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刑不罰衆 佛祖顯靈

大唐明月

西州的清晨來得格外早,卯時未到,東方就燒得一片血紅,同樣血紅的還有從西州城南門臺階到都護府大門一路上的兩抹拖痕和門前跪着的兩個人。他們身上胡亂裹着的中衣和僧衣上都滿是血跡,高高揚起的兩張臉上雖然沒有太多青腫,卻也看不出一絲人色了。

每日早間城門一開便去河谷裡取水的西州婦人們連水都忘了取,圍在府衙門口呆看,隨即便是那些早起的閒人,有人突然叫道,“這不是昨日告狀的婦人和那位大佛寺僧人麼,這是……”

在兩人身後看守的府兵臉上露出了輕蔑之極的表情,“姦夫淫婦,被咱們世子抓了個正着!”

人羣先是一靜,隨即便“轟”然議論開來,人人都覺得匪夷所思,世上怎麼會有這樣蛇蠍心腸的婦人,又怎麼會有這種禽獸行徑的和尚?但兩人身上凌亂的衣物和臉上羞愧的表情卻分明告訴衆人,府兵所說並無虛言。氣性大的閒人一口唾沫便吐了過去,隨即變成了無數唾沫,夾雜着恨恨的叫罵,“豬狗不如!”

守在兩人身後的幾個府兵忙退開一步,卻也沒有阻止大夥兒,直到有人要上來踢他們幾腳時才喝道,“世子和長史自有處置,爾等不得動手!”眼見那兩人要低頭躲避,又冷冷的道,“擡起頭來!”

府門前的人自是越聚越多,咒罵之聲也越來越響亮,府兵們看着情勢有些控制不住,忙要將兩人拖到了府門的柵欄門後,身後卻傳來一個沉穩的聲音,“不必拖進來!”

府門前的西州人頓時叫嚷了起來,“裴長史,世子,剮了這對姦夫淫婦!”“剮了他們!”

裴行儉擺了擺手,轉頭吩咐道,“再出去三隊差役,一隊看管人犯,兩隊到外面驅散人羣,凡老弱婦孺,絕不能留在門口!”

與他並肩而站的麴崇裕挑了挑眉,“守約倒是菩薩心腸,難不成還怕人傷了那對禽獸?”他早已換下了那套沾了血的緋色袍子,只隨意穿了一件尋常的玉色圓領襴袍,因一夜未睡,眼中尚有血絲,眉宇間卻反而比往日更清爽了幾分。

裴行儉神情從容的負手站在那裡,氣度端凝,任誰都不會注意到那一身青袍已然微皺,袍角還留着些許塵土。他的目光落在外面那兩個狼狽的身影上,聲音平靜,“世子,此二人雖然死不足惜,然則若按唐律,只能判相姦之罪,並無必死之理,當徒一年半。”

麴崇裕一怔,嘴角浮出一絲冷笑,“長史當真是奉公守法!對着這樣兩個禽獸不如的東西也講大唐律法,只是我若要先打他們一百杖再說,長史不會攔着吧?”

裴行儉搖了搖頭,“行刑亦有行刑之道,兩人只要伏罪,便再無加刑之理,若杖而致死,按律判者合該徒一年。世子何必因這種人而授人以柄?”

麴崇裕不由一窒,只是胸口本來已出了大半的那口惡氣,不由又翻騰了起來,看了一眼門外那兩個人,眼睛微微一眯,“長史準備如何處置這兩位?”

裴行儉看着外面被驅散開的人羣,淡淡的道,“等。”

都護府外的大道上,差役們趕鴨子般把人羣轟開,老幼婦孺被轟出老遠,只是那些身強力壯、腳步靈活的閒漢們卻不是輕易轟得走的,轉眼間便又攏到了門口,差役們也懶得管他們。這樣一來一回,閒漢們的火氣反而更大,因過去不得,有人便從街邊尋了土塊石頭,對準門口跪着的兩人砸了過去,有人找不到可丟的東西,索性脫下了鞋子。都護府門口,頓時鞋底與石塊齊飛,人面共黃土一色,有府兵和差役被殃及的,忍不住便破口大罵,比先前竟然更喧鬧了十分。

