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太子信箋

南府刺史鄭瑞翰求到他的族不。曾將和李泰打過交道鳩身

鄭瑞鵬聽到越王李泰這個名字,心中都有些顫。可是河南府刺史鄭瑞翰在鄭氏家族裡不僅身份比他高,權勢也比他大。在加上他在洛陽地面上做生意。難免要有求到鄭瑞翰的時候,因此。即便是他心中不願,也不得不去見李泰一面。

對李泰有些瞭解的他,一大早就帶着幾樣精緻的土特產求見李泰。

聽到鄭瑞鵬來見。李泰有心拒絕,但考慮到鄭瑞鵬身後站着程知節這個老妖精,若是一面前不見,恐怕程知節面子上也過不去。只好吩咐陳柱將他請進來。

一導藏青色細布長衫的鄭瑞鵬看起來不像是商人,反倒是更像一個書生。

這個時代還沒有儒商一說,但鄭瑞鵬給李泰的感覺就是這樣。

“草民鄭瑞鵬見過越王殿下

不是正式場合。只是一個私人的見面,鄭瑞鵬到還不用跪拜,深深一躬足以代表他的誠意。

“鄭兄,快快請起。

李泰口中寒暄着。伸手示意鄭瑞鵬坐下。“鄭兄,長安一別數月,您的風采依舊啊。看起來,這洛陽更能養人啊!小。

“殿下說笑了”。

李泰也沒把鄭瑞鵬的客套當一回事,端起慧蘭送上來的香茶,輕輕的喝了一口,開門見山的說道:“好了,本王這面你也見到了,有什麼事情就說吧。好歹我們也算是有一面之緣,這又是身處異地,人不親,水還親暱。有事你就直說,若是本王能幫的,也儘量幫&1t;,

李泰大體猜到了鄭瑞鵬的來意,他直截了當的詢問在鄭瑞鵬的意料之外,一時間愣住了。想到李泰和他交往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強勢。鄭瑞鵬沒考慮多久,委婉的將事情經過說了一遍小還不望特意強調一下自己的難處。

鄭瑞鵬在幫族兄鄭瑞翰試探李泰態度的意思十分明顯,他的表現也在李泰的意料之中。李泰當然不可能因爲鄭瑞鵬的幾句話就將鄭刺史輕輕放過,但也不能就這樣直接的拒絕。

裝作思考一下。李泰面色沉靜,低聲問道:“鄭兄,你這次的來意本王清楚了。不過本王還要多問一句,爲鄭刺史求情是鄭兄個人的意思,還是盧國公的意思?。

借幾個膽給鄭瑞鵬也不敢無中生有的拿程知節說話,急忙的說道:“殿下不要誤會。這既不是盧國公的意思,也不是草民的意思,而是鄭家的意思。殿下或許不知,草民的族兄鄭刺史是家中嫡系,能當鄭家小半個家的。”

鄭瑞鵬這話粗聽起來是在拿鄭家“威脅”李泰,但細品一下卻根本不是。一番話;巧妙的將盧國公程知節開脫了出去。同時也將自己置身事外。再次表明了這根本和自己無關,他不過是迫於家族的命令來跑這一趟。

“鄭兄大才啊!”李泰聽明白了他的意思,微微的一笑:“鄭兄,既然你和我說實話小王也不瞞你了,若是盧國公的意思,小王會認真的考慮一下。就是鄭兄你若是真的有心幫你這位族兄。或許本王也會考慮一二。但是你們鄭家”說實話,本王對你們鄭家還真沒說明好感,這事不說也罷。若是鄭刺史真的有心,就讓他自己來和本王說

李泰說完凝視着對面的鄭瑞鵬。李泰在鄭瑞鵬面前表現過他的強勢,若是盧國公的意思,李泰是會考慮一下,這是真的,但也僅僅是考慮。說是考慮他的意思,那就是假的了,不過是一句客氣的話。這點鄭瑞鵬還是能聽明白的。{,~

