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玉門

用過早飯,李揚將衆妻妾叫在一起道:“今歲吏部銓選評定估計就要下來了,如不出其左,爲夫將任向它地,又因定省之假三十有五,所以與娘子商定,你們先行回雲州。”眼光瞟向小荷處,又道:“此次路經長安、晉陽時,就一併回去看看。”

“大郎!”小荷急切的叫道。

“怎麼?爲夫當不了家了嗎?莫要再說什麼,娘子你是正室,當起表率作用,就這麼定了,今日收拾後便走。”李揚將小荷的話頭喝斷,卻見小荷急出淚來,又柔聲道,“娘子,這全家十餘口就全託付你了。”

“嗯!”小荷點頭,環了衆女道,“都是聽見了?無事都去收拾吧。”

衆女皆不想留去,紛紛出言相問。

“好了!亂紛紛的成何體統!都快去收拾,誰在多說一句,我便將她逐了出去!”小荷將正妻的顏面擺出沉聲而道,見衆女施着禮下去,又溫柔的喚道,“茉莉,你等一下,我與你有話說。”

茉莉應了一聲,規規矩矩的站在那裡。

“娘子,你們聊着,爲夫出去走走。”李揚不欲摻合家中之事,藉口出去。

小荷招手喚着茉莉道:“妹妹,這邊坐,有些貼已的話,阿姊要與你說。站的那麼遠如何能聽的見。”

“是”茉莉低頭走過問道,“阿姊,有什麼只管問奴家,茉莉自會如實回話的。”

小荷的眼皮一挑,指了旁邊而道:“坐下說。”又道,“妹妹納入李家可是真心實意的願意?”

茉莉低首臉紅點頭不語。

“那便是了?你與大郎可是恩愛?”

茉莉用手捂了臉,嬌聲喚道:“大姊!”心道,哪裡能這般問人的,這讓我如何的說出口。

“本來今日我是想重新安排你們服侍夫君的日子,可大郎忽然想讓我等姊妹回雲州去盡孝道,所以便擱下了,妹妹可不許怨了我。等在雲州相聚時,自會有你的好日子。”小荷笑道。

“阿姊,你盡說些什麼話,真是羞死人了。”茉莉捂面跺腳道。

“好了,有什麼不好說的,都是自家人了。對了茉莉,你家孃家康姓可是九姓中的頭姓,是這樣嗎?”

“嗯,九姓之中康姓爲最。”茉莉聽是問這,便隨口回道。

小荷仍是笑而問道:“聽大郎學說,河中的昭武九姓原本都是胡姓,那這康字是從何而來的,你與說說。”

“回阿姊的話,康國本無姓,原爲月氏人的一部,原住在河西北昭武城後西遷至河中之地,先建貴霜國,後有唐居國。我大唐高宗皇帝於永徽年間建康居都督府,後萬歲通天元年則天皇后又授大首領篤娑鉢提爲康國王。粟特族人皆以國爲姓,那康國中人自就姓康了。”茉莉甜甜的回道。

“原來如此,一直也未問妹妹,這家中還有誰人,如何能尋着他們,這採納之禮是總得交於他們手上纔好。”

茉莉闇然回道:“還有父親、母親與兄弟姊妹俱在,只是出來的時候奴家太小的,竟是記不得回去的路了。”

小荷伸過手拉住茉莉安慰道:“這不還有我們嗎?”

“阿姊!茉莉知道的。”茉莉低頭而小聲說道。

WWW▪ ттkan▪ C O

“真是個傻妹妹。好了,都不說這些了。這日阿姊想與你打聽個人,康國的康居公主你聽過沒有?”小荷說着話,眼睛卻看着茉莉的反映,果然茉莉身子不由的抖動,眼神慌亂的想將手從小荷手裡抽出,急道,“我,奴家是聽過的。”

小荷緩緩又問道:“那她人長的如何?”

