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4章 全面唐化

就在貞觀十九年即將過去,貞觀二十年即將來臨之際。

大唐周邊的國家之中,發生了一件意義頗爲不凡的事情。

接連承受了幾次重大打擊的新羅王國,不僅沒有跟大唐分道揚鑣,反而一口氣徹底的實施了一場重大的改革。

“九條兄,金勝曼的這個決定,你怎麼看?”

在金城的一處院子裡,賀健跟九條浩之坐在一張桌子面前,一邊吃着火鍋,一邊商討着金城發生的大事。

自從賀健收到金城將有大動作的消息,他就立馬從平壤趕了過來。

這幾年,在大唐有意無意的控制之下,朝鮮半島上的局面,整體上還是比較平穩的。

不管是新羅、百濟還是南高句麗、北高句麗,還是淵蓋蘇文帶領下的高句麗王國,大家誰都不敢跳出來反對大唐。

至於百濟旁邊佔據了一塊飛地的倭國,就更不敢說半句不字了。

這種局面,讓九條浩之和賀健在朝鮮半島過的如魚得水,樂不思蜀了。

對於長安城百姓來說,比較昂貴的新羅婢女,他們要是願意,每天都可以不重樣。

“聽說金德曼已經完全不管國事了,金勝曼算是徹底的大權在握。我聽說最近兩年新羅安排了不少的遣唐使,對我們大唐的情況進行了全方位的調查,這個金勝曼,應該是想借着全面模仿大唐的契機,讓新羅重新走上富強的道路吧。”

九條浩之作爲一個倭國人,對於番邦屬國的勳貴們的想法,顯然是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

“嗯,金勝曼的動作非常快,短短一個月不到的時間,金城就已經發生了非常明顯的變化。

我聽說新羅人直接把孔子學院的規模給擴大到原來的三倍,還準備在各個州城設置蒙學和小學,全部都教授漢學。

甚至新羅王國新成立的教育部,更是金勝曼親自擔任部長,然後下面的不少官員是原本孔子學院裡頭的唐人。

她這個舉動,算是在向我們大唐示好吧?”

賀健感覺自己要看不懂新羅這裡的局勢發展了。

實在是情況變化太快了。

以前大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現在居然變成真的了。

“是的,確實如此!並且新羅朝廷還準備拿出一成賦稅的錢財,專門用來發展教育。

一方面,他們在國內修建學堂,另外一方面,他們準備繼續擴大前往大唐學習的學員規模。

只要是從大唐學成歸來的人員,在金城都能得到重要,現在幾乎所有的貴族富商的子弟,都計劃前往長安城學習。

哪怕是在長安城找不到合適的書院收留,去到洛陽、登州等其他地方,他們也都不介意。

反正人生的經歷要是沒有一筆大唐的記錄,彷彿在金城就很難得到重用一樣。”

九條浩之對金勝曼的大手筆也是驚訝異常。

按照金勝曼這個搞法,過個幾十年,新羅就跟大唐的一個道差不多了。

難道他們就沒有什麼顧慮嗎?

還是說新羅人賭大唐爲了仁義道德,不敢借着這個機會吞併新羅?

“你覺得這個變化,對我們大唐來說,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要是放在以前,賀健肯定不會有任何疑問,認爲有番邦屬國這麼心向大唐,絕對是大好事。

可是像是新羅王國這樣全面唐化的國家,他是第一次碰到啊。

按照現在瞭解的情況來看,教育部的設立,三省六部的成立,以及其他的衙門機構,完全就是照搬大唐。

各個學堂裡頭教授漢學,這就更不用說了。

據說金城這裡的官員,希望將唐語作爲新羅官方指定通行的語言,讓普通百姓也要學習講授。

這個力度,絕對是空前的。

至於衣着服飾,各種生活習慣,也都是全面模仿大唐,不再保留任何原本新羅的傳統東西。

當然,金勝曼這麼做,肯定也是遇到了非常大的助力。

畢竟,不管是在什麼時代,在什麼國家,保守派都是必定存在的一個勢力。

奈何金勝曼現在大權在握,新羅四周的生存環境又有很大變化,保守派折騰不出什麼花樣來。

“賀兄,楚王殿下這些年願意跟國子監合作,願意與孔家合作,在各個番邦屬國修建孔子學院,不就是希望大家都能夠跟着我們大唐學習儒學,學習我們的文字嘛。

所以我覺得新羅王國的這個變化,楚王殿下應該是樂於看到的。

只是,到底是好是壞,這個事情還真是很難一概而論。

不說別的,完全跟我們大唐學習之後,金城這裡對於工商業的發展,如今是不加以任何的限制,甚至可以說是全所未有的鼓勵。

他們不僅對工商業給予了非常低的賦稅支持,還鼓勵各個勳貴商家、匠人自己去開設作坊,去把各種貨物運輸到新羅各地,運輸到大唐售賣。

在我看來,金勝曼是希望藉着改革的機會,把新羅的工商業發展起來,然後把貨物售賣到大唐,獲得更加豐厚的收益,從而促進改革的進一步發展。”

九條浩之如今就是負責楚王府在半島上的商業事務。

所以對於大唐與新羅王國之間的貿易情況還是非常熟悉的。

很顯然,在之前的貿易之中,大唐肯定是佔據優勢地位的。

不管是把大唐的貨物運輸到金城,還是將新羅的特長運回大唐,都是唐人商家在忙活。

但是如今新羅國內如此鼓勵商業發展,肯定會有很多商家開始前往大唐經商。

這麼一來,原本由唐人壟斷的商業渠道,肯定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其中的一部分利潤被新羅人分走,幾乎是必然的事情。

