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謠言迭起;以謠止謠(二合一求收藏,求訂閱)

今天,長孫衝就是來向李元昌彙報情報,彙報完畢後,有些擔憂道:“一旦旨意下達,李貞就等於是得到了南洋,整個天下除了皇帝之外,已經沒有人能夠制住他了,我們現在怎麼辦?”

李元昌發怒過後,整個人冷靜了許多,聞言安慰道:“你別急,我這就去向上頭彙報,回去後不要露出馬腳,繼續收集情報,時刻關注朝中的情況,一旦有變,立刻向我彙報。”

“是,我這就回去。”

“……”

且不提長孫衝回去後如何和長孫無忌周旋,李元昌在送走長孫衝之後,迅速來到密室之中。

這個密室十分簡單,除了一套桌椅以及一個銅碗狀的裝飾之外,什麼也沒有。

李元昌來到密室,拿起銅碗在牆上扣了三下,迅速將銅碗放在耳朵上,只見銅碗底部繫着一根金線,也不知通向哪裡——這銅碗竟然是一個土電話。

很快,銅碗中很快傳出一陣不知道男女的聲音:“有什麼事情嗎?”

李元昌的面容迅速變得恭敬:“屬下見過特使,屬下今日前來是有要事稟報,今天大朝會上……情況就是這樣,我們現在應該怎麼辦?”

“這件事我們已經知道了,不過你能及時彙報自己得到的情報,這很好。”不男不女的聲音道:“接下來的事情就不用你管了,只需要時刻關注朝堂就可以了,我們自有安排。”

“是,屬下告退。”掛掉土電話,李元昌眼中閃過一絲陰狠:“李貞,我看你這一次怎麼死?”

第二日,長安城街上,大唐皇家書店中。

“老劉頭,老規矩,日報、晨報、科技報、商報……一樣給我來一份,快點,客人們都等着呢。”一個夥計打扮的人衝着書店掌櫃的說道,看他語氣隨意,動作隨意,可見雙方是熟人。

“給你。”老劉頭隨手遞過來早就準備好的一沓報紙,就繼續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謝了,賬錢先欠着,等月末再結。”

“知道了,快去吧。”

夥計拿着一沓報紙回到了自己的酒樓中,交給掌櫃的,掌櫃的則立刻拿着報紙交給了已經候在旁邊的一個書生打扮的中年:“鄭先生,有勞了。”

“嗯。”鄭先生結果報紙來到前堂,這裡已經有不少客人正在喝早茶,同時焦急的等待着今天的新聞。

自從報紙被普及開來之後,民間迅速便接受了這種新奇而有效的新聞傳播方式,而且因爲這報紙是官方辦理的,可信度很高,再加上有不少人都從報紙上得到了不少的好處,更掀起了讀報紙的熱潮,因此每一期的報紙都大受歡迎。

只是報紙雖然受歡迎,但奈何大唐識字率太低,很多人儘管很想看報紙,但是礙於不識字,也只能作罷。

不過百姓們的智慧是無窮的,在某一家酒樓開辦了讀報紙給食客聽的活動,頓時客如雲集,整個酒樓幾乎被撐爆之後,讀報紙的方法瞬間便被所有酒樓效仿,一時間生意大增,甚至還在無意中開創了早餐文化——要知道大唐這時候都是兩餐制的,三餐制並不流行。但爲了第一時間瞭解報紙,有不少客人在大早上就來到了酒樓之中,而到了酒樓,不吃東西怎麼行?久而久之,早餐便出現了……

一邊吃早餐,一邊通過報紙瞭解國家大事,如今大唐百姓的生活可是十分愜意的。

讀報人一般是由說書先生擔任,而這個鄭先生就是這家酒樓的說書先生。

“鄭先生來了。”

“鄭先生好。”

“大家別吵,快聽報紙吧。”

“……”

隨着鄭先生的出現,原本亂糟糟的酒樓頓時恢復了秩序,只有偶爾響起的打招呼聲,這一把都是熟客所爲。

“大家肅靜,今天先讀《大唐日報》。”裝模作樣了一番之後,鄭先生首先拿出了《大唐日報》開始誦讀起來。

剛開始倒也沒什麼,都時候的是朝中的奇聞異事,所有人鬥津津有味的聽着,鄭先生也平靜的朗讀着,只喲偶爾讀到高潮部分額時候,纔會有喝彩聲響起。

但等鄭先生看完正面,看到反面的時候,面色忽然大變,額頭頓時佈滿冷汗,只見標題赫然寫着——

“越王佔據南洋嶺南,或將謀反。”

“越王野心昭然若揭,嶺南南洋被其佔據。”

“朝廷對嶺南的統治名存實亡,現如今嶺南和南洋只知有李貞而不知有大唐。”

“……”

一整張報紙的背面,全都是有關於李貞心存異心的報道。

“咦?鄭先生怎麼不讀了?”

“面色好難看啊,難道生病了?”