“阿姊,奴家有事要退下了。”茉莉低了頭胡亂的施了一禮便要走掉。

“康居公主!”小荷忽喚道,見茉莉頓住打了個踉蹌扶住門框,又柔聲道,“我都知道了,你可是騙的我們好苦!”

茉莉將身子慢慢的轉了過來,流着淚哭道:“阿姊,爲什麼要問,爲什麼要這樣?這裡已沒有了康居公主,奴家只是茉莉,只不過是李家的娘子,也是衆位阿姊的妹妹。”

“怎麼?難不成你還想回康國做康居公主麼?”小荷朝茉莉伸出了手,笑着說道。

茉莉驚訝的看着小荷那笑着的模樣,於是哭聲急道:“阿姊,這,這!”復喊道,“阿姊!”便撲了過來,埋頭哭起。

“妹妹,即是入了門,就是這院裡的六房奶奶。方纔阿姊不過是想讓你說出實情罷了。有什麼苦衷,你便講出來,有阿姊爲你做主,我看誰能將你從李家搶走!”小荷輕拍哭泣的茉莉之背。

茉莉隨即放開聲的大哭起來。

許久茉莉哭夠了,擡起頭緩緩說道:“阿姊,妹妹是康國曹王咄曷之女,號爲康居公主,本名仍然是茉莉。”

“嗯,這些已是有人告訴我了。那爲何來了沙州?”小荷點頭問道。

茉莉將淚擦了,復站起身來轉到了小荷的背後,輕輕的捶打着。回憶的說道:“聖上先天年間,我家國被大食所破,祖父烏勒伽一時糊塗便投敵於大食。但我父王心懷大唐之恩,不滿其所做所爲,偷偷跑於碎葉躲藏。但大食強徵暴虐,不管康國人的死活,這讓祖父看出了其心。對之前的做法十分痛心,大爲後悔。於是暗中通曲大唐,日夜盼迴歸。開元七年,突騎施大破白衣,祖父藉機上表請聖上發兵助他復國,又千方百計的尋我父王。也就是奴家出生之時,終是尋到了,當下接了回去,並立父王爲王儲,請封曹王,立奴家自號爲康居公主。但父王已是灰心,只願身在大唐,做個逍遙的巨賈足已,加之一側白衣大食虎視眈眈,不願讓奴家擔驚受怕,便遺了大臣也就是胡媚樓主康居利護送着奴家來了沙州,本想就這樣一生一世平安而過,誰能知道奴家一時調皮竟跟着歌伎與夫君獻舞。自見了夫君,奴家就一眼看上了夫君,便死皮賴臉的纏着來了。還有,奴家今年十五了,只因臉小常被認做十三。阿姊,這可是實情。”

小荷點頭道:“那康赫姆又是怎麼一回事,去歲被擄去莫非是設的局?”

“嗯,奴家逼康居利亂寫了身契,隨夫君回了壽昌。康居利不敢瞞着,連夜回國將此事與父王、祖父說了。那日去市裡尋康居利,便是康居利哄騙奴家說父王派人來了,奴家信以爲真便與夫君說去問問,誰能知道,祖父竟是大怒,派人借那個機會將奴家抓回了康國。奴家回國後,日夜想着阿姊。”這臉上一紅心裡卻是想說想着夫君,“便苦苦的哀求,父王與祖婆心疼,便揹着祖父將奴家放出,並派出領兵大臣康赫姆一路護送到壽昌。就這樣,奴家便又回來了。”一時想到父親與祖母,這心裡便是十分的懷念,不由的害起鄉愁來。

小荷知道話雖說的輕巧,但其中肯定曲折頗多,這苦苦的哀求幾字道出了何等的艱難,於是嘆道:“可是苦了妹妹。”又是問道,“那昨日難不成又是康國王抓你回去?”

