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李世民的縱容

隨着內侍的高喊,身明黃煮閒服的李世民在侍從的拱來到衆人面前。

衆人顧不得寒風刺骨,急忙俯身行禮。只有李泰依然不管不顧的怒視着杜正倫。

“這是怎麼了?亂糟糟的。”

李承乾網要敘述詳情,被杜正倫搶先開口:“回陛下,是微臣和衛王殿下產生一點誤會,已經解釋清楚了。”

“哦,解釋清楚就好。”

杜正倫心思縝密,根本不想和李泰發生衝突。在他面前,李世民是主宰生死的皇帝。在李泰面前,李世民還有個父親的角色。關係的親疏顯而易見。

在這種小事情上和李泰產生衝突,本就不是他的本意,所以他在李泰借題發揮的時候,連番忍讓。

此時在李世民面前搪塞,杜正倫並不是想賣李泰一個交情,而是不想讓李世民心中對他產生怨恨。畢竟父子親情要大於君臣之義。

李世民來到掖庭宮可不是心血來潮,主要是想親眼看看宮女的處境。以及出宮後的安排。一方面是想督促下事情的進展,以免被有心人利用,避免好事變成壞事。李世民親自前來就是對有心人最嚴厲的警告。;另一方面是爲了警醒自己,不能頻繁的選秀。

讓李世民沒有想到的是剛剛到來。就看到這樣一幕。雖然杜正倫說是誤會,但李世民看見李泰那副不依不饒的樣子,就知道事情不是那麼簡單。

其實在李世民的心裡,對李泰是又愛又恨,愛比恨多。愛的是李泰在他面前從不唯唯諾諾,有些時候還要些無傷大雅的小聰明。特別是李泰很少將他當做皇帝,大多數時間都把他當做父親看待,這點是李泰的與衆不同之處。

也正是緣於這點,李世民有對李泰另眼相看。李世民能在李泰身上感覺到做父親的驕傲和責任,以及李泰回饋給他的親情,在等級森嚴的皇宮內,即便是作爲皇帝,能感受到的親情也不多。這就是李世民最深愛李泰的地方。

而李泰時不時冒出的與衆不同的想法和行爲,卻讓李世民頭痛不已。偏偏李泰還能講出一番似是而非的“歪理邪說”讓李世民無從辯駁。偶爾李世民也在問自己,“怎麼會有這樣一個“特殊。的孩子。”

在杜正倫開口之前,李世民看到被侍衛圍在中間的李泰,就一陣頭痛,甚至有了想要轉身離開的想法。

無奈想法歸想法,終究不能歸於行動。待到杜正倫開口,李世民也在心中也是大舒了一口氣。

現在再看李泰,已經恢復了正常。雖然在他眉目間仍能看到離別的愁苦,但是剛剛滿臉憤怒的表情已經漸漸消失,只是帶着點點的哀怨,目不轉睛的望着李世民。

李泰的表情讓李世民哭笑不得。帶着幾分不解的問道:“青雀,你來這裡送嫣兒?”

“回父皇,嫣兒和我院子裡的幾個宮女今天出宮,我來送送她們。”

“她們人呢,過來讓我看看。”

嫣兒帶着梧桐苑的幾個宮女來到李世民面前,屈身問安。

看着嫣兒哭紅的眼睛,梨花帶雨的面容,李世民嘆道:“嫣兒,說起來我真得對你說聲“謝謝”我和青雀的母后一直忙於國事家事,很少顧及到青雀,這些年來多虧是你細心照料,青雀能夠平安長大,你的功不可沒啊。”

“奴婢不敢居功,伺候四郎是奴婢本分所在,當不得陛下的讚賞。”李世民提及李泰的往事,讓嫣兒剛剛平復的心情又開始傷感起來。紅腫的眼睛漸漸溼潤起來。

嫣兒的流淚讓李世民也有些傷感。勸慰道:“青雀讓你離開一定有他的道理和苦衷,你要理解。”

“奴婢明白,四郎爲了我好。”

“你知道就好。”李世民點點頭。故意岔開話題,挑揀高興的事情問道:“出宮後的事宜安排好了嗎?可有家人來接你?”

