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0章 對吐蕃國動手的契機

點都德,陳斌專門請王有才這個同窗吃飯。

從新羅回來之後,陳斌就在思考一個國家的財富,到底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增加的之類的問題。

正好在新羅的時候,陳斌還見到過王有才一面。

如今大家都回到了長安城,自然是要相約起來坐一坐。

雖然陳斌不是觀獅山書院商學院最有才華的學員,但是卻是非常善於思考的學員。

特別是關於大唐股票交易所裡頭的事情,他非常上心。

他阿耶陳錦炒股失敗,跳樓而亡的事情,對他的刺激其實是很大的。

要不然他也不會放棄繼續在商學院深造的機會,選擇了跟劉文飛經商。

“王兄,大唐鐵路的股票價格已經跌到了零點七五元左右了,這不僅已經跌破了它的發行價,還跌破了它的淨值,實在是太奇怪了。”

作爲在大唐股票交易所裡頭上市的巨無霸,陳斌不可能不關注大唐鐵路的股價變化。

不過,關注的越多,卻是發生了越多刷新他認知的事情。

“說奇怪也奇怪,說不奇怪也不奇怪。本來今天是明作鐵路正式開通的日子,但是因爲昨天蒸汽機車衝出了軌道,現在不知道要延遲到什麼時候開通了。那些買了大唐鐵路股票的人,自然有一些人擔心股票價格繼續下跌,所以開始降價出售了。”

王有才並沒有因爲楚王府的大唐鐵路股價下跌了,就在那裡驚慌失措。

在他看來,只要大唐鐵路按部就班的發展下去,那麼遲早會成爲大唐股票交易中心裡頭的壓艙石,股價連年上升,幾乎是必然的事情。

只是誰也不好判斷,大唐鐵路的股票價格,到底要從什麼時候開始纔會上升。

“也不知道那些出售股票的人心裡是怎麼想的。就以楚王殿下往大唐鐵路中投入的錢財來計算,現在的股價根本就是不合理的。整體折算下來,大唐鐵路的市值居然只有一百五十萬貫,這比楚王府和戶部投入的一百六十萬貫本金還要少,豈不是搞笑嗎?”

陳斌手中沒有多餘的什麼錢財,要不然他都準備全部押寶到大唐鐵路上去。

雖然他也能從劉文飛那裡借到錢,但是不借錢炒股,是陳斌在許多場合中發表過的觀點。

總不能到了他自己身上的時候,就開始雙標了吧?

所以哪怕是他再看好大唐鐵路的價值,他都不會去借錢買股票的。

“百姓們對股票的認識還是太膚淺了,我準備跟《大唐日報》建議,讓他們開通一個專門的板塊,用來發表大家對股票的一些看法,順便也介紹一下股市的小常識。”

王有才如今看問題的高度跟陳斌肯定是不一樣的。

這就是平臺帶來的巨大差異。

如果沒有楚王府,哪怕是王有才再厲害,頂多也就成爲像王富貴那樣的一名商家。

無依無靠的,最終還是得找一條大腿來抱。

但是有了楚王府這個大平臺之後,不管是去天竺也好,倭國也好,亦或是在新羅翻雲覆雨,許多匪夷所思的事情,都能有機會得到實現。

“這個提議不錯!其實我覺得商學院可以專門發行一個報紙,就專門做經濟相關的內容,重點就是分析、介紹大唐股票交易中心裡頭的事情,以及在那裡上市的各個作坊和公司的情況,我覺得應該還是有一定市場的。”

站在一名股民,或者是一名百姓的角度,陳斌覺得這樣的報紙是有人喜歡看的。

王有才聽了也覺得不錯,道:“要想知道更多的信息,最好這個報紙的股東有大唐股票交易所,這樣就可以很容易拿到各個上市的公司和作坊的信息。

再加上我們商學院的力量,這份報紙的銷量雖然肯定比不上《大唐日報》,但是在專業領域的影響力,卻是絕對無人可比的。

陳兄你要是願意的話,我可以去協調一下,就由你來負責這份報紙,我們以市場化的運作方式來推廣它,你也可以佔據一定的股份。”

王有才對陳斌的本事,也是有幾分瞭解的。

雖然不如自己,但是負責一份報紙還是沒有問題的。

“好,不過我拿不出什麼錢財出來呢!”