麴崇裕看得皺眉,這是要等什麼?等大夥兒拿鞋子把這兩位砸死?正不耐煩,卻見道路北邊一陣驚呼,隨即便看見人羣隱隱分開,一口棺材被人擡着向都護府而來。

那黑漆漆的棺木所過之處似有一種神奇的魔力,人羣漸漸的安靜了下來,棺木店的夥計見到門口的架勢也唬了一跳,正不知如何是好,裴行儉已朗聲道,“這是誰人訂的棺木。”

令氏身子一抖,擡起已滿是黃土和青紫腫塊的臉,認出正是昨日自己滿心歡喜買下的薄皮棺材,不由呆住了。那位棺材鋪負責送貨的夥計見詢問的是裴行儉,忙恭恭敬敬的行禮回道,“稟告長史,這棺木是昨日一位姓令的婦人買下的,說是她的兒子兒媳忤逆不孝,棺木一早便要送到都護府門口來。”

裴行儉點了點頭,“有勞了,放在門口便是。”

昨日裴行儉吩咐令氏去買棺木時,他的話並未有太多人留意到,可此刻這一問一答間,衆人哪裡還不明白——這婦人竟是這樣迫不及待要害死自己的兒子兒媳!眼見那黑漆漆的棺木落了下來,把兩個狼狽不堪的人影襯得越發醒目,不知是誰先怒吼了一聲,“打死這對狗男女!”早已憋了一肚子火氣的人羣便像被點燃了般轟然一聲響應,紛紛往前涌了上來。

裴行儉沉聲喝道,“所有府兵差役,回來!關門!”

差役與府兵們本來便有些心驚,聽得這一聲,忙不迭的退入門內,咣的一聲關上了大門。沒有了他們的阻擋,憤怒的人潮轉眼便將那跪在地上的兩個人影淹沒,起初還能聽見幾聲尖銳的慘叫,漸漸便只剩一片混亂的喧鬧。

麴崇裕怔怔的看着,眉頭不知不覺一點一點的舒展開來,耳邊卻傳來裴行儉嚴厲的聲音,“你們立刻從後門出去,轉到大道上,兩隊巡迴維持秩序,兩隊從後面驅散人羣!”

麴崇裕回過神來,昨日起發生的事情頃刻間掠過心頭,剛剛輕鬆些的心頭不由泛上一股寒意,眼見差役與府兵們一路小跑奔向後門,略一猶豫,還是忍不住壓低聲音道,“裴長史原來是從昨日起幾句話便佈下了今日這一局,所謂刑不罰衆,果然是高!只怕這令氏之事,也是長史掐指一算早便料到了?”

裴行儉轉過身來,神情甚是坦然,“世子謬讚,下官生性謹慎,收到狀紙時便着人去探過此事,知道了裡面的內情,只是原想着此事不過是風流孽債,不欲插手,卻未料到那令氏竟會喪心病狂至此。”

麴崇裕輕聲一笑,心裡依然有兩分將信將疑,只是想起昨日分明聽那僧人說過,他都不知令氏會告兒媳忤逆,若說裴行儉早便料到會有這一出,的確不大可能,更蹊蹺的是,自己對唐律不大熟稔,適才一怒之下要杖斃這兩人,裴行儉明明知道如此一來,自己便會留了個把柄在他手中,他又爲何要攔住?

他正想再問一句,卻見從後面快步走過來幾位都護府的官員,想來都是上衙的道路被人羣阻斷,轉從後門進來。

幾個人中朱參軍最是性急,幾步搶了上來,隨便行了一禮便問道,“外面怎會這般喧鬧,下官還聽說,昨日那婦人與僧人竟是姦夫淫婦?”