“大家快去叫大夫吧。”

“……”

鄭先生豁然站起,就要往樓下走去:“對不起,讓大家擔心了,我沒事。這張報紙我不敢讀,大家誰要是想看,自己想辦法去別家吧。”

“鄭先生怎麼回事?”酒樓老闆見狀,連忙迎上來;“好好的怎麼就不讀了呢?”

“掌櫃的你自己看吧。”鄭先生將報紙遞給老闆。

老闆的臉也白了:“怎麼可能?爲什麼報紙上會寫這樣的內容?這報紙不是朝廷發的嗎?爲什麼會出現對越王不利的東西?難道越王真的有反心?”

“噤聲!”鄭先生連忙捂住老闆的嘴:“不管越王如何,那是上面人該考慮的東西,咱們可不能亂說啊。”

“對對對,是不該亂說。”老闆擦了把汗,安慰道:“鄭先生讓您受驚了,您今天先歇一天,我去給大家道歉。”

且不說老闆究竟如何安撫生氣的顧客,報紙上的內容算是徹底傳出去了,宛若在一鍋滾油中潑了一瓢涼水,頃刻間便炸裂開來。

“到底怎麼回事?爲什麼我們的報紙上會出現這樣的新聞?”《大唐日報》報社內部,魏徵正在發脾氣,指着報社總編破口大罵:“向玄生,我看你的腦袋是不想要了吧?”

“大人,冤枉啊,我們根本就沒有寫這樣的新聞。”總編向玄生同樣也很委屈,拿起一份報紙遞給魏徵:“大人,這纔是我們的報紙,那一張是假的。”

“你是說,有人假借我們報社的名義發佈和我們不一樣的報紙,企圖將水搞亂,渾水摸魚?”魏徵不愧是魏徵,在主編將真正的報紙給他看了之後,就立刻意識到了對方的陰謀。

只是雖然看穿了對方的陰謀,但他卻毫無辦法,因爲對方的陰謀他固然能看清,但對於他們作爲這種作爲,自己卻毫無辦法,除非能找到對方的印刷地點,一舉將其剿滅。就算如此也只能延緩對方的意圖,只是一印刷社罷了,自己查獲一個,對方大不了換一個地方繼續印刷就是了,根本就是治標不治本。

“很有可能是這樣。”向玄生點頭道:“咱們大唐日報的名聲可是很大的,敵人如果一心想將水攪渾,那我們是真的毫無辦法的。而且一張報紙出現兩個不同的版本,甚至所印的內容都截然相反……這對我們的名聲也是極大的損害,很有可能會將我們給搞臭。”

“該死,這羣混賬找到我們的弱點了。”魏徵大恨:“只怕這就是他們的目的了,就算摸不到魚,但是將水搞混也足夠達到他們的目的了。”

“那大人,現在怎麼辦?”向玄生焦急道:“要不要我們今天出一個號外,對今天這事解釋一下?”

“沒用的,就算你想要解釋,但先入爲主的情況下,他們也未必就會相信我們的解釋。”

“那怎麼辦?”

“不急,號外還是要出的,不過不是解釋,而是順水推舟……”魏徵冷笑道:“其實仔細想一想,他們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打算藉助民意,挑撥離間,甚至逼迫皇上召回越王殿下,從而達到他們不可告人的目的。不過他們的手段未免太粗劣了,你們不是想玩弄民意嗎?那就好辦了,論對輿論的控制,我們纔是祖宗……你這樣,首先是用號外解釋一下今天的事情。”

向玄生疑惑道:可大人你不是說解釋沒用嗎?”

“一般的解釋當然沒用,但是我又沒讓你直白的解釋。等一下你這樣……”魏徵將自己的打算說了一遍。

“啊?”

向玄生嚇了一大跳:“不可啊大人,這不是將越王往火坑裡推的嗎?”

魏徵輕笑:“呵呵呵,你就不要問了,只管照着我說的做就是了,總之,我是不會害你的。”

“這……好吧,屬下試試。”向玄生想想,魏徵沒道理坑害自己,反正就算被秋後算賬,自己也完全可以推給魏徵,一咬牙,便答應了下來。

“放心吧,我不會害你的,你下去安排吧,我去見一下皇上。”雖然自己對報社擁有絕對的控制權,但有些事情還是需要知會皇帝一聲的,而且這件事也的確需要皇帝的支持。

皇宮之中。

“皇上,御史大夫魏大人求見。”

“好啊,朕還沒有找他,他倒是找上門來了。”李世民正在發火,原因就是假報紙上的內容,此時聞聽魏徵求見,更是氣的咬牙切齒,我兒子都快被人污衊成反賊了,而搞成這一切的最根本原因,正是你魏徵的報社檢查不嚴造成的,現在你竟然還有臉來見我?

“讓他滾進來。”

“是。”

魏徵一進來,就是一個三跪九叩大禮:“臣魏徵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世民聞言冷笑:“萬歲?別說萬歲了,照你這法子,朕不出三年五載都要被你氣死了。”

“臣有罪。”

“少說那些廢話。”李世民斷喝道:“到底怎麼回事?爲什麼會出現一份假報紙?”