李泰的態度已經表現的十分明顯,鄭瑞鵬也算是完成了這次“任務。”更加有技巧的在李泰面前表現了他的立場,不會引起李泰的反感,這就夠了。當下也不多說。隨意的和李泰攀談起來。

鄭瑞鵬的做法在大唐的這個時代有些“另類。”這個時代應該是以家族利益爲重的;鄭瑞鵬卻沒太在意這點,這也和鄭瑞鵬的經歷有關。

鄭瑞鵬在鄭家只是一個旁支,和鄭刺史的嫡系身份沒得比。長安“文記”的事情就是一個例子,當鄭瑞鵬在長安出事的時候,整個鄭氏家族沒人爲他說話。只能是他依靠私人關係求到盧國公程知節頭上。

犧牲少數人的利益換取整個家族的利益,這是各個大家族通用的。但今天鄭瑞鵬明顯的是要保存自己,這點就能清楚的說明鄭瑞鵬對鄭家沒有多少歸屬感,或者是說鄭瑞鵬對他的這個族兄並不認可。更在一個側面說明了鄭瑞鵬在鄭氏家族中的地位不高。

李泰肯見鄭瑞鵬已經是給他面子了,他不敢過於打擾李泰,兩人繼續寒暄了幾句,鄭瑞鵬起身告辭,李泰看在程知節的面子上笑着將他送出了正門。

鄭瑞鵬也沒揹着李泰,直接走向了鄭刺史居住的前院。李泰看着鄭瑞鵬的身影,嘴角露出了一絲冷笑。

鄭瑞鵬來到前院,他的族兄鄭刺史已經在書房焦急的等待着他,見到他到來,上前拉住鄭瑞鵬的手,急切的說道:“瑞鵬,辛苦你了,事情辦的怎麼樣?越王殿下是如何的說法?”

鄭瑞鵬臉上露出的苦笑,微微的搖搖頭:“我盡力了”。

鄭瑞鵬表現的十分誠懇,鄭刺史卻是臉色有些灰白。幽幽的一嘆:“那就是不行了。越王殿下怎麼說的?”

“越版;說讓你辛自和他說瑞鵬心中有此幸災樂禍毖匯叫浮現擔憂的神色,將他和李泰的交談描述了一遍,但該隱瞞的還是隱瞞了下來,他不認爲鄭刺史有勇氣和李泰去對質。

聽完鄭瑞鵬的描述,鄭刺史是徹底失去了希望,垂頭喪氣的考慮了片刻,沉聲道:“不管如何,爲兄謝過瑞鵬了。爲兄理解,你的身份在越王殿下面前不好說話,能試探出越王殿下的心意,爲兄已經承情了。若是爲兄能逃過這一劫,以後你有什麼事情能用上爲兄幫忙,就儘管開口。”

鄭刺史停頓一笑,苦笑過後,說道:“若是爲兄逃不過去,這性命也就保不住了,更別談什麼幫你了。”

“您別這麼悲觀,或者事情還有轉機呢?”

微微搖搖頭,鄭刺史出一聲長嘆:“好了,爲兄這裡還有事,也就不多留你了

送走了鄭瑞鵬,鄭刺史獨自一人坐在書房之內,將太子送來的書信放在面前的案几上,唉聲嘆氣的自言自語:“太子殿下,下官的性命前程全看你的這封信了。”

河南府刺史鄭瑞翰不得已的拿起太子交給他的信,一心的忐忑,一臉的愁苦來到了李泰的院子前。

文宣現在忙於以越王的名義開粥棚賑濟災民,自然顧不上在李泰身邊伺候。慧蘭姐妹又不能明目張膽的拋頭露面,所以此時這小、廝該辦的事情只能是陳柱負責了。

聽到陳柱的稟報,鄭瑞翰來訪,李泰心中冷笑一聲,讓陳柱帶他進來。

“下官河南府刺史鄭瑞翰見過越王殿下。小。

鄭瑞翰見到李泰端坐在案几之後,也顧不得什麼官儀官威了,上來就是納頭便拜。

“鄭刺史爲何這樣多禮呢?”

