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海參崴造船廠

李貞爲什麼要佔據這海參崴呢?

當然不是爲了抓這裡的海蔘了——雖然也有這樣的目的o(* ̄︶ ̄*)o。

說起來這還要從十多年前開始說起,大概在他剛剛穿越來大唐之後沒多久,在確定了自己的使命之後,就已經明白,大唐想要萬世永昌,光靠君臣賢明是不夠的,想要繼續繁榮,國家就必須得有錢,必須要保證足夠富庶,至少要保證百姓不會餓肚子,而想要弄到大量的錢,陸地上肯定是不行的,唯一的方法就是從海上想辦法——也就是開啓大航海時代。

但是想要掀起大航海時代的帷幕,就必須有大量的船……

這就需要大型的造船廠了,而這種事情是不能得到李世民的支持的,因此這就需要李貞親自建設。

可是當時李貞還戰戰兢兢的,光是做了一點小生意,就被有心人惦記上了,這要是讓某些人知道自己建造了一個大型船廠,他們不得派人搶過來啊?

所以將船廠建立在大唐境內肯定是不行的,這時候李貞就想到了海參崴——這個既偏僻又荒蕪沒有人煙的超級大港口,於是開始派遣心腹前往這裡勘探地形,得到了具體的信息。

然後在貞觀四年的突厥之戰以及回紇與薛延陀之間的撕逼,李貞抓獲了大量的奴隸,其中除了送給朝廷以及賞賜給屬下的之外,他自己手中也私自扣留了三千多人,這其中大部分都是工匠或者手藝人——於是造船的工人就有了着落,海參崴造船廠開始在無聲無息中建設,慢慢發展壯大,一直不爲外人所知。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如今的海參崴造船廠的規模已經非常龐大,光是工匠(奴隸)就有好幾萬,都是李貞這些年搜刮出來的。

這些年製造的船也都沒有出現在世人面前,而是秘密儲存了起來,林林總總加起來估計得有好近一千艘——都是排水量超過千噸的大船,甚至其中有三分之一都還是兩千噸的巨船。

而且據船廠那邊傳來的消息說,目前他們試驗製造的五千噸級的超級貨輪已經下水試航,而且目前情況看起來情況很好,如果這一艘船沒有問題的話,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海船廠完全可以保證一個月三艘的速度下水這種巨船(好幾萬人的大船廠,一個月製造三艘巨船應該不成問題吧)。

不過唯一有點問題的是,這些海船的外形和正統的亞洲船隻不太一樣,而是用的是有別於華夏艦船風格的飛剪式帆船。

飛剪式帆船,這是一種十九世紀纔會出現的高速帆船,最大的特點是使用空心船首,船型瘦長,前端尖銳突出,航速快而噸位不大——當然是相對來說的,1853年建造的“大共和國”號,長93米,寬16.2米,深9.1米,排水量3400噸,主桅高61米,全船帆面積3760平方米,航速每小時12~14海里,橫越大西洋只需13天,標誌着帆船的發展達到頂峰。

只是飛剪式帆船的輝煌並沒有持續多久,因爲在十九世紀後期,蒸汽船出現,徹底的取代了風帆動力船隻,飛剪式帆船也因此成爲了風帆船隻的最後絕唱。

但是無論如何,儘管飛剪式帆船的輝煌並沒有持續多久,但是不能否認的是這的確是一種好船。

所以在建設海船廠的時候,李貞就率先想到了這種船,而且因爲他的船匠中有不少歐洲人的緣故(很多都是他通過奴隸販子從歐洲販賣過來的),對於同根同種的飛剪式帆船,李貞也不擔心他們會接受不了這種風格,所以就將自己的設計圖紙拿了出來(相反,李貞更加擔心大唐船匠適應不了這種設計,因爲華夏古達的船一般都是長方形的,長寬比基本上不會超過4:1,大多都是3:1甚至2:1的比例)。

當然,他設計的飛剪船還是有別於歷史上的飛剪帆船的,因爲真正的飛剪帆船固然速度非常快,但是這是犧牲了航行穩定性能來實現的——長寬比超過6:1,這根本就是一條木棍在海上漂啊,這樣的船能有多高的穩定性?說不定什麼時候都可能會發生側翻了。

所以李貞在設計的時候,特意加寬了帆船的寬度(也沒有加寬多少,只是長寬比從6:1變成了4:1,寬度增加,但是長度沒有減少),降低了桅杆高度,極大的增加了船隻的穩定性。

