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4章 總有看不清形勢的人

羌人在大唐,其實不算是一個特別有存在感的部落。

眼下,不管是已經被滅國的突厥人,還是薛延陀人。

亦或是高句麗人或者靺鞨人,大唐百姓都聽說的要更多。

但是,羌人其實分佈很廣。

不管是隴右道南邊,青海道,劍南道還是淮南道,其實都有羌人分佈其中。

特別是以隴右道南邊的生羌的實力最爲強大。

這裡是進入劍南道的必經之路。

而劍南道在大唐,也算是難得的富裕之地,受到隋末戰亂的影響比較小。

相對應的,這一條商道上面,就非常的繁華。

每天都有絡繹不絕的商隊在其中來往。

相對於普通大唐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羌人這些年的變化比較有限。

不患寡而患不均,當隴右道的這些羌人發現自己的生活水平比周邊的唐人要差很多的時候,立馬就有了不一樣的心思。

再加上覺得自己對附近的地形非常熟悉,他們並不是特別擔心大唐軍隊來絞殺他們。

這麼一來,隴右道南邊就出事了。

剛開始,只是幾個羌人部落聯合起來搶了一個商隊,發現似乎沒有人發現之後,立馬就變得猖狂了起來。

很快的,附近的羌人部落都行動了起來。

得益於這幾年沒什麼戰事,羌人的人口數量增加的也還算比較快。

短短半個月,這裡就形成了上萬的羌人亂軍。

這個時候,當地縣衙再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無法憑藉自己的力量去剿滅了。

安排了小股部隊去行動,結果反倒是吃了大虧。

而那些羌人甚至藉着這個機會,差點把縣城給攻打了下來。

這一下,動靜立馬就大了。

武州當地的府衙壓不住消息,趕緊往長安城彙報了。

好在大唐現在的交通網絡還算是發達,沒過幾天,長安城就收到了消息。

“陛下,羌人分佈在大唐各地,一旦任由局勢發展,很可能會導致許多地方的羌人也跟着鬧事,到時候局面將會迅速的惡化。

微臣建議朝廷立馬安排精銳騎兵,快速的平定叛亂。”

頤和園中,李世民收到消息就立馬召集朝中重臣和將領議事。

李靖首先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藥師說的沒有錯,這些羌人跟我們唐人百姓,一直都格格不入。反倒是有不少給吐蕃國人給收服了。另外還有一部分在南蠻之地禍亂邊疆,一旦處置不夠及時,就容易讓許多蠢蠢欲動的部落,升起了不該有的心思。”

房玄齡也表達了對李靖的支持。

這個時候,朝中文武官員的意見,難得的非常一致。

曾經強大的突厥人和高句麗人,都已經亡國了。

現在一個羌人居然敢跳出來搗亂,那必須狠狠的鎮壓啊。

“朝廷快速出兵,這是必須的!但是應該安排哪一支軍隊去出征呢?”

李靖和房玄齡說的話,李世民自然是認可的。

如今他正享受着前所未有的榮光,結果卻是有人跳出來噁心他,這能忍嗎?

“末將願意前往!”

“隴右道我熟悉,陛下,讓我見來吧!”

“末將也願意率兵前往!”

很快的,立馬就有各個將領跳出來了。

武將想要升遷,想要有功勞,那必須有戰事才行啊。

要不然你怎麼立功?

眼看着大唐曾經的幾個大威脅都已經被幹趴下了,戶部正在考慮削減大唐的軍費呢。

現在羌人作亂,可是難得的立功機會。

至於說唐軍會不會打不過羌人,這倒是誰也沒有擔憂過。

無非就是勝利的果實到底有多大的問題。

“陛下,末將倒是有一個主意!大唐皇家軍事學院前陣子組建了一個重甲騎兵百人隊,在演習過程中輕鬆的就擊敗了五倍的對手。

重甲騎兵對於我們大唐來說,是相對比較陌生的兵種,到底應該怎麼使用,戰果如何,都還缺少許多的驗證。

這一次羌人作亂,是一個難得的練兵機會,末將覺得可以安排重甲騎兵走一趟,再安排三千精銳騎兵壓陣,基本上就夠了。”

程咬金這話,倒是讓許多人眼前一亮。

雖然羌人的亂軍已經超過萬人,但是大部分都不是什麼正規的士卒。

打順風仗的時候還可以,一旦有什麼不順利的,情況立馬就變了。

從長安城安排重甲騎兵過去,再安排三千精銳騎兵壓陣,對付這些羌人,還真是夠了。

畢竟到時候,武州當地肯定也會徵調府兵跟在後面的。

這些府兵,用來打掃戰場,絕對是合格的。

“知節這個提議也不錯!如今大唐皇家軍事學院的和重甲騎兵已經有三百人,正好可以上戰場看看實戰效果如果。”

李靖也是親自觀看過軍事學院的演習,對於重甲騎兵的威力也是很瞭解的。

這一次的羌人作亂,肯定是滅掉的越快越好,敵我之間的差距越明顯越好。

讓重甲騎兵出征,雖然有點大材小用的意思,但是用來震懾四周的羌人,那是最好不過的。

很多時候,各個部落會時不時的站出來鬧事,最關鍵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意識不到大唐的強大。

用井底之蛙來形容他們,完全是很貼切的。

一旦他們意識到自己跟大唐有着巨大的差距,立馬就老實了。

事實上,不僅羌人是這副德行,倭國人也是一樣的。

“重甲騎兵?會不會行軍太慢了一點?”