裴行儉淡然道,“正是。世子慧眼如炬,昨夜親自帶人探案,將他們抓了正着,又帶回府門示衆,不曾想此事太過有悖人倫,引得羣情激憤,府兵和差役們抵擋不住,只好退了回來,我已讓他們出後門去驅散人羣。”

朱闕唬了一跳,指着外面道,“那是,那是……”

麴崇裕聽到裴行儉將功勞都歸在自己頭上,心頭更是不大舒服,冷冷的道,“此案只怕無須再審,勞煩朱參軍處置善後事宜。橫豎棺木令氏已然自己出錢買了,無須大佛寺再破費,讓他們做對同棺而葬的鴛鴦便是!”說着拂袖而去。

裴行儉的臉上也露出了幾分倦色,“有勞參軍了,昨夜我跟着世子奔波了一夜,如今也要回去休息片刻,參軍若是有事,便遣人來曲水坊尋我。”說完竟也是轉身走了。

朱闕呆呆的站在那裡,腦子一時還有些轉不過彎來,就聽身邊的同僚一聲驚呼,原來從後門出去的差役已將人羣驅散開來,露出了爛泥般倒在地上的兩個血人——此案果然是,無須再審。

這一日,西州城變得分外熱鬧。街頭巷尾,處處有人唾沫橫飛的說着自己拳打姦夫、腳踢淫婦的壯舉,若真如他們所言,大約再來十對也不夠西州閒漢們動手。當都護府的差役們將那口沉甸甸的棺木運出城去時,更是引來無數人興高采烈的跟隨。

便是各坊裡的藥鋪,都分外忙些,有人在擁擠中腳背被人踩傷,有人在混亂中背後捱了老拳,還有的是被差役用棍棒敲腫了手臂。因此到了午後,街上突然傳出曲水坊裡新開的藥鋪“松柏堂”今日可以免費贈跌打藥膏之事,頓時便有二十幾個受了輕傷卻捨不得醫治的閒漢涌了過去,也無人計較這坐堂的醫師乃是獸醫韓四,各個都伸胳膊亮腿的上了一回藥。

到了第二日,這些閒漢發現腫痛之處果然比平日消退得快了許多,有人眼珠一轉,便又到了松柏堂上,先讓韓四換了膏藥,轉頭笑道,“今日忘了帶銅子,明日某再來交!”

韓四擡起頭,面無表情的看着這位閒漢,那閒漢笑吟吟的拍了拍他的肩頭,“你這般瞪我作甚,說來我偷雞、你盜牛,原是該互相幫襯幫襯!”正想轉身便走,自己的肩膀卻被人一拍,力道之大,幾乎沒讓他一個趔趄坐到地上去。

有人笑道,“忘記帶錢有甚要緊,明日兩倍來還便是。”

閒漢聽到這聲音便暗叫一聲不好,回頭看見白三郎笑容滿面的站在自己身後,更是嚇得一個哆嗦。他們這些閒漢原是天不怕地不怕,可若是遇到比他們更橫更無賴的差役,卻是不得不怕的,何況白三乃是西州差役裡的霸王,但凡有什麼吩咐,連閒漢裡最蠻橫的漢子都不敢說句二話。

當下他也顧不得肩膀生疼,苦了臉道,“小的見過三郎,三郎說笑了,請恕小的記性不好,小的身上原是帶了些銅子的!”說着便要從懷裡掏錢。

白三卻按住了他的肩頭,笑微微的搖頭,“怎地又帶了錢?原來不是某在玩笑,是你成心消遣人來着!”

閒漢唬得連連告饒,“小的不敢,小的原是有眼無珠,三郎饒恕則個。”

白三隻斜睨着他陰森森的微笑,韓四的一張臉更是半分表情也無,那閒漢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只覺得腿肚子都要轉筋了,只恨自己出門沒看歷譜,怎麼招了這樣一個煞星。正不知如何是好,白三卻看向韓四,“韓醫師,你看該當如何?”

韓四眉毛都沒有擡一下,“膏藥三日一換,二十錢。”

閒漢不由一呆,這價錢當真不貴,就聽白三笑道,“看着韓醫師不與你計較的份上,你交了錢,某便饒你這一遭!”

閒漢提着的一口氣這才徹底鬆了下來,看着韓四的那張木頭臉,只覺得無比親切順眼,忙不迭數了二十枚銅錢放在案几上,陪笑道,“多謝韓醫師。”又回頭向白三笑,“多謝三郎。”

白三不耐煩的擺手,“是韓醫師肯饒你,與某何干。只是……”他拖長了聲音,住口不言。

閒漢的心不由又提了起來,忙道,“三郎但有吩咐,小的定當從命。”

白三這才笑了起來,“韓醫師手段如何,你也試過,你用着好,莫忘了多與人說道說道,總比那些收了高價不頂用的地方強些。”

閒漢立時笑了起來,“這是自然!這等事體多與人說說,也是小的造的功德!”

