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6章 橡膠園

觀獅山書院蒸汽機研究所。

李諺連過年都只是在家裡吃了個飯,立馬待不住,跑回了蒸汽機研究所。

在他這種廢寢忘食的折騰下,蒸汽機的改進速度非常的快。

從去年年底明作鐵路開通,到現在剛剛開春,也就不到半年的時間,就已經基本完成了蒸汽機換代的研製工作。

“師父,這個橡膠真的是太好用了,不管是用來作爲防水使用,還是用來隔絕空氣,都能起到非常非常好的密封效果。”

趙小二現在在蒸汽機研究所裡頭,專門負責密封系統設計這一塊內容。

對於蒸汽機來說,這算是看起來不大起眼,但是非常有意義的一項工作。

最開始的蒸汽機,就是因爲密封效果差,倒是機械轉化效率非常的低。

明明是一座小房子一樣的蒸汽機,卻是跟幾匹馬一樣只能來一點點貨物。

也就是經過了多次改進之後,纔有了明作鐵路上使用的蒸汽機。

“確實很神奇,我們也試過了其他的一些樹膠,雖然也有一些具備橡膠相似的性能,但是沒有一家可以跟橡膠真正的媲美。

小二,這橡膠研究所已經從蒸汽機研究所單獨獨立出來,我覺得你不僅僅可以考慮在蒸汽機上使用橡膠,在四輪馬車,在永久自行車,在其他的一些設備上,其實都可以考慮橡膠的用途。

特別是楚王殿下去年教授我們的橡膠硫化方法,對於提升橡膠的性能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在我看來,橡膠的深加工,應該是一個值得你研究一輩子的事情。”

李諺的見識,顯然是不差的。

雖然接觸橡膠的時間不算很長,但是對於橡膠的前途卻是特別看重。

“嗯,上一次楚王殿下在我們研究所視察的時候,隨口說了一句以後可以考慮使用橡膠來製作車輪,我準備把這當成是橡膠研究所今後的重點研究方向。”

要讓橡膠研究所變得更重要,自然就要尋找更多的應用橡膠的場所。

並且,要讓橡膠的需求進一步的增加。

很顯然,不管是四輪馬車上面使用的車輪子,還是自行車上使用的車輪子,一旦改爲橡膠製作,那麼對於橡膠的需求,絕對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到時候,去南美洲購買橡膠,割橡膠的事情,將變得有利可圖,將從一件小衆的事情變成許多人追捧的事情。

當然,種植橡膠的事情,也將進一步吸引大量的勳貴進入。

“楚王殿下雖然只是隨口一提,但是他的見解往往總是能夠超出大家的認知。你把橡膠研究所的其中一個研究重點設定爲車輪的研究,我覺得是沒有錯的。

不過,橡膠在密封件上的應用,對於大唐各行各業的發展也是非常有意義的,希望你不要落下了。”

李諺雖然支持自己徒弟往新的領域去尋找應用機會,但是蒸汽機的功率越大,對密封件的要求就越高。

他顯然是不想以後哪一天自家的蒸汽機,又因爲漏氣的原因導致功率沒有辦法變得更大。

“師父你放心吧,這幾個方向我們都會齊頭並進的。如今觀獅山書院格物學院裡面已經專門開設了一門橡膠學的課程,吸引更多的學員進入到這一個領域。

當初楚王殿下可不僅僅是隨口說了橡膠在車輪上的運用,他還說過可以考慮使用橡膠來製作雨鞋,用橡膠來製作減震零件,用橡膠來製作雨衣呢。

我準備把這些的東西,慢慢的全部都給研究出來。只是遺憾的是現在橡膠實在是太貴了。

單純的依靠船隊從南美洲帶回來的橡膠,感覺每一次試驗,那都是在燒錢啊。”

想到從海員手中收購橡膠的場景,趙小二就有點肉疼。

按照他的理解,這橡膠就是從橡膠樹上面割下來的樹膠,跟松脂那些東西是差不多的。

正常來說,橡膠的價格也不應該比松脂要高多少。

但是現在一斤橡膠,在長安城裡就需要花費至少一百文錢才能才能買到。

有時候船隊帶回來的橡膠不多,這個價格還能上漲到好幾百文錢一斤。

這要是把橡膠製作成四輪馬車的輪子,哪怕是不算加工費用,單純的購買橡膠材料的費用,估計就要去到十幾貫錢了。

這誰用得起啊?

