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3章 文學家變化學家

盧照鄰是李寬的嫡傳弟子。

這是范陽盧氏跟楚王府的關係能夠得以緩和的重要原因。

在范陽盧氏看來,有盧照鄰這麼一個盧家子弟成爲李寬的弟子,意味着李寬在向盧家釋放和解、拉攏的信號。

雖然之前大家在商業上有很多的競爭,但是盧家從楚王府搞出來的各個產業之中,獲得了更多的好處,所以其實兩家人並沒有到你死我活的境界。

不過,讓李寬有點鬱悶的是盧照鄰拜入他的門下之後,並沒有對詩詞之類的東西有特別的興趣,反倒是對化學、物理、算學這些東西充滿了好奇。

一個名傳千古的文學大師,被自己養廢了?

每當李寬看到盧照鄰的時候,都會有這種感覺。

不過,大唐不缺文學大師,缺的是各種科學家。

特別是那種能夠拿出來單打獨鬥,不需要李寬去點撥也能獨自開拓一片天地的科學家。

雖然經過觀獅山書院十幾年的培養,大唐的科學技術人才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數量。

但是跟後世比起來,那還是完全不夠看。

所以盧照鄰能夠喜歡科學,並且有這方面的天賦,李寬還是樂見其成的。

甚至他還專門爲盧照鄰修建了一座化學實驗室。

“師父,這個是我從黃銅裡面提煉出來的東西,這是一種銀白色略帶淡藍色的金屬,密度跟鐵非常的接近,。在室溫下,性能比較脆,跟鐵完全沒有辦法比較。

但是加熱到了一百多度的時候,又開始變軟;超過兩百度之後,又變幹,性能有點特別,跟師父您說的鋅,似乎十分的接近。”

在實驗室廢寢忘食的折騰了一個月,盧照鄰請李寬去鑑定他的實驗成果。

“除了在黃銅之中提煉除了這種東西,你還在其他礦藏裡面加工提煉出來這種金屬嗎?”

李寬腦中回憶了一下鋅的特點,跟盧照鄰說的頗爲相似。

最關鍵的是,黃銅其實就是鋅銅合金。

如果這個金屬是從黃銅之中提煉出來的,那麼基本上就可以確定是鋅了。

雖然鋅很早就出現在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但是鋅的發現卻是遠遠比金銀銅錫鉛要慢得多。

到現在爲止,除了李寬提出了鋅這個字,大唐的字典之中,還不曾有這麼一個東西呢。

“我還從鉛礦之中經過一些列的冶煉加工,最終也提煉出了一些類似的東西。”

盧照鄰頗爲期待的看着李寬。

“熔點、沸點、密度、外觀、性能,這些東西你都好好的確認一下,然後形成一篇論文發表在《科學》雜誌上面。

除此之外,化學院可以專門成立一個加工冶煉鋅的作坊,儘快的將鋅的生產工業化。”

李寬這話,基本上就是肯定了盧照鄰的發現。

這讓對方異常的興奮。

“師父,工業化的生產方案,我已經提前準備好了,其實跟實驗室的加工條件,雖然有所不同,但是思路是一樣的。

結合現在各個作坊的技術,相關的加工設備很快就能到位。

至於鋅礦,在長安城外就能找到一些鉛礦,從實驗的情況來看,這些鉛礦本身也是鋅礦,以後我會跟姚默三教諭好好的學習研究一下如何識別各種鋅礦。”

盧照鄰畢竟是李寬的弟子,對於李寬的做事風格很瞭解。

所以他秦李寬過來堅定鋅的發現的時候,已經完成了工業化的準備工作。

只要一聲令下,過個十天半月,大規模的鋅錠,就會出現在世人面前。

到時候,《科學》雜誌上面的文章,估計也被各個書院給傳遍了,正好用一塊塊的鋅錠,堵住大家的疑問。

“嗯,這段時間,鍍錫鐵板的銷量是非常可觀的,對於錫錠的需求非常的高。曾經有匠人提議使用鍍錫鐵板來製作水管,不過實驗效果似乎不是很好。

你可以繼續研究一下,看看鍍鋅的鋼管,防鏽效果怎麼樣。

只要效果好,那麼鋼管的成本肯定是要遠低於銅管的,鋅金屬這個發現,就有了實際的意義。”

鋅是非常重要的一種金屬。

如果發現之後找不到用處的話,那麼就會大大降低盧照鄰的這個發現的意義。

現在作坊城中的房屋,都是有修建洗手間的。

裡面使用的水管,都是銅管,成本非常的高。

雖然只是衛生間裡使用了一小部分,但是架不住修建的房子有點多,導致銅管的需求還是非常旺盛的。

要不是大唐這幾年陸陸續續的從鎮北道等地發現了幾個銅礦,又在海外的澳洲和南美洲發現巨大的銅礦,估計大唐的銅價直接就會因爲銅水管的使用而上漲好幾成。

甚至朝廷會直接禁止使用銅來製作水管都不奇怪。

“大唐現在各地的鍊鐵作坊修建的非常多,雖然沒有哪家的技術能夠比得上我們楚王府的鍊鐵作坊。

但是整體來說,大唐的鍊鐵技術進步是非常明顯的,這些各州的鍊鐵作坊,在本地也能過的比較滋潤,這也算是緩解了鋼鐵價格的上漲。

按照現在的情況,一斤銅的價格,大概是一斤普通鋼鐵價格的十幾倍,如果真的能夠使用鋼管替換掉銅管,哪怕是使用了價格比較昂貴的鋅,成本也肯定比銅管要便宜很多。”

