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言外風雲 午後旖旎

(加更啦)?

隨着一聲“裴長史到了”的通傳,屋內的笑聲驀然停了下來,裴行儉微笑着走了進去,就見麴智湛坐在案几之後,依然是慣常的滿臉笑容。案几前的麴崇裕看見裴行儉,眉梢微揚的笑了起來,“裴長史來晚了,該罰”?

原本背門而立的那個高大身影略頓了頓,緩緩回過身來,一張臉孔似笑非笑,“守約,沒想到這麼快又見了。”?

裴行儉走了兩步,抱了抱手,“原來是子玉兄,真是意外之喜子玉兄竟是隨着蘇將軍來了伊州?”?

蘇南瑾目光落在裴行儉的臉上,眼睛下意識的微微一眯,自己父子如今被髮配伊州,不都是拜他所賜?自己原本還頗有些茫然,直到父親詳細追問了那天發生的事情,才一個耳光扇醒了他——那位自稱蘇定方義女、武昭儀畫師的胡女,竟然就是裴守約的妻子此事長安無人不知,偏偏自己已經一年多未回長安,才被蒙在了鼓裡。裴守約當時不動聲色,原來是佈下了那樣一個陷阱讓自己跳進去可恨的是,此事還累及到了父親,讓他又一次被髮到了這種蠻荒之地,而自己也變成了一名九品的伊州參軍事?

蘇南瑾微微吸了口氣,才笑了出來,“正是,不曾想皇恩浩蕩,準了我到父親麾下效力。如今家父已被授了蔥山道前軍總管,此來西州,我是奉命查看備戰之事,倒是要煩擾守約幾日了。”?

裴行儉依然是笑微微的,“求之不得。“?

麴崇裕看了看裴行儉,又看了看蘇南瑾,眼神頗有些玩味,輕聲一笑,“蘇公子,西州錢糧賦稅之事,都是裴長史在管,公子有何事務,詢問長史便是,我卻是不大清楚的,不過公子若想知道西州哪種美酒最醇,何處歌舞最豔,崇裕倒是還能說上一二。”?

蘇南瑾見裴行儉並未出聲,顯然是默認了此事,心頭倒是微驚,適才麴崇裕說起不知錢糧幾何,自己還當不過是自謙之語,他自然也知道這幾個月來發生的事情,對裴行儉的手段越發心生忌憚,卻沒想到他居然真的就此架空了麴氏父子?

心思轉了幾轉,他還是笑道,“守約,咱們便先談公事再敘私誼,不知西州爲此次大軍準備了多少糧草?”?

裴行儉神色從容,“備了五萬石粟米,一萬車草料和谷料。月底便能齊備。大軍到時,隨時可運至軍倉。”?

蘇南瑾眉頭頓時高高的挑了起來,“守約莫不是開玩笑?西州有口近四萬,才備了五萬粟米,伊州人口尚不足一萬,也備了兩萬多石,大軍西征是國之重務,守約莫拿大軍的糧草當兒戲”?

麴崇裕眉頭一皺,他雖然明面上不曾過問此事,私下自然時時留心,近年來風調雨順,西州粟米不過一百多錢一斗,敦煌等地則更低。裴行儉此次籌集軍糧,出的價卻是運到軍倉後一石粟米價三百文,幾乎翻了一番,這才惹得西州的行商們爭相出手,他隱隱聽聞是按着十萬石準備的,怎麼到他嘴裡便成了五萬石?他正要開口,麴智湛已笑道,“玉郎,去吩咐一聲,拿些梅子漿進來,蘇公子一路辛苦,也要解解暑氣纔是。”?

麴崇裕一怔,看見麴智湛投來的淡淡目光,只得低頭應了一聲,走出門外吩咐隨從。?

裴行儉的臉上滿是爲難的神色,半晌才嘆了口氣,“不瞞子玉,西州不比伊州地廣人稀,當真是人多地少,我這兩個月來都在頭疼此事,高價收糧、動用行商,種種法子都試過了,原也是照着十萬石備的,如今卻只有五萬石有些把握,若是加上夏收的租子和西州存糧,大約也就是六萬光景。”?

