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4章 李寬的大計劃

初秋的頤和園,秋蟬在聲嘶力竭的嘶鳴。

李世民在瞭解清楚嶺南道發生的事情之後,立馬就把李寬叫到了頤和園。

“寬兒,你覺得藉着這個機會,從長安城調遣三千大軍前往嶺南,再在當地組建兩個折衝府,馮家會不會跳出來反對?”

李寬能夠意識到嶺南道的寮人叛亂是一個朝廷徹底掌控嶺南的機會,李世民自然也能看到。

作爲一個有抱負的帝王,自然是不希望大唐還有哪個地方是不受朝廷控制的。

“馮家這一次理虧,想來是不會怎麼反對的。但是要徹底的讓嶺南道跟關內道一樣成爲大唐的重要一道,單純的安排一批將士過去,肯定是不夠的。”

“這個朕自然是清楚的。除了軍事上控制嶺南道的關鍵州府,各個州縣的官員任命,朝廷也會加一把勁。

除了各縣的縣令和縣丞,其他縣衙的一些胥吏,我們都儘可能的從各個書院當中,召集嶺南道當地的學員去擔任。”

像是胥吏這種東西,你要完全使用外地的人,是非常困難的。

不說其他的,你一個關內道的人去到嶺南道的某個縣當一名胥吏,工作怎麼展開?

整個縣城裡頭,估計八成的人都不會說官話,你連語言都沒有辦法溝通。

這個情況在嶺南道和江南道,可謂是非常普遍。

再說了,胥吏往往處理的都是當地的一些具體瑣事,如果你不瞭解情況的話,是很難處理好的。

所以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胥吏這個級別,也就是後世的科級幹部,往往都是本地人擔任的。

當然,這個指的是小縣城。

你要是放在北上廣深這些地方,這一套邏輯就完全不適用了。

“陛下走的這一步是好棋,不過嶺南道終究還是距離長安城太遠了,交通很是不便。

這對嶺南道融入大唐來說,是一個非常不利的事情。”

李寬自然是贊同李世民的方案的。

雖然嶺南道不是什麼很吃香的地方,但是隻要爲各個書院畢業的學員找到了新的出路,這也是一個好機會。

並且,勳貴子弟往往不願意去到嶺南道這些地方任職,這就給那些寒門子弟,甚至是普通百姓出生的子弟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平臺。

要知道,現在的嶺南道,可是相當於後世廣東、廣西、還難和一部分貴州、湖南的地盤呢。

要是開發的好,前途還是非常光明的。

“那你有什麼好方法?難道還是修路嗎?可是這修建通往嶺南道的水泥路,可不像是北方這麼容易呢。”

“沒錯,就是修路!從洛陽出發,一路經過淮南道、江南道,再到嶺南道。

形成一條從洛陽到廣州的近乎直線的水泥道路。雖然修建這條水泥道路的難度是非常高的,但是對於大唐的意義卻是非比尋常。

一直以來,中原地區纔是歷代王朝發展的重點。但是西晉南渡之後,江南道的部分地區,也慢慢的發展了起來。

經過對比,大家可以發現江南道的有些地區,其實已經變得比中原要更加的繁華。

那些以前大家看不上的地方,其實有着許多自己獨到的優勢。”

大唐相比後世明清時期,國土面積雖然不會少多少。

但是真正的繁華地區,卻還是比較少。

不說嶺南道,就是江南道,除了後世的長三角地區,其他地方都還是非常的荒涼。

就像是洪州那樣的地方,鱷魚都還滿地跑,土地資源利用效率非常低下。

大唐雖然人手一直都很緊張,但是經過了最近十多年的高生育率,其實人口增加是非常快的。

已經可以考慮進一步的開發江南道和嶺南道了。

湖廣熟,天下足。

這年頭的湖廣,壓根沒有什麼存在感呢。

但是一旦洛陽到廣州修建了一條水泥道路,那麼情況就不一樣了。

它可以把沿線的許多州府都串聯起來,極大的改善水泥道路沿線地區跟中原地區的聯繫。

要致富,先修路。

這話可不是白說的。

“朕也考慮過你說的這個計劃,但是修建這條水泥道路的難度,實在是太大了啊。途中還有長江天塹橫在那裡。

哪怕是朝廷全力支持,花費大量的財力,也不見得能夠順利貫通啊。”

李世民已經不是那種別人一忽悠就上頭的熱血青年。

江南道和嶺南道可不像是北方,一片平原。

那裡到處都是高山、丘陵、河流。

哪怕是原本就有一些道路,但是要修建一條像模像樣的水泥道路,難度還是非常巨大的。

“秦始皇都能有辦法修通通往嶺南的驛道,沒理由過了幾百年後,我們還搞不定啊。

至於沿途的大江大河,條件成熟的,自然是搭建橋樑了。像是長江那樣條件還不成熟的,可以讓觀獅山書院格物學院先組建一個橋樑建設研究所,慢慢的研究。

過個十年八年,甚至是幾十年,條件成熟了,再在長江上面修建大橋。

在此之前,可以通過船隻接駁的方式來進行過度。”

