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李泰出宮

朝陽初升,刺目的陽光衝開沉沉的濃霧,放射出霞光萬道,緊閉的坊門中早有官員、民戶在焦急的等待官街鼓的敲響。

時間走到五更二點,隨着官街鼓的敲響,低沉的鼓聲打破長安城的寧靜,首先是衆多的官員急匆匆自坊門而出,直奔皇宮。緊接着是急於出門的民衆,蜂擁到大街之上,然後又是各自散開,長安城再也不復夜時的寧靜。人喊聲,馬嘶聲,車輪聲,腳步聲……在長安各個裡坊的上空中迴盪。

梧桐苑的衆人早以做好出發的準備,特別是墨蘭雖然自己不想探家,但仍然真心的替嫣兒高興,短短的半個時辰,已經在梧桐苑內來來回回跑了不下十趟,就爲了能第一時間看到來接衆人的馬車。

正房內衆人齊聚一起,宮裡的東西不能帶出去,嫣兒也沒什麼東西可帶,一個青布小包裡只裝了幾塊布頭和一些點心吃食。就這幾塊布頭還是墨蘭看不過眼,死命的塞裡面的。

李泰經受過教訓後也不敢明目張膽的壞了宮內的規矩,偷偷的讓蕙蘭向包裹裡塞點銀子,卻不想被嫣兒發現,說什麼也不要。

百般無奈的李泰不好在衆人眼下強塞,眼看着銀子被嫣兒鎖在櫃裡,卻也無可奈何。

蕙蘭的心思巧,一邊對李泰使眼色一邊將嫣兒拉到一旁。趁着衆人的注意力被蕙蘭吸引,李泰急忙抓了兩把在年節時分宮內貴人賞賜的金錁子。

在衆人的焦急等待中,趙志澤不慌不忙的來到的梧桐苑,無視衆人的表情,對李泰說道:“殿下,馬車和護衛都已經在門外等待,請殿下移步。”

“沒有,我在院門外沒看到馬車。”墨蘭一臉不愉的對李泰告狀。

“馬車和護衛在東宮的永春門外等候,不是你們的梧桐苑門外。”趙志澤對李泰解釋道。

“這……”李泰有些遲疑道:“這太招搖了吧?”

趙志澤搖搖頭,說道:“停在院門外才是招搖。殿下,時間不早了,還是走吧。”

趙志澤堅持要在東宮外上車,李泰抵不過他的堅持,也不能過分多說。

文昊和文宣兩人快步在前引路,李泰帶着嫣兒和蕙蘭姐妹跟着趙志澤離開了梧桐苑。

衆人來到了東宮的永春門外,只見一架雙馬拉轅的青呢小車停在青石路面上,二十餘位護衛騎着高頭大馬圍在小車周圍。

趙志澤伸手將李泰扶上馬車後不再管梧桐苑的衆人,徑直走到護衛中間,整理着護衛的隊伍,根本不在意墨蘭的嘟囔。

李泰帶着嫣兒三人登上了馬車,文昊和文宣二人坐在車轅上,輪流駕車。

馬車看似小巧,但車廂內卻很寬大,坐上李泰和嫣兒、蕙蘭、墨蘭四人也並不感覺擁擠,反倒很是寬敞。馬車的兩廂各開有一扇小窗,用同樣的青呢窗簾遮擋,若有需要可以撩開窗簾,飽覽沿途景色。

隨着趙志澤一聲吆喝,馬車在護衛的環繞下出發,趙志澤沒有跑在前面引路,而是騎着馬跟隨在馬車一側,略微落後一個馬頭,即不耽誤馬車內的衆人透過窗口觀賞沿路風情,又能在有意外的時候及時照應。

馬車粼粼,笑語盈盈,在在墨蘭的歡呼聲中,一隊人離開了皇城。

皇城之外沒有了平整的青石板路,僅僅是黃土鋪就的街道,馬車行走之上,顛簸不停,李泰馬車馳過,飛揚起一陣塵土,不僅僅是車後的護衛,連道路兩旁的行人也跟着吃上一嘴的灰塵。

不過還好,此刻時日尚早,路上的行人不多,注意躲避下也不會招來怨罵。

李泰這還是第一次走出皇城,看着一切都很新鮮,街道兩旁無論是高樓廣廈,還是低矮的民居,都能引起李泰的觀望,不僅僅是貪圖新奇,更多的是想體味這份大唐的古韻。

馬車在長安城內緩緩而行,路上的一切都讓李泰感覺新鮮,寬闊的道路兩旁種滿了梧桐,在炎熱的夏季爲匆匆趕路的行人提供一片陰涼之地。道路兩旁是延綿的陰溝,大雨之中能快速的排掉積水,使黃泥鋪就的街道不至於太過泥濘。