麴崇裕回來時正聽得此話,心頭不由也狐疑起來,他忍不住看了父親一眼,麴智湛微不可見的搖了搖頭,他心裡一動,站在了一邊。?

蘇南瑾心裡冷笑了一聲,眼角一瞟,只見麴智湛仍是一副笑面佛的模樣,似乎全然不覺得這糧草之事跟自己絲毫關係,麴崇裕則看着案几上的硯臺發呆,也是滿臉漠不關心的神色,心頭更是一鬆,看着裴行儉也嘆了口氣,“實不相瞞,此事我也知曉爲難,只是此次大軍有十萬之衆,程大將軍給家父下了嚴令,在大軍抵達之前,西、庭、伊三州務必以每口三石之數備齊軍糧,違者以軍令論處,家父這才令我來知會都護與長史,必得在七月之前,備齊此數。”?

十二萬石?裴行儉目光中露出了幾分真正的愕然,一時沒有做聲,蘇南瑾卻笑了起來,“守約不必擔憂,家父也知我與守約有舊,因此才特命我過來助你一臂之力。”?

裴行儉詫異的看了他一眼,“子玉兄……”?

蘇南瑾微微揚起了頭,“我此來奉命領三百精兵隨行,守約先盡力籌集糧草,待到七月前入倉,所缺之數,我便派兵入鄉徵糧”?

“派兵入鄉徵糧”這六個字一出,連麴崇裕都驚訝的轉過頭來,這個詞背後的殘酷含義,西州人絕不會陌生。裴行儉臉色不由也微微一變,“萬萬不可,守約定竭盡所能交上粟米,只是十二萬石……”這個數目的確出乎了他的意料。?

蘇南瑾嘆了口氣,“守約果然菩薩心腸,子玉佩服,只是軍令如山,哪有半分商量的餘地。守約你且放心,你先盡力而爲,七月之前,若能如數交上自然最好,到時若有短缺,我便是拼上背個罵名,也不能坐視你被程總管軍法處置”?

看着裴行儉皺眉不語的摸樣,蘇南瑾的心中不由一陣愜意:他在西州呼風喚雨,卻沒有料到還有這一招在等着他吧?這是聽聞裴行儉的那把火後,父親苦思冥想才定下的計策,一口三石的數量也是父親向程將軍提出的,伊州人少,地卻不少,兩次強徵之下總算收到了兩萬四千餘石,但以西州的土地,要拿出這些糧食,卻比登天還難。這樣一來,先以軍法之酷威懾,再以收糧之舉市恩,同時也讓裴守約好容易在西州建立的人望就此掃地,一石三鳥,便算是向裴守約先收一些利錢。?

裴行儉沉默片刻,點了點頭,“子玉好意,我心領了,此事可否再容我幾日?”?

蘇南瑾搖了搖頭,“中元之前,大軍必到,縱然我想幫守約拖上幾日,但軍法不容情,守約莫存僥倖之想”?

屋裡的氣氛頓時沉悶了下來,連麴智湛臉上的笑容都收了兩分,外面倒是適時響起了一個小心翼翼的聲音,“世子,梅子漿可是即刻送上?”?

麴崇裕笑着看向蘇南瑾,“如今蘇公子正事已談完,還是先嚐嘗這柳中縣的梅子漿罷”?

被井水涼過的梅子漿酸甜可口,入喉便如一根冰線便讓人暑意頓消,麴崇裕又隨口說了些採梅女之類的風花雪月之事,屋子的氣氛慢慢放鬆了下來。?

裴行儉卻有些立不住,沉吟片刻還是道,“麴都護,下官還是先去吩咐屬下四處催催糧草。”又對蘇南瑾抱歉的一笑,“子玉,我失陪了,待得有暇時,定然請你好好喝上一頓。”?

蘇南瑾笑意輕鬆,“守約當真是勤於王事,讓人佩服。”?

麴崇裕卻輕佻的挑起眉頭,“守約好生讓人掃興我還要給蘇公子設宴接風,再說,蘇公子是頭次來西州看,也該有人有人帶他遊玩遊玩纔是,你難不成都要躲了去?”?

