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倭國(1)

“哼,蕞爾小國,區區倭奴,也敢妄稱天*皇?”本田恭良說起天*皇的名號,也是一臉的怒不可遏,在他眼中只有大唐皇帝才能稱爲皇帝,就連所謂的拜占庭皇帝都配不上這個名號,可倭國呢?區區一個倭人首領而已,非但敢以皇帝自居,而且還是天*皇這個還要在皇帝之上的名號,實在是大逆不道,罪大惡極。

“放心,這一次我會讓他們明白,逾制的後果有多麼可怕。”說起天*皇,秦懷玉的眼中也是閃過一絲殺機,在華夏的神話傳說中,被稱呼爲這個名號的人很多,但是每一個都是傳說中的神靈,倭國區區一蕞爾小國,地不過千里,民智不開,百姓混沌,衣不覆體,食不果腹,鐵木的首領對內不能治國安民,讓百姓衣食無憂,對外不能開疆拓土,建功立業,這樣的無能之輩何德何能敢自稱天*皇?

實在是無恥之尤,之前大唐沒有功夫理會你們,你們還嘚瑟上了,這一次待本都督這過去,一定要教你們重新做人,讓你們嘗試一下什麼叫被大唐兵鋒支配的滋味。

“不說這個了,按照計劃進行吧。”

“是。”本田恭良立刻應道。

計劃什麼的是早就制定好的,方方面面都已經考慮到了,秦懷玉作爲指揮官,也只是在其中進行了一點補充,做了一點微調,主題方向則還是李貞麾下的智囊團精心制定的。

……

倭國的國度並不是一直固定的,不像是華夏那樣雖然城市衆多,但主要的都城也就那幾個,而倭國不同,他們的都城對於他們來說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完全看天*皇的個人喜好,天*皇在哪裡,哪裡就是都城,這個天*皇可能在這裡,那這裡就是都城,而下一任天*皇喜歡住在那裡,那都城可能就會出現在那裡,不過雖然如此,他們的都城也不是完全無跡可尋,不論如何,都基本上是在一個特定的區域內——也就是江戶平原之內。

此時倭國的天*皇正是孝德天皇,如果歷史沒有更改的話,此時的倭國正處於大化改新的歷史進程之中,也正是這一次的革新,倭國從大唐引進了各種各樣的先進技術,迅速的崛起,成爲了一個真正的文明國家,自信心爆棚,並且在後來唐高宗李治當政時期(確切的說是663年,也就是高宗龍朔三年)進犯高句麗半島,聯合百濟侵略新羅,企圖挑戰大唐在這裡的地位,但卻被劉仁軌在白江口給一舉幹掉(龍朔三年8月27日至8月28日),這就是著名的白江口之戰,此戰倭國上千條戰艦全部被焚燬,而大唐損失卻不過寥寥——要知道倭國百濟聯軍可是足足有四萬兩千人,上千條戰艦,而大唐卻只有一萬三千人,不到兩百艘軍艦,這其中還有相當大一部分是新羅拼湊來的。

所以說不是看不起倭國,在唐朝時期的倭國實在沒資格被大唐看上,戰鬥力都渣成這樣了,你們憑什麼配被我們看上?

連歷史上得到了發展的倭國都不是大唐的對手,何況現如今還沒有得到大唐技術的倭國呢?有了李貞的干預,倭國已經無法從大唐得到重要的技術,就算是派遣間諜偷竊,得到的也大部分都是皮毛,也就輾轉從新羅那裡得到了一些他們眼中的高科技,但即便是新羅,從大唐這裡得到的也不過只是落後淘汰的技術,對於大唐來說根本就不值一提。

但無論如何,大唐的影響力在那裡,周邊國家哪怕沒有和大唐建交的,也都會逐漸受到大唐的影響,包括房屋格局以及文化上的影響。

就比如如今的倭國,雖然沒有了大化改革,但是在文化上也逐漸受到了大唐的影響,開始有意識無意識的效仿大唐的風俗改進。當然,因爲沒有系統的學習過,因此模仿的有些不倫不類,讓人笑話。不過那是幾年前的事情了,最近幾年隨着大唐的商人注意到了這裡,也給倭國帶來了一些改變,雖然是無意識的,但總歸要比他們之前道聽途說盲人瞎馬來的要好一些。

此時倭國是孝德天*皇在位,都城在難波宮(如今的大阪),最近的難波宮格外的熱鬧,各種各樣的人都紛紛來到了難波宮,這裡面尤其屬於一些少年武士的數量更多。雖然平時這裡因爲是政治忠心的緣故,熱鬧情況也遠超別的城市,但是最近的熱鬧也遠超平常,也就只有天*皇登基或者重大節日的時候才能相提並論。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爲早在半年前,皇居里面就傳出來了消息,說孝德天*皇有意新招收一批武士作爲近衛,而在這批武士中,有相當大一部分會從民間選取,這則消息幾乎轟動了整個倭國,無數的平民武士們歡欣鼓舞,紛紛高呼天*皇萬歲。