在李寬身邊待久了,盧照鄰多少也是有一些商業頭腦的。

只要隨便推算一下,就知道鍍鋅鋼管的成本,肯定是遠遠低於銅管的。

雖然效果可能會有所差異,但是在價格優勢面前,鍍鋅鋼管的前途絕對是不可限量的。

“你說的沒錯,所以這個鋅的發現,要儘快的讓它商業化,讓更多的作坊之中,開始使用鋅來製作一些東西。

只有具備商業價值的發現,才能最快的得到推廣,否者就只會沉沒在歷史的塵埃之中。”

伴隨着蒸汽機的出現,大唐已經一隻腳邁入了工業化的門檻之中。

接下來,李寬準備好好的推動一下化學、採礦、機械等各行各業的發展。

假以時日,大唐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師父,您放心,弟子已經招募了一幫學員一起研究鋅的各種應用,除了您說的鍍鋅鋼板之外,其他的運用也都在考慮之中。”

盧照鄰現在渾身都是幹勁。

出名要趁早。

他現在已經十四歲了,正是時候。

第161章 人手不足第474章 天下無雙的本事第589章 打破長孫皇后的習慣第1441章 李泰的動作第1535章 技術突破第867章 李寬的腦子是被驢踢了嗎?第1307章 買的不知茶味,喝的不知茶貴第554章 這根骨頭沒有那麼好啃第922章 新大陸,我們來了!第79章 西北貿易第503章 一代女神醫的冉冉崛起第1573章 意外的獲獎人第1620章 最合適的選擇第1416章 武舉第697章 演講的套路第1169章 是誰做的?第392章 這個李寬,爲何每次都要搞點事情出來第827章 風起雲涌第9章 風靡長安城第104章 不一樣的作坊第608章 物美價不高第1022章 上至勳貴,下至百姓第906章 魚死網破?(加更,求訂閱!)第814章 你不仁,就不要怪我不義第297章 總算是找到你的影子了第458章 是誰再次躺着中槍了?第683章 科舉的舉辦權第228章 涼州遇襲第683章 科舉的舉辦權第1259章 金勝曼:這不是好事嗎?第1227章 無知者無畏(求月票)第222章 心癢癢第221章 不一樣的供暖第142章 標點符號第112章 盜版是要付出代價的第1245章 轟動永陽坊第380章 吐蕃國的使臣第1622章 波斯港條約第536章 女人的錢,最好掙第831章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第1030章 輕輕的我走了,帶走一船金幣(求月票)第47章 這一波穩了第1546章 電和磁(萬字大章)第904章 誘惑不夠大啊第1575章 這玩意很有前途?(萬字大章回來了!)第420章 誰搶到,就是誰的?第1316章 寒門士子的福音第1115章 各有各的算盤第398章 這些人的態度變化的也太快了吧?第1495章 心中有期待第344章 最後的瘋狂第1319章 不知道好歹?第667章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第1456章 認清現實第1127章 玉米的發現第1257章 成了投資指引了?第1560章 南洋的變化(一如既往的萬字大章)第950章 富的流油的國度第285章 打消李世民的擔憂(爲月票加更,六更)第763章 週二福的意外之喜第930章 這個見面禮,我不想要啊第1485章 但是萬一不是呢?第381章 振聾發聵第321章 誰能讓價格降下來?第217章 居然真的完工了第1437章 濮王第1125章 亂七八糟的研究所第1545章 蒸汽機車的變革第877章 抽絲剝繭第1593章 老大和老二的碰撞(萬字,求訂閱)第1482章 火車怎麼還沒來?第820章 大唐股市的種子第2章 王爺,這個不能賣啊第798章 李世民不見了?第384章 行動失敗第239章 故伎重演第200章 夜黑風高第981章 青雀葡萄酒的另類價值第1043章 不信也沒用,這就是真的第1181章 驚天秘密第411章 不把大唐的親王當回事,後果很嚴重(加更!你懂的)第1378章 應對之策第455章 腰不酸,腿也不疼了第728章 李寬的提議第202章 怎麼還沒人來買第1585章 香餑餑第1206章 橡膠園第969章 連楚王府都認輸了第11章 荒山變寶山第1156章 玩金融,你們也配?第794章 韋杜聯手第1472章 嚇出了一聲冷汗第1060章 大唐最大的奴隸主第1267章 無微不至的服務第549章 史詩級的震撼場面第1316章 寒門士子的福音第1026章 崩盤前夕第1167章 這是價值投資?第1538章 引領風潮第483章 廣告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