“回陛下,家人已經得到消息。估計此時正在宮外等候。”

李世民在不經意間看到嫣兒手中小巧的包袱,問道:“這包袱裡都是什麼啊?”

待到嫣兒解開包袱,李世民眉頭一皺:“怎麼帶這點東西出宮啊?”

包袱確實不大,裡面不過是幾件簡單的換洗衣物。那些值錢的貴重物品,李泰早就託人給嫣兒家裡送去了。就是梧桐苑那些準備出宮的普通宮女,李泰都打發人送去了一份厚重的財物,現在梧桐苑裡的金銀細軟,貴重綢緞幾乎被清空了。李泰怎麼可能虧待嫣兒呢?

李世民卻不瞭解這些,看着包袱不由的的眉頭直皺,出言道:“宮女嫣兒照顧衛王盡職盡責,體貼細心。特賞金二十兩。梧桐苑離宮宮女賞金五兩。”

杜正倫看到李世民不僅對李泰關愛有加,甚至愛屋及烏的對嫣兒也格外照顧,心中暗自慶幸。多虧自己連續的忍讓躲閃,沒有將矛盾鬧大。更慶幸自己考慮的周全,沒有實話實說,否則,即便是李世民爲照顧臣屬的顏面而刮斥李泰,自己也會和這對最尊貴的父子產生嫌隙,那就是得不償失了。

站在杜正倫身邊的戴胄卻是連連搖頭,對李世民父子的枉顧規矩暗自嘆息。雖然心中不滿,久經宦海的戴胄也知道這不走進諫的時候。沒有魯莽的開口。

李世民一句賞,自然有人取來金子,沒等嫣兒推脫,李泰接過金子直接塞到包袱裡,嘴裡唸叨着:“嫣兒姐姐,這是你該得的,別見怪,別見外。”

看着李泰忙碌的動作,嫣兒沒有推辭。等李泰忙活完了,嫣兒清秀的嬌顏上擠出一絲微笑,幫李泰拂去落在金絲滾邊紫招大氅上的雪花,柔聲說道:“四郎,風寒天冷,你回去吧,別凍着自己。時候不早了。我家人恐怕也在宮外等的心急了,嫣兒就先走了。”

李泰心中清楚,嫣兒是怕這寒風凍壞了自己。嘴裡應承着,心中卻爲嫣兒在這離別之際還不忘關照自己而感動。

不知道是因爲天氣寒冷,還是無法面對馬上就要來到來的離別,嫣兒的嬌軀輕顫不止。李泰見狀急忙解開身上的紫招大氅,手忙腳亂制披在嫣兒身上。

“四郎,不可。”

“閉嘴,安靜。”李泰聲音低沉。

這是李泰在嫣兒面前第一次表現的粗暴強硬。讓嫣兒一愣。隨之嘴裡喃喃的道:“我的四郎長大了。”

嫣兒沒再推辭,愛憐的看着爲她仔細繫着衣帶的李泰。卻聽到李泰悲哀的絮語:“以前都是你伺候我穿衣吃飯,臨別了,也讓我伺候你一次,不敢說報答,,小沁漆一盡心罷件犬氅算是臨別的禮物吧。別在意物撫。”是心意而已。”

件大氅,李泰在寒風中繫了盞茶時間,不是李泰不會,而是故意拖延。

依照嫣兒平時的樣子,李泰仔細幫嫣兒緊了緊大氅,嘆息的說道:“好了,這就走吧,別回頭,有機會我會去看你的。”

嫣兒神情一黯,撐開大氅,將李泰最後一次摟在懷裡。相互緊擁的二人在大氅的包圍下,佇立在寒風中,久久。

這一幕感動了排隊等候的宮女。也感動了身處其境的官員侍衛心不時聽見宮女流着淚低語:“我若是跟着這樣一位主人,打死我,我也不走。”

戴胄收起了網劉的不滿,輕聲感嘆道:“誰說皇宮裡只有冰冷?這深宮之內卻有一個不同俗流的皇子啊。”

戴胄感嘆的聲音雖輕,卻被一旁的杜正倫聽到,嘆息一聲,自嘲道:“我才明白,我原來就是那隻給猴看的雞。”

