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後續影響(2)

說起來這些勢力之所以在攻擊李貞和椰港的時候,選擇將自己的旗號亮出來也不是他們蠢,而是有自己的思量的,這麼做的確會露出自己的底細,但相應的也可以好好的噁心李世民,讓他欲哭無淚。

畢竟死無對證,一旦他們行刺成功,李貞以及他麾下的所有人都得死,茫茫大海上,無盡的深海之中,又去哪裡尋找證據?就算偶爾有一兩個人僥倖活了下來,但那又如何?他們完全可以一推二六五,就說自己不知道,反正他們也只是展露了一下自己各自的旗幟而已——一張旗幟而已,敵人完全可以仿製嘛,反正距離那麼遠,你怎麼就能確定那旗幟就是真的?難道打着我們的旗號的就一定是我們的人嗎?那我打着大唐帝國的旗號,豈不是我就成了大唐皇族了?這根本沒有道理嘛。

何況光靠區區一人之言,哪怕是李世民也定不了他們的罪,就算想要強行定罪,但不要忘了他們背後的人可也不是吃素的,就算是李世民也不能不考慮他們的態度。要是他真的選擇這麼做的話,被逼急了的各大勢力絕對會選擇結成真正的同盟,這麼多勢力一旦聯盟,那麼將會是一股足以覆滅大唐的力量,李世民又哪裡敢輕易招惹?視若無睹,將影響力降到最低,這將是他唯一的選擇,或許這件事讓他知道了,李世民都要被活活氣死不可。

至於失敗?他們卻是想都沒有想過的,集合了這麼多的力量,又是出其不意,李貞哪裡能躲得過?

何況,就算萬一,這一次行刺失敗了,但那又能如何呢?俗話說法不責衆,這麼多勢力加起來,這些勢力背後的力量幾乎已經相當於大唐三分之一的力量了,就算是李世民知道了他們是行刺李貞的罪魁禍首,但李世民又能拿他如何?他難道還真的敢出手製裁不成?別說是李世民了,就算是李貞登基了,也只有息事寧人這一條路可以走,想要報復?我們都還沒有說什麼呢。

這些勢力是這麼想的,他們背後的人同樣也是這麼想的,唯一的問題就是他們沒有想到,在他們算計李貞的同時,李貞也在算計着他們,並且提前知道了他們的部署,又以自身爲誘餌,吸引了他們大部分兵力並且予以擊潰,就這還兀自不滿足,居然還派兵突襲了他們的老巢。

要知道對於這一次誅殺李貞的行動中,除了承劍溪等有數幾個大勢力之外,其餘大部分參與進來的勢力可都是傾巢出動,在集結了大量兵力,這也就導致他們老巢的空虛,就連承劍溪都比以往更加的虛弱,這時候李貞的出手可謂是一打一個準,不論是摩訶天還是承劍溪,又或者春秋閣和歃血盟,甚至包括了外國安插在大唐的顛覆勢力,都被一清而空,吃了一次天大的虧。比如摩訶天,平時護衛在總部的力量還是很強的,至少不是區區兩千大唐精銳可以攻打的,但就是因爲要參與刺殺李貞的行動,結果將總部的力量本地抽調一空,最終被塔城的精銳給掏了老底,連最重要的資料都沒了。其餘勢力也都差不多,雖然有一部分沒有被徹底拔除,但也是元氣大傷,短時間內別想搞事情了。

當然,吃了這麼大的虧,這些勢力自然不會善罷甘休,他們此時可都還沒有得到作戰失敗的消息,更不清楚突襲椰港的艦隊被李貞的秘密武器襲擊,不但損失慘重,倖存下來的人也都全員被俘,李貞已經掌握了足以致命的證據,所以一個個都開始找李世民哭訴,告李貞的惡狀,請求李世民懲罰李貞。

要知道這些勢力也都是有表面身份的,比如說皇家商團,表面上就是大唐的那些皇族們賺錢的一個工具而已,但是如今皇家商團位於越州的總部突然被李貞查封了,所有商團高層幾乎全都被抓。商團裡面的老不死們自然不會承認他們做的事情,而是一口咬住李貞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爲皇家商團和李貞的商會有生意上的衝突,李貞這才用了歪招,並且暗示李世民,這等小人心性的人是沒有資格當皇帝的。

此外還有儒家的春秋閣,在表面上,這就是一個孔家牽頭,然後讓讀書人組建的學習聯盟而已,平素主要是用來讓學子們互相交流探討學問的地方,但如今位於曲阜的春秋閣卻被登州艦隊的陸戰隊突襲,數以百計的學子被抓,孔家的弟子更是被抓走了好幾十個。

孔家家主孔德倫(褒聖侯,孔嗣悊之子,孔子的三十二世孫,孔穎達的侄子)當時就跑到了李世民駕前哭訴,說太子厭儒也就罷了,如今更是試圖滅儒,儒家傳承千年,歷朝歷代都無比倚重,可見儒家教義是最好的,如今太子所作所爲無異於逆天而行。不過太子英明神武,想來他本人應該是不會做這種事情的,他肯定是受到了身邊小人的蠱惑,還請陛下做主,清除掉太子身邊的小人云雲。