李泰就這麼一路走一路看,領略着大唐的豪邁,品味着唐風的古樸,無論是裡坊的之間的小路,還是通達四方的大街,在李泰這樣一個現代人眼中,都在述說着歷史的厚重。無論是是市井貧民的對話,還是達官顯貴的寒暄,在李泰眼中都是一副人文風景。

一路就在李泰不停的撩起窗簾、放下窗簾的過程中,趙志澤帶着衆人來到延興門,就在趙志澤帶着腰牌和守衛城門的軍士交涉的時候,李泰撩起窗簾,擡眼望去,不由得徹底癡了。

一座宏偉厚重的青磚搭就的城門映入李泰眼簾。綿延的似一座大山,壓迫的人透不過氣來,近似梯形的城牆,其牆基厚就約有五丈,三丈多高的城牆,到頂部逐漸收縮,也有近四丈寬,足夠幾輛馬車並排奔跑。城門處就更加雄偉,牆基就有七丈厚,一高兩矮三座門洞連接着城內城外,城門樓上女牆,藏兵洞等等戰爭措施應有盡有。若將厚重的包鐵硬木城門關上,就是一座易守難攻的要塞。

就在李泰爲長安城門的厚重、雄偉瞠目結舌時,趙志澤跨在馬上,似乎無意的說道:“若想仔細看看,我可以帶你登上城門,那裡看的更遠,會又是一番感受。

李泰心中也是一動,就要跳下車來。蕙蘭輕輕拉扯下李泰,眼睛瞥向嫣兒。

登上城頭觀賞風景免不了要耽誤時間,嫣兒能和家人相處的時間本就不多,李泰若是再耽擱一陣,就真的太對不起嫣兒了。

趙志澤肯定能懂的這個道理,卻還依然誘惑着李泰,明顯是存心不良。似乎趙志澤和李泰的相處總帶着考校和試探的意味,這讓李泰十分不高興。

狠狠的瞪趙志澤一眼,李泰吼道:“打馬,加速,直奔趙家莊。”

趙志澤輕笑一聲,吩咐護衛穿城而過。

城門外就是寬闊的官道,馬車的速度漸漸加快,雖然顛簸的越發劇烈,但也符合衆人急於到達趙家村的心思。

第29章 敬畏之心(上)第28章 纏綿病榻第7章 太宗中毒第40章 貞觀討論第212章 罪狀第77章 長孫安業第51章 長孫皇后探傷第235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9章 心魔難度第55章 初見長孫衝第130章 罪魁禍首第155章 問策第88章 兩難(上)第200章 故人來訪第229章 離開之前第114章 程府赴宴第83章 風乍起(下)第151章 羣魔亂舞(上)第207章 高潮(上)第111章 求援未果第77章 長孫安業第74章 麗正殿(中)第96章 長孫安業謀反第37章 拜師風波(下)第138章 受罰第1章 一夢千年第182章 投靠第125章 李恪..第18章 萬事俱備第242章 有口難言第152章 羣魔亂舞(下)第210章 屠9182高舉第215章 以工代賑第41章 爲何而笑第143章 練字練心第42章 威逼利誘第54章 擔憂與醒悟第46章 點撥李承乾第212章 罪狀第66章 好自爲之第116章 程府赴宴第44章 有所保留第193章 達成默契(上)第168章 喬崢受傷第102章 河南府刺史(上)第100章 小小警告第2章 長孫薄怒第20章 王府備戰第238章 緣起第161章 癩皮狗第228章 孫思邈第89章 兩難(下)第157章 聚會第104章 震懾第163章 砸的就是你第83章 風乍起(下)第24章 兵圍宏義宮第87章 作繭自縛第110章 都是搖椅惹的禍第24章 兵圍宏義宮第32章 新人舊景(下)第165章 多情的曖昧第102章 出題第31章 新人舊景(上)第32章 新人舊景(下)第91章 李世民的縱容第47章 大鬧弘文館第18章 萬事俱備第20章 王府備戰第10章 解脫魔障第120章 賞賜第238章 緣起第50章 李泰捱打第184章 喊冤第200章 故人來訪第133章 心甘情願的竹槓第207章 高潮(上)第229章 離開之前第28章 纏綿病榻第14章 秦王危機第186章 天災第166章 李元昌的下場第213章 血色彩虹第88章 兩難(上)第182章 投靠第9章 心魔難度第199章 糧食問題第217章 太子信箋第173章 願賭服輸第102章 河南府刺史(上)第166章 李元昌的下場第178章 初步結論第204章 送禮第178章 初步結論第100章 小小警告第49章 李世民暴怒第5章 宴前歡愉第74章 麗正殿(中)第114章 程府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