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8章 應對之策

“王爺,長孫無忌和高士廉他們這一次使用的是陽謀,我們還真有點不好一味的反對。”

當天晚上,楚王府中燈火通明,李寬召集了楚王府的主要人物,商討應對之策。

雖然他心中已經有了主意,但是朝會上搞的那麼熱鬧,楚王府中,大家也都比較擔憂。

所以還是把大家召集在一起討論一下會比較好。

“玄策說的有道理,吏部作爲統管天下官員的機構,我們要拒絕吏部往蒲羅中派遣官員,還是比較難的。

真要是盲目的拒絕,反倒是落到了他們的圈套之中,到時候估計陛下都會有想法。”

馬周對眼前的局面不是很看好。

雖然他知道,只要自己這幫人不願意,吏部想要往蒲羅中派遣官員的想法,短時間是不可能落實的。

但是人家使用的是陽謀,你要是沒有充足的理由,一味地反對的話,那也不是辦法。

“其實我倒是覺得不用特別擔心。蒲羅中距離長安城那麼遠,如果吏部真的要一味的往蒲羅中安排官員,就看誰願意去?

到時候海上那麼遠的路途,要是船隻碰到什麼危險,失蹤了、翻船了,都是很正常的嘛。

再不濟,哪怕他們順利的到了蒲羅中,我們也有很多辦法收拾他們。”

許敬宗顯然比較腹黑。

他覺得主動權還是掌握在楚王府這邊的。

只要李寬不準備配合,大家有的是辦法反抗。

“王爺,朝廷大義方面,還是很難去抗衡的。我覺得倒是沒有必要一味的在這方面進行反抗。

不過蒲羅中地處海外,畢竟有很多自己的特殊性。我們可以設立一些獨特的機構,把朝廷任命的官員給架空。

到時候,這來來回回的折騰幾次,幾年時間就過去了。”

武媚娘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雖然她馬上就要臨產了,不過碰到這樣的大事,她還是不想錯過的。

反倒是程靜雯沒有怎麼去管。

“側妃娘娘的提議也不失爲一個好辦法。不過一旦吏部開始查收蒲羅中的人員安排,以後就很難反對他們往永平港、函館港等地派遣官員了。

進攻的主動權在吏部,我們被動的防守,很難保證到時候哪個地方會不會被他們給鑽空子。”

王玄策沉默了一會,又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或者我們採用拖字訣,反正出海的船隻,普遍都掌握在東海漁業手中。

其他海船要出海,市舶司都是知道的,到時候我們就給他們創造各種各樣的困難,什麼船隻拋錨,走錯航線什麼的,磨一磨這幫官員的性子。

我覺得也不是所有人都敢跟我們楚王府作對的。”

許敬宗覺得海外的事情,只要楚王府這邊不同意,其他人是沒有那麼容易伸手過去的。

“你們說的都有道理,不過我倒是覺得媚孃的那個提議不錯。

人家這一次使用的是陽謀,那我們就用陽謀來反駁他們。

長孫黨不是想要插手我們在海外的勢力嗎?這說明他們已經看清楚了自己的優劣勢。

同樣的,那我們也想辦法去削弱長孫黨在朝堂上的影響力。

如今的六部,大部分官員都是長孫黨的人。特別是高士廉當吏部尚書的這幾年,更是安插了不少的人手。

伴隨着大唐的不斷髮展,三省六部的格局已經有點不適應需求了。

雖然這幾年我們也有了警察總署、市舶都督府、教育部等新機構,但是還是不能完全滿足需求。

那我們是不是可以藉着這個機會,跟陛下提議重新對三省六部制度進行改革呢?”

李寬這話一出口,衆人立馬就陷入了沉默。

這個反擊的大招,有點大啊。

大家一時之間都還不知道要怎麼接。

“王爺,三省六部制,可是從隋朝就開始了的,如今已經有數十年的歷史了,要改變這個制度,估計沒有那麼容易呢。”

王玄策打破了沉默。

“一定要改的話,我們得拿出非常強的說服力,讓陛下和朝中大臣認可改革的必要性,認可改革的好處。

不過,如果我們新增加了部門的話,朝中各位大臣的反對意見,不見得會很大。

按照現在的體制,朝廷官員的數量其實是比較少的,如果多增加幾個部門,那麼就意味着多出來很多位置。

這對各個大臣來說,其實是沒有壞處的。畢竟,誰沒有幾個門生故舊需要安置的?”