最關鍵是轉過了彎來的新羅人,肯定可以快速的在四周的幾個國家之中發展商業。

這個優勢,還不是唐人比得上的。

畢竟,新羅人要去百濟經商,要去倭國經商,或者是去南高句麗王國做生意,都是比大唐有地理優勢的。

甚至在語言方面,他們的優勢也很明顯。

“也不知道楚王殿下知道這個事情之後,會給我們下什麼指示。我現在都有點搞不懂到底要如何應對新羅人的這個變化了。”

在一些小事情上面,賀健自然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

但是碰到這種百年未見的變局,他的判斷能力就不夠了。

到底是支持新羅人這麼變化,還是旁觀,或者是反對呢?

似乎各有各的道理。

“楚王殿下應該差不多也收到了我們的彙報,這段時間我們再將金城這裡的情況詳細的整理一下,到時候情況應該就比較明朗了,楚王殿下也比較好判斷了。

在楚王殿下新的指示到來之前,我覺得還是先旁觀新羅人的變化爲好。

當然,如果新羅人的行爲損害了我們的利益,那肯定也不要有任何客氣。”

九條浩之的這個建議,算是比較中庸了。

不過,此時此刻,卻是楚王府情報調查局最好的對策。

“行吧,就按照你說的先來,我們好好搞清楚新羅人的這一波變化的內容和影響之後,每個星期都給楚王殿下送一份報告回去。

反正新羅發生這麼大的變化,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全轉過來的,我們倒也不用急於立馬決定怎麼應對。”

賀健聽了九條浩之的話,表示了認可。

第1013章 有一個算一個,都沒必要活在這個世界上了第880章 西明寺第421章 歌劇院的新作第537章 熱鬧的渭水碼頭第873章 孔穎達:你一定感到很意外吧?第651章 衆位大佬的煩惱第1544章 如何活下去第1220章 李世民見聞錄第1136章 吃人的機器第644章 慶豐包子鋪第1131章 只要我不覺得難受,難受的就是別人第1175章 油料有着落了第286章 紙裡包不住火(訂閱加更,七更)第897章 好奇寶寶李世民第244章 不折手斷第1132章 噁心人的手段第338章 發了,我們要發了啊第1319章 不知道好歹?第812章 這麼低的價格,還有錢掙?第641章 發展化工產業第953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342章 勳貴們的新愛好第1222章 時代的力量第1219章 讓人絕望的差距第1259章 陳斌的目標第453章 楚王殿下怎麼跟樹皮較上勁了?第1466章 有些事情需要做一些決斷了第244章 不折手斷第600章 這也算是人間美味?第1020章 積極的會員們(求月票)第1491章 牆倒衆人推(6千字大章來了)第1372章 騷擾第378章 黑火藥的威力第476章 大唐日報的誕生第515章 這個誤會有點大啊第1066章 這把刀是誰的?第305章 熱鬧的長安城(求推薦票)第380章 吐蕃國的使臣第1520章 蓋棺定論第1528章 意外的助攻(萬字大章再現)第890章 商人多水手多女人少第341章 沒有人接受金幣銀幣,怎麼辦?(求訂閱)第586章 呂強的人生轉折第1135章 薅番邦屬國的羊毛第165章 富貴還鄉第537章 熱鬧的渭水碼頭第972章 一記鐵拳打在空氣上第1320章 還沒長大就能賣錢第698章 這李寬,又抽瘋了?第976章 觀獅山書院的怪物第1289章 你怎麼就覺得作坊城房子價格會下跌呢?第182章 兩難(第三更,求推薦票)第1413章 寡人第1357章 韋思仁眼中的商機第516章 各方反應第25章 又被彈劾了第1480章 心結第1318章 西北風讓煤油燈更加閃亮第1014章 簡單粗暴第531章 穩如狗的銅球第1521章 彈劾的影響第818章 開啓大航海時代第1200章 解決問題第1598章 螳螂捕蟬,誰是黃雀?(再大章,求訂閱)第403章 離京還有這個福利?第1052章 顧盼盼取經第801章 夜不能寐第793章 建樓也能促進科技發展第908章 好奇寶寶的草原之行第1356章 一根螺栓引起的血案第1461章 火車站的價值發掘第586章 呂強的人生轉折第846章 聰明人太多,真的聰明?第560章 李寬的解釋第743章 心理戰第1576章 洪益和賴遠弘碰撞出來的火花第616章 如家客棧第1488章 大難當頭各自飛第516章 各方反應第465章 大唐版的足球比賽轉播第1541章 永遠的經典(再來個大章)第77章 奇葩的訓練第206章 漢城見聞錄第376章 跨越時代的經典第723章 漲價了!第1320章 還沒長大就能賣錢第379章 大唐也有黃牛黨?第203章 延誤了?第240章 給李靖的見面禮第1297章 被拯救的鯨魚第25章 又被彈劾了第1117章 最有爭議的獎項(大章,求月票)第627章 迫不及待的王玄武第306章 出海的熱潮第543章 座鐘的產量暴增第1373章 忌憚第618章 還能這麼辦客棧?第1290章 投資方向第634章 運用場景越來越多第777章 詭異的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