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5章 薅番邦屬國的羊毛

“這個寬兒,還真是從來都不讓朕省心啊!大唐皇家科技獎的時候放出一堆大話來,然後就是各種折騰。你看這桌上彈劾他的奏摺,都已經一大摞了。”

李世民把一本奏摺往御桌上一扔,很是無語的按壓着自己的太陽穴。

當皇帝,真是勞心勞力啊。

搞得他最近都沒有怎麼寵幸宮中的妃子了。

“陛下,明作鐵路的那些事情,其實也未必跟楚王殿下有直接關係。雖然南山建工是楚王府的產業,但是也不能下面的人做了什麼事情,全部都要楚王殿下來承擔呢。”

李忠小心翼翼的發表着自己的意見,同時看着李世民表情的變化,隨時調整自己說話的內容。

沒辦法,伴君如伴虎,哪怕是李忠這樣的老人,也依然有這種感覺。

“哼,那些鬧事的潑皮折騰了兩天,南山建工也沒有拿出什麼像樣的方案出來;但是前天下午卻是一瞬間就強硬出擊,直接在當天就把人全部送上了開往蒲羅中的船隻。

要說這裡面沒有寬兒的指示,朕根本就不相信南山建工的人膽子敢那麼大。他們要是有這個魄力做這樣的事情,就不用浪費兩天的時間。”

李世民顯然不認可李忠的解釋。

“陛下聖明!在前天上午,南山建工的負責人劉元去楚王府見了楚王殿下,很可能就是彙報了明作鐵路修建中碰到的問題。”

李世民已經這麼說來,李忠自然不敢再替李寬說話。

這要是讓李世民覺得自己是李寬的人,那麼他這個百騎司首領的位置,就危險了。

最關鍵是幹這種活的人,一旦皇帝不相信你了,那這輩子就完了,甚至連生命安全都沒有保障了。

“朕就說呢!這麼簡單粗暴的把人往南洋一扔,要是沒有寬兒撐腰,南山建工的人有這麼大的膽子?真要是這樣,那這件事情就真得要好好的查一查了。”

“陛下,那現在怎麼辦?人已經被送往南洋了,追是追不回來了!有爭議的房屋和田地,如今也全部被推平了,哪怕是想要恢復都夠嗆。

當然,南山建工也把應該賠償的錢賠給了相關的人員,倒也沒有在那裡白佔百姓的房屋和田地。”

沒有李世民的旨意,李忠現在可不敢隨意的給百騎司安排跟楚王府相關的活。

“明作鐵路的修建,關係着大唐今後鐵路的發展戰略,朕也很想早點看到鐵路是不是真的有寬兒說的那麼好,蒸汽機車是不是真的有那天試乘坐的那樣方便,百姓們到底接受不接受這種新東西。

那幫潑皮道德淪喪,故意拖延明作鐵路的修建,如今被送往南洋,也算是罪有應得。至於手段粗暴了一點,倒是沒有必要太過糾結。”

李世民說着話的時候,瞥了一樣桌上的奏摺,算是給這件事情定了一個結論。

沒辦法,誰讓南山建工的人做出來的事情,符合李世民的心意呢。

拖延明作鐵路的修建,影響的不僅是楚王府,影響的更是大唐的未來啊。

李世民已經明顯感受到自己的身體不如從前了,雖然太醫說自己還比較硬朗,但是他也擔心哪一天自己就不行了。

所以辦事的事情,自然就難免急躁一些。

“確實如此,那些房屋也好,田地也好,都是前幾天剛剛完成購買的。那些潑皮想要低價購買,然後以一個超高價賣出,堵的就是南山建工耽誤不起工期。只是他們沒有想到南山建工如此的硬氣,直接把他們安排到了勞務服務公司,然後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往蒲羅中派遣。

這事情,真要是告到衙門裡頭來,還真很難告贏南山建工呢。畢竟,勞務服務公司裡頭,可是有那些潑皮的手印,表明他們是主動加人的。”

雖然李忠知道宋山他們的“主動”,肯定是被主動的。

但是這又有什麼關係呢?

