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佛門

沒錯,恐怕就連李貞自己都想不到,自己竟然還有一股隱藏在暗處的敵人,那就是佛門,而且論及對自己的敵意,佛門比之儒家與世家相比也絲毫不差多少。

不過想想也不奇怪,佛門對李貞的印象一直都不是很好,更何況李貞後來又做了一些事情,更是讓佛家中大部分人對李貞痛恨到了極點(這裡之所以說大部分人,是因爲佛門中還有一些真正的高僧對李貞並不在意,比如曾經接受了李貞資助出過傳道的辯才大師等人,他們纔是真正的佛門弟子,遠不是那些腦滿腸肥的假和尚們能媲美的)。

首先李貞在編造自己來歷的時候,可是將自己的來歷安在了鎮元子的頭上的,雖然道家的典籍中沒有收錄這位神仙,但卻有他的摯友紅雲老祖的消息,雖然只是隻言片語,但毫無疑問,這兩位都是道家的老祖宗,絕對是道家先祖之一,地位不下於三清四御。

別的不說,光從名字上就能聽出來這絕對是道家神仙——反正沒聽說過佛門哪位大師的法號是什麼什麼子又或者什麼什麼老祖的。

所以得了鎮元大仙傳承的李貞在外人看來,那妥妥的就是道家弟子,而且還是道家真傳,地位比所謂的龍虎山天師道又或者樓觀道(道家早期主要派別之一,在大唐曾經盛極一時)可正統多了。

另外李貞本身也更傾向於道家多一點,當年一部更改版的《洪荒》,直接就將佛門歸類到了道家旁門之中,佛門因此大受打擊,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都是萎靡不振,甚至見了道門弟子都不自覺的矮了一頭,讓佛門威信大失。

後來李貞更是明目張膽的作出了‘亂世,道士下山救人,和尚閉門封山;盛世,道士歸山修行,和尚下山行騙’這樣的對聯,對聯雖短,但裡面所蘊含的對道教的推崇,以及對佛門的貶低卻隱藏在每一個字的縫隙裡,這更是將他自己推到了佛門的對立面。

雖然後來李世民站出來闢謠說這不是李貞乾的,只是有人假借李貞的名義寫出來的,民間基本也都接受了這個觀點,但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估計只要稍微有點勢力的人都清楚——這就是李貞乾的,也只有李貞有這個膽子敢這麼幹,別人可沒有這個底氣這麼做。

可以預見的是,如果真要讓李貞登上皇位,那註定會受到打壓的勢力中,世家和儒家如果能排列在前兩名的話,第三名定然是佛門了,這讓佛門如何不急?

更何況李貞現在在幹什麼?

他在攻擊南洋啊。

而南洋是什麼地方?

這裡是佛門的大本營啊。

不論是林邑還是真臘又或者女王國盤盤丹丹等小國家,甚或者遠在海外的夏連特拉王國(扶南被真臘吞併後,扶南太子跑到了爪哇島上建立的一個國家,又名山帝。),他們都是信佛教的,雖然信的派別不盡相同,但終歸都是一家裡出來的,和中土佛教關係也都從沒有斷絕過。

但李貞在南洋幹了什麼?

他竟然率領大軍攻上了這片佛道淨土。

他想要讓大唐吞併南洋。

這倒也沒什麼,將南洋變成自己的地盤,說不定以後來往也更方便一些。

問題是李貞的方針——他可是準備將南洋的所有人都變成奴隸的……

這就讓佛教有些難以接受了,且不說這其中要造多少殺孽,這些被殺的人中又有多少佛門信徒?

就從利益上來說這也和佛教的利益相悖啊。

哦,你將所有人都貶斥爲奴隸了,你倒是舒服了,大唐是有無盡的勞動力了。

但我們呢?

南洋從此連個人影都沒有了啊。

沒有人,我們傳個屁的教啊?

還撈個屁的小錢錢啊?

……對不起,說出心裡話了,很抱歉,請大家無視這句話吧,佛祖會保佑你的……

所以爲了佛門的繁榮和傳承,爲了世界的和平,爲了人道主義的繁榮昌盛,爲了……別管是爲了什麼,反正李貞你是註定是不能繼承皇位的,否則佛消道長,我們佛門就真的要被道門壓一頭了,我們還傳個屁的教啊?還怎麼忽悠人?

“不管怎麼說,佛家傳承千年,底蘊還是有的,有了他們的加入,我們的計劃就真的萬無一失了。”清冷聲音帶有一絲冷意道:“任憑李貞如何千般算計,他一定都沒有算出來會有佛門之人站出來和我們聯合,屆時就算李貞看出了我們的謀劃,做足了充分的準備,可一旦佛門殺出來,一定會衝亂他的陣腳,讓他不戰而潰。”

清冷聲音說的沒錯,此時李貞是真的不知道,在自己的敵人中,竟然還隱藏着一家——或者說他根本就沒有想到佛門會和自己作對。

因爲在他想來,佛門畢竟是一個勸人向善的宗教,雖然有一些害羣之馬,但這個是避免不了的,別的宗派也不能就說是絕對沒有壞人。

至於後世的少林寺醜聞,那畢竟是在後世,時代變了,人的節操沒有下限了,做什麼事情也就不奇怪了——畢竟在碰瓷都能發財的後世,區區和尚吃肉喝酒娶媳婦又算得了什麼?