陳斌雖然在跟劉文飛做生意,但是他的終極夢想其實並不是當一個商人,而是想當一個富有名氣的學者。

現在有機會往這個方向靠攏,他自然不會錯過。

“創建一份報紙,並不需要多少資金的。印刷作坊可以先借用《大唐日報》的,發行渠道也可以先借用,你只要象徵性的投入一些錢財,到時候佔據個兩成的股份,想來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楚王府的產業很多,不可能什麼事情都是李寬自己去拍板的。

如今長安城裡各種各樣的報紙有不少,新成立一個報社的話,並不是多大的事情,王有才就可以直接決定。

“《經濟日報》,王兄你覺得這個名字怎麼樣?”

王有才都這麼說了,陳斌自然不會再有任何的猶豫。

“很好啊!回頭你去招募幾個寫手,剛開始的時候可以不用發行那麼多的版面,後面慢慢增加也可以。

作爲經濟類的報紙,到時候各個上市公司肯定會對《經濟日報》上面的廣告位很感興趣,到時候我們一定要堅持一個原則,那就是不管人家在我們的報紙上打了多少廣告,我們的文章該怎麼寫就怎麼寫,不能受到他們的影響。”

長安城中,有一些報紙已經淪落成徹底的廣告讀物了。

王有才自然不希望《經濟日報》也變成這樣的一份報紙。

“你放心,我一定把《經濟日報》建成大唐前五的報紙,讓它成大唐舉足輕重的存在。”

陳斌心中,燃起了一股久違的熱情。

……

“阿斯卡,找到可疑的四輪馬車了嗎?”

涼州城外,上官儀親自帶着一幫人來現場確認警察署的搜查情況。

受到了馬周的聯絡之後,上官儀立馬就讓涼州警察署署長阿斯卡帶着精銳警員去到官道上佈防。

與此同時,在附近的幾條岔路上,也都有警察署的警員在搜查四輪馬車。

“使君,按照時間推測,如果有四輪運輸馬車從長安城而來,差不多今天或者明天就能到達涼州,我們絕對不會錯過的。”

阿斯卡是最早投靠楚王府的一幫胡人,如今深受重用,擔任涼州警察署的署長,做事自然是盡心盡力。

“警察總署那邊推測這事很可能是吐蕃國人做的,一旦有發現吐蕃國的商隊,一定要嚴加盤查,免得被他們給逃脫了。”

對於破壞明作鐵路的行爲,上官儀也是深惡痛絕的。

再加上涼州現在面臨的主要威脅,就是四周的胡人。

而吐蕃國雖然距離涼州還有一定的距離,但是卻是實力最強大的。

所以上官儀對於吐蕃國也是沒有什麼好感。

“沒問題,不管是任何人家的四輪運輸馬車,全部都要停下接受檢查。除非這批鐵軌沒有被運到我們涼州,否則絕對不可能從我們的關卡溜過去。”

阿斯卡知道這件事情是李寬都很重視的,自然也是打起了十二分小心。

“一旦證實是吐蕃國偷走了這批鐵軌,那麼接下來我們就要在涼州城搞一波大清洗,把所有吐蕃國人的勢力都給清楚乾淨。免得到時候他們再在涼州搞事情。”

涼州是一個胡漢混雜的州府,裡面唐人的數量只有一半左右。

隋唐大部分胡人也都比較聽話,但是如果沒有找到合適的藉口就搞清洗的話,還是很容易搞出亂子的。

作爲涼州刺史,上官儀自然不希望出現這樣的局面。

“使君,前面一隊運輸車隊好像在掉頭,有點奇怪。”

就在此時,阿斯卡發現前方的情況有點不對。

那裡並沒有什麼岔路口,正常來說是沒有哪個車隊會在那裡掉頭的。

但是現在人家卻是偏偏在那裡掉頭了。

“十來輛四輪馬車,看車伕的模樣,顯然不是唐人。讓大家提高警惕,我們直接追過去。”

上官儀用望遠鏡看了一下,立馬也發現了這些車隊的情況不對勁。

很有可能這就是自己正在等待的吐蕃國車隊。

那還用猶豫什麼?