眼見那閒漢笑嘻嘻的走了,韓四才擡頭看着白三郎,神色依然是木木的,“多謝你又幫我打發了一個,只是……也不必令他們做那些事。”

白三懶洋洋的瞟了他一眼,“你既然是有本事的人,難道不想多幫幾個人看病治傷,沒人幫你宣揚宣揚,別人又如何知曉你的手段?再說,此事原是安家三郎吩咐某做的,你當白某閒得無事,偏偏要來幫你?”

韓四原本便不長於言辭,被這一嗆,頓時接不上話來,只得又低下頭去,從案几下拿出一本極舊的醫書,默默翻閱。

這一日,白三郎在松柏堂裡足足打發了三四個想佔便宜的閒漢,也不知是不是閒漢們四處散播的消息起了作用,沒過兩日,到這松柏堂來看病抓藥之人竟多了起來。那盜牛的韓四治得一手好跌打,藥膏也比別家便宜,漸漸成了西州衆人皆知的事情。到了端午這一日,來藥店裡買雄黃等物的西州人更是絡繹不絕,喜得安三郎連連搓手。

過了端午,西州便算是進入了盛夏時節,太陽明晃晃的照在西州城的土牆之上,到了正午前後,便是市坊門口也變得人跡罕見,只有城內的中心大道上偶然有行人經過,卻都溜到了牆根的陰影裡。

對於這種乾熱天氣,琉璃倒還頗爲怡然,裴行儉端午前便重新去了府衙辦公,這幾日她也去過工坊兩回,讓黎大匠試着做的棉線撥車已被做了出來,這原是把紗線接長的簡易工具,對於眼下的工坊來說正是得用,有些斷的細紗線也能接長用於織布,只是這細紗紡起來到底還是費工費時,琉璃頭疼了數日,也是無計可施。

讓琉璃頗有些難解的第二樁事卻是麴崇裕。第二次去工坊時,琉璃恰恰遇到了這位世子,他的孔雀模樣並無變化,待琉璃的態度竟是來了個大變,見她對紗線易斷之事想不出法子來,竟是絲毫未冷嘲熱諷,而是彬彬有禮間帶着幾分疏遠,十足是貴公子的做派。

琉璃心裡納悶,回頭便問裴行儉,此人的心情怎麼又空前的好起來了?裴行儉只笑道,他也不知具體如何,大約是從前的悶氣出了些許。琉璃搖了搖頭,便把這事情拋到了腦後。

這一日天氣越發炎熱,不到午時,小檀便嚷着要喝兩碗西州的解暑酸粥。琉璃讓她去廚房吩咐廚娘,自己拿出從工坊帶回來的一端細白疊,打算給裴行儉做兩身夏日的中衣。只是還未開剪,便聽阿燕來報,康氏來了。

琉璃忙放下剪刀迎了出去,就見康氏快步走進內院,臉色紅撲撲的,滿額都是汗水。琉璃不由吃了一驚,忙讓小檀去打水過來,又讓阿燕去取用井水浸着的酪漿。

康氏忙擺手道,“莫忙莫忙,不知九郎可在家中。”

琉璃笑道,“他已去了府衙,阿嫂若有急事,我這便遣人去府衙尋他,若事情不急,明日便是休沐。”

康氏臉上頓時露出了躊躇的神色,半晌才道,“若說急,倒也不是十分着急……”說着拉住琉璃的手低聲道,“大娘,此事我也只能問你,不知九郎他對大佛寺那邊是不是有些……觀感不佳?”

