

可惜,這種感覺沒有持續多久,就接二連三的被《三字經》、《大唐字典》等一系列的組合拳給擊碎了。

“魏王殿下,前段時間聽說孔穎達和楚王鬧得比較不開心,要不我們去找一下他,聯手彈劾楚王?”

“彈劾?彈劾他什麼?李寬搞出這個東西來,是促進更多人識字的,越多人識字就意味着孔家門徒越多,他孔穎達高興還來不及,怎麼會反對?”

“哎,這楚王也太沒有原則了,人家孔穎達都打上門了,他居然還在幫他。”

“婦人之見!李寬哪裡是在幫孔穎達?他那是在討父皇歡心!本王就納悶了,他一個過繼出去的庶子,註定是和皇位沒有緣分,爲何總是不接受本王釋放的好意?”

“王爺也莫要喪氣,楚王殿下一樣沒有接受太子殿下的招攬呢。”

……

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

李寬接連搞出幾個大動作,立馬就吸引了無數的落魄士子把眼光轉移到登州府。

褚遂良也好,上官儀也好,亦或是許敬宗,以前在長安城固然是有一些名聲的,但是遠遠談不上出名。

可是如今,他們三的名字已經響徹雲霄,就連李世民也是耳熟能詳了,以後前途註定不會差。

最關鍵的是,他們做的是流芳百世,千古留名的事情。

這就是大部分讀書人的夢想啊?

去登州!

揚名立萬!

這成了這段時間不少士子的選擇,東方平就是其中一個。

“東方兄,你真的決定去登州投奔楚王殿下嗎?”

蘇成冠在一旁看着東方平收拾行李,臉上一片惆悵。

東方平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所以去登州,只要他自己想好了就行;可是蘇成冠卻是有父母在長安城,他們希望自己走正統科舉,如朝爲官,短時間內自己根本就說服不了父母改變主意。

“蘇兄,楚王殿下才華橫溢、志存高遠,又深得陛下喜愛,此去登州大有可爲啊。”

“楚王再厲害,終歸只是一個親王,已經升無可升了,東方兄,你要慎重考慮啊。”

“前幾天我在新華書店看到一本楚王殿下親自撰寫的算學書,裡面的內容我很多都根本看不懂。蘇兄,你知道的,我對算學是最感興趣的,哪怕只是爲了算學,我都是會去登州一趟的。”

“明算科雖然也是朝廷科舉科目,但是前途有限,哪怕是吏部最終綬官,也只能去戶部當一個九品芝麻官,終其一生都很難升遷。”

蘇成冠也算是真心爲好友考慮,奈何每個人的追求不一樣,最終還是沒有說服東方平留下來。

第820章 大唐股市的種子第1143章 鬱悶的想吐血第1184章 韌性十足的天竺第338章 發了,我們要發了啊第602章 造不如買第1447章 王爺,你說的是真的嗎?第434章 奇葩夫婦的奇葩出行第90章 這是慢熱嗎?第889章 又臭又香又好吃第236章 斬首行動第1196章 局勢惡化第841章:李世民不能承受之重第913章 機智無雙武媚娘第670章 觀獅山書院的突破第465章 大唐版的足球比賽轉播第516章 各方反應第595章 都是化糞池惹的禍第1237章 怎麼就脫銷了?第914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以加更迎接新年)第117章 意外的請帖第1166章 怎麼噁心李寬一把?第252章 程處默的秘密第925章 如此神獸?第826章 權萬紀的結局第708章 讓人擔心第1068章 又來命案了!第951章 讓天竺人開開眼界第1471章 許敬宗的毒計第1279章 乾淨利索第1074章 這種事情,太讓人噁心了第1438章 李治的煩惱第5章 也是有礦的人第70章 降維打擊第159章 金銀賤如狗第1528章 意外的助攻(萬字大章再現)第1266章 專業的廣告策劃第467章 抓破腦袋也想不明白,最近業績怎麼下降了?第45章 大唐版維權第695章 爽快的有點意外第1267章 無微不至的服務第131章 跟本王除了它第335章 車禍引起的攻擊第841章:李世民不能承受之重第328章 作坊城的想法第1424章 這次真的是意外?第899章 頭頂綠的發光第12章 人離鄉賤第870章 挫骨揚灰第505章 這篇文章不一般第243章 誰能熬過誰第1496章 怪異的結果第1176章 不斷而來的驚喜第1492章 做對了一次選擇第769章 三國聯軍第686章 借鑑第997章 船隊迴歸第1465章 勸說第1546章 電和磁(萬字大章)第237章 來去無蹤第671章 許敬宗的動作很快第1471章 許敬宗的毒計第582章 房遺愛回來了第577章 沒理,要撐!有理,那還用說?第1233章 函館漁場第383章 知道的越多越膽小第1559章 兔子的威力第1617章 養殖業的發展第1211章 小東西,大影響第472章 有些東西,漲價反而賣的更好第1188章 又見妖言惑衆楊本滿號第1169章 是誰做的?第1092章 刺殺第1274章 寮人叛亂第857章 朱銅:你爲什麼吃素菜呢?第1195章 逃離第597章 大唐的房地產搞不搞?第255章 程府的大喜事第1162章 離廢紙的距離不遠了第1287章 玉米熟了第1071章 你以爲這樣我就破不了案子了嗎?第490章 羣魔亂舞第437章 這算是當頭一棒嗎?第1356章 一根螺栓引起的血案第1031章新的出海熱潮第1059章 繼續宰肥羊?第604章 喜笑顏開的勳貴們第1439章 李世民的態度第567章 讓人意外的獲獎者第352章 三十八文錢一隻的登州大蝦第220章 楚王出品,必屬精品第789章 熱鬧的文登碼頭(繼續三合一,求月票)第14章 跨時代的手術第150章 備貨第1484章 請恕我先行離開第593章 糾結的楊本滿第549章 史詩級的震撼場面第627章 迫不及待的王玄武第667章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第583章 瑞獸現身了?第1615章 小姨子的新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