“我聽說楚王殿下已經在鼓勵大家在南洋種植橡膠樹了。南美洲的氣候,跟那樣那裡應該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的。

爲了檢討在南洋推廣橡膠種植的可能性,去年的時候,氣象研究所的朱銅還專門去了一趟蒲羅中呢,也不知道現在那裡的情況是怎麼樣了。”

李諺自然也是知道現在的橡膠價格到底有多昂貴。

如果只是蒸汽機上少量的使用,那麼貴一點也就貴一點了。

反正蒸汽機不便宜,哪怕是花個幾貫錢,甚至是十幾貫錢來購買橡膠,也不算什麼。

但是如果要讓橡膠大規模的進入到各行各業,那肯定就不能這樣了。

“那看來我得儘快給橡膠多找幾種運用場景了,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勳貴去南洋種植橡膠。

要不然大家就以爲蒸汽機上可以使用橡膠作爲密封件,就沒有什麼動力去折騰橡膠種植了。”

趙小二心中,立馬就覺得自己應該加快橡膠研究的進度了。

哪怕只是先拿出一些不成熟的作品出來,也是可以的。

到時候辦一個展覽會,讓大家見識一下橡膠的用途,應該會很有效果。

看來,自己零零七的日子,還要繼續啊。

……

當長安城纔剛剛迎來春暖花開的季節,南洋這裡已經炎熱異常。

尉遲環穿着一件短褲短褂,很是隨意的跟朱銅站在一片空曠的土地面前。

“尉遲郎君,蒲羅中這裡的氣候非常炎熱,跟那些海員描述的南美洲的氣候應該是非常相似的。

並且,從地球儀上來看,兩者應該都是出於差不多的一個緯度上面。

所以楚王殿下說,在蒲羅中四周先嚐試種植橡膠樹,我是完全贊同的。”

朱銅黝黑的臉龐上,滿是自信。

作爲大唐首屈一指的氣象專家,他有這種自信。

“楚王殿下也真是的,我原本只是提議先種植一個幾百畝,看看到底能不能種活,但是他偏偏要讓我一口氣把所有拿回來的橡膠種子和幼苗都給利用起來。

這麼一來,至少就需要五千畝的土地才能種下這麼多的橡膠樹了。”

尉遲環每天都會看《大唐日報》。

雖然從長安城到蒲羅中,這些報紙的消息已經過時了。

但是這仍然是蒲羅中的官員、商家瞭解長安城動向的嘴便捷方式。

蒸汽機上使用了橡膠製作的零件作爲密封件,這在報紙上也是專門的報道過的。

也有一些報紙曾經報道過有些船隊單純的依靠從南美洲運輸橡膠回長安城,就發了大財的消息。

所以橡膠有使用價值,售價還比較高,這些信息尉遲環都是知道的。

可如今李寬希望尉遲家把整個家族的發展重心都轉移到橡膠種植上面,他就不完全同意了。

主要是他不覺得大唐需要那麼多的橡膠啊。

今年種植第一批五千畝的橡膠園,明年指不定就會有五萬畝的橡膠種子會被人從南美洲帶回來,到時候他們尉遲家全部都要把它們種植到地裡面嗎?

按照樹木的生長速度,這橡膠種子要變成可以收割橡膠的橡膠樹,沒有個幾年功夫,根本就不可能。

這就意味着尉遲家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種植橡膠樹,但是卻是看不到一點收益。

哪怕是這些年尉遲家掙了不少錢,也經不起這樣的折騰啊。

雖然南洋這邊的土地就跟白送一樣,幾乎不要錢。

但是把土地上面原本的樹木砍伐乾淨,騰出空間來種植橡膠樹,這都是要耗費大量人工的。

偏偏大唐各地,現在各行各業都出現了人手緊缺的場景。

長安城的一名最普通幫工,工錢都已經上漲到了每個月三百文錢。

稍微有點本領的幫工,一個月的工錢去到一貫錢,那是很正常的。

像是四級工以上的幫工,工錢更是已經上漲到一個月五貫錢。

哪怕是尉遲家全部購買奴僕去搞橡膠樹種子,購買奴僕的錢財也是一個天文數字,

難怪尉遲環心中會有糾結。

“尉遲郎君,您跟在楚王殿下身邊做事,已經有十幾年了吧?這麼多年以來,楚王殿下判斷的事情,什麼時候出過錯?