琉璃沒料到她會突然有此一問,怔了怔才道,“守約平日不言怪力亂神之事,只跟我提過大佛寺倒壁畫頗爲可觀。”

康氏皺眉不語,安三郎與她說過,裴行儉不喜她成日拉着琉璃去佛寺,近來這兩樁案子又都是經他之手,雖然不說格外嚴厲,卻也沒有半點法外施恩的意思,可見這位長史心裡對信佛多半是不以爲然的,更莫說是連連出事的大佛寺。

琉璃見康氏神色沉重,也多少明白她心裡的顧慮,忙笑道,“阿嫂也莫多想,守約的性子便是如此,對大佛寺雖無特別推崇,想來也不會有故意不敬的意思。”忤逆案塵埃落定後,她也曾問過裴行儉,是否早就知道那齷齪事情,裴行儉並未否認,只是他當初派人私下調查時,見孔大郎已發覺此事,決心退租搬家,想的不過是略助他一臂之力,卻沒料到後頭會鬧成這樣。

康氏聽到“不會故意不敬”幾個字,臉色略鬆,嘆了口氣,“大娘你還不知曉,那大佛寺的銅佛,今日又滴淚流汗了!”

琉璃“啊”了一聲,當真是有些難以置信:這佛像還真有所感,又顯靈了?只是康氏特意走這一遭的緣由麼,“阿嫂是要將此事告知守約?”

康氏臉上猶豫之色更濃,“大娘,你是有所不知,按說佛像顯聖,是極難得的聖蹟,若是往年,大佛寺早被踏破了門檻,可此次不知怎麼的,今日從早間到如今,竟是並無太多信徒上門。我與安家幾位嬸子出了寺門才聽說,不少人都在傳,往日佛像顯靈,是因爲慈悲子民,可今日顯靈,只怕是怒於大佛寺僧人無德。又有人說,那位被活活打死的僧人,畢竟是大佛寺的大僧,裴長史和麴世子竟未知會大佛寺一聲,便下令讓僧人與婦人同棺而葬,可見對大佛寺不滿到了何等地步,若是大夥兒還去大佛寺捐獻功德,只怕不但是誤會了佛祖,還是得罪了官府。”

琉璃恍然點了點頭,大佛寺如今門前冷清,她自然是早有耳聞,原來西州人不但是失望於大佛寺的僧人品德,也是害怕得罪了麴崇裕和裴行儉,只是這種事情卻不是自己能夠插手的,她總不能勸裴行儉親自出面發話,以消除忤逆案的負面影響吧?

她爲難的看了看康氏,“阿嫂的意思我知道了,待守約一回來,我便將此事告知他。”

康氏不由略有些失望,琉璃的意思明顯是不會相勸了,心裡到底有些不甘心,想了想道,“我也知長史他不信釋教,只是佛像顯聖,茲事體大,大佛寺原本家大業大,偶然出了一兩個敗類,固然令人不齒,卻也難免,可世人若是因此便對佛祖也不敬了,卻是何等荒謬!長史他在西州一言九鼎,若是能說上一兩句話打消那些人的糊塗念頭,也是功德無量之事。”

琉璃只能笑道,“阿嫂所言甚是,待得守約回來,我一定將阿嫂的話好好轉告於他。”

康氏心知此事也只能說到這個份上,點頭笑了笑,“那我便等你的好消息。”說着便又把上兩次佛像顯靈是如何轟動,連數百里外的伊州、庭州和許多西域小國、突厥部落裡的信徒都紛紛趕來的盛況,描述了一遍,琉璃知道她的用意,含笑傾聽,不斷點頭。康氏說了半日,這才起身告辭,臨走又叮囑了一遍才罷。

琉璃看着康氏的背影,忍不住嘆了口氣,她在長安時便知道,安氏女眷都十分虔誠,可偏偏她和裴行儉都是半點不信的,要裴行儉出面幫大佛寺說話,這事兒只怕有些難度。

待到午後,裴行儉回到家中,琉璃略一猶豫還是對他道,“阿嫂今日來過了。”

裴行儉淡淡的一笑,“可是因爲大佛寺銅佛顯靈之事?我也聽聞了。”

琉璃點了點頭,“她說因爲前些日子的忤逆案,西州人都在傳佛祖顯靈是怒大佛寺僧人無德,又說官府也對大佛寺十分不滿,因此許多人都不大敢去。阿嫂的意思是,希望你能出面爲大佛寺說幾句話,打消這流言蜚語……”見裴行儉已笑着看了過來,忙道,“我也知道此事爲難,並不曾應下。”

裴行儉笑容更深,“有甚麼爲難的?明日一早,你便陪我去大佛寺燒香!”

