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8章 對付吐蕃國的新招數

站在貞觀十八年的時間節點來看,真正能夠給大唐帶來威脅的國家,只有兩個。

一個是冉冉崛起、正在不斷對外擴張的大食帝國,在未來的百年內,都會是大唐的重要對手。

另外一個是佔據高原,悶頭髮展了十幾年的吐蕃國。

從長遠來看,肯定是大食帝國對大唐的威脅更加大,李寬安排人去西洋布局,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爲了後面對付大食帝國。

但是,從短期的時間來看,吐蕃國對大唐的威脅,其實也是不容忽視的。

當初在鬆洲的時候,吐蕃國的松贊干布被狠狠的教訓了一把,算是給了他們當頭一擊。

之後祿東贊帶隊親自到長安,想要抱着大唐的大腿,苟着發展。

不過,祿東贊沒有得逞,差點還丟了性命。

可是這並不表示吐蕃國就此停滯不前。

相反的,這些年他們拼命的學習大唐的各種的東西,然後停止往大唐的發展擴張,反而開始欺負南邊和西邊的弱國。

還別說,對上大唐的時候,吐蕃國似乎不堪一擊,但是對上其他小國,他們卻是無敵的存在。

短短的幾年,吐蕃國的疆域就翻了將近一番。

雖然許多都是沒有什麼人生活的荒原,但是卻着實讓吐蕃國的影響力進入到天竺北部和西域。

如今,絲綢之路上,已經經常可以看到吐蕃國商人的影子。

這對大唐來說,絕對是一個隱患。

西域是大唐的西域,絕對不能落到吐蕃國的手中,否則對大唐的影響就太大了。

本來,李寬還在想着要怎麼找個機會讓大唐出兵跟吐蕃國鬥一鬥,最好就能斬斷吐蕃國的手腳,讓它們乖乖的待在高原上。

可是看到範彪的時候,一番交流下來,李寬卻是想提前埋一個伏筆進去。

反正失敗了也沒有太大的損失,爲什麼不去做呢?

“本王也不用你上刀山下火海的,只是讓你繼續幹回老本行,去到各地經商而已。”

李寬一邊慢慢的說着話,一邊開始思索具體的安排。

自己安排了王有才去到天竺搞“傳銷”,也不知道效果到底怎麼樣。

按照這個年代的信息傳播速度,吐蕃國應該還沒有人注意到天竺南部發生的事情。

但是,天竺北部一些小國如今已經被吐蕃國給吞併了,難保他們已經聽到一些流言。

所以自己哪怕是要讓範彪去吐蕃國再搞一輪傳銷,方式方法肯定也要變通。

不過,這個事情也不一定就是今天就要定下來。

只要確認範彪是一個合格的執行者,這就夠了。

“你先下去吧,回去處理一下海鮮酒肆的事情,然後跟在本王身邊,到時候本王自有安排。”

穩妥起見,李寬覺得還是跟武媚娘和王玄策他們商量一下。

畢竟他們比自己更加了解這個年代的人的思考方式,知道哪種方案的效果最佳。

“多謝楚王殿下!草民回去一趟,一個時辰之後就重新回如家客棧,今生今世,唯楚王殿下的命令是從。。

範彪可是聰明人,看到有機會進入楚王府,那不比以前的船幫強多了?

這個時候不抱大腿,等什麼時候?

至於會不會對不起死去的兄弟,這壓根就不是他考慮的事情。

……

“王爺,這個範彪,看起來雖然頗爲精明,是個挺有前途的商家;但是我們楚王府並不缺少這樣的人物,您爲何把他留在身邊呢?”

範彪剛剛離開,武媚娘就忍不住問道。

很顯然,李寬準備重用範彪,這是大家都看出來了的事情。

“確實如此,這樣有污點的人物,要是代表我們楚王府出去做事,很可能會影響王府的形象。”

王玄武也難得的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一般來說,這樣的談話,他都是不說話的。

看來今天的經歷,是讓他頗爲不滿了。

“這個世界上,其實沒有沒用的人,只有沒有放對位置的人。這範彪,雖然看上去很是雞賊,但是有些事情,正是需要這樣的人去做。”

不管白貓黑貓,能夠抓到老鼠就是好貓。

對於範彪,李寬還是願意給他一個機會的。

當然,如果他敢偷奸耍滑,那就不好意思了。

“王爺莫非有什麼其他安排?”

