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9章 大唐皇家錢莊代金券

當長安城的各個書院都在討論着統一入學考試的事情的時候,作爲始作俑者的李寬,卻是完全沒有再去理會這件事了。

此時的他,正在大唐皇家錢莊裡頭,跟王富貴和王有才叔侄兩人討論着一件大事。

“楚王殿下,其實我覺得這個銀票就已經非常不錯了,這幾年在大唐商圈流通的非常好,大家也都接受了銀票的存在。現在做生意,已經比十幾年前不知道方便了多少呢。”

王富貴小心翼翼的提出自己的觀點。

沒辦法,實在是李寬的想法有點超出他的想象,讓他感到有點害怕。

“二叔,我倒是覺得楚王殿下的這個想法,是非常有利於大唐商業發展的。如今的商業往來,雖然可以使用銀票,但是這些銀票,限制畢竟還是很多。

並且金額往往畢竟大,一般都是要配合金幣銀幣一起使用。而這些金幣銀幣,小額交易的時候,用起來也還算方便,但是終究還是有許多限制。

可是楚王殿下提出來的這個大唐皇家錢莊代金券就不一樣了。我們不僅可以發行一千元、一百元的代金券,還可以發行五十元、十元、五元和一元的代金券。

一旦這個代金券得到普及,我們不僅可以不用繼續使用金幣銀幣,甚至連開元通寶都可以少鑄造很多了。

大唐沒有什麼像樣的大銅礦,開元通寶的使用量一直是非常不夠的。要不是有金幣和銀幣,還有銀票的出現,大唐的商業發展早就被拖累一大截了。”

王有才作爲觀獅山書院商學院最有才華的學員,思想顯然要比王富貴激進很多。

“一文錢就相當於一元錢,一貫錢就只能換到十張一百元的代金券,對於百姓來說,他們哪怕是再傻也能看出來一張一百元的代金券跟一張一元錢的代金券,除了印刷的數字不一樣,其他並沒有本質上的不要,他們憑什麼要把手中的錢財換成代金券呢?”

王富貴習慣了真金白銀的花錢,對於李寬想要簡單的一張紙就換到錢財的行爲,沒有什麼信心。

大唐皇家錢莊代金券是楚王府的印刷作坊專門印製的,這東西還不是李寬想要印刷多少就印刷多少?

其他勳貴世家也好,普通百姓也好,自然也會有這個擔心。

所以王富貴不認爲這個代金券能夠順利推行。

“當初那個銀票,其實不也是一張紙嗎?最開始大家也很難接受,現在也接受的好好的啊。再說了,銀票的面值比這代金券還要高得多,這種情況大家都能接受,爲什麼就不能接受代金券呢?”

王有才覺得以大唐皇家錢莊的信譽,只要做出一些承諾,也給自己加一些限制,是有可能讓代金券順利的流通出去的。

“銀票跟代金券是兩碼事啊。不管是記名的還是不記名的銀票,都是人家真金白銀的自願去到大唐皇家錢莊換的,可是這代金券呢?完全不記名不說,給人的感覺也是沒有任何的保障。”

王富貴站在使用者的角度,不斷的提出問題。

李寬沒有那麼着急發表意見。

畢竟,推出大唐皇家錢莊代金券,是一項非常重大的金融政策,對大唐的影響肯定非常深遠。

雖然這個意義很多人可能還看不到,但是並不表示不存在。

“怎麼會沒有保障?只要我們加一條,任何人可以憑藉着代金券去到大唐皇家錢莊兌換到等額的銅錢或者金幣、銀幣,不就夠了嗎?這根當初推廣銀票的時候使用的手法,是完全一致的。”

王有才對大唐現行的商業交易環境,顯然是有過深入研究的。

如今李寬似乎有把這一項重任交給他來負責的意思,結果自己的二叔卻是在那裡反對,他自然要使出渾身解數來反駁。

“許多鄉下的土財主,他們都希望講手中的財富兌換成金幣銀幣,然後裝在一個罈子裡面,埋在院子裡的某個地下儲藏。可是一旦大唐皇家錢莊代金券推出來,他們就沒有辦法繼續長期儲藏這個代金券了,畢竟這是紙張印刷的東西,時間久了,那是會發黴的。”