李泰用緩慢的語訴說着本應該急切的內容,顯得有幾分怪異。鄭瑞翰偷偷的用眼角的餘光偷窺向李泰。卻見到李泰端起案几上的茶盞,不緊不慢的喝着。

半響過後,鄭瑞翰沒聽到李泰讓他起來。心中虛,也不敢自己就這麼的起來。李泰仍然那麼不緊不慢的喝着手中的香茶,好像絲毫沒有注意到腳下跪着的鄭瑞翰。

這樣下去也不是個,事,李泰舒服的坐在案几之後,鄭瑞翰卻跪得兩膝生疼。{,~

“殿下。下官有罪!”

“呦。鄭刺史怎麼還跪着呢?”李泰裝出一副十分驚訝的表情,冷笑着說道:“鄭刺史快快起來啊小王可受不了你這樣的擡舉。

不管如何,李泰還是讓鄭瑞翰起來了。鄭瑞翰抹了一把額頭的虛汗,老老實實的站在李泰的身前,低聲說道:“殿下,下官有罪。”

李泰斜了他一眼:“你又有何罪?。

“回殿下,平官監管屬下不力,情願領罪

鄭瑞翰回答的很狡猾,決口不提自己的過錯,而是將廖成祥推了出來,準備以小過而掩大非。

李泰似笑非笑的盯着他半天,才緩緩的說道:“鄭刺史說的是廖成祥的事情?這廖成祥又和你有什麼關係呢?”

沒等鄭瑞翰回答,李泰自問自答的說道:“哦,是本王疏忽了,廖成祥怎麼說也算是你的丈人,他的事情你自然要關心。不過你來見本王又是爲了什麼呢?爲了廖成祥抱不平?還是別有他意?。

“不敢。下官不敢爲他抱不平,他是罪有應得,死不足惜。小。

李泰聽着鄭瑞翰的話,微微一笑:“這麼說來,鄭刺史早已知道廖成祥在永嘉縣爲非作歹了?那你怎麼不早加處置呢,偏偏要等本王來懲治他。如此一說,鄭刺史在廖成祥的問題上詢私枉法了?”

李泰一個詢私枉法的大帽子扣在鄭瑞翰的頭上,說的他一身冷汗。若是嚴格來說,李泰給他的罪名是合適的,不算走過分。

鄭瑞翰對詢私枉法這個罪名不太在意,這個罪名無論如何也不足以要他的腦袋。他在乎的是李泰的態度。李泰現在有意要治他的罪,這點鄭瑞翰已經看出來了。李泰網剛在永嘉縣一口氣砍了二十七顆腦袋,一想到這點,他的後脖頸子就開始陣陣涼。

鄭瑞翰越看李泰臉上似笑非笑的神色,心中越是冷。廖成祥在私是他的丈人,在公是他的下屬,永嘉縣的事情他是辯無可辯,根本不容他抵賴。李泰口中說的是絢私枉法,誰又能知道李泰是否會利用這點作爲突破口,整治他一番。

他自己知道自己屁股下邊不乾淨,李泰若是有心細查,他絕對逃不過去。鄭瑞翰不敢和李泰多說,生怕那句話說錯,惹得李泰不高興,他的小命現在死死的攥在李泰的手裡呢。

心存惶恐的鄭瑞翰急忙從懷中掏出太子李承乾的書信,向前一步,恭謹的送到李泰面前。

看着信封上“吾弟親啓”四個字,李泰眉頭一皺:“這是什麼?”

