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狹路相逢

李世民與尉遲敬德一前一後,踏足分隔宮城與皇城的橫貫廣場,均是一嘆。

偌大的宮城多數只剩下廢壁殘垣,高大宏偉的承天門變得破敗不堪,石塵處處,血跡斑斑,沿途不時可見死相各異的武士與宮人,還有重傷未死的在淒厲慘號。

生命在此刻看起來是如斯脆弱,或者卑賤!凌風若看到這個一半算是他製造的景象,會否心生感觸?

尉遲敬德不愧是武者,見慣世間生死別離,旋即收拾心情,沉聲道:“公子,今夜宮中損失如此慘重,迄今三公子與明宗越勝負未分,閥主與大批高手都退避三舍,公子這樣前去只怕會有危險。”

李世民擺手笑道:“無妨。且看這天色,估計該結束的都已經結束了。”話是如此,但神色間卻透着無比的自信,不知這個認識自何而來。

尉遲敬德古拙的臉上微微動容,眼中不由射出崇慕之色,規勸是本份,決定權自然在李世民手裡。

他歸順李世民是一回事,內心是否真正臣服又是一回事。

他只是被李世民機緣巧合下救了一命,爲報恩而投到其門下,但李世民自有其獨特的人格魅力,沒有世家子弟的傲氣,嬌氣,相反還禮賢下士,這時表現出的豪情與膽氣,還有爲他深知的強大實力,令他生出種適得其主,風虎雲龍的慶幸感。

此刻大地雖仍有微晃,但較之剛纔山崩地裂、天昏地暗要好得多。

天色亦逐漸晴朗,依稀可見將露的晨曦。

細雨輕柔,灑落人間,在無瑕的月光中飄起層層淡薄的霧氣,襯得眼前的幕幕慘劇像是場不真實的夢境。

李世民移動腳步,淡看風雨,忽然微笑道:“都道亂世出英雄。當今楊廣無道,羣雄並起,無論是門閥還是草莽,廟堂還是江湖,都是人傑輩出。敬德你看今晚我三弟與那明宗越的實力如何?”

“很強。”尉遲敬德的步伐略加速少許,很中肯地評價,“公子秘密練就黑甲騎兵,以此精兵,稍加磨礪,在戰場上以一當十,所向披靡也非是難事。可若是遇上如這兩位般的絕世高手,也只有被屠戮的份兒。”

李世民不經意地灑然一笑,像是嘲諷,又像是不屑,道:“看來今夜兩大高手交戰的情形對敬德你的信心影響頗大啊。”

“屬下不過道出實情而已。”尉遲敬德不卑不亢地道,“今日兩人交手,引起天象異變,足以毀天滅地。只怕在戰場上再多人也難與之相抗擷。”

數里長的劍氣,滿天的電火,武功稍差的強者都受不了,何況是馬兒呢?訓練的再精良也不頂用。若是這樣的高手在戰場上發威,百萬大軍也只有引頸就戮的份兒。這絕不是應在人間出現的怪物!

李世民搖頭道:“你只看到了這一點,卻不知今夜兩人能有此陣仗,亦須各種條件配合無間才行。”言下之意,自是日後再難有此威勢。

“願聞其詳。”尉遲敬德恭敬請教道。

他的舞臺雖在戰場,但身爲一名武者,碰上這種超脫人類範疇的戰鬥,所受打擊巨大得難以想象,一時間頗有萬念俱灰之感,只不過他意志堅定,強行把那股念頭壓下。但若仍不釋懷,久而久之必成心魔,爲禍更甚。

李世民揚眉道:“其一,你可知,這皇宮之中有處可吸納天地元氣的陣法?”

“陣法?”尉遲敬德想起皇宮內外多處元氣稀薄的現象,大略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

當年隋朝初立時,長安舊都破敗,文帝楊堅下令在長安之側營建新都,名爲大興,取大業興隆之意。以其時大隋一統華夏,舉國強盛,要建立一處可吸納元氣的陣法並不稀奇。

相傳上古神人滿天飛,先天強者更是數不勝數,現在都成稀罕貨,原因在於天地間元氣漸少,修煉起來事倍功半。所以不少門派都建在靈氣充足的名山大川,一來可修身養性,二來就是方便修煉了。

但以尉遲敬德的見多識廣,也不明白陣法是如何吸納元氣的。軍營的陣法與江湖上的陣法即使有相通處,但在奧理方面的差別無疑更大。

李世民續道:“因爲有了這陣法,三弟可以把方圓數裡內的元氣都吸納起,即使以他強橫的身體,要想將這許多元氣貫體,亦是不可能的事情。你也看到了,三弟驚世的一劍刺出,何其壯觀,但多數並非他可發揮的本源力量。”