跟楚王殿下做事,什麼時候吃過虧?既然楚王殿下支持尉遲家大力種植橡膠樹,那我覺得尉遲家放手一搏,儘可能的擴大橡膠樹的種植規模,那就對了。

等到長安城其他勳貴反應過來的時候,估計橡膠樹種子的價格就要上一個臺階了。”

朱銅現在對李寬有一種盲目的自信。

事實上,楚王府的相關產業裡頭,有許多人心中都有這種自信。

“你說的也有道理。當初程家跟房家在廣州大量種子甘蔗的時候,據說也很有疑問。我阿耶當時就不敢大規模的種植,結果就錯過了最佳時期了。

這一次橡膠樹的種植,我們尉遲家不能再錯過了。”

尉遲環也不是真的不想種植橡膠樹,只不過心中有些擔憂,想要找個人分享。

現在朱銅這麼一說,他很快就不焦慮了。

……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

特別是像是橡膠種植這樣必須在光天化日之下完成的事情。

就在尉遲環在蒲羅中附近大規模的開墾土地,種植橡膠苗的時候,有心人也注意到了這一點。

“大力,這一次出海我們每個人都掙了一千多貫錢,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象的數字。

現在回到長安城,直接買一處院子,開個小雜貨鋪子,這輩子也能過得很安穩了。

但是我覺得有點不甘心那樣的生活,現在的南洋,充滿了機遇,只要我們搏一把,可能以後的身價就不是一千多貫,而是一萬多貫,甚至是十幾萬貫。”

阿南跟王大力坐在蒲羅中的一家飯館裡頭,爲今後的事情而煩惱。

自從去年年初他們一狠心離開了工作了十幾年的渭水碼頭,直接跟着一幫人湊了一艘海船,跟在東海漁業後面去到了南美洲。

王大力跟阿南沒有隨大流的去尋找狗頭金,也沒有把重點放在尋找新植物上面。

相反的,在長安城的時候,王大力就聽他在觀獅山書院上學的兒子說過橡膠的事情,然後去到南美洲之後,就跟阿南重點向土人收購橡膠。

在南美洲待了幾個月之後,他們每個人都攜帶了幾千斤的橡膠回來了。

都不用等回到長安城,在蒲羅中就有人高價把這些橡膠給收購了。

手上有着一筆錢財的他們,開始爲接下來的行程發愁了。

是繼續找一艘海船去南美洲,還是回長安城好好的過日子,似乎都是一個值得選擇的方案。

“這一次我們帶着橡膠回來掙了大錢,肯定立馬就會有很多人有樣學樣的去南美洲收購橡膠。下一次要再想帶回來那麼多的橡膠就很難了。

哪怕是帶回來了,價格還能不能賣的那麼高,也很難說。”

王大力顯然不是很支持繼續去南美洲搞橡膠貿易了。

他們單槍匹馬的,肯定搞不過別人。

“你說的沒錯,我也覺得再去南美洲,花費一年的時間,結果可能只能掙個幾百貫錢,似乎不值得。”

放在以前,一年幾百貫錢的生意,不管是阿南還是王大力,絕對都是會拼命的。

但是現在的話,大家已經享受過了一年一千多貫的收益,就覺得幾百貫有點雞肋了。

“那你的意思是什麼?回長安城嗎?可你不是說現在回去有點不甘心嗎?”

王大力有點蒙。

“當然不是回長安城。我們把這些錢財拿去購買土地,購買奴僕,然後在蒲羅中這裡種植橡膠。尉遲家那麼大的膽子,敢一口氣種植五千畝的橡膠樹,我覺得我們也可以去搞一個橡膠園。”

阿南總算是把自己的真實想法說了出來。

這一次他們從南美洲回來,也是帶了不少橡膠種子的。

而南洋這裡的土地很便宜,只要他們願意,先種植個幾百畝的橡膠園,那還真不是問題。

“可是橡膠園沒有那麼快產出橡膠吧?以後錢不夠用了怎麼辦?”