此外佛門、世家、外國勢力在朝中的代言人等等,都開始攻訐李貞,這個說他小肚雞腸,那個說他沒有大局觀,第三個又說他嗜殺成性,第四個又控告李貞不教而誅……總之各種抹黑,就差直接讓李世民罷免李貞的太子之位了。

但是這些奏摺都被李世民壓下了,當然對於這些人的控告,李世民也不可能視若無睹,畢竟這已經相當於是大唐三分之一的力量了,一旦他們鬧騰起來,李世民也不好受。

於是儘管知道這些勢力心中有鬼,但李世民還是在接見了他們的代表,聽了他們的委屈之後,立刻就表態說這只是他們的一面之詞,自己作爲皇帝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等李貞回到長安之後,自己再聽聽他的說法再說,如果事情果真如此,那麼自己一定會爲他們主持公道云云。

第八十六章 獻俘大典(7)之各方心思第二十一章 堵不如疏,滅佛莫如限佛(1)第一百八十三章 氣急敗壞(第十更了,我做到了,我已經超神了)第二百五十二章 你就知足吧第兩百七十六章 魏徵的想法第一百六十七章 給你一個理由第二百五十七章 抵達邊境第兩百四十一章 豆子粥鋪第二十五章 李貞的奴隸第一百九十一章 李貞的新習慣第四十五章 交心第七十七章 李貞的怨念第一百九十章 文明與野蠻(二合一)第二十四章 腿有點軟第一百八十三章 風起雲涌(7)第一百一十四章 真心投降第三百九十六章 寶劍明藍(2)第三百五十六章 一炮命中第兩百六十四章 信任?第十二章 悲慘的李佑三人組第九十八章 萬衆翹首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個無法拒絕的誘餌第三十三章 李恪求助第一百九十九章 禁忌試驗(第四更)第二百五十六章 侯君集的善意第一百八十二章 萬物相生相剋,陰陽不能獨生(第九更了,我要超神了)第二百九十九章 烈焰焚城第六十四章 有人求見第八十四章 常勝營第八十二章 獻俘大典(3)之大閱兵第七十章 對策第二十三章 限制宗教,王者無情第七十五章 宴會驚變第五十八章 人嫌被人趕(三千字)第八十八章 困擾第一百三十章 標題名字很重要嗎?第一百四十五章 日麗城主第一百五十三章 值錢的夜壺第二百一十九章 變故、刺殺、叛亂、進城第一百八十六章 葛朗臺·羅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個問題(四千字)第六十六章 初次見面,小小心意,不成敬意第一百章 大典開始之前第兩百二十三章 秦瓊到來第四十七章 開炮!第十二章 長歪了的李敬業(三千字)第九十四章 定國五策(9)第二百九十五章 巴法瓦爾曼逃(第四更,求訂閱)第三百四十八章 意動第五十章 海運的優勢和南的動作第五十一章 **李靖第一百七十七章 風起雲涌(1)第三十一章 李貞的擔憂第一百五十八章 門開了……第六十六章 世家的未來(2)第二百二十四章 說的好有‘道理’啊(第二十九更)第二百零九章 敵軍到來+風箏戰術第六十九章 孔家的反對第七十四章 大唐兵鋒第十六章 椰港第二百六十八章 無恥至極第三百二十九章 惡行第一百四十九章 海參崴造船廠第二百六十五章 狂轟濫炸第一百三十五章 就算你們贏了第一百七十章 敬畏之心第一百二十六章 題目不好想啊(昨天第一更)第一百八十三章 鬱悶的李貞第五十二章 兩種結果第兩百九十二章 絕世兇兵+驚駭的二人第八章 王玄策的雄起第一百九十七章 強心草秘方(第二更)第一百零四章 李貞的女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萬死不悔第三百六十四章 吃錢的海軍第九十七章 諸皇子獻禮第九十一章獻俘大典(12)之看臺騷亂第三十八章洞中驚變,崔氏的陰謀(下)第二章 的另一面第二十五章 標題君相親去了第七十九章 痛打一頓第十九章 玄奘(2)第三百二十四章 道教信徒薛仁貴?第一百五十七章 死有餘辜第一百三十五章 敵人的目的第六十九章 魚雷發威第六十二章 章節名有那麼重要嗎第三十一章 銀島第五十六章 《析衙策》+較量開始(四千字)第一百八十章 決斷 (第七更)第九十五章 李世民的剋星第三十二章 雲南白藥第十六章 劉仁軌第一百一十八章 賭注第八十一章 噩耗連連第二百一十一章 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第六卷 第一章 歸來第二百三十六章 天威如獄,犯者無赦第十章 母子‘鬥法’(2)第兩百二十章 大唐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