尉遲敬德點頭,若是那是一個人隨時可以爆發的力量,那他們哪還有活路?對宗師中段的他而言,三大宗師的境界層次雖是遙不可及,但多少有過耳聞,其交手情形也斷然沒有這般恐怖。

李世民又道:“其二,三弟南下江南,得到曾被譽爲天下第一高手的獨孤求敗遺留的劍意。”

若李玄霸在此,定會駭然,因爲他從沒有對凌風以外的任何人提過地仙劍意一事,即使父親李淵也不例外,想不到會被李世民一語道破!

尉遲敬德登時瞭然,盛傳獨孤求敗可一劍斷山,嚇得宇文閥青年一輩第一高手宇文化及成了十足的白癡,其劍意自是非凡,想不到他居然破空而去,白白便宜了李玄霸。

這亦側面證明李玄霸的了得之處,換作一般人哪受得了地仙級的劍意?多半心神崩裂,吐血身亡。這也正是獨孤求敗告誡凌風,武功修煉至大宗師層次再赴江南的原因,否則直接將劍意傳輸給他豈不方便?

不過他顯然未曾料到世上仍有李玄霸這般人物,當初他細數當今強者,不外三大宗師與天刀宋缺,此四人均不可能竊其劍意,因爲那樣必將對其本身堅定的求道之心形成強烈的衝擊,得不償失。

李玄霸無疑是個天大的變數!

李世民淡淡道:“這劍意何等強大,三弟只能煉化其中一小部分,這樣驟然提升境界,對其日後修行的弊處可想而知。”眼中變幻着莫名的光彩,“而且這劍意消耗一分是一分,要想再有今日之威勢,難於登天。他的實力與三大宗師亦僅在伯仲之間罷了!”

不可否認,李世民看得極準,經此一敗,李玄霸道心受損,不復昔日無堅不摧的銳氣,凌風已成爲他最爲嚴重的心魔,落得不好,將重蹈曲傲當年的覆轍,再難寸進,甚至一退千里!

從石之軒的身上可以推知成就大宗師的嚴格程度,他只是心靈有了無法彌補的破綻,就跌下神壇,掉到入微巔峰長達十餘年,再也不能戰勝寧道奇。心境與肉身雙方面的完善,纔可以證道人仙!

“其三,明宗越其人如何,相信敬德有所認識吧?”李世民腳步稍緩,回頭問道。

尉遲敬德眉頭一皺,似是在整理語言,片晌後答道:“此人我只是有所耳聞,並未謀面。但從其出道至今,所作所爲,可以推知其性情一二。”

“江湖送其綽號‘血手閻羅’,多有不實之處,而這綽號最初是從南陽傳出,蓋因明宗越掃了當地三派四幫一會的面子,手段確有些兇狠。之後他攜妻南下,其妻一路挑戰各家各派,名家武師自然嫉恨,而且沿途大小馬賊土匪全遭了殃,錢財索盡不說,性命亦多半沒能留下。因爲這點,他在武林中的惡名才被越傳越響,幾乎魔化。”

“其實,若仔細研究明宗越與風清揚出手案例時,就可輕易看出兩人實爲一人,作風沒有多大改變,不同處在於明宗越殺人方式較爲殘忍罷了。這應與他修習了魔門功法有關。縱觀他所殺之人,泰半是大奸大惡之徒,只不過一般人沒他那麼大的殺性。”

“此子嫉惡如仇,行事果決,卻是性子偏善,從未殺過女人,廣納妻妾,頗有好色之嫌。雖有爭霸之意,可對天下會的管理鬆弛,軍隊領屬權均在手下寇仲、李靖數人之手,久而久之,必出亂子!”

李世民讚許道:“敬德所言不差,明宗越除武功一道外,實不足爲懼。而今日他能與三弟交戰多時,不落下風,多半要靠他體內的三種奇異的能量。”一雙眸子忽然變得深邃莫測,“據我所知,他這能量應來自上古奇書《長生訣》。”

“需知那《長生訣》是上古廣成子賜與黃帝軒轅的神物,裡面蘊藏了天外天的奇異能量,千百年來無人可以破解,想不到被他以某種異法吸收到。”嘴角的笑意泛得有絲陰冷,“可惜從今往後,這能量也要煙消雲散了!”