只要南山建工給大家一個臺階下,這事情自然就好辦了。

怕就怕在南山建工的人直接在現場把那些潑皮給打死了,然後強制性拆遷,那個性質就完全不一樣了。

到時候,哪怕是御史不彈劾南山建工,李忠都要給李世民好好的彙報一下。

“這件事就先這樣吧,你也別管太多了,外面的人愛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過幾天有新的熱鬧事情出來之後,這事自然就翻過去了。”

“屬下遵命!”

……

明作鐵路剛剛開始修建,作坊城的房價卻是開始動了。

不是說長安城的勳貴富商的眼光都跟楊本滿一樣犀利,看到了作坊城的房價還有繼續上漲的空間,而是作坊城售樓處自己在那裡開始宣傳了。

“半個小時到達明德門!距離不再是個問題!”

“作坊城全新一期駿景花園震撼首發,買到就掙到!”

“優質的教育資源,豐富的就業機會,買房就到作坊城!”

自從明作鐵路正式動工之後,作坊城售樓處的廣告就開始多了起來。

雖然經過了這麼多年的發展,作坊城已經不是當初的一片荒蕪。

但是離當年一口氣換回來的大量土地,還是有三四成沒有完成開發。

這些土地,正在源源不斷的給楚王府輸送高額利潤。

要不然李寬也沒有底氣直接出資修建明作鐵路啊。

在鋼鐵產量還沒有徹底爆發的貞觀十八年,修建明作鐵路,那可真是在拿錢往地面上鋪。

“媚娘,李寬也夠雞賊的啊,明作鐵路一開工,直接就在作坊城拿出一個全新的樓盤來售賣,單單收到的賣樓的錢財,就夠用來修建這段鐵路了吧?”

駿景花園前面,顧盼盼跟武媚娘趴在四輪馬車的窗戶上,看着外面的景象。

鐵路的好處到底有多大,沒有幾個人能夠說得清楚。

但是作坊城又推出新的樓盤了,這卻是吸引了許多人的關注。

左右無事的顧盼盼,乾脆拉着武媚娘過來湊熱鬧。

“哪有你說的那麼誇張,這修建房屋,也是需要錢財的,房子又不是地上自己長出來的。再說了,爲了這鐵路,單單一個觀獅山書院蒸汽機研究所就花掉了一百多萬貫錢,再加上鍊鐵作坊爲了製作鐵軌而付出的費用,明作鐵路修建花掉的錢財,可是比這麼一個樓盤多多了。”

武媚娘可不會任由顧盼盼在那裡胡說。

這種事情要是傳開了,到時候大家就感受不到楚王府修建明作鐵路的付出了。

“那有什麼關係,大不了到時候你們再來一個駿景花園二期,甚至三期唄。反正作坊城裡頭又不缺土地,你們怎麼賣都可以。大不了到時候你們再低價買入一部分附近的土地就可以了。”

顧盼盼對楚王府的情況太瞭解了。

所以一下就反駁了武媚孃的說法。

“沒那麼簡單!這幾年,作坊城也算是賣了不少的房子了。長安城裡頭,買得起房子的人,基本上都在作坊城買了房子。剩下買不起的,你也不可能降價賣給他們。

爲什麼這兩年作坊城推出新房的速度在不斷變慢,就是因爲買得起房子的人在變少呢。這一次要不是有明作鐵路這個概念可以炒作,駿景花園的銷售情況肯定不會那麼火爆的。

我敢肯定,來買駿景花園的人,基本上在作坊城裡頭都已經有至少一套房子了。說白了,這些人買這裡的房子,爲的是投資!”