肯定直接上去搜查了!

“嘚了!”

“嘚了!”

上官儀雖然是個文官,但是勉強也算得上弓馬嫺熟。

在他的帶領下,上百名警員、護衛立馬就朝着前方奔跑而去。

“主人,前面關卡的那幫人追過來了,怎麼辦?”

吐蕃國的車隊之中,自然也有人專門負責瞭望四周的情況。

剛剛也正是這些人發現了前方有關卡攔截,立馬就意識到了危險。

所以贊悉諾纔會立馬通知車隊掉頭。

可是沒想到對方那麼果斷,立馬就追了上來。

“留下車伕繼續掉頭,我們先到前面探路,看看從哪條岔路上走可以更好的避開唐人。”

贊悉諾作爲祿東讚的大兒子,才華雖然不如他父親,但是對危機的判斷能力還是很強的。

只是看到前方滾滾而來的騎兵,贊悉諾就知道自己的車隊今天是別想逃走了。

他自然沒有要跟車隊同生共死的想法。

但是畢竟也不是百分百確定對方就是衝着馬車上的鐵軌而來,所以贊悉諾也不好直接就拋下大家逃跑了。

“那……那也好!”

那名瞭望手聽了贊悉諾的話之後,愣了一下,不過還是立馬反應過來,跟在贊悉諾的馬匹後面,快速的脫離了車隊。

“停下,再不停下就格殺勿論了!”

阿斯卡一馬當先的衝到了吐蕃國車隊的旁邊。

那幫吐蕃國看到被全副武裝的警員和護衛包圍了,倒是沒有說要浴血奮戰,保護自己的貨物的覺悟。

領頭的贊悉諾都跑了,他們自然沒有那麼高的覺悟了。

別以爲胡人就一根筋,其實人家也聰明着呢。

“使君,找到了,這些四輪運輸馬車上面,全部都是鐵軌。破壞明作鐵路的事情,肯定就是他們做下的了。”

阿斯卡接連掀開幾輛四輪馬車,果然發現了自己希望看到的東西,心中大喜。

“派十幾名兄弟去把剛剛逃走的那些人給抓回來,估計那裡有大魚。這些人全部押送回去,嚴加拷問。”

上官儀想到因爲這幫吐蕃國的動作,搞的李寬差點受到傷害,自然是怒氣十足。

再說了,吐蕃人在涼州算是最桀驁不馴的,他早就想要教訓他們一頓了。

現在好了,藉口也不用自己去找了,吐蕃國自己作死了。

“沒問題,我親自帶人過去,一定把領頭的給抓回來!”

阿斯卡說完,一甩馬鞭,朝前方而去。

……

“噗噗噗!”

伴隨着一隻鴿子落在楚王府,王玄武快速的來到了李寬面前。

“王爺,是吐蕃國搞的鬼!”

“吐蕃人?”

李寬冷笑一聲,“我不找他們麻煩,他們倒是主動的招惹我們了,那就不要怪我們不客氣了。”

一直以來,李寬都是把大食帝國和吐蕃國當成是這個時代的大唐最主要的敵人。

放眼四周,也就只有這兩個國家可能真正的威脅到大唐。

特別是吐蕃國,如果按照歷史發展下去,他們最終是會殺入長安城,給大唐留下難以磨滅的恥辱。

這樣的威脅,自然是要儘早去處。

“情報調查局在吐蕃國各地已經安插了不少的探子,對於吐蕃國內地的情況,已經不像是以前那麼陌生。自從他們在鬆洲遇到挫折之後,就將發展重心轉向了南邊和西邊,如今已經統一了許多部落,是西南地區最大的一個國家。”