雖然對剪式帆船進行了大修改,但是實際上並沒有影響船的速度,因爲李貞在修改設計圖紙的同時,同時還加入了後世他所知道的一些設計(比如說流線型原理),因此帆船速度並沒有下降多少,反而更加增進了船隻的排水量上限,這也是海船廠敢於試驗製造五千噸貨輪的原因——因爲他們在研究了圖紙之後發現,三千多噸貌似並不是這種船的極限,於是稀飯法人特有的作死基因發作,在所有設計師的研究下,他們開始設計研究五千噸級的船,而且現在看樣子,貌似效果還不錯。

如果這一次試航能順利的話,說不定還能趕上大船隊下南洋,跟着船隊一起來到嶺南,那可就太威武壯觀了,屆時李貞的船隊就可以擁有一艘真正的巨無霸旗艦了。

“殿下沒有騙屬下吧?”劉仁軌看着李貞神神秘秘的樣子,總覺得有些不靠譜,他哪裡知道李貞在暗地裡還有一座大型造船廠?而且還是能建造五千噸巨船的超級大船廠——要知道就算是如今的越州造船廠,也只能生產三千噸級的船罷了,更大的四千噸級排水量的船也只是在研究之中,連設計圖紙都沒有出來呢,更不用說五千噸的了。

如果讓那些設計師們知道這種事情的話,說不定都要一個個羞愧的上吊了——太丟人了,自己設計了一輩子的船,到頭來卻不如一羣洋鬼子做的更好,實在是愧對列祖列宗,無顏面見京東父老啊。

自己活着還有什麼意義?還是找根麪條找個人多的地方上吊算了。

第九十四章 定國五策(9)第七十二章 這聖旨不是給你的第四十章 吳友德的‘勝利’第九十二章 定國五策(7)第一百七十九章 風起雲涌(3)第三十三章雜事數則(3/3)第三百零一章 你會遭報應的……第十六章 椰港第八十七章 諸葛Vs司馬第一百四十二章 看穿第六十一章 少年軍,出擊第五十章 都是神兵惹的禍(二合一)第二十九章 馬車的革命(1)第九十一章獻俘大典(12)之看臺騷亂第四十章 吳友德的‘勝利’第二十一章 扒光了,遊街第一百九十四章 香料島第六十章 大唐行政新規劃第二百三十三章 你竟然反水了……第兩百一十八章 黑齒常之第三十九章 熱議第一百零八章 獻俘太廟,洋相百出第一百零三章 陰謀第九十八章 摩天號沉沒(四千字)第一百五十七章 圍攻莊園第一百九十四章 信不信我毒死你啊第一百一十二章 只要羊毛第一百章 大典開始之前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貞的惡趣味!第一百六十五章 爲了美食而戰第三百零三章 李承乾到來第二百二十章 進入長安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後第兩百四十章 重新賞賜+微服私訪(二合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尉遲寶慶第兩百三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五十八章 夜襲陰山第九十六章 助攻也是軍功第二百一十七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金大中第三百六十八章 終相見第二十八章 風起(第三更)第二十九章 準備動手+跑路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結局(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質疑?反質疑?第九十九章 準備戰鬥第九十三章 李世民大壽第一百三十一章 罷免唐儉第二百八十三章 大軍分離第五十一章 聽風僱傭軍二代目(四千字)第九十章 獻俘大典(11)之皇帝檢閱第二十三章 縱海號下水第兩百七十五章 粗大事了+暫停行軍+多少人手第十三章 王玄策的雄起(7)第八十五章 損失慘重啊第一百三十八章 神秘聲音第一百零三章 信物(下,三千字)第一百零八章 獻俘太廟,洋相百出第兩百三十章 讓人眼紅的木頭第十六章 劉仁軌第一百五十二章 南洋地圖第四十七章 開炮!第三十五章 李世民大壽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貞的惡趣味!第十三章 往死裡打第四十八章 問田書苑第四十八章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三百四十一章 高支持率第二章 光明的身份以及黑暗的未來第三十六章第六章 筵席上(第五更)第兩百一十二章 暫時解散第兩百六十六章 奇葩的高陽第一百七十六章 瘟疫戰(第三更)第一百二十一章 擊潰跳蕩營第十章 考覈(上)第三十七章 叛亂起第三百四十四章 父子交心(六千字)第二百八十五章 巴法瓦爾曼的真正心思第六十一章 開炮!(三千字)第四十章 準備迴歸第五十八章 夜襲陰山第兩百六十五章 陳天祿的執念第一百七十一章 抓狂的臭小子第五十三章 阿布拉的謀算第一百七十九章 人手不足問題第五十七章 做好準備吧第兩百四十三章 嶺南的天第六十九章 怪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石見銀礦(3)第九十七章 諸皇子獻禮第四百零四章 佛教出招第四百零九章 曇成第四十二章 炮擊第二百二十八章 一棍子打死(第三更)第七十六章 杜荷的擔憂第五章 硝石製冰(下)第兩百四十七章 胡印清第三章 高句麗戰事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竺戰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