武媚娘掌管着楚王府的商業大事,對於許多信息都瞭解的比較深。

哪怕是王玄武負責的楚王府情報調查局,李寬都沒有瞞着武媚娘,每次提交上來的報告,李寬都會給武媚娘看一看。

正因爲如此,武媚娘知道作坊城的新房售賣,其實已經碰到瓶頸了。

如果不能吸引更多的人來作坊城買房,那麼一旦繼續有新房入市,就很可能會壓垮作坊城的房價,改變連續多年上漲的房價趨勢。

“那怎麼辦呢?作坊城還有不少土地可以用來修建房屋吧?這要是沒有人買了,到時候新房肯定賣不出去了,甚至老的房子的價格也會下跌呢。”

顧盼盼雖然剛纔在調侃李寬,但是當武媚娘說到作坊城面臨的問題的時候,她還是非常着急的。

很顯然,她是希望楚王府能夠蒸蒸日上的。

“暫時也沒有想到什麼好辦法!長安城百姓們的收入要是能夠不斷提高,那麼有能力買房的人就會變多,但是這不是短時間能夠完成的。

另外一種辦法就是吸引更多的外地人來到作坊城購買,讓他們能夠有機會融入到大唐。”

“媚娘,你這麼一說,我倒是想到了一個方法,至少可以讓作坊城的房子再賣掉幾個樓盤。”

“什麼方法?”

武媚娘對顧盼盼的才華還是頗爲佩服的。

這是一個商業頭腦不比自己差多少的女子。

“既然長安城已經沒有太多能夠有實力購買作坊城房子的人了,那麼我們可不可以放寬一下作坊城房屋購買的門檻!一方面,讓大唐皇家錢莊進一步的降低新房購買的首付,甚至是推出零首付業務,讓更多的人有機會買這裡的房子。

另外一個辦法就是專門修建幾個樓盤,對倭國人、新羅人、百濟人、南高句麗人、北高句麗人出售。這些國家雖然實力遠遠不如我們大唐,但是並不代表國中的貴族會沒有錢。

只要作坊城有這麼幾個樓盤是專門出售給這些國家的人員的,那麼消息散開來之後,這些國家在長安城的人員,肯定回去作坊城買房,甚至這些國內的有錢人往長安城流動的可能性會進一步的加大。”

沒有加入到大唐戶籍的外國人,是沒有資格在作坊城購買房屋的。

這直接就將八成以上的外國人給限制在了作坊城的房屋購買清單當中。

如果把這個口子打開,那麼一下就可以消滅掉至少幾百套的房子。

而從長遠來看,至少可以消耗掉幾千套的房子。

這可以大大的緩解作坊城售樓處的壓力。

“第一個方案可以考慮,不過大唐皇家錢莊的風險就變大了,可能他們需要進一步的加大對購房者借貸信息的審查。

至於第二個方案,這個事情需要找我家王爺商量一下。如果可行的話,那麼我們可以在作坊城裡頭專門劃出一個區域來,就按照各個國家的建築風格來設計一批房子,專門面向番邦屬國的那些人員。”

小國家的賦稅收入肯定不如大唐。

但是並不表示小國家的個人收入會比大唐低多少。

特別是這些年,得益於海外貿易的發展,各個國家都或多或少的從這個貿易當中獲得了好處。

區別只是好處的大小而已。

“按照各個藩國的風格來設計房子嗎?這倒是一個不錯的注意!到時候指不定這一片區域會成爲長安城的一個新景點呢。”

顧盼盼在腦中想象了一下武媚娘說的那種場景,覺得似乎頗爲值得期待。

“景點不景點的,我就不指望了。現在我就希望作坊城的所有土地都能順利的完成開發,不要砸在了我的手中。”

武媚娘不怕虧錢,楚王府更是有虧錢的底氣。

但是這並不是武媚娘可以接受虧錢的理由。

作坊城如今的發展,可以說是比較成功的。

武媚娘絕對不希望美好的大局被剩下的那些土地給破壞掉。

“吸引往番邦屬國的人員,我們需要繼續鼓動朝廷安排番邦屬國的勳貴子弟來長安城上學,到時候這些人又是一幫購買實力強勁的客戶呢。”