馬周換了個角度想了想李寬拋出來的這個提議,發現其實難度不見得有多高。

就像是他說的一樣,你的改革是增加部門,這就意味着有更多的位置騰出來了。

這些位置,不可能全部都是楚王府的人,再不濟,人家也能分到一杯羹。

所以對於大部分朝臣來說,只要李寬能夠拿出合適的理由,他們是不會反對這種改革的。

畢竟又不是說要裁撤部門,麻煩重重。

“沒錯,正是這個道理。這一次,我準備提議把三省六部改爲軍政兩個體系,其中總理衙門負責政務。

下面設置吏部、禮部、戶部、工部、刑部、兵部、農業部、商業部、教育部、外交部、科技部、警察部、稅務部、醫學部、海關部、規劃部、交通部、水利部、監察部,六部變爲十八部。”

李寬這麼一說,大家立馬就意識到他不是心血來潮,而是之前就已經考慮好了這個方案。

要不然不可能一口氣說出十八個部門的名字出來。

“王爺的意思是把現在六部的功能進行拆分,這樣長孫黨把控的六部,全力就被十八部給瓜分了。

哪怕是有一些新成立的部門,最終還是會有長孫黨的人,但是影響力肯定也是下降了。

並且,藉着這個機會,讓之前的警察總署和市舶都督府等新成立的機構,成爲跟吏部、禮部等平起平坐的存在?”

武媚娘很快就抓住了李寬這個六部變十八部的改革重點。

以前的三省六部,最主要的執行機構是尚書省,其他可以說是皇帝的輔助機構。

現在變爲十八部之後,之前的機構大部分都融入到了十八部之中,再保留輔助李世民處理政務的一些機構,就會形成一個新的局面。

這個變化,雖然很大,但是也意味着多了許多機會。

哪怕是長孫黨中的一些大臣,也不見得會反對。

第970章 現代紡織業的萌芽第349章 跟風的人什麼時候都有第1219章 讓人絕望的差距第187章 利在當下,功在千秋(八更,繼續求月票)第871章 長孫無忌的野心第992章 有人跳樓了第485章 新晉富翁金太的煩惱,有誰能懂?第1441章 李泰的動作第252章 程處默的秘密第211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969章 連楚王府都認輸了第541章 通兌天下的願景第1585章 香餑餑第470章 澳洲最危險的動物居然是它?第212章 不一樣的名人第1063章 長孫無忌的陰招第183章 百草園(第四更,求打賞)第1330章 忙碌的新羅使臣第943章 商機第259章 觀獅山書院第1026章 崩盤前夕第525章 驚喜不斷的格物書院第451章 楚王府,可是一個螞蜂窩,惹了就別想跑第1440章 各自的心思第47章 這一波穩了第356章 年輕的松贊干布第1279章 乾淨利索第203章 延誤了?第504章 樹立一個典型(求月票)第104章 不一樣的作坊第1093章 到底是誰幹的?第394章 拉一批,打一批第1416章 武舉第1361章 不一樣的攻城略地第1432章 報復第1221章 走馬觀花第1250章 一書封神的節奏第1045章 抱大腿的代價,有點高啊第758章 憋屈的戰鬥第462章 真的被嚇死了嗎?第1449章 不做牆頭草了第1189章 楊本滿的超前建議第1412章 讓子彈飛一會第1221章 走馬觀花第403章 離京還有這個福利?第1415章 鬧哄哄第1135章 薅番邦屬國的羊毛第1403章 西洋來的聲音第1418章 長孫家的小動作第732章 帶你們去發財第1350上章 盧家的動作第536章 女人的錢,最好掙第561章 無知者無畏?第1433章 損失慘重第234章 戰爭的殘酷第1023章 現在有多開心,以後就會多痛苦第1180章 貴妃要下西洋第1202章 商機無處不在第698章 這李寬,又抽瘋了?第722章 最後的大招?第278章 上有所好第223章 拉不下面子第747章 可以下船了第860章 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第155章 別樣的款待第184章 沒錢是不行的(第五更,求好評)第440章 不一樣的刺殺第901章 這是要在涼州搞大事啊第175章 兩個祖宗第1466章 有些事情需要做一些決斷了第1608章 投資機會第211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20章 楚王府的人是瘋子第204章 又來這一招(五更來了)第276章 炒茶第270章 榜單被撕了第940章 擼起袖子加油幹第224章 菘菜第957章 坑我來挖,你來跳!第76章 開府建牙第1288章 不一樣的捐款第994章 準備救市?第291章 能不能讓我也試一下?第138章 獻禮第804章 免費修建衙門第306章 出海的熱潮第1137章 應對之策第1030章 輕輕的我走了,帶走一船金幣(求月票)第176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第1509章 不管他們賣多少錢,我們都比他們便宜兩成第378章 黑火藥的威力第1306章 不是你想仿製就能仿製的第675章 錢來的太容易了第433章 哪怕是吃頓飯,也是蘊含了深意啊第150章 備貨第1143章 鬱悶的想吐血第1018章 王有才的絕殺之行第107章 三觀就是用來刷新的第1026章 崩盤前夕第16章 被彈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