武媚娘還是非常懂李寬的,立馬就猜到了什麼。

“沒錯!我準備讓範彪去吐蕃國走一趟,爲將來大唐和吐蕃國之間的戰爭做提前準備。”

這也沒有什麼好隱瞞的,身邊的都是自己人。

“大唐與吐蕃國之戰?那吐蕃國敢來惹我們大唐?當初在鬆洲的教訓還不夠嗎?後面他們曾經子啊吐谷渾故地想要搞點小動作,也被教訓了。之後吐蕃國就難得的安分了好幾年,沒聽說他們最近有什麼動作在對付大唐啊。”

王玄武作爲楚王府情報調查局的負責人,消息還是很全面的。

很顯然,王玄武沒有收到吐蕃國異動的消息。

“我聽說吐蕃國的國土基本上都在高原之上,中原百姓去到那裡,都會水土不服,渾身無力,甚至整個人都出現各種各樣的病症。所以,這麼多年來,還沒有哪個中原王朝真正的征服那片土地。

每次戰爭爆發的時候,往往都是被動的捱打。那些高原的胡人打不過就退後,打得過就得寸進尺的劫掠一番。聽說那個松贊干布和祿東贊很有才華,把吐蕃國經營的很是不錯。王爺你的擔心,我倒是覺得還真有可能。”

武媚孃的眼光,很顯然比王玄武要高一個等級。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 衆號【書友大本營】 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李寬只是提了一嘴,她就想到了很多。

放眼大唐四周,直接毗鄰的國家,除了吐蕃國之外,還真是沒有誰是特別有威脅的。

當然,時不時噁心一下你,給你添點麻煩的國家,倒還有不少。

“沒錯,所以對付吐蕃國,不能完全硬來,最好就是能夠多種手段相結合,最終把它們給滅了。”

李寬也沒有指望大唐現在就把吐蕃國的全部國土納入到實際的管理之中,那樣也不大現實。

畢竟,這麼一個年代,對於土地的需求,其實也是看情況的。

如果是很肥沃的土地,自然是越多越好。

但是吐蕃國那種地方,不管是朝中百官還是天下百姓,沒幾個人感興趣。

哪怕是李寬想要把它納入到大唐的統治之中,也只能是做到名義上的統治。

當然,如果能有一些其他的措施相配合的話,讓這種名義上的統治最終變爲實實在在的統治,也不是不可能。

只是需要時間而已。

“王爺,你之前不是說大食帝國纔是大唐最主要的對手嗎?如果同時對付大食帝國和吐蕃國,可能壓力會比較大。因爲這兩個國家離關中的距離都比較遠,單單後勤物資的運輸,就是一個大問題。”

王玄策也加入到了討論之中。

“大食帝國肯定是大唐最主要的對手,但是他們還沒有擴張到西域,我們在陸地上的衝突,估計還需要幾年的時間。至於海上貿易,我已經開始安排人員進入西洋,以大唐的造船技術,抑制他們的進一步發展還是沒問題的。但是要打敗大食帝國,最終還是要依靠陸地上的戰爭,這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這個年代,海洋的重要性遠遠沒有後世那麼高。

各個國家內部,普遍都是走的自給自足的道路,對外國的依賴是非常低的。

所以哪怕是你大唐的水師控制了全球所有的海域,也別指望就能打敗各個國家。

因爲人家不出海,日子也一樣可以過下去。

“對付吐蕃國人,無非就是分化瓦解,扶持他們的對手,讓他們內部陷入混亂;與此同時,繼續將王爺你之前提到的經濟措施發揚光大,讓吐蕃國的各種經濟命脈掌握在我大唐手中,同時切斷吐蕃國伸出向四周的手。”

武媚娘這話,算是將談話的主題直接拉回到了李寬希望討論的問題上。

“王爺之前安排王有才去到天竺,不知道效果怎麼樣,如果很好的話,完全可以讓範彪依葫蘆畫瓢,在吐蕃國重新搞一下。”

王玄策也是知道李寬在天竺的安排的,怎麼說他也是楚王府的頭號謀士,很多事情李寬都不會瞞着他。

“不一定行!”