李寬要對付吐蕃國,這是王玄武很早以前就知道的事情。

青海道那邊甚至還專門有一支隊伍是在進行高原訓練,提前適應高原上的氣候。

“對付吐蕃國,不能單純的依靠軍事手段,但是又不能沒有軍事手段。你通知下去,讓西北貿易先斬斷通往吐蕃國的商道,所有的物資都不允許流入到吐蕃國。然後再跟那些不那麼忠於松贊干布和祿東讚的部落首領聯繫,給他們貨物和兵器,慫恿他們叛亂。”

李寬拿出了後世老美對付各個國家的手段,準備在吐蕃國上試用一下。

第388章 亂伸手,立馬斬掉(萬字大更來了)第884章 笑死人?不是在開玩笑?第1334章 有點過熱的股市第1060章 大唐最大的奴隸主第1267章 無微不至的服務第1581章 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大章,求訂閱,求月票)第681章 稅收優惠第1103章 顧盼盼的神操作(繼續求月票哦)第225章 送佛送到西第771章 大局已定第888章 太平洋一點也不太平第1041章 摩拳擦掌第1220章 李世民見聞錄第791章 房遺愛的幸福和煩惱第134章 有點慘烈第1138章 剪髮風波(月票月票,你在哪裡?)第1367章 誰也沒有想到第883章 很溫柔,卻是生不如死第236章 斬首行動第24章 惡人還要惡人磨第1492章 做對了一次選擇第1121章 一個金幣的生意第349章 跟風的人什麼時候都有第1326章 大生意第163章 立規矩第737章 提前佈局的效果第938章 分道揚鑣第1560章 南洋的變化(一如既往的萬字大章)第536章 女人的錢,最好掙第385章 小東西意義不小第1622章 波斯港條約第38章 限購一面三江感言第27章 只有永恆的利益第264章 元宵燈會第610章 家大業大也吃不消第1149章 主人,您要的東西,沒有買到第1007章 小玉米:阿孃,我中毒了!第1268章 博報堂的全程服務第1443章 薛仁貴的新職位第680章 林狗蛋的意外收穫第1553章 大唐郵局(習慣性萬字大章了)第1585章 香餑餑第662章 阿斯卡十三香第155章 別樣的款待第670章 觀獅山書院的突破第342章 勳貴們的新愛好第462章 真的被嚇死了嗎?第371章 給大唐增加點娛樂第564章 大唐皇家科技獎第1402章 農學院的發展第294章 茶葉價格第1208章 總有驚喜的南洋第389章 佔完便宜趕緊跑(再來個三合一的)第1302章 不一樣的禮物第486章 威力如斯,出乎大家的意料第1323章 繁忙的函館港第740章 開局拿下一座城第192章 動靜有點大第1197章 這個方法真的有用嗎?第1195章 逃離第727章 御駕親征第67章 首次交鋒第900章 梳理西北豪族的引子第20章 楚王府的人是瘋子第906章 魚死網破?(加更,求訂閱!)第464章 長安城百姓的新去處第425章 先救誰呢?第314章 又是一文錢一斤第114章 不可置信第1207章 罐頭的春天來了第1436章 兩手準備第1071章 你以爲這樣我就破不了案子了嗎?第630章 巡街利器第686章 借鑑第1020章 積極的會員們(求月票)第1136章 吃人的機器第112章 盜版是要付出代價的第945章 重大失誤第1513章 小玉米帶給大唐的意外驚喜(萬字大章)第1123章 日行千里不是夢第203章 延誤了?第529章 不一樣的學術交流會第974章 爲他鼓掌(爲月票加更!)第1147章 何去何從第987章 掃地大媽都來炒股(繼續求月票)第1112章 佛道之爭第91章 羊毛熱第232章 以胡制胡第620章 拉風的楚王府護衛隊第897章 好奇寶寶李世民第1439章 李世民的態度第772章 緩一緩,也許更好第1231章 這麼快就回來了,難道出事了?第728章 李寬的提議第964章 李世民籠絡人心的特殊手法第359章 莫非這些稻穀有什麼不一般?第1400章 威力第1079章 潑皮成爲了伯樂?第797章 白高興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