尉遲敬德問道:“公子的意思是,今日可怕的天象,兩人是再也無法引動了?”

見李世民點頭微笑,尉遲敬德心裡平衡一些,這兩個傢伙一個比一個年輕,一個比一個強大,真是令人深受打擊,只是不解道:“公子如何能得知這等秘辛?”

李世民淡然道:“我自有獨特的途徑。而且可以肯定,即便他此刻不死,一身功力也應所剩無幾。這正是誅殺他的大好時機。一旦錯過,那將必是我李閥的惡夢!”

且不論凌風年輕尚輕,有着極爲出色的習武天賦,就是普通先天強者也不是什麼人都可以隨便招惹的。

這類人,要麼好意結交,若是得罪,務要一擊必殺。他們一旦下定決心做起刺客來,今天殺倆,明天殺仨,什麼政權可以維持下去?不是每個官員都有皇宮大內般的護院。

尉遲敬德同意道:“三大宗師當年就可以左右時政,如傅採林率領高麗族人,使得楊廣三徵無功。他們就不該是這個天地間應有的存在。而三公子與明宗越看起來還要強他們一線,想必人間帝皇也奈何他們不得。”

李世民面容一肅,像是在回憶什麼,沉默半晌後搖頭道:“以傅採林一人之力如何能擋大隋天兵?其時大隋軍威遠播,戰無不勝,兵鋒所指,望者披靡,使得楊廣頗爲自滿,結果卻在高麗折戟,這是他無能所致,怨不得別人。”

聲音不知不覺間放低,“至於地仙級的超卓人物,威能自是非同小可,按理說該破碎虛空而去,不知爲何仍有閒情逸致插手這裡的事務,真是奇哉怪也。”

尉遲敬德沒有見過尊主,不知李世民的具體所指,不由納罕,只聽他續道:“若是千餘普通兵馬,以大宗師遠超常人的體能與技巧,要將之擊潰確是輕而易舉,但換作面對突厥出爲出色的金狼軍,亦只有轉頭逃命的份兒,什麼千軍萬馬中取上將首級,只在傳說之中。”

尉遲敬德心神一振,憂色一掃而空,表明李世民的開導有了效果。

他最擔心的就是戰場上個人武力也可以影響戰爭的勝負,那樣他再一無是處,活着還有什麼意義可言?李玄霸與凌風二人今天的表演都是超常發揮,其中一個必有退步,另一個絕難逃命,直給他吃了顆定心丸。

他卻不知,李世民中間夾雜的一句地仙才是重中之重,陸地神仙之強,沒有人可以預料!

畢竟幾百年來地仙僅出過數人,如燕飛、向雨田都是兩百年前同一時期的絕代人物,獨孤求敗橫空出世,與向雨田巔峰一戰,世間大宗師級數的強者雖多有感應,但終是未能親眼目睹。而尊主武功奇高,僅是被懷疑爲地仙,因爲還沒有人能逼他全力出手!

不過可以想象,今日凌風二人交手的情景與地仙相比,所差無幾了。若非他們在心境修爲上都不夠,只怕可以破開虛空,現出傳說中可供飛昇的仙門。

說到這裡,啪啪的拍掌聲響起,破敗的承天門前出現一道身影,赤着上身,露出壯實健美的虎軀,奇異的是在風雨中依然乾乾淨淨,而且沒有半道傷痕。

狹路相逢,正是凌風!

他沒有退避,反是攔住二人,顯然是這兩天壓抑許久,有必要發泄一下。而眼前的李世民,可不就是出手的最佳對象麼?

“什麼狗屁千古一帝,宰了再說!地球沒了誰也一樣轉,可這天下要是沒了你李世民該是怎樣一副情形,真是讓人期待啊!”佛也有火,凌風又怎會例外?

此時決不會再想什麼日後歸順李閥,連番算計他且不談,單是毀掉祝玉妍的肉身,就已是不共戴天、不死不休的大仇!

李世民面色微變,隨即恢復過來,內心卻是風起雲涌,浪潮迭起。凌風未死,已是出乎他的意料,何況看去還神采熠熠,全無傷勢,精神飽滿,氣吞山河?

尉遲敬德則眼中精芒爆閃,在第一時間判斷出這人定是他們剛議論過的明宗越,不僅沒有害怕,肺腑反升起激昂的鬥志,斜跨一步,護在李世民身前,往左腰一抹,長鞭在手,喝道:“鞭名歸藏,長兩丈三尺,明兄請不吝賜教。”

凌風不理會他,目光如炬,盯向李世民朗聲笑道:“世民兄見了故人就是這般待客麼?躲在手下身後,算哪門子英雄好漢?”

