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1章 李世民的反思

“二哥,經濟的發展,是不是會帶動商人地位的進一步提高?”

趁着李寬喝茶潤喉嚨的時機,李治總算是再次提出了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不能簡單的這麼理解。經濟發展了,商人、匠人都會變得更加有錢,生活水平提高了。

一般情況下,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社會地位自然就提高了。

特別是在各個坊間,你的生活水平跟社會地位是密切相關的。

一個乞丐,是不可能有什麼社會地位的。

但是社會地位跟你是不是有太多的錢,又並不是簡單地等同關係。

就像是東西兩市裡頭,不少胡人都是身家很豐厚,但是你要說他們的社會地位有多高,顯然是假的。”

李寬感覺李治的這個問題背後,似乎有坑。

щшш⊕ttκan⊕℃O

所以比較曖昧的給了一個回答。

“士農工商,二哥你一直都追求他們的地位應該是平等的。但是商人重利輕離別。並且商人追逐利潤,人品肯定會有問題。

一旦商人的地位跟其他人一樣,那麼是不是會導致大唐的道德敗壞呢?”

李治這個傢伙,作爲儲君,他已經開始考慮起將來的統治了。

他剛剛說的這個觀點,應該是于志寧等人給他灌輸的。

當然,他自己應該也是覺得挺有道理的。

事實上,歷朝歷代的許多統治者,都有着這樣的觀點。

商人就是肥羊,養肥了就要宰殺。

“雉奴,單純的把人的道德跟他從事的職業,或者是跟他是農夫還是匠人、商人掛鉤,我覺得是不合適的。

歷朝歷代,投靠胡人異族的文人世子,一點也不少吧?南北朝時期,這種情況就更是常見。

按照你的說法,這些文人士子的風骨不是最高的嗎?爲何他們反倒是給整個中原王朝帶來了最大的傷害?

同樣的,大家可能覺得農夫就非常淳樸,非常老實。不可否認,這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絕對不是真理。陳勝吳廣的起義,還有漢末的黃巾之亂,背後有一幫人都是農夫。

對於他們來說,只要能吃飽飯就足夠了。至於所謂的道德,那都是在這個前提下才有的。

要不然到了饑荒的時候,爲何會出現易子而食的情況?

至於匠人,之前的地位一直都很低,但是其實他們對一個國家的貢獻是非常巨大的,朝廷應該也能充分的感受到匠人給大唐帶來的變化。

而商人的話,無商不活。作坊城哪怕是生產了再多的商品,如果不流通開來,那也是沒有太大的意義的。

而商品的流通,是必須有商人在其中起到疏通的作用。

大唐從各個藩屬國吸取各種各樣的好處,也都是需要商人去配合。

單純的認爲商人沒有什麼付出,只是左手換右手的把東西售賣了就掙了大量的錢財,這個觀點是錯誤的。

人家在買賣貨物的時候,也是承擔了大量的風險的。

並且,長安城的許多商人,對於修路鋪橋什麼的,也都是非常熱心。

真正的無良商家,其實並不是很多。

再說了,朝廷不應該以道德標準來衡量一個階層對國家的利弊,而是應該考慮這個階層的存在和發展,對大唐是否有好處來考慮。”

李治的這種想法,必須要堅決的打壓下去。

否則到時候自己好不容易發展起來的局面,估計就要受到破壞了。

“二哥,如果什麼東西都以是否對大唐有好處來衡量,那麼朝廷豈不就像是一個商家了?”

李治被教訓了一頓,心中顯然也不是很服氣。

“太子殿下,你說的很有道理啊,從某種程度上說,朝廷就是一個作坊,陛下就是這個作坊的東家,朝中宰相就是這個作坊的掌櫃,朝中的將軍就是作坊的護衛,各個官員就是各級別的管事,而下面的士農工商則是作坊裡頭各個部門的匠人、幫工。

作坊裡頭,大部分的人都是希望這個作坊越來越好,這樣自己的日子才能變得更好。

當然,具體到每個部門,部門跟部門之間肯定會有利益紛爭,大家會搶着成爲東家最喜歡的部門。

而部門與部門之間,雖然大家可能都很努力,但是創造出的價值是不同的。

並且,你得承認,所有的部門都有他存在的意義,並不能說某個部門很重要,就可以替代一切。”

李寬這麼新穎的觀點一冒出來,李治直接就無話可說了。

而李世民則是開始反思李寬說的話,覺得似乎還真是有那麼一點道理。

但是,不知道爲什麼,他又覺得似乎不是這樣子。

“寬兒,按照你的意思來說,其實整個大唐,也是有士農工商等各行各業的人共同組成的,大家不分貴賤,不問出身,就看你對大唐的發展有沒有好處?”