第81章 人心險惡 一擊而中第30章 旁敲側擊 老而彌辣第108章 溫柔陷阱 將心比心第61章 滿腹狐疑 冤家聚頭第65章 不管不顧 無怨無悔第85章 放心不下 自找苦吃第64章 將軍威儀 帝王煞氣第119章 不測風雲 烽煙四起第4章 西北雄城(上)第110章 流言蜚語 拔刀相助第134章 番外一 陌上花開(一)第131章 宮中鉅變 厭勝真相第49章 求仁得仁 一步登天第21章 奇思妙想 血光之災第100章 無路可退 所謀者大第19章 左右爲難 自有主張第109章 再入皇宮 疑竇暗生第30章 必死之局 有所必爲第112章 風雲突變 劍拔弩張第68章 心意已決 久別重逢第75章 金風玉露 月華如練第22章 小懲大誡 天地牢籠第49章 求仁得仁 一步登天第5章 欲加之罪 判若兩人第96章 痛下決心 君子行徑第78章 揮金如土 無知無畏第22章 小懲大誡 天地牢籠第82章 燭光溫情 另有打算第86章 美人心計 兵來將擋第6章 人心不足 自取其辱第76章 天作之合 黯然銷魂第86章 美人心計 兵來將擋第77章 光陰如箭 世事難全第16章 海道碎雪 西州迷蹤第56章 芳鄰解語 戰火初燃第69章 暗潮洶涌 情愫盪漾第86章 美人心計 兵來將擋第104章 當年緣分 初試牛刀第67章 有意效忠 無心插柳第131章 塞外長安 如此喜訊第130章 士之一怒 心之安處第36章 無路可退 無須再退第11章 故人相見 殫精竭慮第142章 絕妙好棋 絕世名帖.第17章 君子救美 走投無路第108章 溫柔陷阱 將心比心第80章 直言不諱 寸步不讓第57章 流言紛紜 真相撲朔第8章 人生莫測 誰窺天機第26章 春色兇猛 異想天開第41章 初見女皇 出人意表第67章 有意效忠 無心插柳第4章 人情難持 見縫插針第118章 再見裴炎 小道消息第78章 揮金如土 無知無畏第114章 有理有據 任君選擇第140章 惱羞成怒 緊鑼密鼓第83張 庭院深處 靜女其姝第14章 虛與委蛇 自告奮勇第21章 奇思妙想 血光之災第4章 西北雄城(上)第123章 遊園獻藝 忽聞相召第9章 人非木石 偶露鋒芒第129章 天理循環 所謂報應第23章 一石二鳥 不敢置信第23章 大樹易靠 安穩難求第15章 爭芳鬥豔 力爭下游第42章 **天子 多情無情第90章 左右爲難 軟硬兼施第132章 報應不爽 歸期在望(下)第125章 忽聞噩耗 自陷絕境第142章 絕妙好棋 絕世名帖.第10章 人情冷暖 少年心事第130章 見微知着 皇后壽辰第62章 不動聲色 論功行賞第129章 天理循環 所謂報應第4章 西北雄城(上)第81章 如此好意 絕不甘心第28章 血口噴人 驚人手段第100章 計賺伴郎 詩催紅妝第9章 人非木石 偶露鋒芒第123章 遊園獻藝 忽聞相召第4章 人心險惡(下)第54章 風水寶地 貴女臨門第24章 將計就計 見招拆招第11章 敦煌驚豔(上)第15章 爭芳鬥豔 力爭下游第19章 左右爲難 自有主張第100章 計賺伴郎 詩催紅妝第115章 僵持不下 小懲大誡第126章 天羅地網 專爲君設第123章 遊園獻藝 忽聞相召第2章 人爲刀俎 我非魚肉第139章 不退不避 無憂無懼第145章 順水推舟 無可辯解第104章 當年緣分 初試牛刀第80章 正面交鋒 悍婦本色第2章 願賭服輸(上)第66章 人言可畏 時不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