裴行儉臉上露出一絲苦笑,“只怕這些天下官都不會有太多閒暇,還要勞煩世子費心。”說着向三人抱了抱手,轉身便走,快到門口卻突然停下腳步,轉過身來笑道,“下官差點忘了,說來蘇公子也不是外人,蘇將軍便是畢國公當年的麾下愛將,兩次隨大將軍出征西域,只怕西州也是來過的,蘇公子家學淵源,想來對西州自不會太過生疏。”?

深青色的門簾悠然落了下來,蘇南瑾一顆心卻忽的悠了上去:自己來之前,父親曾反覆交代過,他曾在鎮國大將軍阿史那社爾麾下征討高昌之事,絕不能對麴氏父子提起。畢竟阿史那社爾這個名字,對於麴家而言,可謂沒齒難忘。當年阿史那社爾兵敗薛延陀,率殘部投奔高昌國,被國主麴文泰收留,後來又轉投大唐,當上了大唐的駙馬,誰料沒幾年便與侯君集一道率兵滅了高昌,麴文泰便是因此憂懼而死,此等國仇家恨,豈是十幾年的歲月能磨滅的??

父親的確曾隨大軍西征,只是當時他職位不高,立功亦是不顯,原想着不會有人留意到此事,沒想到裴行儉居然記得這些陳年舊事,又被他公然的挑了出來?

蘇南瑾忍不住擡眼去看麴氏父子,只見兩人都有些愕然,倒是麴智湛先嘆了口氣,“原來蘇公子與西州還有此等淵源,當年我隨唐軍回長安,倒是不曾聽聞令尊的名諱,想來那時令尊還聲名不顯。說起來當年高昌城破,侯君集縱兵搶掠,若不是畢國公還心存些舊情,約束麾下軍兵秋毫無犯,我等不知還會落到何等地步,此事慘烈,不提也罷”說着長長的嘆了一聲。?

麴崇裕也是默然半晌,嘆息不語。?

蘇南瑾心裡微鬆,看來這麴氏父子倒是明理之人,並不忌諱談論此事,卻也沒有一味記恨。笑了笑道,“正是,當年家父不過負責軍需,連高昌城都不曾進得,後來在沙州做了幾年刺史,又隨軍征討了一回龜茲,那回倒是轉做了先鋒,如今竟是回了伊州,也算是與西疆有些緣分。”?

麴崇裕展顏笑道,“那蘇將軍在西疆的年頭,豈不是比我還要長些?”?

一時這都護府的正廳之中,談笑之聲再起,比先前更是響亮了幾分。只是麴崇裕盛情邀請蘇南瑾到自己府中住下時,蘇南瑾略一猶豫還是擺了擺手,“多謝世子盛情,只是蘇某有兵丁隨身,不好自己逍遙,今日還是出城回營中安頓一番纔是。”所謂人心難測,他原本的確打算多與麴氏父子交往,這纔好對付裴守約。只是如今卻是不能不多留個心眼了。?

麴崇裕滿臉憾色,又約定了明日宴請的時間,笑吟吟的把他送了出去,回頭臉色便沉了下來,冷冷的哼了一聲,對麴智湛道,“裴守約這離間之計也使得太過拙劣,阿史那社爾固然死有餘辜,可他便以爲我們麴家會對每一個曾發兵高昌之人都恨之入骨、老死不相往來?若是如此,我們在長安還能活到如今?父親放心,兒子不會糊塗”?

麴智湛臉上的微笑早已收了起來,看着那飄動的門簾出神,“離間計拙劣不拙劣,要看對誰使,對付這蘇公子,只怕這般便是足夠。如今我們便是半點都不介意,他能信麼?”?

麴崇裕知道此言不虛,想了片刻才道,“這蘇公子與裴行儉似乎結怨頗深,這十二萬石糧食,似乎也是衝着他來的。兒子這便着人去打探一下,他們結怨究竟所爲何事。再者,這十二萬石裴守約到底能籌到幾成,也需着人探聽明白,所差之數,我會立即從公田補上,暫停西州官員米祿,再派人去南邊諸國收購。”想到離七月不過二十幾天光景,若是差個幾萬便是從周邊運來也絕非易事,一時不由眉頭緊皺,語氣深寒,“他們這些唐人自己明爭暗鬥也便罷了,居然拿着西州人來作伐”?

