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0章 投資方向

“大部分長安城的百姓,都有屬於自己的房子,真正沒有房子的百姓,其實不是很多。

如今南山建工在作坊城修建了那麼多房子,其他一些勳貴也在長安城外模仿作坊城的風格,修建了一些房屋。

這麼多的房屋投入到市面上,價格會下跌,不是很正常的嗎?”

令狐無疆堅持着自己的觀點。

雖然他很尊重楊本滿,但是作爲令狐投資公司的掌櫃,他現在慢慢的也有了自己的一些堅持。

要不然你跟一些客戶溝通的時候,三言兩語就被人給說服了,人家怎麼可能會對你有信心呢?

“房子多,價格就一定會下跌嗎?”

楊本滿作爲看多的一方,自然不會認同令狐無疆的觀點。

“供大於求,價格不就是會下跌嗎?哪怕是作坊城的房子,也不是沒有下跌過啊?既然以前有可能下跌,那麼以後也會下跌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

“不,我不同意你的觀點。如果房屋的價格真的下跌了,真的賣不出去了,那麼南山建工也好,其他的勳貴也好,必然會減緩房屋修建的速度和數量,到時候市面上可以買到的房屋,不就又變少了嗎?

再說了,現在長安城去到許多地方的交通都便捷了很多,各地涌入到長安城的人是越來越多了。

不說其他的,單單各個書院招收的外地學員,每年就至少有一萬多人吧?

雖然這裡面有不少是出生貧寒的學員,但是至少有一半是具備購買房屋實力的學員。

這就意味着單單依靠各個書院的學員,每年就能消化掉幾千上萬套房子。”

關鍵時刻,還是數據最有說服力。

長安城現在有十幾所書院。

像是觀獅山書院和曲江書院這樣的大書院,每年都要招收三四千名學員。

小一點的書院,每年也是至少招收幾百個,或者一千多學員。

所以每年的新學員數量,已經有兩三萬人。

這裡面,雖然以長安城出生的子弟居多,但是外地的怎麼也有一半啊。

雖然經過了多年的努力,但是真正有機會來到長安城求學的,大部分還是家庭條件比較不錯的。

你讓外地的普通百姓家庭,每天都在爲溫飽問題而奮鬥,哪怕是書籍的價格已經下降到一兩百文就能買到一本的程度,對他們來說也還是太昂貴了。

除了少數覺悟很高的父母,沒有多少家庭能夠一直支持孩子求學。

“有……有這麼誇張嗎?”

令狐無疆也被楊本滿拋出來的這個數據給嚇了一跳。

真要是有這麼多潛在的購房者的話,那長安城的房價,還真是會繼續上漲啊。

畢竟,楊本滿剛剛只是那書院的學員做了一個例子。

還沒有說無數涌入到各個作坊當匠人、幫工的外地人,還有無數來長安城經商的外地人呢。

“只會更多,不會更少。畢竟,哪怕是長安城本地的學員,也有不少會選擇在作坊城購買一套房子,給自己單獨居住的。”

“可是最近兩年,長安城的房價明顯沒有什麼變化啊?這不是跟你說的邏輯對不上呢?”

令狐無疆糾結了一會之後,又找到了一個理由。

“房價的上漲趨勢是一直存在的,但是這種上漲,不是斜線式的,而是階梯式的。

上漲一段時間,然後平穩一段時間,接着繼續上漲一段時間,然後再平穩一段時間。

你要是整理一下最近十年長安城的房價走勢,就會發現它的規律基本是這樣的。

你要知道,房價要是上漲的太厲害,御史臺的許多御史,都是會跳出來彈劾的。

這個時候,不管是南山建工也好,還是朝廷也好,肯定會採取一定的措施,給不斷上漲的房價降一降溫度,甚至出現房價短時間內微微下跌的情況。

但是這並不意味着房價就不會上漲了。相反的,因爲客官的需求被壓制了,等到這個風頭過去之後,下一波的房價上漲幅度,反而更加大了。”

楊本滿這麼一說,令狐無疆就無話可說了。

因爲他想了想之後,發現這些年的房價走勢,還真是跟楊本滿說的一樣。

畢竟,他也是在作坊城買過房子的人。

“那我明天抽空去作坊城走一趟,看看那裡最近有什麼新的房子推出來,先試着買個幾套看看。”

“大膽的去買吧!你就想一想,這個作坊城是楚王殿下非常重視的項目,他會讓南山建工一直修建房屋,難道就不用擔心房屋價格下跌嗎?

既然連楚王殿下都不擔心,那麼說明了什麼呢?”