李寬思索了一會,給出了一個令人意外的回答。

“爲什麼?我之前推演過那個推銷方案,覺得哪怕是沒有辦法達到理想狀態,也是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的。吐蕃國那些人的聰明程度,不大可能比天竺人高到哪裡去。再說了,哪怕是我們唐人,面對這樣的推銷方法,也很難不中招的。”

不等王玄策說話,武媚娘就先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當初她第一次聽到李寬提出來的方案的時候,可是驚訝了很久。

這是多麼簡單又多麼天才的方案啊。

如今李寬居然說放在吐蕃國上面,會沒有效果!

“吐蕃國雖然實力頗爲強大,但是它的整個社會體制還是非常落後,基本上還處在奴隸社會的階段。在吐蕃國,大部分的牧民都是各個部落首領的奴隸,交易基本上都是發生在部落跟部落之間的以物易物狀態。個人的影響力還比較底下,吐蕃國的百姓們,也還沒有什麼經商的頭腦。

這傳銷的推廣方案,越是落後的社會體制之下,取得的效果可能反而越差,而不是越好。因爲人家壓根就還沒有形成廣泛的商業交易,百姓們的財產也都是實物財產,不利於傳銷的發展。”

在李寬眼中,吐蕃國還真就是一個處在奴隸社會階段的國都,比天竺都還有所不如。

要在那裡搞事,傳銷還真不一定是個好方法。

最關鍵的是,哪怕傳銷在吐蕃國有效果,李寬也不大想用。

因爲你不知道什麼時候,這個東西就流傳到大唐本土了。

到時候,那個損失可就更大了。

“西北貿易如今已經把鹽鐵茶的生意都做到了吐蕃國去了,或者我們可以加大一下力度,讓吐蕃國的百姓更加依賴大唐的商品。等到雙方開戰的時候,我們就直接斷掉他們的所有貨物,讓習慣了大唐商品的百姓難受一下。”

王玄策想了想,給出了一箇中規中矩的建議。

“這個方法雖然可行,但是效果有限。我聽說佛教在吐蕃國很是流行,我們可以在背後推一把,讓佛教成爲吐蕃國每個百姓都崇拜的信仰。與此同時,我讓玻璃作坊打造一批佛像,讓佛像成爲吸納吐蕃國百姓錢財的利器。”

李寬這話一出口,武媚娘就眼前一亮。

吐蕃國是信佛的,自己怎麼就忘記這一點了呢。

對於信佛的牧民來說,哪怕是用幾十頭牛羊去換一座佛像,都是值得的。

這個吸金效果,絕對不比那傳銷來的差呀。

最關鍵是,推廣佛教會讓吐蕃國百姓變得更加溫順,更加與世無爭。

這完全是值得支持的事情。

“王爺,長安城有不少高僧,我覺得可以好好的利用一下。之前有一個叫做辯機的和尚,據說就是長安城年輕一輩的僧人中最有名氣的,我覺得回到長安之後,可以跟各個寺廟溝通一下,我們跟他們還是可以找到共同利益點的!”

“嗯,到時候就把去吐蕃國售賣佛像的事情交給範彪了!至於跟高僧合作的事情,也可以考慮!到時候可以把規模搞得大一點,把其他地方的僧人也借調過來使用。”

李寬突然想到,不知道玄奘現在在哪裡?