麴智湛看着他嘆了口氣,“此事關乎西州子民,大佛寺那邊,你依然要盯着,只要裴行儉所行無果,便立即讓他來見我,出錢之事,由我來說收糧之事,更要立即着手做起來。”?

麴崇裕帶點了點頭,“兒子這便讓人去辦。“想了想又冷笑一聲,“大張旗鼓的辦”?

……?……?……?

“十二萬石?”安三郎“騰”的一聲站了起來,“豈有此理此次我們這些人在西州收到六萬石糧米,已是各出神通了,若要再蒐羅兩萬出來,也不是搜不出來,只怕……若是從外地運,此刻派人過去,收是能收一些,但時辰太短,一則錢帛花費太巨,二則也有些冒險。”?

裴行儉點頭不語,他自然也知道,在西州本地收糧最是便宜,商賈們自然會竭盡所能,如今除了些富戶外,只怕西州人家都剩不得太多糧食,再收便只能強收,“我算過了,西州各處糧倉還有幾千石餘糧,若加上公田職田所出,能湊上一萬石,還有一萬麼……”他正想說可以另闢蹊徑,就見安三郎臉上突然露出了猶疑的神色,不由轉了話,“三郎可有法子?”?

安三郎不好意思的捋了捋鬍鬚,“其實,咱們這些人實收的糧米有十一萬石。”?

裴行儉怔了一下,隨即恍然大悟,“你們收糧時做了手腳是不是……”?

安三郎忙道,“你也知曉軍倉的規矩大,遇到不好說話的,剋扣兩成也是有的,我們也是無法,收時便留了些餘量,這也算是規矩,好在這次收糧的價錢本來便比往年高了兩成,因此農戶們也不計較……若是九郎有把握入倉時公平計量,只怕十一萬石尚能有餘。”?

裴行儉出了口氣,臉上露出笑容,“你放心,我來安排。”他的手指有意無意的轉動着案几上那把銀壺的蓋鈕,“讓人不敢弄鬼,原不是什麼難事”?

安三郎眼睛一亮,“這是更好”這樣一來,他們這些行商也能多一成的收入,豈不是皆大歡喜?他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條縫,卻沒看見裴行儉目光往北邊的高窗掃了一眼,眉頭輕輕一皺,隨即才舒展開來,揚聲道,“請倉曹參軍和戶曹參軍過來議事”?

這一日,裴行儉回到家中時,已是快到午後的申初時分,一日中最熱的時分剛剛過去,屋子裡卻比午間更悶熱了一些。裴行儉進門便鬆開了衣袍上的蹀躞帶。屋裡靜悄悄的,他挑簾走進內室,卻見琉璃正靠在牀頭打盹,手裡拿的一卷書大半已滑到了裙子上,衣裙微鬆,頭髮也散了幾縷下來,襯着雪白的臉頰和長長的睫毛,竟是平日不曾見過的風情。?

裴行儉出神的看了片刻,琉璃的頭卻突然往下一點,又了倚回去,眉頭還不舒服的皺了起來,那捲書也在一點一點的滑出手掌。他不由失笑,輕手輕腳的走了過去,拈起她散亂下來的一縷頭髮在她的臉頰上輕輕掃了掃,琉璃下意識的伸手一揮,手頭的書頓時滑落在地,發出“啪”的一聲響,她一個激靈睜開了眼睛,看見裴行儉近在咫尺的笑臉,不由一怔,平日清澈靈動的眸子裡一片茫然。?

裴行儉胸口一熱,低頭吻上了這雙眼睛,手上微一用力,將她攬入懷裡,那根本來便有些鬆散的衣帶在他的手指間迅速滑落下去。她的肌膚細潤而清涼,卻讓他覺得自己體內的那團火燒得得愈發難以自抑,手上的力道不知不覺大了起來。?

