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1章 推動歷史前進的輪子(求月票)

伴隨着朱雀大街的銀杏樹葉緩緩的飄落,留給了行人深秋最美的一幕。

不過,玉米採摘完畢之後,李寬立馬就被李諺給請到了觀獅山書院蒸汽機研究所中分離出來的橡膠研究所裡確認新成果了。

“王爺,這個橡膠,我們發現它不僅有很好的密封性能,在減震方面也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在蒸汽機的汽缸附近,我們新制作了幾個專門的橡膠減震墊,能夠大大的減少蒸汽機工作時的震動。

發現了這個特點之後,橡膠研究所這段時間開始組織了一批人手專門研究橡膠的減震性能,看看怎麼樣進行硫化和加工之後,提高橡膠各方面的性能。

其中有一名叫做米其林的學員腦洞大開的提出來,可不可以使用橡膠來製作自行車的車輪,或者是四輪馬車的車輪。

我覺得這個思路非常好,所以就專門買了幾輛自行車回來做實驗,也把蒸汽機研究所的四輪馬車的輪子給重新試着換了一下。

還別說,使用了橡膠製作的車輪子,減震效果一下子就上升了好幾個等級。”

李諺心情頗爲激動的在那裡解說着橡膠研究所的最新成果。

雖然橡膠的使用,最開始是在李寬的指導下才進入到蒸汽機研究所的。

但是現在這個成果,卻是實打實的橡膠研究所自己發現的。

也難怪李諺會有那麼一點邀功的心思在裡頭。

“使用橡膠製作車輪?這個思路完全可行啊。”

大唐現在的四輪馬車也好,自行車也好,都是採用了鋼圈包軟木,甚至就是直接鋼圈的形式。

不管是減震性能方面,還是防滑性能方面,都是有不少問題的。

好在速度還不是特別的快,這方面的問題不是特別的明顯。

後世的自行車和汽車輪子都是使用的橡膠輪胎,這個情況李寬自然是知道的。

不過之前沒有主動的去跟大家提,主要是橡膠對於這個年代的大唐來說,實在是太罕見,太珍貴了。

要不是這兩年順利的發掘了大唐到南美洲的航線,這個橡膠還不知道要什麼時候纔會出現了。

哪怕是現在,已經有不少冒險家去南洋收購橡膠,數量其實還是非常有限。

目前主要是以滿足蒸汽機研究所的使用需求爲主。

當然,現在橡膠研究所既然研究出了橡膠輪胎,李寬自然不會去壓制。

大不了就把裝了橡膠輪胎的自行車和四輪馬車當成是高端產品來出售了。

橡膠的價格很貴,到時候直接把自行車的售價翻一番,甚至是翻兩番,總是可以覆蓋這個成本上漲的。

正好這樣也能更加有力的刺激大家去南洋種植橡膠的熱情,以及去南美洲冒險的激情。

“就是嘛,楚王殿下您也是覺得使用橡膠製作自行車是可行的吧?我覺得雖然現在橡膠的價格非常昂貴,但是那畢竟不過就是樹上收割下來的樹膠,一旦等到我們大唐也引入了橡膠進行大規模的種植之後,價格肯定就會跌下來的。

到時候,就是橡膠輪子大規模普及的時候,現在我們先進行研究,先在一些豪華四輪馬車和豪華自行車上使用,應該還是很有前途的。”

李諺身後,橡膠輪子的發明人米其林聽到李寬肯定的答覆,心情頗爲激動。

“你就是米其林吧?”

在觀獅山書院的研究所裡頭,氣氛還是比較自由的。

學員直接跟李寬對話,也不會有誰覺得特別的突兀。

“是的,楚王殿下,我覺得橡膠這個東西的潛力是非常巨大的,不管是作爲密封件還是作爲減震器件,亦或是其他的用途,我覺得都值得好好的研究。

甚至觀獅山書院格物學院,或者是化學院裡頭,還可以專門開設一個專業,專門研究研究橡膠的種植、加工和性能研究。”

米其林滿臉崇拜的看着李寬。

一個好的研究方向,對於一個搞研究的人來說,絕對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很顯然,米其林覺得橡膠就是一個值得自己研究一輩子的方向。

甚至他覺得有朝一日,自己可能可以憑藉着對橡膠的研究,獲得大唐皇家科技獎呢。

“嗯,你這個建議不錯,農學院可以把橡膠樹的種植納入到研究範圍,在崖州那裡設置一個橡膠種植研究所。

化學院可以新增一個橡膠專業,負責研究橡膠的硫化、橡膠的加工和橡膠的工業化生產。”