顧盼盼不僅把目光盯向了現在的番邦人員,她連未來的人員的主意都想打。

“我明天就讓王爺跟許敬宗說一下,教育部出面在作坊城修建一座大唐民族學院,專門吸引各個番邦屬國的人員來這裡學習。不管他們是來讀小學,還是想要直接成爲書院的學員,都沒有問題。

反正只要人過來了,肯定就會帶着錢財過來,作坊城裡頭的房屋,就又有了新的客戶。”

薅番邦屬國的羊毛,顧盼盼和武媚娘都是一點壓力也沒有。

第6章 人傻錢多速來第1314章 橡膠熱第1093章 到底是誰幹的?第403章 離京還有這個福利?第1195章 逃離第1100 豔陽高照?(求月票)第1126章 又搞一個新機構(繼續求月票)第255章 程府的大喜事第1229章 李耿的新徵途第615章 軍醫科的福音第1133章 簡單粗暴的解決第974章 爲他鼓掌(爲月票加更!)第338章 發了,我們要發了啊第1566章 內褲的革命第975章 對付天竺的大招第1213章 金太鏈條第1618章 阿帕奇見聞錄第307章 怎麼說話不算話呢(五更,求月票)第403章 離京還有這個福利?第1074章 這種事情,太讓人噁心了第546章 閱兵的準備第1301章 優秀的帶路黨第1548章 科研熱點(有點習慣萬字大章了)第76章 開府建牙第86章 誰說涼州荒涼?第516章 各方反應第1035章 給晴兒一個交代(求月票)第340章 這個水平,李寬不大滿意第137章 遍地開花第1083章 李世民的憂慮第812章 這麼低的價格,還有錢掙?第319章 暴怒的侯君集?第628章 再翻兩番?第890章 商人多水手多女人少第1221章 走馬觀花第1章 真是他寫的?第91章 羊毛熱第171章 程處默有請第451章 楚王府,可是一個螞蜂窩,惹了就別想跑第90章 這是慢熱嗎?第1278章 亂戰第1315章 跟錢沒有矛盾第801章 夜不能寐第1360章 金山港第728章 李寬的提議第1348章 快,先退貨第1460章 股市有風險第702章 留下了後遺症?第539章 不一樣的一張紙第1470章 隔牆有耳第756章 遼東城的動靜第518章 記錄就是用來打破的第1050章 剛開業就要熄火?第1137章 應對之策第790章 新一輪的出海熱第1175章 油料有着落了第657章 李承乾的警惕第1067章 誰纔是兇手?第1019章 史無前例的銷售方法第1011章 狄仁傑再出手第779章 望風而降第657章 李承乾的警惕第1156章 玩金融,你們也配?第672章 多拉幾家下場第1230章 被包圍了第604章 喜笑顏開的勳貴們第1358章 實業和金融的互相促進第1006章 鎮北道第1290章 投資方向第481章 北邊的江山大有可爲(繼續五更大章)第382章 鬱悶的祿東贊第1190章 李耿講故事第1187章 德妃帶來的後續影響第12章 人離鄉賤第496章 李寬又要準備擼人家的羊毛了第1536章 百安居鋪子第854章 大唐版的醫患糾紛(下)第367章 特殊的留客手段(加更送上)第827章 風起雲涌第13章 王玄策第841章:李世民不能承受之重第1187章 德妃帶來的後續影響第165章 富貴還鄉第657章 李承乾的警惕第1466章 有些事情需要做一些決斷了第1063章 長孫無忌的陰招第1246章 正常的商業推廣手法?第889章 又臭又香又好吃第165章 富貴還鄉第224章 菘菜第786章 從小農場開始第3章 慢着,本王可以作證第567章 讓人意外的獲獎者第1519章 暴利(6000字,求月票)第1624章 禪讓第1271章 功德圓滿第750章 崩潰的淵男產(三合一,求月票!)第60章 被人陰了第589章 打破長孫皇后的習慣第148章 新式海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