“這是太子讓下官帶給殿下的書信。”

李泰沒有着急接過書信,而是站起身來,圍繞着鄭瑞翰轉了幾圈。李泰能夠想到鄭瑞翰如此的膽大妄爲,他的背後在長安一定有靠山,但卻是萬萬沒有想到,這個靠山竟然是李承乾。

一時之間李泰心中猶豫不定。不用細想,這封信中的內容一定是李承乾爲鄭瑞翰求情。想着河南府空空如也的糧倉,想着數十萬嗷嗷待哺的災民。李泰真的有心不看這封信。但李”吼兇面子叉不好拒絕。這封信裡或許說的是鄭瑞翰的事情心仙凡嚴竟代表的是李承乾的面子。

考慮再三,李泰還是伸手接過了這封信。

李泰考慮的時間不長,但驚得鄭瑞翰一聲冷汗。他生怕李泰拒絕,救命的底牌打出去才能救命,李泰不接受,就是不給他亮底牌的機會,那就徹底沒希望了。

見到李泰接過這封信,他算是在心中稍稍的鬆了一口氣。

這這封信上面的字不多,才堪堪寫滿一頁紙。規規矩矩的字體告訴李泰,這的確是李承乾的親筆信,而不是有別人代寫的。

字雖然不多。內容卻句句實在。沒有任何的寒暄客套之言,更沒有以太子的身份強行壓制李泰,而是以一個兄長的身份,在細細的勸說。闡明瞭鄭瑞翰是太子的人,希望李泰手下留情,在朝廷律法的允許下,儘可能的照顧一下鄭瑞翰。信的末了李承乾還不忘告訴李泰,若是事有難爲,就不必顧慮他。

話是這麼說。那是因爲書信往來說的肯定要婉轉一些,李泰心中如明鏡一般,這是太子希望他能保下鄭瑞翰。

但這封信對李泰來說,實在是爲難了一下。依照他的本意,殺雞做猴也好,敲山震虎也罷,總要拿幾個人開刀的。砍了廖成祥是第一步,那只是縣級的措施,在州府上也要找一個人開刀;震懾一下蠢蠢欲動的各位州縣主官。但李承乾的這封信卻讓李泰左右爲難了起來。&1t;,

看過這封信。李泰沉默不語。坐在案几之後,皺眉沉思着其中的利害得失。

若是不管不顧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下去,那麼先得罪的是鄭家。鄭家是名門世族“五姓七家”之一,也就間接的得罪了五姓七家。現在李承乾的書信送到了他的面前,他不得不考慮太子李承乾的態度,一意孤行下去也將太子得罪了。

五姓七家他不在意,鄭家就更不讓他在乎了,因爲那些世家大族李世民也同樣看不順眼,並且已經着手整治世家大族了。所以,李泰不在乎是不是得罪了這五姓七家。不過李承乾的態度對李泰的影響就大多了。

雖然說李承乾不可能爲了一個鄭瑞翰和李泰翻臉,但在李承乾的書信到了以後,依然砍下鄭瑞翰的腦袋,將李承乾的面子丟掉,這樣未免太說不過去了。李承乾口中或者不會說什麼,但心中一定會埋下一根刺。李泰沒想過和李承乾爭那個位置。也就不想將兩人的關係鬧僵。

李泰在這裡沉默不語,鄭瑞翰卻是坐立不安。他略微的知道一些李泰在李世民面前受寵的情況,若是李泰痛下狠手,就是掃李承乾的面子,也沒人能拿李泰如何。

他不停的偷偷打量着李泰,試圖在李泰表情上看出一些蛛絲馬跡,一邊安慰他那顆飽受驚嚇的心。

過了許久,李泰終於說話了,才讓他心中好受一些。

“沒想到啊。鄭刺史身後還有這樣大的靠山。”

雖然李泰是在諷刺他,但畢竟開口說話了,要比那種無聲的煎熬讓鄭瑞翰更能接受。

鄭瑞翰也不知道李承乾信上是如何說的,只能退後一步小聲說道:“殿下,下官知罪了,還望殿下看在太子的面子上,給下官留一條活路。”{,~

李泰心裡在斟酌不停,沒有搭理請罪的鄭瑞翰,而是對慧蘭說道:“惹蘭,你去把廖成祥的供狀拿來。”

慧蘭將廖成祥的供狀交到鄭瑞翰手中,鄭瑞翰一看之下,臉色突變。這上邊有着鄭瑞翰觸犯國法的旁證。

李泰指着他手中的供狀,低聲問道:“鄭刺史,對此你有什麼好說的呢?”