難得下面的人這麼積極,李寬自然不會去打擊他們的積極性。

至於這個步子比之前自己設想的邁的稍微要快了一點,這並不是什麼大問題。

反正這個時候他也沒有想着要直接把子午線輪胎之類的充氣輪胎給搞出來。

先一步一步的來,到時候大家遲早會發現充氣輪胎比實心輪胎,效果更好。

不僅成本低,減震性能還要更好。

而降低輪子的成本和提升檢證性,肯定會是橡膠研究所今後的重要研究方向。

“王爺,這段時間,我發現蒸汽機研究所需要研究的領域是越來越多了,其實有不少領域都值得專門設置一個研究所去專門研究。

比如說蒸汽機汽缸的缸體及其他零件的生產過程當中,就涉及各種各樣的表面處理。

在有些部位,我們要考慮如何提高零件的耐磨性,而在另外一些部位,需要重點考慮的卻是防腐蝕性能。

可能到了另外一個零件上面,我們對零件表面的硬度有了不一樣的需求。

可是我們蒸汽機研究所不可能什麼細節都去搞,也搞不過來,所以單獨成立一個表面處理技術研究所,也是很有必要的。

除此之外,蒸汽機的大規模生產,有不少零件都需要使用模具來製作,這樣才能大大的提升生產效率。

但是模具如何製作和生產才能最大程度的滿足要求,又能降低成本,裡面也有許多值得研究的地方,所以成立一個模具研究所也是很有必要的……”

藉着李寬過來視察的機會,李諺好好的把自己的述求給提了一遍。

觀獅山書院現在走的是鼓勵設立各個研究所的路子,但是對於單一研究所,如果規模太大的話,就會被不斷的拆分。

李諺對這個情況自然很清楚。

“沒問題,你擬定一個章程,就按照你說的分類就新增研究所。”

知道基礎科研的重要性的李寬,自然不會反對李諺的提議。

第640章 確定沒有算錯?第53章 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第1060章 大唐最大的奴隸主第1492章 做對了一次選擇第365章 房遺愛想出名,怎麼辦?(求訂閱)第721章 解決住宿問題第1140章 馬週一言氣暈孔穎達第1291章 果然是收穫的季節啊第1386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050章 剛開業就要熄火?第627章 迫不及待的王玄武第193章 怎麼還沒動工第751章 見證歷史第107章 三觀就是用來刷新的第848章 李治:父皇,大哥給我送了一封信第1444章 佈局第332章 奇怪的馬車第1022章 上至勳貴,下至百姓第110章 不一樣的推廣第428章 閃開!都給我閃開!第1155章 依葫蘆畫瓢第817章 楚王大課堂第1439章 李世民的態度第776章 想不通的局面第118章 完全沒想到第921章 兵不血刃的滅國之法第1500章 不要想得太多第32章 鏡子第643章 牙好,胃口就好第1465章 勸說第441章 高陽的三觀不斷被刷新第1297章 被拯救的鯨魚第1302章 不一樣的禮物第476章 大唐日報的誕生第1069章 完全沒有頭緒的案子第1021章 掙錢使人瘋狂第489章 造紙作坊吃肉的日子來了第1332章 觸動第1154章 新羅人的打算第718章 這就交易完了?第1311章 推動歷史前進的輪子(求月票)第134章 有點慘烈第660章 高興的太早了第871章 長孫無忌的野心第285章 打消李世民的擔憂(爲月票加更,六更)第857章 朱銅:你爲什麼吃素菜呢?第425章 先救誰呢?第563章 新發現往往源自意外第941章 女兒奴第202章 怎麼還沒人來買第40章 突然就火了第929章 土人的蹤跡第1416章 武舉第1530章 扔一把火第720章 不爽也沒有辦法第1381章 改革第249章 東方平的憂慮第375章 終究是打開了潘多拉盒子第1076章 簡單粗暴的對應方法第818章 開啓大航海時代第232章 以胡制胡第163章 立規矩第835章 你到底還有多少?第202章 怎麼還沒人來買第1411章 楚王黨的應對第1116章 盛宴開始第75章 威震西北第811章 不講武德的李寬第369章 過年前放個衛星第497章 寒冬臘月裡的訓練第333章 不一樣的三兒子店第1286章 精明的倭國人第736章 孤注一擲的金勝曼第349章 跟風的人什麼時候都有第217章 居然真的完工了第1208章 總有驚喜的南洋第1483章 好好看熱鬧就行了第1362章 風雨欲來第677章 增產,繼續增產第1265章 蒸汽機車有前途嗎?第1305章 東方樹葉第461章 有李寬的地方,就有大事第1301章 優秀的帶路黨第587章 麪包新語的最佳搭檔第1525章 戴全的傑作第268章 遺憾又開心第334章 眼看他樓塌了(6000字大章)第737章 提前佈局的效果第1291章 果然是收穫的季節啊第1623章 新的時代第1158章 迷之自信的新羅人第404章 寒冬臘月下揚州第1202章 商機無處不在第794章 韋杜聯手第651章 衆位大佬的煩惱第811章 不講武德的李寬第805章 幸福的楊本滿第206章 漢城見聞錄第1405章 陸戰隊第1579章 電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