不過那是在後世,在這個時代的人應該還是很淳樸的。

不得不說李貞太天真了,也高看這個時代人們的節操了,實際上論起壞人來,不論哪個時代,其實都是一樣的。

甚至這個時代的和尚們更沒有節操,後世的和尚們最多也就是吃點肉喝點酒吃點肉,偶爾包個情婦,這在後世看起來的確是罪大惡極,但在古代看來……也同樣是大罪,但比起謀國之罪來,吃點肉喝點酒包養個情婦生個私生子……又算的了什麼?

沒錯,你沒有聽錯,古代的和尚是敢謀國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出在武則天時期,當時武則天已經位極天下,但她猶自不滿足,想要更進一步,成爲皇帝。只是女子稱帝,在古代中國實在是前所未有,別說先例了,怕是歷史上的那些權傾天下的女子們想都沒有敢想過這一茬。

第一百二十六章 再見洛克(六千字章節)第兩百四十一章 豆子粥鋪第六十五章 殺俘不祥第六章 馮智寶的苦衷,自己人被打(二合一)第一百七十章 另一個臥底(2)第三百七十五章 侯君集的處置問題第十五章 王玄策的雄起(8)第一百五十九章 安排第兩百四十四章 不想分章,就這麼二合一吧第二百零三章 那就給你一個理由(第八更)第四十四章 鍾離城的小算盤第一百零一章 本因來了第兩百一十四章 價值萬貫第一百三十九章 興旺的奴隸貿易和競技場第三百二十五章 道教崛起第九章 刁難第七十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一百三十章 再勝第一百八十章 越州事畢,東爨佔局第兩百六十五章 陳天祿的執念第四十九章 開宴前夕第四十章 吳友德的‘勝利’第一百五十一章 意外驚喜(2)第三百九十九章 佛牙舍利第七十四章 準備宴會第十八章 李元昌的身份第一百六十一章 各自謀劃第九十二章 走第四十五章 交心第一百二十章 唐初的那些狠人們第五十四章 臭彈第三百二十一章 計劃,開始了……(四千字)第二十八章 提前動手第七十八章 越州造船廠第四十二章 炮擊第一百七十五章 各種種子第五十一章 **李靖第二百二十七章 熟人?長孫衝?第六十三章 作死的諸位皇子第五十四章 臭彈第三十九章 借錢、借人第五十七章 用絲綢砸第一百三十二章 這一場贏定了,心裡好高興啊第二十九章 意外收穫,因禍得福第兩百八十七章 轉機第五十四章 血龍衛第一百三十章 石見銀礦(2)第七十七章 李貞的怨念第八十二章 奇怪老者第一百五十章 移民與結束(七千字)第四十三章 新的隊友(三千字)第一百一十八章 賭注第七十一章 交鋒第一百三十一章 石見銀礦(3)第七十七章 援軍到了第二百五十六章 侯君集的善意第一百九十四章 信不信我毒死你啊第三百六十二章 投降?挑釁?第一百八十五章 風起雲涌(9)第三百三十一章 李貞的總督人選?第五十二章 秘密武器第五十二章 底層人民的無奈第四十二章 空歡喜一場第二百二十九章 辯駁(第四更)第三百三十四章 高山仰止,心悅誠服?第十五章 呂得言的刁難,李世民的輕鬆應對第一百四十六章 刺殺天*皇,引發混亂第十六章 椰港第一百六十六章 段毅的身份第三章 對於天策府衆人的安排第六十八章 接下來的打算第二十一章 真皇巡狩,萬龍相迎第一百三十二章 薛仁貴想去海軍第三百四十二章 正確的拉攏的人方法第一百八十章 越州事畢,東爨佔局第一百四十七章劉仁軌的怨念第二百八十五章 巴法瓦爾曼的真正心思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都護府第一百三十章 學會放權第一章 匆匆五年第兩百八十五章 損失慘重第十五章 呂得言的刁難,李世民的輕鬆應對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逆不道陳天祿第一百一十六章 挑戰書第四十六章 李淵第一百六十五章 爲了美食而戰第二十三章 突發狀況第二十六章 揭破身份(第一更)第一百九十二章 天王叛亂第二百六十五章 狂轟濫炸第一百三十二章 杜如晦的分析第一章 近鄉情更怯 郊迎三十里第三百二十二章 絕境中的侯君集第九十五章 好多小錢錢第二十六章 揭破身份(第一更)第二十六章 劉仁軌歸來第七十三章 銅豌豆第七十七章 有人託我給你帶句話第二百一十三章 中招(第十八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