“不是的阿姊,這次是真的有賊人來擄我。就在二月寒食那日,曹娘子過來與奴家說,見有人在縣府門前發牢騷,卻是聽到了大吃一驚,便跑來告訴奴家,說小心些。奴家也是緊張但又不敢讓夫君與阿姊知道,怕引出自己的身世就裝不下去了,於是便將此事藏在了心裡。但小心了幾月後沒見什麼人來,但將心放寬了,也放鬆了警覺,誰能知道五月端陽節這日,還是讓賊人尋着了機會,見奴家獨身過去尋夫君,便起了擄人之意,將奴家迷倒之後便想偷偷的運到大食,去獻給那阿什麼的總督。但他們是錯打了算盤,領兵大臣康赫姆一直都在暗中帶人保護着奴家,未讓他們走出多遠便將車劫下,但那領頭之人本領高強,連傷了數名國中赭羯,將奴家用刀擒住想逃去,卻被人蒙面之人一劍所傷。匆忙之間,奴家逃得了性命,由康赫姆送回宅裡。而賊子的那領頭之人卻在混亂之中不知逃到哪裡去了,就連那恩人也不知了去向。”茉莉嘆道,“真想當面謝謝恩人。”

小荷心道:有些事你卻不知道,那恩人昨夜已是留書,將一些事寫了出來,這才讓夫君大驚。怕你我受了傷害,才讓我們回雲州的,但這些都是不能說的,於是回道:“有緣自會相見的,妹妹也去收拾一下,吩咐了下人請曹氏過來說說話,此去雲州,也不一定多時能回的了這裡,該交待的都交待了吧。”

“嗯,那妹妹便去了。”茉莉施了禮退下。

小荷喚秋娘道:“秋娘,你去幫着五房這邊收拾下,她那邊可能忙不過來。”

秋娘在外門應聲而去,小荷好好的看了看屋裡,默然而思。

李揚去了二堂坐定,將李蒼頭喚過道:“蒼頭,今日我家娘子要回雲州,這一路上你就辛苦些,帶着劉一等人將她們送回去。”

“老爺,太客氣了。老奴盡心盡力辦就是了。”李蒼頭拱手應是,眼皮仍是塔拉着。

劉一進拱手道:“老爺,有一孩童讓奴將此轉交老爺,請老爺過目。”

是一折好的麻紙,李揚展開上寫了北道玉門四字,看筆跡與留書之人相似,便心裡一動。合了笑問:“那孩童可仍在?”

“在,屬下交於司法史看管。”

“將他帶來,不可嚇着他。”李揚交待。

不一會,領過看也機靈的十歲左右孩童,見正面李揚坐着便指着笑道:“就是你了,叔叔給了三文錢,讓我將東西給你,可東西讓他拿走了。”又去指了劉一。

李揚將麻紙晃了晃笑道:“是給我了,我問你,你可是認得給你東西的那人麼?”

那孩童也不怕生,眼眼轉了幾圈道:“不認得。”

“蒼頭,給他五文錢。”

接過錢孩童笑道:“認得,不就是神仙叔叔嗎?認得。他給我們變戲法。”

“哦,怎麼的一個神仙叔叔呢?”李揚好奇的問道。

孩童舉了雙手向上跳了跳道:“他能跳好高。”又眯了眼用手做拋物狀道,“還能用石子打雀。”

“嗯,是神仙。”李揚知道定是遊俠高手,便又問道,“你可知神仙叔叔住在何處?”

“知道,在城裡的知天觀裡。”孩童卻又是說道,“你們可是要去抓他,別去了,他今日便和我說,要是有人問他住在哪裡,那便是有惡人去抓他了。你是那個惡人嗎?”