楊本滿現在已經徹底的成爲一名楚王黨了。

哪怕是在御史臺,他也是光明正大的誇獎楚王府。

根本就不擔心別人笑話他。

錢財多到了一定程度之後,御史臺裡面,也已經沒有幾個人敢光明正大的嘲笑他了。

長安城現在的商業氛圍比較濃厚,各個勳貴對於經商的事情,也都越來越不掩飾了。

反正所有勳貴家中都有人在經商,遮遮掩掩的也沒有什麼必要了。

“楊御史,既然你覺得購買房屋是一個好的投資方案,那麼我是不是也可以拿出一部分的錢財出來投資良田呢?

畢竟,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頭。伴隨着令狐投資公司的規模越來越大,我想把投資分散到大唐股票交易所、房屋買賣和良田買賣之中。”

“按理來說,房屋的價格不斷上漲,土地的價格自然也是同步上漲的。但是如果你購買的土地是良田,用來種植糧食的,那麼它的價格是否會上漲,還真是不好說。”

楊本滿想了想,給出了一個讓令狐無疆感到意外的答案。

“爲什麼呢?”

“原因很簡單啊,玉米和土豆的出現,讓糧食的產量增加了。那麼大趨勢上面,糧食價格的走低,是一個必然的事情。

這就意味着同樣一畝地的土地,能夠產出的糧食的價值在降低。

這種情況下,你還指望良田的價格不斷上漲嗎?”

楊本滿指了指前方一堆堆剛剛採摘下來的玉米,說出了自己的理由。

腦子不算笨的令狐無疆,張了張嘴,無話可說。

楊本滿說的道理,不算難理解。

第880章 西明寺第308章 怎麼是綠的?第1478章 外鬆內緊第104章 不一樣的作坊第877章 抽絲剝繭第1384章 聯合對抗?第1423章 攪屎棍第925章 如此神獸?第47章 這一波穩了第875章 奇怪的案子第382章 鬱悶的祿東贊第614章 又是變廢爲寶第885章 今年實在是太難了第847章 李泰:稚奴,你來湊什麼熱鬧?第1017章 女王的末路第1296章 煤油燈第1508章 林邑書屋第9章 風靡長安城第1131章 只要我不覺得難受,難受的就是別人第37章 珍寶閣第1166章 怎麼噁心李寬一把?第511章 這個殺手鐗,李寬總算是準備拋出來了第1066章 這把刀是誰的?第863章 史上最貴的廣告費第563章 新發現往往源自意外第119章 主動請纓第724章 巨大的需求第433章 哪怕是吃頓飯,也是蘊含了深意啊第1552章 展會雲集(今天的一萬四送上了,求月票)第346章 這東海漁業,到底帶了多少香料回來了啊第1444章 佈局第1176章 不斷而來的驚喜三江感言第151章 海上航行第1496章 怪異的結果第491章 孔穎達的怒火第1382章 江山就是百姓第540章 李寬批發了一羣土豪第265章 驀然回首第916章 還能繼續淡定下去?第912章 最正確的支持方法第858章 李寬:我這是離開了多久?第1172章 正式運營第1472章 嚇出了一聲冷汗第448章 我阿耶是李寬第1077章 報仇從高金蓮開始第257章 戴胄好氣啊第71章 人間修羅場第1559章 兔子的威力第862章 不講武德的楊本滿第1256章 與《論語》相提並論?第52章 意外的結果第1167章 這是價值投資?第1261章 李世民的反思第274章 算出來了第1326章 大生意第647章 簡單的油條不簡單第1329章 好事不斷第1147章 何去何從第835章 你到底還有多少?第1579章 電死人了第570章 蜜桃村的煩惱第338章 發了,我們要發了啊第1467章 李世民有請第602章 造不如買第1156章 玩金融,你們也配?第627章 迫不及待的王玄武第485章 新晉富翁金太的煩惱,有誰能懂?第997章 船隊迴歸第504章 樹立一個典型(求月票)第1050章 剛開業就要熄火?第74章 假傳軍情?第621章 軍服改革第647章 簡單的油條不簡單第299章 不長教訓的倭人第1469章 影響深遠的洛陽夜談第238章 牛心堆三將顯英姿第1183章 揣測第814章 你不仁,就不要怪我不義第816章 探索新大陸第449章 有人要打小玉米的主意,還有人性嗎?第804章 免費修建衙門第1126章 又搞一個新機構(繼續求月票)第169章 玻璃的作用第1528章 意外的助攻(萬字大章再現)第1270章 沒理由不看好啊第104章 不一樣的作坊第1504章 太子港的安全第788章 不能任由新羅人坐大第1199章 李治的變化第1045章 抱大腿的代價,有點高啊第1178章 代理人戰爭第430章 三言兩語,內遷突厥人的命運就註定了第1443章 薛仁貴的新職位第738章 起事第343章 沒錢,那就借嘛第354章 這個姓氏很少見,莫非是他?第1367章 誰也沒有想到第869章 不務正業?第747章 可以下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