要知道此時的倭國雖然算是封建國家,但實際上更多的卻更類似於奴隸性質,各種重要的職位都被貴族把持,平民武士是很少有出人頭地的機會的,更多的平民武士都是投效在各大令制國(令制國不是封國,雖然帶了一個國,但是實際上相當於省市,是一種行政名字)或者一些大地主貴族們的麾下,一輩子都可能只能導尿管一個普通的武士,永遠也無法出人頭地。

而尤其像是天*皇近衛這樣可以靠近天*皇的位置,更是被各大豪族們出來的少年佔據,普通人是不可能有機會擔任的。可如今孝德天*皇卻力排衆議,將這樣的機會下放給平民,這對那些懷才不遇的平民們來說,不啻於一次大好的機會。

要知道天*皇近衛是有很大的可能面見天*皇的,而只要在天*皇面前表現的足夠好,那麼完全可以得到進一步的晉升,徹底脫離平民階層,成爲人人羨慕的官老爺,貴族——此時的倭國天*皇還是很有權利的,還不是後來戰果時期的將軍掌權,天*皇只是個擺設。

第四十七章 扳指第四十六章 交易與作死的馮蓋第五十一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九章 王玄策的雄起(2)第四百一十章 第七卷終章第一百四十章 後方來人第二百一十章 開戰+驚變第一百四十五章 晚了一步第五章 要打仗了第七十五章 漢夷之見第一百四十章 梟雄末路(中)第四十八章 用玄鐵做刀具?太奢侈了第十四章 殺心起(四千字)第十六章 王玄策的雄起(9)第九十二章 老兵定計第四十章 臣有本奏第七十八章 龍井茶第兩百六十三章 道歉?第二百五十六章 侯君集的善意第三百六十三章 一炮命中第十一章 聖皇子號(三千字)第一百零一章 名聲算什麼第三百九十二章 演戲與計劃第四十九章 克里維的請求第兩百三十章 讓人眼紅的木頭第二百三十六章 天威如獄,犯者無赦第五十五章 君以誠待我,我必以誠待之第三十九章 聽風僱傭軍第九十一章獻俘大典(12)之看臺騷亂第三百七十七章 悽慘的房遺愛第十二章 師父第六十五章 敵人上來了+反擊開始+噴火炮再發威(五千字)第五十四章 血龍衛第八十章 提前察覺+敵人出手了(四千字)第一百五十三章 以謝天下第二十四章 武器走私第十八章 李元昌的身份第四十一章 離去第四十四章 鍾離城的小算盤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第二百四十四章 《震驚,皇帝在宮中竟然做這樣的事情》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象威武第四十五章 被困與救援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承乾,字高明……第兩百三十七章 受罰第一百三十七章 給我一個理由第十五章 離京第一百二十章 陳天祿帶來的信息第兩百八十八章 離去+陰雲第三百零二章 爲難……第八十九章 怒火沸騰第六章 要早做準備第八十二章 蕭銳告御狀第一百零二章 收服契苾何力第六卷 第一章 歸來第三百五十七章 吧唧!~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勝之第一百五十三章 值錢的夜壺第一百七十四章 驚喜!這是土豆?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見王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起雲涌(2)第二百零九章 年輕怎麼了(第十四更)第三十六章 血煞令第七章 牛鬼蛇神?第八十八章 困擾第四百零九章 曇成第一百七十七章 今天天氣好晴朗,處處好風光第八十章 王玄策第九十二章 定國五策(7)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見王第三十四章 目的不純?無所謂的。第二十七章 大年夜登高望遠裝裝逼第一百二十七章 朝議第九十七章 自污、以謠止謠第四十八章 用玄鐵做刀具?太奢侈了第六章 筵席上(第五更)第一百九十五章 香料島(2)第七章 江山永固第一百三十二章 這一場贏定了,心裡好高興啊第六十四章 背叛與投降(1)第兩百九十二章 絕世兇兵+驚駭的二人第七十八章 活捉頡利第一百三十章 學會放權第一百三十五章 審判(2)第八十八章 終於可以開葷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堅決反對第二十七章 大年夜登高望遠裝裝逼第二百七十二章 臨陣換將第八十七章 獻俘大典(8)之意氣風發第四十二章 空歡喜一場第四十八章 一場荒唐第四十二章 炮擊第六章 要早做準備第三章 高句麗戰事第九十五章 好多小錢錢第一百八十二章 堅決反對第一百九十七章 香料島(4)第八十三章 論功行賞(下)第八十九章 大唐宣戰高達國第三百零五章 終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