“我,當然不是了。”李揚止住了往外走的劉一,又道,“那你說說,我還能在哪裡見到這神仙叔叔。”

孩童側頭想過,又去看了李蒼頭。李蒼頭苦笑摸出五文錢遞過去,孩童方說:“叔叔說了,每每別人要知道什麼,就與他要好處。既然你們給了錢,那我便能說了,他說讓你去一個地方,還說你知道,還說不能帶別人不然就不要見了,還說你肯定有手下要去,還說讓他們都滾蛋。”撲哧一聲笑道,“還說你肯定會愁死,肯定不敢去!因爲你是個惜命的膽小鬼。”搖頭晃腦有些滑稽。

李揚有臉色很難看,擺手讓劉一帶下去說道:“去讓家人好好的管教。”

劉一出去拍着孩童的後腦笑道:“真是童言無忌。”便將他抱起低笑了幾聲朝街坊而去。

“蒼頭,備馬。”李揚的心裡氣極喝道。

李蒼頭朝他拱手道:“是,老朽這便去。一併說與脫不也花小心的跟着。”

“算了,還是我不人去的好,可不能真讓那人恥笑了。”李揚搖頭。

“這?”

“快去!本官倒要看看是何人。”一句膽小鬼將李揚的內心燃成了火,自是不與人話柄。

“是”李蒼頭退下準備。

北道玉門,至壽昌西北一百一十七裡。又道舊關。後漢定遠候班仲升(名超)在西域上疏曰:“臣幸得護西域,如自以壽終屯部,誠無所恨,恐後代謂臣沒西域,臣能無依風首丘之思域!臣不敢望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此玉門關就是北道玉門。

現已殘破,失去了往日的車馬碌碌、人聲嘯嘯,只留了一道高高的關口擋着半牆高的黃沙,向世人敘說着人間的蒼桑。

一匹鈍馬放任自隨,不住的用蹄刨着地面,想從裡面找出可食的草根,聽得有動靜,將頭擡起,雙耳聳立朝來聲方向,嘶叫數聲以示自己的存在。

斷垣之上,一人盤坐於上,嘯聲長嗚,引正在奔往這裡的李揚注意。

加急一鞭,來到竟前,指了喝道:“你是何人?”

那人笑而答道:“來者皆是緣,隨意找個地方坐下。”見李揚將馬放開走到一處陰影下,縱身一跳便從上而下落來,走到近前拱手道,“李壽昌別來無恙?”

“是你?”李揚看的驚住,這不是那日的乞丐麼,但看如今白袍淨面,腰懸寶劍,好一個濁世的佳公子,風度之雅,讓衆多兒郎折腰,不免些有自愧起來。

“是我,在下河東柳思成!”瀟灑的回道,“如鄙人猜的不錯的話,你便是河東雲州李揚了。”

“正是本官”有些自卑,便用身份來搬回少許。

柳思成很滿意自己給李揚的壓迫感,不由的小看了李揚,又道:“那日是迫不得已,請李壽昌見諒。”

“哪裡,本官還得謝過柳俠士,若不是你提前示警,怕是我與娘子都會遭了毒手,李揚有禮了。”李揚退後一步堪堪躲過那逼人的氣勢,施禮道。

柳思成見此微笑:“無他,只是舉手之勞罷了。”

“那麼,本官問你,那些死去的馬賊也是你所爲了?”李揚輕聲的又問。

“呵呵,好大的官威”柳思成淡淡的一句就將李揚營造的官場擊潰,緊迫一步笑道,“難不成還要將我這個救命的恩公繩之以法麼?那麼盡請來吧,柳某甘心就擒。”

李揚啞然,處處落於下風,隨笑着擺手道:“恩公說笑了,只不過是在下隨意問問而已。”

“哦”柳思成轉身背過道,“君看這蒼茫的天地如何?”

李揚深吸氣,前一步站於柳思成之左道:“天之幽,無邊無際。地之闊,浩浩蕩蕩。斯人爲塵土,隨波逐流而已。蒼茫何來?不外乎心之境也。”

柳思成回看了李揚一眼,有些驚異的道:“君是入世的佛陀?”

李揚抓住這難得的機會,高聲說道:“哪一人不是佛陀,那一佛陀不在世間!”

