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李貞的總督人選?

一人滅一國這件事讓王玄策名聲遠揚,在這場戰鬥中,王玄策充分向世人展示了他那強大的外交能力、兵團指揮能力、心理博弈能力以及超強的政治手段等等各種出類拔萃的能力。也正是這些能力,迅速的讓他進入到了朝廷高層的視線之中,更因爲一人滅一國的強大戰績,給李世民掙足了臉面,讓他對王玄策印象極好。

如今的王玄策已經因爲功勞,被李世民提拔爲黃門侍郎,這一次也被李世民帶來了嶺南,此時被李貞保舉,頓時吃了一驚,不過他還不知道百官是什麼意思,便沒有站出來。

說實話,就憑着王玄策在滅掉節日王朝之戰中展現出來的手段和魄力,一個別說是南洋總督,就算是當宰相也足夠了(可惜歷史上的王玄策爲了討好李世民,給他進獻了一個天竺妖僧,結果間接導致李世民的死亡,因此被貶並且再也沒有被啓用,否則以他的能耐,或許真的可以當上宰相)。

然而……

雖然說王玄策各項能力都完全足以勝任南洋總督之職,但這並不是說他沒有短板的,那就是他的資歷太低了……

而偏偏中華上下五千年甚至是古今中外,資歷這種最沒用的東西卻被所有人都默默認可着。或許在某些人眼中,資歷相當於是經驗,資歷越深經驗越豐富,但是這東西實際上除了能證明一個人是廢物之外,根本沒有任何作用——如果一個人真的有能力,又怎麼可能會在一個位置上待那麼長時間,如果他能不斷的升級,那又何來的資歷可說?

甚至在某些單位,資歷還必須是升級的必備東西(比如說在大學,從普通助教到講師需要熬多長生時間,從講師到副教授又要多長時間,從副教授到教授又需要多少時間),實在是莫名其妙,資歷這東西除了能增加一點經驗之外,還有什麼用處嗎?

偏偏這個東西卻被無數人所遵守,資歷深的人可以對資歷淺的人各種小瞧,卻渾然忘記了自己的能力又有多強?正是因爲這個東西,導致大量無能之輩竊據高位,而真正有才華的人能力卻得不到展示,泯然衆人……資歷,根本就是阻礙社會進步與發展的攔路石……

古往今來那些有爲的帝王,爲什麼能有那麼大的成就,除了超凡的能力之外,更重要的就是擁有敢於打破常規的魄力——在被秦始皇發現之前,誰會重用一個還是籍籍無名的李斯和小屁孩的甘羅?除了漢武帝,誰會重用奴隸出身的衛青以及一個同樣是小屁孩的霍去病……

這些人可都沒有什麼資歷啊,但是卻都給了他們的帝王以豐厚的回報,李斯不說晚期,他早期爲大秦的強盛的確是嘔心瀝血,甘羅一次出使就爲大秦贏回來十幾座城市,衛青和霍去病一生都在和匈奴作戰,將強盛的匈奴打的不得不退回漠北,再不敢南下而牧馬……

可惜,偏偏資歷這種東西還最被人所接受,甚至上至皇帝下到黎民,甚至連最卑賤的乞丐窩裡,也都講究這個,即便是李世民也無法擺脫——在中國曆代明君中,尤其是排名前三的這三位裡面,李世民是最不敢用人的那一個,在他的貞觀之治中,大量的名臣都是他跟前的老人,很少見他提拔年輕一輩,這裡面雖然有他受世家掣肘的緣故在裡面,但是更重要的是他的魄力還是比不上秦始皇和漢武帝。

因此,雖然驚詫於李貞居然會提出王玄策來,但是當他提出王玄策擔任南洋總督之後,那個博陵崔氏老頭崔道便笑了:“啓稟陛下,啓稟太子,王玄策的能力臣等自然是認同的,他能一人滅一國,擔任南洋總督自然毫無問題,這點相信滿朝的同僚應該都不會否認。

但是,王玄策不過才擔任黃門侍郎不足一年,在所有滿朝四品之上官員中,屬於資歷最低的,在他擔任黃門侍郎之前,更只是在鴻盧寺任職,品級不過七品,這等資歷實在是太低了……

何況南洋總督何等重要?品級絕對不會低於二品,王玄策不過才四品罷了,若是貿然提拔——王玄策可沒有立下什麼功勞啊,貿然提拔的話,未免百官不服啊。”

果然不出李貞所料,崔道確實掐住了王玄策的最大弱點,先是肯定了王玄策的能力,單後就開始拿他的資歷說事——滿朝四品官這麼多,憑什麼你一個剛剛上任一年的黃門侍郎能擔任這麼重要的位置?這一句話幾乎就將王玄策給推到滿朝文武的對立面去了,相信就算他沒有擔任南洋總督,也絕對會受到百官的排擠的……

不得不說世家出來的人就是難纏,崔道之前一個籍籍無名之輩,居然就能使用幾句話就輕易的將一個人孤立起來,這等手段實在是可怕。

不過,這崔道智謀手段的確是厲害,但是卻不夠聰明,或者說他的情商不夠,這不明擺着要將王玄策往自己陣營這邊推呢嗎?