軍事學院裡頭髮生了這麼大的變化,李世民自然也是知道的。

不過,他的印象裡頭,重甲騎兵的移動都是不方便的。

“陛下,完全不用擔心這一點!大唐皇家軍事學院後勤科在考慮裝備重甲騎兵的時候,就已經爲今後的快速移動做了充分的考慮。

所有的重甲騎兵,都是一人雙馬。在移動的過程當中,其中一匹馬專門用來馱盔甲。

這麼一來,他們在上戰場之前的移動速度,跟普通騎兵是沒有什麼太大區別的。”

這個時候,就輪到程咬金這個軍事學院後勤科的負責人發表意見了。

“快刀暫亂麻,一次性的給羌人充分的震懾,然後戰後再把一部分羌人強制性的移民到江南道、嶺南道,甚至是澳洲或者美洲,打亂隴右道南邊的格局,這樣的處置,算是最合適的。”

長孫無忌也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在大是大非上面,他的智商還是非常在線的。

其他文武官員這個時候也紛紛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基本上都是支持這個方案的。

這麼一來,還等什麼?

李世民立馬就下令大軍開拔了。

至於領軍的將領,則是落在了程咬金的頭上。

畢竟,他很瞭解重甲騎兵的情況。

第589章 打破長孫皇后的習慣第1110章 貪心不足第526章 妖言惑衆的楊本滿彈劾李寬妖言惑衆第547章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第969章 連楚王府都認輸了第1056章 惹了不該惹的人第1332章 觸動第413章 我的武郎君,實在是太穩健了第489章 造紙作坊吃肉的日子來了第460章 好毒的計謀,好狠的陽謀第384章 行動失敗第1147章 何去何從第1458章 過敏第1560章 南洋的變化(一如既往的萬字大章)第372章 長安城的勳貴百姓完全沒有一點抵抗力(三合一大章,繼續求訂閱)第830章 天大的秘密第323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92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269章 拿了錢辦了事第1153章 貨幣戰爭第921章 兵不血刃的滅國之法第45章 大唐版維權第1529章 這是最好的時機?第305章 熱鬧的長安城(求推薦票)第979章 被王位耽誤了的釀酒師(求月票)第506章 大唐皇家專利局第876章 狄仁傑的想法第73章 八百里加急第945章 重大失誤第842章 一併發配第651章 衆位大佬的煩惱第740章 開局拿下一座城第1580章 想搞事?第443章 不就是一些石頭嘛,就能增加水稻產量?第1118章 機會就在你面前第748章 淵蓋蘇文有點慌第1273章 讓更多的人受到刺激第433章 哪怕是吃頓飯,也是蘊含了深意啊第1071章 你以爲這樣我就破不了案子了嗎?第986章 貪婪是本性第411章 不把大唐的親王當回事,後果很嚴重(加更!你懂的)第613章 一個新行業的誕生第319章 暴怒的侯君集?第39章 酒香不怕巷子深?第1560章 南洋的變化(一如既往的萬字大章)第1339章 是否用力過猛?第729章 新的戰爭模式第606章 有些事,不是想不想的問題第769章 三國聯軍第78章 沒有想象的那麼差第976章 觀獅山書院的怪物第610章 家大業大也吃不消第364章 神仙打架第968章 太原王氏的底蘊第457章 仁心堂的意外之喜第1589章 戴木樂的憂慮第539章 不一樣的一張紙第25章 又被彈劾了第413章 我的武郎君,實在是太穩健了第1083章 李世民的憂慮第436章 三足鼎立的格局第414章 江都縣的刁民,怎麼變多了?第210章 不懂就要學第1242章 別樣的營生第1184章 韌性十足的天竺第127章 這是精鹽啊?第407章 武郎君,你今天辛苦了第58章 還要比嗎第1603章 一戰決勝負?(一萬八,日子不過了)第778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1579章 電死人了第943章 商機第242章 不走尋常路第719章 商機第1583章 這是蹭熱點嗎?第254章 一聲慘叫第1316章 寒門士子的福音第242章 不走尋常路第47章 這一波穩了第1105章 蝗災沒有那麼可怕?第1513章 小玉米帶給大唐的意外驚喜(萬字大章)第1515章 劉大娘滷肉鋪子第1174章 利潤表第140章 登州熱第1323章 繁忙的函館港第1347章 充滿了信心第1132章 噁心人的手段第16章 被彈劾第1089章 我應該站在誰那邊呢?第303章 一礦頂一國(求月票)第305章 熱鬧的長安城(求推薦票)第1385章 李治的陽謀第714章 先搬走再說第156章 下馬威?第1496章 怪異的結果第670章 觀獅山書院的突破第1009章 有人盯上了土豆第777章 詭異的場面第929章 土人的蹤跡第1454章 蕭瑀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