王富貴又找出了一個反駁的理由。

“把這些土財主的錢財從地裡面逼出來,代金券的出現如果能夠達到這個目的的話,那就更加應該大力去推廣了。二叔,你應該也知道,金銀只有流通起來纔有價值,單純的儲藏在地下的話,只會導致大唐的金幣銀幣一直都不夠用。

你看這兩年,市面上的金幣和銀幣,是不是一直都有點緊缺?要不是有銀票幫忙緩衝,估計金幣銀幣的價值還要往上升一升呢。

可是,這幾年從海外運回來的黃金白銀,那是一點也不少啊。甚至數量比十幾年前大唐自己一年的產量都要高很多倍。

哪怕是如此,金幣和銀幣還是不夠用。這裡面固然也有大唐商業在飛速發展,對貨幣的需求在增加的原因。但是很重要的一個理由,也是那些土財主把手中的財富全部換成了金幣銀幣,埋在了地下。

哪怕是大唐從海外吸引再多的金銀回來,也不夠這些土財主埋的啊。”

王有才這話,讓李寬的臉色變了變。

他要是不提到這一點,自己還真的沒有往這方面想呢。

一直以來,李寬覺得大唐貨幣不足的原因是經濟發展的速度太快了,金銀的挖掘速度跟不上。

現在看來,還不僅僅是挖掘速度的問題啊。

你挖的再快,也沒有人家埋的快啊。

“我說不過你,楚王殿下,這大唐皇家錢莊代金券的推出,我覺得還是要慎重,特別是不能強制百姓使用,否者容易生出亂子啊。”

王富貴不想跟王有才繼續辯論下去了,乾脆把球重新踢給了李寬。

“大唐皇家錢莊代金券是一定要推出來的。初期的時候,我們可以讓它跟銀票、金幣、銀幣和開元通寶共存。但是慢慢的,我們將讓金幣、銀幣和開元通寶退出流通,所有百姓使用的貨幣,就只有代金券或者銀票。”

一張一千元的代金券,價值也就是一貫錢,或者是一個銀幣。

對於大額交易來說,顯然也是不方便的,甚至還沒有金幣好用。

這個時候,自然是要跟銀票相結合。

畢竟,在大唐交易中心或者是大唐股票交易所裡頭,動不動就會涉及幾百貫錢,甚至是幾千貫錢的交易呢。

“至於富貴你擔心的百姓們的接受都的問題,王有才剛剛已經解釋了,我覺得使用當初銀票推廣的時候的辦法,就足夠解決了。

當然,有些人擔心我們隨便亂印刷代金券,導致市面上流通的代金券比我們錢莊實際持有的金銀多很多,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做一個規定,那就是錢莊的金庫裡面,有價值多少的金銀,我們就只能印刷多少的代金券,多一元錢都不行。”

在紙幣推出的早期,李寬也怕玩脫了。

最關鍵是他擔心等到自己哪天沒了之後,繼任者碰到財務問題的時候,都是通過印刷代金券來簡單粗暴的解決。

那遲早會讓代金券的價值降低,出現通貨膨脹,最終把紙幣這個體系給摧毀掉。

當然,過個幾年,代金券的體系運營成熟之後,適當的把一比一的印刷比例調整爲一比二,也是可以考慮的。

“如果這樣的話,倒是可以堵住那些勳貴世家的嘴。百姓們手中拿到的代金券可以在錢莊裡頭隨時兌換成開元通寶的話,他們接受起來也會比較簡單。”

王富貴看到李寬的態度那麼堅決,自然不敢繼續胡攪蠻纏。

“楚王殿下,我們還可以想辦法把代金券推廣到海外去,這麼一來,就相當於我們印刷了一堆紙,卻是從海外換回來大量的物資。

要是哪天金銀真的不夠了,而需求的代金券又非常旺盛的話,我們可以直接印刷一批代金券投放到海外來購買貨物。

哪怕是代金券的價值因此而有所受損,最終也是海外的許多商家幫我們一起承擔了這個風險。”