琉璃剛剛清醒過來的腦子頓時又有些迷糊,好容易纔想到還有事情,忙往後仰了仰頭,“守約,守約你等等,”他的雙脣已封了上來,帶着驚人的熱度和不容拒絕的堅決。琉璃的理智無聲的消失在他的纏綿的脣齒和火熱的手指之間,伸手環住了他的背脊……?……?

良久之後,裴行儉從牀上起身時,琉璃只覺得自己連眼皮都懶得睜開,只是已經回到腦子裡的理智實在不允許她像往常一般直接睡過去,咬牙還是坐了起來,裴行儉從壺中倒了水,打溼了布巾,回頭看見她,倒是怔了怔,“你歇着就好。”?

琉璃笑道,“我有東西要送你。”?

裴行儉看着她倦色未退的臉,簡直有些哭笑不得,“你歇好了再送不成?”?

琉璃堅決的搖頭,“過一會兒便送不了”說着站了起來,略停了停才走到門外,揚聲道,“小檀,快把井裡冰着的青梅酒送過來。”?

裴行儉驚訝的挑了挑眉,實在不大明白,她爲何如何着急讓自己喝酒。跟着她走出去時,才注意到外面的食案上一排放着好幾個壺,有精緻的鎏金銀壺、有彩繪的玻璃壺,還有一個樸實無華的銅壺?

過得片刻,小檀便抱了一個水淋淋的瓦罐進來,琉璃讓她把褐色的青梅酒逐一倒滿了案几上那幾個壺,又蓋上了壺蓋,小檀笑道,“娘子又要擺弄這些壺了”?

琉璃擺手不語,小檀好奇的看了幾眼,才走了出去。裴行儉看了看這幾個壺,又看了看滿臉認真盯着壺看的琉璃,隱隱覺得有些不對,也在案几邊坐了下來。?

沒過多久,只見最外側的玻璃壺上似乎隱隱有水光流轉,裴行儉吃了一驚,忙伸手摸了上去,只覺指尖微潤,果然是有水,再看銅壺和銀壺,看上去倒也不覺得有太大異樣,只是用手指細細撫上去,分明也有輕微的水意。?

裴行儉低頭看了看自己的指尖,又從懷裡掏出一方雪白的手帕,細細的把銅壺擦了一遍,確認手帕有溼痕,才怔怔的擡頭看向琉璃,“琉璃,這是怎麼回事?”?

琉璃心裡嘆氣,很簡單,這是因爲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重新凝結成水,只是要是照直這麼說出來,自己肯定會被他當做生病燒糊塗了。她笑着搖頭,“我也不知是怎麼回事,今日午間我用玻璃碗盛羅闍喝時,突然覺得碗上似乎有水。這纔想起,在宮裡若是夏日用冰時,杯盞便會發潤,有時還會有水珠滴落。橫豎西州井深水涼,我便索性拿井水來多試了幾次,果然不管是玻璃壺、銅壺還是銀壺,只要在裡面倒滿井水,過得一會兒,外面便會微潤,午間在外面時,水意比這還要明顯,想來若是放了冰塊進去,或許會潤得更厲害。”?

裴行儉的目光依然凝視着手裡的那把銅壺,說話的工夫,剛剛被帕子擦乾的銅壺顏色又變得有些潤澤。中空的銅佛、西州唯一的冰窖……他閉上雙眼,搖頭笑了起來,“原來如此我怎麼便沒想起來?”?

他睜眼看着琉璃微笑,突然把銅壺往案面上用力一頓,站起來一把她抱起,在屋裡轉了好幾個圈,笑聲朗朗的傳了出去。?

琉璃頓時有些頭暈,忙摟緊了他的脖子,“莫轉,快莫轉了”?

裴行儉放下她,在她臉上用力親了一下,“琉璃,你又幫了我大忙”?

琉璃不敢撒手,閉着眼睛笑道,“你還不知恩圖報,結草銜環,也免得我白忙這一日?”?

裴行儉哈哈大笑,“娘子所言,敢不從命只是小的先還要從娘子這裡借一個壺。”?

琉璃想了想笑道,“銅壺不借。”?

裴行儉笑着嘆氣,“就借半日。”?