李世民雖然說同樣被感動,但看到井然的秩序被打亂,不得不咳嗽一聲,打斷這對不願分開的主僕:“青雀!時候不早了,別讓嫣兒的父母等得心急。放手吧,你且隨我回宮。”

李秦不滿的瞥了李世民一眼。卻是聽話的放開了雙手,一邊向李世民走去,一邊不斷的回頭凝望寒風中靜靜佇立的嫣兒。那風雪中搖搖欲墜的身軀,讓李泰一陣陣揪心。

短短的幾步,李泰卻在雪地上留下一串凌亂的腳印,就像兩人的心情一樣,凌亂而無序,帶着一絲絲的寒意。

李世民伸出手,想要牽住李泰那冰冷的小手,卻不料被李泰拒絕,迎接他的是一雙堅定的眼睛。

“父皇,請借聳卜車一用。”

李世民的目光在嫣兒和李泰身上來回遊走片刻,輕輕的搖搖頭。

“父皇,請借架小車一用。”

李世民眼中是李泰那雙暗淡卻十分堅定的雙眸。

“父皇,請借架小車一用。”

這雙眸中的堅定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顯而易見的懇求。

“父皇,請借架小車一用。”

不再是懇求,而是乞求,不僅僅是眼神,言語中也充滿了哀求。

父子連心,李泰的神情不止讓李世民心痛,甚至產生了憤怒。

面前的兒子不是那個在自己中毒之後不慌不忙,有條不紊爲其的解毒孩子。不再是那個在玄武門事變之後面無懼色侃侃而談的孩子。不再是那個能夠說出“殺兄弟於前殿,囚慈父與後宮”的“逆子”不再是那個和孔穎達針鋒相對毫不服軟的狂徒,不再是那個能讓自己頭痛無奈的兒子。

在李世民此時的眼裡,李泰纔像一個和父母討要東西的孩子。按李世民的想法,這樣的李泰纔是他想要的樣子。但李世民不知道爲什麼。忽然對李泰感到陌生,爲李泰感到心痛。

李世民附身一把將李泰抱起,內侍撐起的大會擋住了紛飛的雪花,李泰安靜的靠在李世民的臂彎裡,嘴角仍然喃呢着:“父皇,請借架小車一用。”

近似乎絕望的言語刺痛了李世民那顆鋼鐵般堅毅的心靈,猛的一轉身。留給所有人一個偉岸的背影。響亮的聲音在這片被白雪覆蓋的廣場上響起:“來人,多準備些車馬,送宮女出宮。”

李世民言畢,頭也不回的抱着李泰,大步離去。將目瞪口呆的衆人。包括太子李承乾,全部扔在寬闊的廣場上。

李泰再沒有機會和嫣兒告別。只好從李世民的肩上探出頭來,不斷的揮舞着凍的通紅的小手。

李泰走了,馬車來了,幾架青呢小車輪流將宮女送出宮外。

杜正倫目視着一架架的馬車。心中感嘆李世民對李泰的寵愛:“幾句話就改變了宮中的規矩,宮女也可以在宮中坐馬車了,這樣的寵愛有些過頭了”

李承乾目送着嫣兒帶着梧桐苑的宮女坐在馬車上離去,長嘆了一口氣。自言自語的說道:“看來這幾天要少去梧桐苑了,被老四找機會拿我出氣就不好了。”

自語過後,李承乾轉身面對還沒從這場變故中完全清醒過來的杜正倫,略帶愧疚的說道:“杜先生。對不起了,我這斤小四弟做事莽撞,讓你受委屈了。”

李承乾年紀雖小,但身爲一國儲君,對一個正五品上的給事中道歉。也是一件難得之事,從中可以看出李承乾對李泰的維護之情。

李承乾可以道歉,杜正倫卻不敢接受,急忙閃在一邊,連連擺手說道:“不敢,不敢,臣和衛王殿下不過是些許誤會,殿下不要放在心上。”

李承乾跟在李世民身邊學習政務也有了一段時間,該說的話還是會說的:“誤不誤會的就不提了,我這個弟弟時而莽撞,時而精明,我也弄不清楚,總之您不怪罪他就好。”