洛陽到廣州的水泥道路,李寬是一定要說服李世民修建的。

其實不僅這條道路,他還想着修建廣州到泉州,再到明州的廣明水泥道路。

有這麼兩條水泥道路,再配合大運河,基本上就把大唐南方的主要統治區域都給串了起來。

至於中間一些州府的聯繫,就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水泥道路跟這些主幹道路連接在一起來實現了。

反正水泥現在已經不是什麼昂貴的東西,很多地方都有水泥作坊。

“你說的那麼簡單,實際上哪有那麼容易?秦始皇也是勞民傷財之後,才勉強修建起了驛道,但是你現在說的水泥道路,修建難度肯定比驛道要大多了。

粗粗的估計,沒有一千萬貫錢,數十萬的民夫,根本就不可能在幾年內修建好這條水泥道路。

到時候,朝中肯定會有很多人提出反對意見的。”

大唐的賦稅收入雖然已經增加了很多。

但是開支也多了很多。

不管是教育經費還是推廣醫館的經費,亦或是將士們的裝備更新,都需要大量的錢財。

ωωω▪ тт kдn▪ co

哪有那麼容易再拿出一千萬貫錢呢?

第444章 這幫人,人人都是奧斯卡影帝第187章 利在當下,功在千秋(八更,繼續求月票)第1098章 捧殺第1040章 又是一文錢第1361章 不一樣的攻城略地第424章 你就不管一管?第1350上章 盧家的動作第463章 這幫人老搞事,得給他們找點事情做第174章 長安城的新娛樂第1577章 李諺師徒差點氣吐血了(日常萬字,求訂閱)第193章 怎麼還沒動工第1023章 現在有多開心,以後就會多痛苦第227章 李淵大壽第32章 鏡子第142章 標點符號第1387章 殃及池魚第313章 匠人們的福利(繼續求票)第448章 我阿耶是李寬第306章 出海的熱潮第573章 不祥的徵兆?第450章 懷道哥哥,杏兒要放大招了!第1078章 暴風雨來前的寧靜第954章 兔子急了也咬人第1118章 機會就在你面前第34章 真是不孝啊第1171章 報仇不隔夜第212章 不一樣的名人第1189章 楊本滿的超前建議第851章 閃開,讓我來!第747章 可以下船了第109章 山雨欲來第164章 羨慕嫉妒恨第455章 腰不酸,腿也不疼了第1091章 楚王府的對策第1010章 不一樣的失竊案第845章 一句話的威力第812章 這麼低的價格,還有錢掙?第692章 調查局在行動第424章 你就不管一管?第47章 這一波穩了第1463章 通車儀式第1512章 一切都有可能第513章 楚王殿下這是在跟世家低頭了?第929章 土人的蹤跡第807章 房子是用來住的第510章 再小點,還可以再小一點第940章 擼起袖子加油幹第322章 瞌睡遇到枕頭(又是三合一)第507章千金買骨第132章 出海捕鯨第714章 先搬走再說第273章 真的瘋了第428章 閃開!都給我閃開!第1035章 給晴兒一個交代(求月票)第5章 也是有礦的人第961章 混亂的天竺第34章 真是不孝啊第580章 寬兒的這個建議,也太……第1531章 冉冉升起的橡膠巨頭(萬字大章又來了)第287章 跟着他的步伐走(再爲月票加更,八更走起)第884章 笑死人?不是在開玩笑?第383章 知道的越多越膽小第1316章 寒門士子的福音第448章 我阿耶是李寬第1230章 被包圍了第923章 發現之旅第391章 這麼裝魚,一會全得死光吧?第669章 世家的應對方法第1560章 南洋的變化(一如既往的萬字大章)第41章 蝴蝶效應第958章 國際通用的姿勢第79章 西北貿易第1617章 養殖業的發展第703章 楊本滿的困惑第780章 秋風掃落葉第1128章 大唐的高考第551章 都搶着帶兵打仗第1273章 讓更多的人受到刺激第1411章 楚王黨的應對第245章 薛仁貴三箭定勝局第115章 屋漏偏遇連夜雨第1261章 李世民的反思第55章 剛開始就結束了第127章 這是精鹽啊?第714章 先搬走再說第891章 皇后之爭第51章 中秋詩會(下)第815章 開年不吉第435章 憑本事欠錢,有什麼好睡不着的?第49章 特別的任務第1400章 威力第1509章 不管他們賣多少錢,我們都比他們便宜兩成第824章 船隊出發第1394章 程咬金的反應第356章 年輕的松贊干布第916章 還能繼續淡定下去?第223章 拉不下面子第896章 領導覺得你行,你就行第181章 出名要趁早(第二更,求月票)第1302章 不一樣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