不得不說,王有才的眼光還是很犀利的。

這代金券還沒有推出,他就已經想到了貨幣輸出,想到了通脹輸出了。

“你們也別代金券代金券的叫了,以後這個大唐皇家錢莊代金券正式推出來之後,簡稱唐元。這正好跟上面一元五元的面值叫法對的上。”

代金券這個東西,李寬總是會想到後世路面上商家發送的傳單。

所以還是覺得把大唐的貨幣命名爲唐元來的舒服。

“唐元?這個叫法倒是不錯,簡潔很多了!”

王有才也好,王富貴也好,自然不會在這種小事上提出什麼反對意見。

“楚王殿下,那我就去印刷作坊溝通一下,看看使用什麼樣子的紙張和印刷技術來印刷唐元,免得到時候被人模仿,製作出假的唐元出來。”

王有才的執行力還是非常不錯的,主動的提出要去印刷作坊推進唐元印刷的事情。

“我們的銀票有許多的防僞措施,其他印刷作坊想要仿製是非常困難的。但是我們的唐元,如果一元錢的唐元也使用這麼複雜的印刷技術的話,那麼印刷成本就太高了,甚至可能會超過一文錢的成本。

如果這樣的話,就相當於我們每製作一張一元錢的唐元,就要虧本一文多錢,這種事情是無論如何也沒有辦法接受的呀。”

王富貴提出了一個非常尖銳的問題,那就是唐元的印刷成本問題。

任何紙幣,都是有印刷成本的。

對於一千元一張的唐元來說,印刷成本肯定是遠遠低於面值的。

但是一元錢一張的就不同了。

因爲這可能會是印刷數量最多的唐元,偏偏它的面值又最低。

這要是真的印刷一元錢就虧一文多錢,那麼楚王府的掙錢速度肯定是沒有辦法趕上貨幣的印刷速度了。

“不同面值的唐元,使用的印刷技術肯定是不完全相同的。像是一千元和一百元的,我們可以多使用一些防僞技術,但是像是一元錢的唐元,就沒有必要考慮太多了。

只要按照我們印刷作坊現有的印刷技術,找出幾種別的印刷作坊沒有辦法對應的方法進行印製就可以了。至於僞唐元的出現,短時間內不用太擔心,但是長遠來看,幾乎是必然的。

大唐皇家錢莊可以聯合警察總署專門成立一個打擊僞造唐元的現象,一經發現,從嚴、從重處理。就以現在的印刷作坊分佈的情況,只要把握住所有的印刷設備的流向,短時間內是不用擔心有人可以僞造的。”

李寬對於王富貴的擔憂,不是特別的在意。

就以大唐現在的印刷技術,想要僞造唐元,至少還需要幾年的時間。

而過個幾年,大唐皇家錢莊又可以推出新版本的唐元出來。

而僞造的唐元,如果規模非常小的話,影響其實很有限,哪怕是真的被僞造了,也不見的會對大唐皇家錢莊和大唐產生多大的影響。

但是數量一多的話,在這個年代,你想要完全保密,根本就不現實。

因爲你總得采辦紙張,總得僱傭夥計,總得把這些唐元分銷出去。

這涉及的環節一多,你想要一點風聲都不傳出去,那實在是太難了。

“二叔,我覺得楚王殿下說的非常有道理。當務之急,我們是先準備唐元印刷的所有工作。同時在《大唐日報》等報紙上開始宣傳唐元,讓大家提前有一個預期,也讓大家意識到使用唐元的好處。

只要我們可以確保每一張唐元都是可以等額的兌換到相應的金銀或者銅錢,唐元的流通就不會是什麼大問題,也出不了什麼大亂子。只有那種沒有任何依靠,完全是靠着錢莊的信用在那裡發行的唐元,纔可能會給大唐的商業發展帶來巨大的損害。”