按照歷史,他應該快要回到大唐了。

要是沒有李寬的干涉的話,到時候肯定會迎來一波佛教發展的高峰。

可是,這個高峰,大唐不需要,完全可以轉讓給吐蕃國嘛。

想來如果讓玄奘去吐蕃國走一趟的話,效果肯定是槓槓的。

只要能夠有利於大唐對付吐蕃國,李寬覺得什麼方案都是可以考慮的。

至於玄奘是否答應,他根本就不擔心。

高僧又怎麼樣?

你就不是大唐的子民了嗎?

但凡你不是真的無慾無求了,就有辦法對付你。

第840章 終究是邁出了這一步第82章 衣食住行,衣是第一第1057章 一個任務第504章 樹立一個典型(求月票)第1409章 非同尋常的方法第1366章 大戰前夕第1259章 金勝曼:這不是好事嗎?第1209章 錢從天降(五更奉上,求月票)第644章 慶豐包子鋪第939章 每次都要爲禮物而頭疼第1286章 精明的倭國人第624章 人多了,麻煩也多第627章 迫不及待的王玄武第816章 探索新大陸第1599章 西域風雲(當萬字成爲常態,訂閱是否也成爲常態了呀?)第89章 冰火兩重天第1101章 祈雨儀式好像要結束了(求月票)第1286章 精明的倭國人第6章 人傻錢多速來第1019章 史無前例的銷售方法第1561章 西洋變局第28章 倭國人都去了國子監第566章 啞口無言孔穎達第1348章 快,先退貨第1384章 聯合對抗?第992章 有人跳樓了第1592章 豐收的金山港(再來個大章,求訂閱)第33章 哪裡都有攀比第455章 腰不酸,腿也不疼了第1596章 水陸並進(大章,求訂閱求月票)第646章 富有商業頭腦的小田切第1029章 米塔爾的野望第792章 腰有點酸第929章 土人的蹤跡第481章 北邊的江山大有可爲(繼續五更大章)第1000章 長孫衝:太過分了!第1025章 保健丸貨幣化?第1429章 怎麼報復?第375章 終究是打開了潘多拉盒子第1332章 觸動第408章 武媚娘覺得自己掉進坑裡了第1558章 金山港的複雜局面第829章 鬱悶的劉德威第1552章 展會雲集(今天的一萬四送上了,求月票)第1523章 輿論爭奪第1157章 割羊毛第390章 楚王殿下,這種事情,我哪裡敢騙你?(第3更來了)第285章 打消李世民的擔憂(爲月票加更,六更)第1287章 玉米熟了第1600章 戰爭帶來的機會(萬字,求月票)第67章 首次交鋒第318章 漲價(求訂閱)第145章 釜底抽薪第24章 惡人還要惡人磨第573章 不祥的徵兆?第1065章 上繳鐮刀,有用嗎?第573章 不祥的徵兆?第1484章 請恕我先行離開第1459章 憋屈的長孫衝第1060章 大唐最大的奴隸主第342章 勳貴們的新愛好第720章 不爽也沒有辦法第1100 豔陽高照?(求月票)第1396章 出了一身冷汗第301章 俘虜的用處第1606章 西域省第1543章 德勤會計事務所第1606章 西域省第1414章 朝會第85章 因爲熱啊第560章 李寬的解釋第1090章 經濟殖民(求月票)第753章 高句麗的未來第560章 李寬的解釋第935章 只要鋤頭揮得好,沒有土豆挖不到第1493章 盧宣的選擇第78章 沒有想象的那麼差第492章 各懷心思的女人第514章 璀璨的煙花第1603章 一戰決勝負?(一萬八,日子不過了)第519章 是時候分化瓦解薛延陀了第1506章 新的治理體系第788章 不能任由新羅人坐大第102章 切磋武技第211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1225章 軍工行業第316章 楚王府的私房菜第81章 羊毛作坊第1182章 李世民的煩惱第234章 戰爭的殘酷第1265章 蒸汽機車有前途嗎?第397章 總算不再坑人了啊第176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第100章 長安城四害第16章 被彈劾第1492章 做對了一次選擇第651章 衆位大佬的煩惱第617章 殺雞儆猴第1125章 亂七八糟的研究所第1286章 精明的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