鄭瑞翰低頭靜默了半天,才艱難的吐出來幾個字:“下官無話可說。”

他當然不用說話,該說的話太子李承乾已經爲他說過了。剩下的就只是李泰最決定了。他說與不說都沒什麼意義了。與其狡辯是非,還不如裝出一副低頭認罪的樣子,或許李泰會看在他態度良好上,減輕他幾分罪責。

“既然你無話可說,那麼今天就這樣吧,你先回去,太子的信我會好好琢磨的。”

李泰沒有當場拒絕,鄭瑞翰知道,這代表着海有緩和的餘地。對李泰道了一聲謝之後。腳步有些踉蹌的向門外走去。當他一腳網網買過門外的時候,李泰突然間在他身後說話了。

“這河南府州府糧庫裡存糧如何?”

鄭瑞翰心中一驚。以爲李泰不想放過他,慘笑着網要說話,卻見李泰擺手示意他閉嘴。在他不解的看向李泰的時候,又聽到李泰緩緩的說道:“你不必說話。三天後我檢查州府糧倉,我只要結果,那就是滿倉官糧一粒不少。而且要真正的官糧,我想,鄭刺史能夠明白。”

鄭瑞翰聽到李泰的話,心中一喜,立刻明白了這是李泰給他的一次機會。最後一次機會。

鄭瑞翰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命就看這三天的效果如何了。李泰刻意強調的那句“真正的官糧”讓他心頭雪亮,這次不能借糧糊弄了,需要花血本買糧保命了。

點點頭,鄭瑞翰快步離開了李泰的房間,留下一句感激與恭敬交雜的:“謝謝殿下開恩。”

第166章 李元昌的下場第198章 強項令第20章 王府備戰第136章 雷霆之怒第125章 李恪..第157章 聚會第20章 王府備戰第184章 喊冤第33章 嫣兒心事第61章 李泰出宮第204章 送禮第235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64章 何人猖狂第238章 緣起第90章 離別第179章 千金買馬骨..第102章 河南府刺史(上)第129章 諉過第66章 好自爲之第235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242章 有口難言第82章 風乍起(上)第189章 離開陝州第129章 諉過第200章 故人來訪第161章 癩皮狗第101章 承乾探訪第106章 準備..第133章 心甘情願的竹槓第116章 程府赴宴第55章 初見長孫衝第51章 長孫皇后探傷第215章 以工代賑第164章 收尾第149章 房府賀壽第24章 兵圍宏義宮第160章 衝突第66章 好自爲之第17章 引蛇出洞第183章 初到河南第182章 投靠第16章 事變前夜第203章 河南府刺史(下)第152章 羣魔亂舞(下)第94章 享受親情第115章 程府赴宴第105章 大棒之後的胡蘿蔔第142章 母子談心第86章 干卿何事(下)第9章 心魔難度第193章 達成默契(上)第22章 千古一箭第60章 心思不同第65章 要債和要命第207章 高潮(上)第52章 長孫皇后規勸(上)第108章 挖坑第126章 楊妃忠告第200章 故人來訪第224章 婚事第193章 達成默契(上)第145章 長孫府(中)第6章 酒宴驚魂第173章 願賭服輸第240章 舊事第221章 回京第168章 喬崢受傷第158章 環彩閣第82章 風乍起(上)第60章 心思不同第68章 不能花的金子第200章 故人來訪第67章 爛好人第107章 挑釁第11章 皇上駕到第230章 安排第117章 餘波未平第215章 以工代賑第130章 罪魁禍首第111章 求援未果第35章 拜師前奏第208章 高潮中(0)第185章 冤屈..第207章 高潮(上)第159章 開端第20章 王府備戰第45章 鬧劇過後第149章 房府賀壽第66章 好自爲之第114章 程府赴宴第241章 將死之言第47章 大鬧弘文館第114章 程府赴宴第89章 兩難(下)第127章 墨蘭當家第107章 挑釁第19章 李泰當家第15章 衆人定計第115章 程府赴宴第148章 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