李世民本身是想打壓世家,所以任何能夠削弱世家影響力的行爲,他原則上都是支持的。

而扶持商業的發展,讓大唐出現更多不依附在世家身上的商家,在李世民看來也是值得鼓勵的。

反正朝廷也沒有損失什麼。

讓新崛起的商家去跟世家爭奪利益,讓他們去鬥來鬥去,這是李世民喜聞樂見的事情。

最好就是兩者斗的兩敗俱傷,到時候李世民就可以挺身而出,收拾殘局。

“完全不分貧賤,在短期內是做不到的。但是朝廷現在大力鼓勵寒門士子去參加科舉,並且在朝中給予重用,這對平衡大唐的朝局是有很大好處的。

一個國家,中間階層的人越多,就會變得越牢固。但是如果只是一小部分人佔據了頂端,那麼隨時都可能出現動盪。”

所謂的中產階級,李寬覺得這個概念還太超全,所以也就沒有太多的闡述。

但是扶持更多的寒門去跟世家爭權奪利,打壓世家,這對朝廷絕對是有好處的。

雖然寒門也是門,他們的目的其實也是希望成爲自己打壓的世家。

但是,終歸是分肉吃的人更多了,每個人分到的就會變少,朝廷就更容易掌握局勢。

站在李世民的角度來看,這個方案還是值得支持的。

“你說的也有道理!大唐發展到了現在,有些東西確實要變一變了!從明年春闈開始,除了犯官的子弟,其他所有人都可以參加科舉。”

不知不覺當中,李世民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

第76章 開府建牙第618章 還能這麼辦客棧?第562章 大唐皇家科技獎第1271章 功德圓滿第7章 我有辦法第1429章 怎麼報復?第592章 李寬這是搞什麼名堂?第459章 大唐紀念碑第257章 戴胄好氣啊第711章 利好齊出第262章 只要東西好,自然有人學第656章 疝氣手術第329章 做女人不容易啊第1507章 不一樣的造紙作坊第444章 這幫人,人人都是奧斯卡影帝第843章 需要一個熱點新聞第330章 都覺得佔了大便宜第943章 商機第85章 因爲熱啊第75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791章 房遺愛的幸福和煩惱第1127章 玉米的發現第976章 觀獅山書院的怪物第978章 這不算拔苗助長吧?第192章 動靜有點大第1350上章 盧家的動作第365章 房遺愛想出名,怎麼辦?(求訂閱)第456章 吃出人命來了,許多人準備看李寬笑話第1341章 要慢牛第362章 無以爲報,唯有……封推感言!第1315章 跟錢沒有矛盾第509章 李寬舉起了科學的大旗第1137章 應對之策第252章 程處默的秘密第135章 渾身是寶第759章 全軍出擊第629章 產業化的意義第846章 聰明人太多,真的聰明?第1123章 日行千里不是夢第225章 送佛送到西第58章 還要比嗎第873章 孔穎達:你一定感到很意外吧?第15章 手術成功第294章 茶葉價格第968章 太原王氏的底蘊第773章 新羅人的好算盤落空了第725章 繼續擴建第171章 程處默有請第1005章 微臣有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第201章 片板不能下海第999章 對付俗人,就用俗辦法第906章 魚死網破?(加更,求訂閱!)第522章 美食總是在不經意間誕生第974章 爲他鼓掌(爲月票加更!)第1567章 友商的反應第756章 遼東城的動靜第38章 限購一面第1003章 李世民親自迎接第1225章 軍工行業第249章 東方平的憂慮第222章 心癢癢第984章 調教太子(求月票)第326章 一路向南第772章 緩一緩,也許更好第798章 李世民不見了?第1348章 快,先退貨第1061章 登州海事學院第174章 長安城的新娛樂第256章 負荊請罪第727章 御駕親征第163章 立規矩第678章 產業鏈的帶動作用第841章:李世民不能承受之重第3章 慢着,本王可以作證第426章 走,我們去看一看第359章 莫非這些稻穀有什麼不一般?第1454章 蕭瑀的選擇第1528章 意外的助攻(萬字大章再現)第494章 永平港中的擔憂第829章 鬱悶的劉德威第948章 哈梅迪的智慧(求月票)第153章 用等重的銀子換第1156章 玩金融,你們也配?第78章 沒有想象的那麼差第601章 學員們的怒火,來的快去的也快第663章 阿布都的變化第1069章 完全沒有頭緒的案子第120章 脫貧致富的思路第1082章 沒有黃牛,也有長長的隊伍第1341章 要慢牛第1302章 不一樣的禮物第517章 莫非這纔是楚王殿下安排的託?第1466章 有些事情需要做一些決斷了第722章 最後的大招?第1536章 百安居鋪子第1533章 什麼是自己最重要的事情?第1511章 以卵擊石?(6000字來了,求月票)第1258章 看不見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