“好,好的很。那老子有云,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弗始,生而弗有,爲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這又是爲何?(摘自道德經二章)”柳思成讚賞而道,又提一問道。

李揚朝天一拜,回道:“南雲真人(莊子)雲,昔者莊周夢爲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爲胡蝶與?胡蝶之夢爲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摘自莊子,齊物論)一切皆是因果,物即是我,我即是物。”

“善!朋黨比周之譽,君子不聽;殘賊加累之譖,君子不用;隱忌雍蔽之人,君子不近;貨財禽犢之請,君子不許。凡流言、流說、流事、流謀、流譽、流愬,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聞聽而明譽之,定其當而當,然後士其刑賞而還與之;如是則奸言、奸說、奸事、奸謀、奸譽、奸愬,莫之試也;忠言、忠說、忠事、忠謀、忠譽、忠愬、莫不明通,方起以尚盡矣。(摘自荀子,致士篇)又做何爲?”柳思成點頭言道。

李揚想了想道:“此之謂君待士之道,衡聽、顯幽、重明、退奸、進良之術也。揚爲一方縣令,只求導揚風化,撫字黎氓,敦四人之業,崇五土之利,養鰥寡,恤孤窮,審察冤屈,躬親獄訟,知百姓之疾苦。(摘自唐六典卷三十)保境安民,合其安居樂業,替聖上分憂,替大唐守土足亦!”

柳思成注視李揚許久,緩緩而道:“那娶妻當爲愛護,爲何又接二連三的再納好人家之女數人。君不見壽昌境內飢者企天而食,無妻者輾轉難寢,你一人獨霸天之嬌女若干,這難道也是士之所爲嗎?”

第一百一十九章 易州第三百六十五章 兩難第八十五章 洛陽第二百零四章 幕後第六十五章 戲七第三百七十五章 骨咄第四百二十九章 遇阻第五百一十一章 驚聞第四百七十一章第九十二章 惠妃第三百二十一章 挑明第二百六十八章 張生第一百二十六章 心聲第五百零九章第二百八十九章 巧姑第三百零六章 財產第四百四十章 回京第八十五章 洛陽第一百三十二章 奴隸第三百一十三章 爭執第一百九十二章 打鬥第九十章 師徒第四百九十六章 升遷第二百一十章 楊宅第三百八十五章 見面第一百八十七章 言情第二十八章 告辭第三百七十一章 婆匐第一百七十八章 亂起第五百一十九章 驚聞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紇第四十五章 半夜第三百六十六章 鞭苔第三百六十九章 伊然第三百六十八章 再入第三百九十六章 客宅第八十九章 誘騙第一百五十一章 結怨第二百四十三章 回來第二百一十五章 亂局第三百八十九章 煩燥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紇第四百九十五章 衆心第一百八十三章 又遇第四百七十章 家宅第六十五章 戲七第三百一十六章 閒話第七十三章 局四第一百四十一章 綁架第五章 破立第四百八十九章 了結第六十八章 問話第四百九十六章 升遷第二百一十五章 亂局第一百六十五章 默啜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置第四百二十三章 會客第三章 佳人第三百零三章 賞罰第三百章 李禕第二百五十六章 會友第一百六十二章 無事第三百三十七章 分派第二百二十七章 攻城第二百六十二章 拉祜第四百四十六章 盤算第三十章 山上第三百四十章 定策第五十六章 老者第五百一十章 親情第三百七十九章 打擊第五十三章 神秘第四百一十一章 姊妹第四百六十二章 回京第三百零四章 查抄第二百六十五章 談妥第四百零九章 往事第四百七十五章 出使第一百四十三章 作戲第三百一十九章 初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巧姑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誓第一百七十四章 遇見第四百一十二章 太子第二百九十九章 皇城第一百一十一章 省試第二百九十二章 窺視第七十九章 鄉試第二百三十二章 戰爭第五百一十六章 恐嚇第二百二十一章 情分第四百五十六章 婦人第五十七章 秋兒第六十七章 各方第三百一十九章 初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龍勒第一百五十八章 挑撥第三章 佳人第四百五十章 閒事第八十四章 風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