琉璃搖頭,“半刻也不借,除非……”她笑嘻嘻的看着裴行儉,閉口收住了下面的話?

第2章 人爲刀俎 我非魚肉第101章 不二人選 自告奮勇第106章 大好頭顱 奈何做賊第148章 誅心之語 斷腕之殤第8章 沉年舊恨 此生所願第7章 人潮攢動 驚見貴客第61章 滿腹狐疑 冤家聚頭第68章 心意已決 久別重逢第130章 見微知着 皇后壽辰第24章 忍無可忍 從頭再忍第119章 不測風雲 烽煙四起第99章 機關算盡 雙喜臨門第27章 急轉直下 百口莫辯第64章 兩不相助 兩種打算第58章 明哲保身 靜待鉅變第105章 逢場作戲 防不勝防第149章 夢斷魂傷 無可阻擋第131章 塞外長安 如此喜訊第55章 生不逢時 一夜波折第51章 良宵苦短 翠湖波瀲第111章 直言誅心 昆陵喋血第24章 將計就計 見招拆招第134章 淨土難求 賠罪之宴第94章 一語中的 一見鍾情第125章 天衣無縫 自尋死路第89章 辭舊迎新 人約黃昏第46章 老而彌辣 出師不利第22章 天機人算 如夢初醒第90章 師徒鬥法 燈下旖旎第106章 滅門隱情 手鐲玄機第143章 一諾千金 一笑側目第5章 欲加之罪 判若兩人第98章 鋪房之日 陪嫁風波第88章 不足爲患 自相殘殺第43章 月色撩人 冤家路窄13章 藍顏禍水前路漫長第112章 市儈作風 攻心佈置第64章 兩不相助 兩種打算第102章 軍令如山 肆無忌憚第111章 不速之客 有女傾城第105章 逢場作戲 防不勝防第119章 心結難解 變故易生第102章 軍令如山 肆無忌憚第112章 市儈作風 攻心佈置第67章 短兵相接 千載難逢第101章 不二人選 自告奮勇第81章 如此好意 絕不甘心第68章 心意已決 久別重逢第37章 以勢相逼 峰迴路轉第130章 士之一怒 心之安處第85章 媒有雙至 謠言紛紜第79章 盤根錯節 如意算盤第51章 良宵苦短 翠湖波瀲第4章 西北雄城(上)第95章 出征在即 謀定後動第126章 替罪之羊 逃之夭夭第114章 魚死網破 一了百了第64章 兩不相助 兩種打算第23章 大樹易靠 安穩難求第128章 窮途末路 最後一擊第139章 不退不避 無憂無懼第101章 不二人選 自告奮勇第112章 風雲突變 劍拔弩張第126章 替罪之羊 逃之夭夭第117章 飛箭傳信 持食論理第104章 當年緣分 初試牛刀第45章 燙手差事 微吐心曲第81章 人心險惡 一擊而中第5章 人情如此 謀立門戶第106章 滅門隱情 手鐲玄機第86章 美人心計 兵來將擋第5章 欲加之罪 判若兩人第125章 天衣無縫 自尋死路第142章 絕妙好棋 絕世名帖.第96章 禪房密談 佛塔偶遇第10章 人情冷暖 少年心事第63章 救駕之功 意外之喜第102章 軍令如山 肆無忌憚第70章 回宮移駕 驚聞往事第106章 滅門隱情 手鐲玄機第82章 腹背受敵 君子報仇第26章 天煞孤星 春江花月第84章 意外來客 初得盟友第56章 一錯再錯 生死之間第21章 斷髮明志 完美收場第54章 風水寶地 貴女臨門第6章 人心不足 自取其辱第65章 前朝慘案 今日人心第126章 天羅地網 專爲君設第96章 痛下決心 君子行徑第124章 落墨成蝶 如此巧遇第25章 變本加厲 喜憂參半第107章 欺人太甚 此仇此恨第5章 欲加之罪 判若兩人第36章 無路可退 無須再退第8章 沉年舊恨 此生所願第84章 意外來客 初得盟友第109章 畫裡話外 姊妹之緣第135章 番外二 陌上花開(二)第6章 人心不足 自取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