尉遲敬德執着繞了數圈的鞭子的右手往上揚起,鞭子像變魔術似的倏地蹬得筆直,不屑道:“我家公子千金之軀,豈會與你這匹夫好勇鬥狠?”

李世民卻頓時有種被看透所有心事秘密的感覺,眼前高大的尉遲敬德似乎無法抵擋凌風穿透性的目光。他立即知道凌風在今晚一戰後,武功又有了可怕的突破。這個事實再次堅定他留下此人的決心!

推開尉遲敬德,微笑道:“彭城一別,明兄別來無恙否?”神色從容,也沒有半分懼意,別有種泱泱大度的氣魄。

“明某是否有恙,世民兄會不清楚麼?”凌風微愕,像是在震驚李二的臉皮,哂然一笑,腳下陡然前進三步,大地轟震,如春雷滾滾。

尉遲敬德立生感應,面色一凝,渾身肌肉緊繃,隨時準備出擊。他被凌風刻意忽視,也不氣餒,因爲他知道兩人之間的巨大差距。

他並沒有抖回鞭子,輕輕鬆鬆地像持着一根兩丈多長的黝黑鐵棍,教人無法相信那本是一條長鞭,只是這份持恆的內力,已足令人刮目相看,證明他確實已到可開宗立派的宗師級別。

不過他對上凌風,十個也不夠看的!

李世民出奇地沒有動氣,也沒有隨凌風的進逼而後退,只泛出苦笑道:“明兄何必苦苦相逼,不管你是否相信,此間事與我並無半點關係。”

凌風心中納悶,這就是千古一帝的風範?怎麼說話像是在求饒一般。嘆息道:“在下已發宏願,不滅李閥誓不罷休,世民兄你還是認命吧!”

出手在即。

這一戰非打不可,問題不在於他,因爲他完全可以日後再尋李閥晦氣,可體內真元受他情緒感染,自然流轉,土系力量瘋狂涌向全身,已到了非出手不可的地步!

第108章 妖女仙子第189章 逃亡伊始第054章 華夷之分第262章 洛陽雙豔第153章 不妙之極第332章 大典之前第200章 我命由我第095章 老杜老秦第289章 失憶領悟第101章 苦命之人第094章 水神臨世第075章 情海生波第323章 奕劍之術第286章 再戰尊主第100章 剽竊歌曲第027章 長生玄奧第091章 會中諸堂第256章 通房丫頭第112章 山雨欲來第232章 美女羲和第166章 當時明月第057章 偶遇宋閥第332章 大典之前第309章 七日事談第052章 政略方針第044章 何足懼哉第185章 爾虞我詐第059章 臨時切磋第176章 生死一線第320章 玄奘青雅第107章 落入敵手第215章 開天闢地第287章 大同世界第070章 奇怪交易第054章 華夷之分第325章 邪帝現身第113章 再見淑明第248章 脫胎換骨第299章 楊落李開第110章 是敵非友第328章 緣起緣滅第067章 飄香號上第253章 玉致論兵第284章 洗髓真經第321章 簫音北冥第031章 第一場雪第104章 影子刺客第213章 簫音元力第236章 撲朔迷離第206章 一劍西來第076章 人魚秋雁第126章 僥倖脫身第215章 開天闢地第002章 天外來客第092章 東溟夜宴第183章 致命誘惑第083章 美人軍師第091章 會中諸堂第132章 授卿真經第259章 禪寺藏寶第204章 功虧一簣第016章 武功境界第222章 何爲真相第310章 宋閥出兵第309章 七日事談第203章 擒賊擒王第097章 東溟賬簿第318章 梵天明月第133章 有緣遇故第252章 宋閥難題第058章 當年舊事第116章 李靖危機第093章 蒲山公李第104章 影子刺客第235章 天劫人禍第047章 雙龍乍現第287章 大同世界第276章 又見離別第008章 放手一搏第275章 三魂七魄第298章 席應之亡第315章 天竺狂僧第328章 緣起緣滅第067章 飄香號上第143章 情爲何物第136章 因如賭坊第182章 一筆交易第208章 生死囚籠第031章 第一場雪第350章 最後一戰第164章 老道天罡第181章 一敗塗地第276章 又見離別第058章 當年舊事第215章 開天闢地第194章 佈局殺局第090章 瑣事餘韻第117章 趕赴九江第305章 戰神傳說第268章 李密歸天