李承乾和杜正倫寒暄了幾句。幫李泰平具了事端,就對衆人告辭離去。

戴胄和杜正倫看着李承乾漸行漸遠的身影,直到消失在宮牆之內,兩人才相視苦笑。戴胄輕嘆一聲:“我們大唐到是有了兩個不同凡響的皇子啊。

“是啊。”杜正倫也是深有同感,附和着說道:“一個重情重義,一個聰敏伶俐,陛下真是生了兩個好兒子。”

“可恰我這麼大歲數了,竟然被一個孩子利用,當了一回給猴子看的雞”杜妥倫忍不住再一次自嘲。

“好了,好了。”戴胄拉了杜正倫一把,勸慰道:“有人想當這隻雞還怕那個孩子看不上眼呢。別埋怨了,正事要緊。

“莫非你戴少卿想當

兩人一邊閒聊,一邊向已經排隊等候許久的宮女走去。

嫣兒坐在馬車上躲避着風雪。輕輕撫摸着身上的紫招大氅,酸澀的心情中透漏着溫馨。

嫣兒在朱雀廣場下車,沒有着急在人羣中尋找家人,而是畢恭畢敬的對着皇宮連續三叩首,心中默默的爲李泰祝福。梧桐苑出來的宮女也緊跟在嫣兒身後有學有樣跪拜叩首。

廣場上到處都是呼親喚友的人。難得離開皇宮,呼吸自由空氣的宮女怎麼可能懷念皇宮的生活,以至於需要跪拜行禮呢?所以嫣兒等人的動作顯愕格外突兀,成爲廣場上的焦點。這也爲親友尋找她們提供了方便。

久別重逢的親人免不了喜極而泣,高興的呼喊更是賽過了寒風的怒吼

第207章 高潮(上)第229章 離開之前第226章 定論第78章 明悟第145章 長孫府(中)第206章 開端第222章 落幕第230章 安排第23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12章 救命稻草第201章 未雨綢繆(0)第32章 新人舊景(下)第150章 魚龍混雜第136章 雷霆之怒第216章 謀劃第159章 開端第64章 何人猖狂第237章 腳傷第74章 麗正殿(中)第7章 太宗中毒第136章 雷霆之怒第188章 人禍第53章 長孫皇后規勸(下)第148章 猜疑第79章 升官(上)第84章 吹皺一江春水第123章 豫章的煩惱第58章 處事與送禮第63章 親人團圓第118章 明達出場第104章 震懾第135章 承乾認錯第70章 回到長安第6章 酒宴驚魂第5章 宴前歡愉第222章 落幕第69章 安頓喬家第205章 序曲第231章 診治第94章 享受親情第75章 麗正殿(下)第212章 罪狀第198章 強項令第97章 謀反餘波..第186章 天災第218章 借糧與放糧第71章 兄弟對話第180章 求官(上)第7章 太宗中毒第18章 萬事俱備第87章 作繭自縛第9章 心魔難度第32章 新人舊景(下)第230章 苦肉計第186章 天災第140章 弟弟妹妹第66章 好自爲之第110章 都是搖椅惹的禍第24章 兵圍宏義宮第136章 雷霆之怒第55章 初見長孫衝第239章 錯了第170章 仗勢欺人第80章 長孫僕射第182章 投靠第72章 李世民召見第222章 落幕第34章 承乾算計第106章 準備..第94章 享受親情第57章 李泰問策第169章 陳柱治傷第73章 麗正殿(上)第34章 承乾算計第95章 心放下就是領悟第99章 初次打探第93章 李泰病倒第141章 長孫無忌有請(0)第55章 初見長孫衝第227章 兄弟對話第212章 罪狀第23章 喋血玄武門第86章 干卿何事(下)第87章 作繭自縛第218章 借糧與放糧第30章 敬畏之心(下)第196章 固執的杜正倫第163章 砸的就是你第189章 離開陝州第148章 猜疑第104章 震懾第186章 天災第156章 青樓第45章 鬧劇過後第222章 落幕第241章 將死之言第233章 一舉四得第176章 元兇第144章 長孫府(上)第16章 事變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