王有才這話,也算是頗有見識了。

在後世,貨幣可以依靠國家信用來抵押。

但是在大唐,走這條路是絕對不行的。

哪怕是短時間內沒有問題,長久來看幾乎是必定會出事的。

而這種事情,出一次就能夠讓一個國家傷筋動骨。

甚至是讓一個王朝徹底崩潰。

“好了!這事就先到這裡,你們兩個分分工,都去準備吧。我也要去一天頤和園,跟陛下提前打個招呼。”

唐元發行這麼大的事情,李寬自然是要先取得李世民的同意。

要不然到時候滿天的彈劾奏摺,都可以把李寬給埋了。

畢竟,很多人還是不想自己手中的金銀變成一張紙。

哪怕是這張紙可以換成金銀。

第1391章 房玄齡的顧慮第958章 國際通用的姿勢第1408章 暴怒的李治第909章 變聰明瞭的長孫衝(繼續加更,一萬兩千字送到)第523章 朗清要挖牆角了第699章 似乎沒有人看好?第297章 總算是找到你的影子了第1232章 魚飯第1382章 江山就是百姓第876章 狄仁傑的想法第1320章 還沒長大就能賣錢第851章 閃開,讓我來!第444章 這幫人,人人都是奧斯卡影帝第221章 不一樣的供暖第87章 羊毛線的推廣第1233章 函館漁場第1232章 魚飯第446章 我真不想成爲神醫啊第323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1079章 潑皮成爲了伯樂?第701章 霸道的決定第689章 突如其來的獎勵第223章 拉不下面子第89章 冰火兩重天第860章 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第1566章 內褲的革命第1471章 許敬宗的毒計第429章 小霸王初現身第1397章 優劣第1592章 豐收的金山港(再來個大章,求訂閱)第1310章 絲綢茶葉之路(求月票)第30章 造船業第960章 沒底線的帶路黨第213章 居然把它給漏了第1161章 後知後覺第551章 都搶着帶兵打仗第1149章 主人,您要的東西,沒有買到第104章 不一樣的作坊第1194章 天花第519章 是時候分化瓦解薛延陀了第738章 起事第731章 臨別第367章 特殊的留客手段(加更送上)第5章 也是有礦的人第348章 莫不成他還想學商紂王?第325章 小東西意義不小第736章 孤注一擲的金勝曼第898章 抓小偷引出的困惑第357章 爲衝突和內亂埋下了伏筆第902章 小康之家第1482章 火車怎麼還沒來?第1318章 西北風讓煤油燈更加閃亮第328章 作坊城的想法第166章 再回長安第1416章 武舉第635章 阿耶,有機可趁啊第953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1095章 旱災第1109章 史上最不一樣的蝗災(求月票)第775章 互相算計第16章 被彈劾第936章 鋼鐵比黃金貴重?第304章 不一樣的菘菜(求訂閱)第642章 牙膏牙刷的推廣第1509章 不管他們賣多少錢,我們都比他們便宜兩成第57章 你們一起上吧第1615章 小姨子的新動作第239章 故伎重演第985章 瘋狂的股票第936章 鋼鐵比黃金貴重?第1090章 經濟殖民(求月票)第1219章 讓人絕望的差距第1229章 李耿的新徵途第1237章 怎麼就脫銷了?第1288章 不一樣的捐款第37章 珍寶閣第1044章 皇宮中難得一見的場景第753章 高句麗的未來第747章 可以下船了第880章 西明寺第1596章 水陸並進(大章,求訂閱求月票)第1020章 積極的會員們(求月票)第747章 可以下船了第924章 李寬最牽掛的東西第101章 爭風吃醋第583章 瑞獸現身了?第447章 充滿童年回憶的打穀機第305章 熱鬧的長安城(求推薦票)第67章 首次交鋒第507章千金買骨第1002章 冰火兩重天第694章 大權在握第291章 能不能讓我也試一下?第612章 就這樣拿走了八成的利潤第735章 淵蓋蘇文的應對第973章 匪夷所思的設想第1421章 立馬動手第477章 窮苦士子的春天來了第275章 奇怪的收購第372章 長安城的勳貴百姓完全沒有一點抵抗力(三合一大章,繼續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