王大力沉默了片刻,沒有否認阿南的提議。

“很簡單,找大唐皇家錢莊借貸去!橡膠的價值是得到楚王殿下認可的,錢莊肯定會願意借的。要不我們先去問一問?”

“行,那就去先問一問!如果錢莊真的很支持,那我們就去搞!”

王大力心中一橫,準備跟阿南好好的幹一筆。

第946章 一爭高下第191章 玄武門急報第1572章 賈比爾多的選擇第94章 父子對話第1534章 感覺良好(懶的想章節名,一萬字大章又來了)第823章 什麼時候怕過彈劾了?第1246章 正常的商業推廣手法?第154章 蘇我蝦夷第431章 渾身是寶豬婆龍第1345章 非同尋常的鋼管第449章 有人要打小玉米的主意,還有人性嗎?第752章 稀裡糊塗的勝利第163章 立規矩第845章 一句話的威力第992章 有人跳樓了第598章 長孫衝鬆了一口氣第666章 用數據說話第1105章 蝗災沒有那麼可怕?第12章 人離鄉賤第796章 風波起第163章 立規矩第341章 沒有人接受金幣銀幣,怎麼辦?(求訂閱)第1127章 玉米的發現第1147章 何去何從第572章 幸福來得那麼突然第649章 李世民拋出來的哲學問題第892章 投資的風向標第392章 這個李寬,爲何每次都要搞點事情出來第685章 金榜題名(求個票)第183章 百草園(第四更,求打賞)第1492章 做對了一次選擇第636章 不是一個境界第568章 今天的主角有點怪第389章 佔完便宜趕緊跑(再來個三合一的)第1184章 韌性十足的天竺第588章 鬱悶的呂掌櫃第415章 一切皆有可能第197章 殺雞儆猴(中)第246章 任務完成第965章 不聽人勸徐國丈(求月票)第1516章 火柴第885章 今年實在是太難了第391章 這麼裝魚,一會全得死光吧?第1581章 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大章,求訂閱,求月票)第806章 緊俏貨第631章 時尚潮流第1531章 冉冉升起的橡膠巨頭(萬字大章又來了)第190章 讓閻立本長點見識第887章 玄奘的選擇第283章 武照的新領悟(求推薦票)第316章 楚王府的私房菜第1586章 上市了第599章 軍糧改革第1170章 對吐蕃國動手的契機第1609章 西洋艦隊第106章 心都涼了第369章 過年前放個衛星第556章 勝利來得比想象的還要簡單第266章 宿命嗎第872章 足球發展的里程碑第1076章 簡單粗暴的對應方法第577章 沒理,要撐!有理,那還用說?第149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187章 利在當下,功在千秋(八更,繼續求月票)第229章 犯大唐者,雖遠必誅第920章 楚王府的人,惹不起第1467章 李世民有請第615章 軍醫科的福音第213章 居然把它給漏了第1203章 蒸蒸日上的涼州第474章 天下無雙的本事第1038章 調教晴兒第1484章 請恕我先行離開第1402章 農學院的發展第1099章 坐等看戲(求月票)第777章 詭異的場面第1509章 不管他們賣多少錢,我們都比他們便宜兩成第1424章 這次真的是意外?第40章 突然就火了第431章 渾身是寶豬婆龍第604章 喜笑顏開的勳貴們第292章 莫非是故弄玄虛?(五更,求月票)第1447章 王爺,你說的是真的嗎?第1330章 忙碌的新羅使臣第609章 沒聽說最近有颶風啊?第1193章 狄仁傑攤上大事了第1223章 重騎兵的威力第433章 哪怕是吃頓飯,也是蘊含了深意啊第1044章 皇宮中難得一見的場景第1202章 商機無處不在第1610章 小試牛刀(大章,求月票)第170章 暖房第224章 菘菜第991章 股市不是造幣作坊第400章 這傢伙……送的是什麼衣服?第1269章 拿了錢辦了事第1165章 不搞三胎搞火鍋第1011章 狄仁傑再出手第124章 數不勝數第1221章 走馬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