本來王玄策就是因爲李貞的知遇之恩纔有了今天的光明前途,對於李貞的印象本身就很好,再加上現在李貞又要推舉他爲南洋總督,對於李貞的印象就更好了,基本上就等於是打上了李貞的標籤,只是還沒有徹底投靠李貞而已。

然而現在因爲崔道的一番話,卻逼得王玄策不得不徹底加入李貞陣營——否則等着被滿朝同僚排擠孤立嗎?

王玄策很清楚,如果自己被朝廷排擠的話,要不了多久自己就會因爲一些莫須有的罪名被貶官,最終泯然衆人——他好不容易纔爬上這個位置,眼看前途一片光明,他又怎麼甘心就這麼被排擠出權利的中心?

而整個朝廷,能保護自己的,也只有太子了,哪怕王玄策對李貞印象不好,他只要不願意被排擠,就只能投入李貞的麾下,更何況他對李貞還十分的感恩戴德,投靠李貞就更加的心安理得了。

第三十一章 全員落網第一百三十五章 敵人的目的第三百一十五章 侯君集的動作第二十五章 李貞的奴隸第二十四章 衝突解決?(四千字)第二百四十五章 報紙第二十二章 燕妃的告誡第七十七章 李貞的怨念第兩百四十五章 抓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對策第三百四十二章 正確的拉攏的人方法第二百七十八章 損失慘重?第一百六十章 解決(四千字)第一百二十八章 放走(四千字)第一百五十二章 南洋地圖第四十六章報復第一百二十二章 突厥漢化第三百零五章 終定第二百七十四章 熬夜……第一百八十六章 全都不行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懷疑第一百七十三章 驗明身份——這一章四千字第二百九十五章 巴法瓦爾曼逃(第四更,求訂閱)第三十五章 賠償?第一百六十章 解決(四千字)第五十四章 戰爭之魔——噴風炮第三百八十三章 衆人獻禮(上)第八十二章 蕭銳告御狀第九十二章 章節君心情不好不來了第兩百一十八章 黑齒常之第一百五十一章 意外驚喜(2)第二百四十一章 對策第九十八章 萬衆翹首第十三章 王玄策的雄起(7)第一百三十章 標題名字很重要嗎?第二百二十九章 辯駁(第四更)第二百九十八章 要塞攔路第一百八十八章 艦貓第三十三章 遠洋艦隊出事了?第七十三章 顏敬和燕敬嗣第一百八十二章 堅決反對第九十八章 一切都是在演戲第六十五章 敵人上來了+反擊開始+噴火炮再發威(五千字)第二十三章 限制宗教,王者無情第二百三十三章 征服之路之拜占庭的覆滅第一百三十四章 李元昌的小動作(2)第一百三十三章 輸給他一場如何第二十二章 燕妃的告誡第三十八章洞中驚變,崔氏的陰謀(下)第一百零五章 我都說了些什麼啊?第一百五十四章 聖地下的魔窟第五十一章 應戰:折賀的抉擇第一百八十章 越州事畢,東爨佔局第兩百四十五章 抓人……第十一章 南洋事畢第八章 證據第三百零八章 元帥歸屬第兩百二十五章 五莊觀第四百零九章 曇成第二百七十三章 大慶五天第六十五章 背叛與投降(2)第一章 嶺南亂戰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魔纏身第四章 好累,好想休息(第三更)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個都要第七十三章 雨過天晴(三千字)第二十九章 手槍發威第三百零二章 爲難……第三百七十三章 事先通個底第一百二十章 唐初的那些狠人們第三百零一章 豪情滿懷第一百六十四章 你們怎麼現在纔來?第八十六章 當潛伏者碰上破妄之眼第一百四十三章 薛仁貴求情第十五章 水泥(1)第六十三章 權宜之計第五十九章 急什麼?第三百七十一章 報喜?第一百二十七章 熟人,再生變故第四十四章 變故第六十一章 叛亂?不存在的。第一百六十章 解決(四千字)第五十九章 急什麼?第一百八十七章 ‘撕拉’(二合一)第十一章 考覈(下)第一百三十章 再勝第一百七十九章 熱氣球(第六更)第四十四章 八大罪狀第一百七十章 另一個臥底(2)第四章 好累,好想休息(第三更)第一百二十七章 安撫(昨天第二更)第二十六章 揭破身份(第一更)第一百七十四章 事件影響第九十一章 定國五策(6)第五十九章 出征第一百二十七章 熟人,再生變故第三百九十四章 鎮國金獅、光明之山以及怪異的第三件寶物第一百六十二章 審美觀出了問題第三十九章 諸事罷第四十章 準備迴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