“皇上,這是好事啊。”魏徵忽然擡起頭道:“這說明幕後之人已經坐不住了,只需要我們再撩撥一番,說不定就能將他們釣出來了。”

“你的意思是……”李世民眼睛一亮。

“臣的打算是這樣的……”魏徵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李世民聽完,滿意的點點頭:“不錯,就按照玄成你的辦法去做吧。這一次就算沒有將對方釣出來,我們也能確保貞兒的安全,更能挽回報社的信譽,如此,我們先天便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是……”

有了李世民的首肯,魏徵的動作很快。

“號外號外,越王李貞不孝,已經起兵造反,皇上大怒。”

“號外號外,越王李貞宣佈討伐皇帝詔檄全文。”

“號外號外,越王李貞已經開始攻打江南道。”

“號外號外,越王李貞起兵,嶺南百姓歡呼景從。”

“……”

一時間,整個長安城都被報童們稚嫩的賣報聲充斥,民間的反應更加激烈。

“什麼?越王真的謀反了?我還以爲《大唐日報》上說的是假的呢。”

“開什麼玩笑?那可是《大唐日報》,什麼時候說過假話?”

“狼子野心,狼子野心啊。我說什麼來着,皇上根本就不能給李貞那奸賊這麼多的信任。”

“大家不要妄自猜測,越王也算是一代賢王了,他既然造反,自然是有他的理由的。”

“你這是在爲越王辯解嗎?”

“……”

長安城中,因爲李貞謀反之事,吵得是沸沸揚揚,但作爲幕後主使,卻是一臉懵逼……

第二百九十二章 土地問題(1)第兩百六十九章 駙馬不好當第二百六十八章 無恥至極第八章 火燒天然居第十八章 極品海鮮第一白零三章 我就是小人第兩百四十二章 驚人的日流水第三百九十六章 寶劍明藍(2)第二百二十九章 辯駁(第四更)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貞和武氏兄弟的‘恩怨情仇’第八章 神功第八十章 提前察覺+敵人出手了(四千字)第二百五十三章 當我老婆吧第兩百七十二章 最終目的第二百章 爲了晉陽公主(第五更)第四十四章 吳兆龍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苦與良知第兩百四十章 重新賞賜+微服私訪(二合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人口困境(四千字)第兩百零七章 先去一個地方第一百八十四章 石油替代品和離去(二合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古怪的鞋印o(╯□╰)o第八十五章 捉迷藏第八十七章 ‘貪狼’大炮第八十章 無恥與更無恥(二合一)第七十七章 李貞的怨念第一百六十七章 給你一個理由第二百四十八章 爭論不休第九十五章 內附第三百九十章 一百噸黃金?第兩百二十章 大唐大亂第兩百四十二章 驚人的日流水第六十六章 敵人的身份(四千字)第三百八十一章 小福子歸來(三千字)第七十九章 寶貝第兩百九十六章 李密餘孽第三十八章 大炮第三百九十九章 佛牙舍利第九十八章 一切都是在演戲第兩百五十五章 彼此的判斷(二合一)第一百五十二章 反水?(四千字)第一百四十二章 九流十家之第十家第二百零二章 定計第兩百八十四章第二十八章 風起(第三更)第二百零九章 年輕怎麼了(第十四更)第一百三十四章 船又不夠了第十五章 呂得言的刁難,李世民的輕鬆應對第七十一章 漢奸家族(2)第六十一章 可怕的噴火炮第五十八章 海外遺民第一百七十三章 驗明身份——這一章四千字第六十二章 章節名有那麼重要嗎第二百二十四章 李世民的後手第四十章 好像聽到什麼不得了的東西了第五十二章 兩種結果第一百四十三章 倭國(2)第一百三十四章 白與黑的碰撞第十一章 悲憤莫名第五十五章 夢想第二百九十七章 援軍到達第三百四十三章 忽然響起的嘆氣聲第八十八章 獻俘大典(9)之陌刀之威第一百二十四章 吐迷度的陰謀第二十三章 燕敬嗣第一章 嶺南亂戰第二百一十八章 兵臨城下(2)第十七章 王玄策的雄起(終)第二百八十三章 大軍分離第兩百九十一章 慘烈的橫行號第三十八章 後手第九十七章 自污、以謠止謠第十四章 忽悠李世民第七十八章 越州造船廠第八十七章 定國五策(2)第五十三章 咱家的事,你也該知道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氣急敗壞(第十更了,我做到了,我已經超神了)第二百零三章 瘟疫?抓起來。第二十五章 呯!第十二章 王玄策的雄起(5)第二十七章 大年夜登高望遠裝裝逼第三十五章 監獄島的設想(三千字)第四十章 好像聽到什麼不得了的東西了第四十一章 無題第二百一十九章 變故、刺殺、叛亂、進城第三百零三章 李承乾到來第五十五章 長信侯第一百零六章 世家陰謀第兩百七十九章 移民大風潮第九十九章 準備戰鬥第四十九章 少年軍第二百八十章 五千頭戰象,好大的手筆啊第三百八十七章 不想起標題……第四十五章 慫恿第五十七章 做好準備吧第七十八章 賀壽第六十四章 有人求見第二百一十六章 破局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思前第三十章 豐厚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